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hMSCs、DOC(osteogenic cells differentiated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s,成骨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hMSCs、DOC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可能机理。方法:hMSCs、DOC(成骨诱导18天),采用ELISA技术,分别检测IL-2、IL-4、IL-10和TGF-β1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在MSCs、DOC中IL-2、IL-4h低表达或忽略表达,IL-10中度表达,TGF-β1高表达。对IL-2、IL-4、IL-10,hMSCs、DOC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实验中,hMSCs、DOC可能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并通过其维持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质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5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结核中心病灶TGF-β、TNF-α、IFN-γ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TNF-α、IFN-γ、TGF-β及IL-10在结核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P<0.05)。TNF-α和IFN-γ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干酪性病变,TGF-β和IL-10在干酪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病变(P<0.05)。增生性病变中,IFN-γ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低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TNF-α、TGF-β及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干酪性病变中,TNF-α在非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坏死性肉芽肿,TGF-β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IFN-γ和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骨组织细胞数相比,增生性病变与干酪性病变组织的成骨细胞数低,破骨细胞数高(P<0.05)。结论:TGF-β、TNF-α、IFN-γ及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骨质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宫颈癌的表达,并分析HPV-16对P53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宫颈癌和20例非宫颈癌组织中HPV-16、P53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HPV-16蛋白在宫颈癌和非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和5.0%,宫颈癌组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P<0.05).在宫颈癌HPV-16感染与非感染组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0.6%和8.3%(P<0.05);TGF-β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1.9%和62.5%(P<0.05).HPV-16感染组P53蛋白在病理分级Ⅰ、Ⅱ和Ⅲ级的表达分别为22.2%、45.0%和66.7%,Ⅰ级和Ⅲ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1蛋白在病理分级Ⅰ、Ⅱ和Ⅲ级的表达分别为33.3%、20.0%和33.3%,TGF-β1蛋白在病理分级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致癌机制可能通过变型P53蛋白表达上调,TGF-β1蛋白表达下调,引起宫颈细胞增殖失控,发生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10周龄Wiste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常规饲养,实验组采用烟熏法+内毒素法建立COPD模型。第91天处死全部大鼠,测定肺功能后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veolin-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分析Caveolin-1的表达与IL-8、TNF-α、TGF-β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的肺顺应性明显下降,肺弹性阻力及气道阻力显著升高,肺组织TNF-α、IL-8、TGF-β1的含量明显升高,Caveolin-1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肺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与IL-8、TNF-α、TGF-β1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aveolin-1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可能通过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与气道重塑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宫颈癌的表达,并分析HPV16对P53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宫颈癌和20例非宫颈癌组织中HPV16、P53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HPV16蛋白在宫颈癌和非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和50%,宫颈癌组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P<005)。在宫颈癌HPV16感染与非感染组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06%和83%(P<005);TGFβ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19%和625%(P<005)。HPV16感染组P53蛋白在病理分级Ⅰ、Ⅱ和Ⅲ级的表达分别为222%、450%和667%,Ⅰ级和Ⅲ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1蛋白在病理分级Ⅰ、Ⅱ和Ⅲ级的表达分别为333%、200%和333%,TGFβ1蛋白在病理分级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致癌机制可能通过变型P53蛋白表达上调,TGFβ1蛋白表达下调,引起宫颈细胞增殖失控,发生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分为3组,其中持续性房颤组30例、阵发性房颤组45例,以及32例阵发性室上速(包括预激综合征)作为对照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述患者左房血清的TGF-β1、MMP-9、TIMP-1、TNF-α、IL-6、IL-10水平,超声测量左心房长径。分析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的关系。结果: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内径增大、TGF-β1、TNF-α升高(P0.05),IL-10、TIMP-1降低(P0.05),MMP-9无统计学差异。持续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TGF-β1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9、TNF-α、IL-6均升高(P0.05),IL-10、TIMP-1降低(P0.05);阵发性房颤组TGF-β1高于持续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左房内径及MMP-9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扩大,已出现结构重构,结构重构的血清学变化以TGF-β1升高为主;持续性房颤患者结构重构血清学变化以MMP-9、IL-6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观察组)及同期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和比较其外周血中IL-17、IL-6和TGF-β1的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IL-17、IL-6和TGF-β1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IL-6和TGF-β1的水平分别为(8.51±2.68)pg/ml、(7.81±5.41)pg/ml和(1093.42±831.21)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的血清IL-17、TGF-β1的水平与其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及大小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血清IL-6的水平与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但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血清IL-17水平与IL-6、TGF-β1的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17、IL-6和TGF-β1水平的升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但IL-6和TGF-β1可能不是血清中IL-17生成的诱导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病变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妇科门诊行宫颈活检患者15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宫颈癌33例、CINⅠ期26例、CINⅡ期28例、CINⅢ期23例)110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40例。提取两组患者宫颈组织标本,检测观察组HPV-DNA、HPV分型,及两组IFN-γ、IL-10蛋白及m RNA表达,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组织IFN-γ、IL-10表达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V-DNA阳性87例(79.1%),其中HPV16型47例(42.7%)、HPV18型20例(18.2%)感染率最高;且HPV16、18感染率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以及宫颈癌组中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PV16、18与宫颈病变程度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896,0.786;均P0.05)。IFN-γ、IL-10表达水平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对照组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FN-γ与宫颈病变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r=-0.567,P0.05),IL-10呈现正相关关系(r=0.678,P0.05)。且HPV16、HPV18感染率与IFN-γ表达呈现负相关关系(r HPV16/18=-0.678,-0.675,均P0.05),与IL-10呈现正相关关系(r HPV16/18=0.582,0.778,均P0.05)。结论:IFN-γ表达随着宫颈病变加重或者HPV16、HPV18感染率升高逐渐降低,IL-10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质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5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结核中心病灶TGF-β、TNF-α、IFN-γ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TNF-α、IFN-γ、TGF-β及IL-10在结核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P0.05)。TNF-α和IFN-γ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干酪性病变,TGF-β和IL-10在干酪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病变(P0.05)。增生性病变中,IFN-γ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低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TNF-α、TGF-β及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干酪性病变中,TNF-α在非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坏死性肉芽肿,TGF-β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IFN-γ和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骨组织细胞数相比,增生性病变与干