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链孢囊放线菌及其相关菌的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链孢囊菌属的28株放线菌和4株气丝可形成孢囊的放线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抗生素敏感性、抗菌谱等107项试验测定。根据Ssm相似性系数及平均链锁聚类方式,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对这些菌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1株国际公认的链孢囊菌属的标准菌和一株已知的链孢囊菌与供试未知菌,在59%的水平上归为一群。通过数值分类把所比较的菌株在77%水平上区分为不同的表观群,为进一步的分子分类学研究和种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图鉴别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介绍了细胞脂肪酸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图的绘制方法,对所得细菌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图中的某些组分用气相色谱一质谱一计算机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借助电子计算机对细菌脂肪酸模式进行了聚类分析。用上述方法分别对24株(5种)芽孢杆菌、14株(3种)无芽孢杆菌、3种弧菌和2株临床分离的类霍乱弧菌进行鉴别,均得到满意结果。为微生物的分类鉴定、生理生化研究提供了一种现代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分型血清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金葡菌荚膜流行型,用5型和8型国际标准菌株的菌悬液免疫家兔,吸收除去交叉凝集素研制出金葡菌5型和8型荚膜分型血清,并应用于333株临床菌株荚膜分型。该血清效价为1:1280和1:640,与本菌及其它同型菌株玻片凝集反应呈强凝集,与其它型菌株不凝集,且与美国标准血清同时对333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分型比较的符合率为100%。333株金葡地方菌株荚膜分型结果显示,8型菌株占绝对优势,所占百分率为70.9%;5型占6.3%,5型和8型菌株共占77.2%。这与国外金葡菌荚膜5型和8型占70%-80%的报道相似。试验为金葡菌疫苗株选择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伤寒沙门氏菌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标  任培上  唐银  熊宏恩  谭立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6):344-348
本文应用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15株伤寒沙门氏菌(其中标准株1株,临床株14株)的色谱图,结果表明,临床株裂解气相色谱图分为A和B两类。A类(7株)色谱图完全相同;B类(7株)色谱图仅相似,但按其差异又可分为B1组(4株),B:组(2株)和B,组(1株)。组内色谱图完全相同。B1组图谱更接近于标准株。裂解图谱与血清型和抗药谱之间未发现有规律性的联系,但它们为伤寒沙门氏菌的鉴定和色谱图库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噬菌蛭弧菌对206株伤寒杆菌裂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以下简称蛭弧菌)Bd81、Bd98对江苏省15个县市201株伤寒杆菌及5株标准伤寒杆菌裂解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蛭弧菌在含有伤寒杆菌宿主的自来水双层琼脂平板上,经25℃48小时培育,可形成透明噬菌斑。蛭弧菌Bd81裂解199株,占总数96.60%,包括86年68株,87年74株,5株标准菌株全部被裂解,89年59株其中被裂解52株,阳性率为88.14%;Bd98裂解204株,占总数的99.03%,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鉴别念珠菌性阴道炎和龟头炎传染、复发及再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对实验菌株进行微卫星PCR扩增,对所获得的PCR指纹图谱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两次感染或夫妻同时感染的病原菌株的亲缘性关系.结果 22株实验菌株中,8株来自4例患者前后两次感染的两株,图谱相似系数大于0.8,可以认为是复发,3对夫妻间感染的6株菌株相似系数大于0.8,可以认定是性传染,其余8株菌的相似系数小于0.8,可以认为是再感染.结论 微卫星PCR指纹图谱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念珠菌阴道炎、龟头炎发病及复发的原因,在鉴别感染是由传染、复发还是再感染所致时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食品来源、患者来源及2种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之间的PFGE图谱的关系,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探讨2种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关联。方法收集患者和食品2种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178株,经限制性内切酶SfiI酶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电泳,凝胶成像仪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食品来源的96株菌,有13株降解,83株菌被限制性内切酶SfiI酶切出83个PFGE types(PT),聚类分析发现各菌株间相似系数为55.6%~97.4%,按带型相似系数为85%标准划分为1~67共67个克隆群。患者来源的82株菌,有5株降解,77株菌被限制性内切酶SfiI酶切出46个PFGE types(PT),聚类分析发现各菌株间相似系数为64.1%~100.0%,按带型相似系数为85.0%标准划分为A~O群共15个克隆群。将2种来源的共160株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各菌株间相似系数为41.7%~100.0%,按带型相似系数为85.0%标准划分为79个克隆群。结论多数食品来源菌株间相似系数较低,患者来源菌株间相似系数高,而食品和患者来源菌株间相似系数较低,只有少数食品来源与患者来源菌株相似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8.
用REP—PCRDNA指纹鉴别Frankia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4种方法提取CPI1菌基因组DNA,并进行了REP-PCR扩增,结果表明,提取方法不影响REP-PCR带型。对14株Frankia菌株作REP-PCRDNA指纹分析,并对之进行比较鉴别,证明REP-PCR指纹法能有效地实现菌株间的差异鉴别,其结果与DNA同源相关性所得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是链孢囊菌科(Streptosporangiaceae)的模式属,包含13个种.种的鉴别通常是多相分类方法,其中尤以DNA同源性分析为国际公认的定种标准;全基因组杂交同源性在70%以下的为不同种.但在进行大量菌株的比对时操作比较复杂.本实验以链孢囊菌属15株标准菌株为实验菌株,选择适宜引物,对其基因组DNA的16S-23S rDNA 间隔区序列(ITS)和REP序列进行了扩增,分别获得了两种基因指纹图谱,并通过UPGMA聚类法构建了相应的进化距离树图.结果表明,对于链孢囊菌属中不同种的区分,两种基因图谱技术的分辨力相当,且两种方法呈现的菌株间同源性与DNA-DNA杂交的结果吻合,有望为链孢囊菌属分类学的研究提供简单、准确、快速的标准程序.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基因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索的耐药性及其基因分型,了解其耐药性趋势与传播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鉴定技术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77株大肠埃希菌对19种药物的耐药性;K—B法鉴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以确定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FINGERPRINT Ⅱ软件进行细菌基因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和氨曲南的耐药性明显增高,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的首选药物;经ESBLs确证试验,ESBLs阳性率为28.60%(22/77);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经PFGE指纹图谱分析,除第62株和第70株相似性系数为78.27%外,其余相似度均低于70.0%;ESBLs大肠埃希菌阴性株中除少数几对菌株相似性系数较高外,其余呈散在分布,且电泳带存有6条以上的不同条带,为流行病学无关的不同克隆。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索耐药性明显增高,且呈多重耐药趋势;该研究尚不能证明存在大肠埃希菌爆发性流行感染,提示可能存在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优势克隆;PFGE基因分型方法是耐药性与流行状况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犬体200株布氏菌的判定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 《微生物学报》1992,32(5):370-375
先后收到我国一些地区从犬体分离的待检布氏菌200株,经细菌形态、生长特性和血清凝集等初步检查,其中176株疑似布氏菌(85.59%).用单相和粗糙血清检测、s和R群噬菌体裂解试验,证明均为犬种布氏菌。部分菌种作DNA同源性测定与电镜形态观察,发现其基因系列和电镜图像与国际参考菌一致。在R血清反应中,有4.75%菌株无凝集原性。在硫堇和复红染料抑菌试验中,典型株占72.49%;对两种染料均不被抑制者占22.75%。这部分菌和被R/C噬菌体裂解的粗糙羊种菌难以鉴别。  相似文献   

12.
拟诺卡菌属(Nocardiopsis)是拟诺卡菌科(Nocardiopsaceae) 的唯一属.该属内进行物种鉴别时通常是在多相分类方法基础上,以全基 因组杂交同源性在70%以下的为不同物种,此为国际公认的定种标准;但在 进行大量菌株的比对时操作比较复杂,于是多种基于DNA的基因图谱技术发 展起来.本实验利用适宜引物,对拟诺卡菌属15株基准株基因组DNA的16S -23S rDNA 间隔区序列(ITS)和REP序列进行了扩增,获得了两种基因指 纹图谱,同时根据UPGMA聚类法构建了相应的进化距离树图.结果表明,对 于拟诺卡菌属中不同物种的区分,两种基因图谱技术的分辨力相当,均可 以较好的呈现物种间差异,可以作为拟诺卡菌属菌株多相分类的组成部分 ,应用于物种水平的分类与鉴定.  相似文献   

13.
胡传炯  周平贞  周启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5):259-262
采用胶内裂解法快速检测了21株马桑根瘤内生菌纯培养物和4株弗兰克氏菌参考菌株的质粒,其中有5株马桑分离菌株和1株参考菌株含有质粒。除马桑菌株和参考菌株各有1株携带2个质粒外,其它菌株均只含有1个质粒。这些质粒的分子量约为13~20kb。根据所含质粒的大小和数目,将21株马桑分离菌株划分成4个质粒类群。实验还对菌丝体生长,细胞酶解和裂解等条件对质粒检测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立克次体脂肪酸图谱及其相似性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7株立克次体浓盐乙醚纯化物的脂肪酸成分,即R.ProwazekiE株、R. conorii Simkoo株、R.rickettsii R株、R sibirica Barbash株和246株、R.Si—nkiangensis Jinghe。株以及R.heilugkiangensis 54株。所得脂肪酸色谱图中有近50个色谱峰,初步确认有以下1 6种: C11:10、2OH—C10:1、C12:0、2OH—C12:0、C13:0、C14:0、C15:0、3OH-C14:0,C16:1、C16:0、C17:0、C18:1、C18:1、C18:0、C19:0和C22:0。其中主要成分是直链饱和脂肪酸C16:0、C18:0及C14:0与不饱和脂肪酸C18:1、C18:2及C16:1。实验菌株脂肪酸图谱经改进的Kulik—Vincent相似系数法处理后,精河株和246株的相似系数为9 7.09%,54株和其他菌株的相似系数在81.6--94.6%之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来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的39株枯草芽孢杆菌中的PBSX类缺陷性原噬菌体进行普遍性调查。【方法】对实验菌株进行丝裂霉素C(MMC)诱导,得到诱导后的裂解液上清。通过裂解液上清中13 kb DNA片段的存在情况,及其对PBSX敏感菌Bacillus subtilis W23的攻击作用,判断该菌株是否携带PBSX类缺陷性原噬菌体。同时利用透射电镜检测裂解液上清中噬菌体状颗粒。【结果】39株检测菌株中,24株菌裂解液上清含有13 kb DNA片段,对W23也具有较强的攻击能力,为PBSX溶源菌;1株菌裂解液上清中含有13 kb DNA片段,但不能攻击W23;5株菌裂解液上清中不含13 kb DNA片段,但依然对W23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另外9株裂解液上清中不含13 kb DNA片段,对W23也不具备攻击能力,其中3株菌株裂解液上清中能检测到大小不同于PBSX的噬菌体状颗粒。【结论】39株检测菌株中,携带有PBSX的菌株占61.5%的比重,具有一定普遍性;而工业菌株以及分离自神农架土壤中的野生菌株中含有不同于PBSX的多种噬菌体状颗粒。本文结果为进一步揭示PBSX对于宿主菌的作用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两种PCR方法对木耳属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ERIC和RAPD两种PCR方法对木耳属3种29个菌株进行遗传鉴别,其中ERIC方法是首次运用于食用菌的研究领域。在相似系数75%的水平上,ERIC和RAPD分别将供试菌株分为9组和6组。由ERIC所得的聚类图可将黑木耳和毛木耳两个种区分开,而RAPD则不能完全区分两个种,但两种方法得到了一个相似的结果,即琥珀木耳与黑木耳的亲缘关系极其相近。Southern杂交实验进一步证明了ERIC所得到的29个菌株的同源性关系。分析表明,RAPD方法主要在种的水平上进行鉴别,而ERIC则可以在菌株水平上进行鉴别,结果与菌株栽培性状更为一致。研究结果表明ERIC-PCR是一种比RAPD更快捷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可以替代RAPD应用于木耳属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系统聚类分析在细菌全细胞脂肪酸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欧氏距离系数和指数相关系数,结合8种常用的系统聚类算法,对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祛绘制的34株莫拉氏菌(Moraxella)及其类属菌和13株嗜肺军团杆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图,进行了聚类分析。比较了欧氏距离系数的8种系统聚类算法所得的聚类树状谱。结果表明,奠拉氏菌与嗜肺军团杆菌可以明确区分。在奠拉氏菌中,我国分离的两个新种与目前该属的主要标准株也能明确区分。两种相似系数中,欧氏距离系数的聚类结果较好;8种系统聚类算法中,最长距离法和类平均法的聚类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收集到新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120株,经检定符合本菌特征的74 7株(占66.7%),并筛选出其形态、培养特征及生化特性典型的有335株,分成36个不同血清群,并分别找出各群代表株制出抗血清。试验结果证明,用本套菌株制备的群血清,灵敏性和特异性效价都优于国外引进的参考菌株制备的抗血清。通过实际使用,对国内新分离菌株检定能提高定群率2—3%。  相似文献   

19.
耐酸耐糖高产乙醇单倍体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收集大量酵母菌株的基础上,用废糖蜜作碳源,以测定残糖及乙醇产量为指标,经单孢子诱变得到两株活性高,发酵速度较快的稳产、高产酿酒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Z—B—4—M—88和Z—S—B—M—33。前者是耐酸菌,在pH4.0,15%糖度下乙醇产量达62.87mg/ml,比原始菌乙醇产量提高了11.2%;后者是耐糖菌,在20%糖度下乙醇产量为70.24mg/ml比原始菌的乙醇量提高11.9%。  相似文献   

20.
类鼻疽菌血清分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类鼻疽假单胞菌根据不耐热抗原的有无分为血清I型和II型。在没有标准血清情况下,用吸收试验,选出产不耐热抗原较好的菌株,用scphadex G—200纯化抗原制备I型血清,用该血清对我国分离的68株及引进6株菌以琼脂扩散法,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表明:68株为血清I型,3株为血清II型菌,3株不稳定。上述结果与文献报道的一致。即血清I型菌多存在于亚洲,血清型与菌株来源(环境、动物)无关,但与地理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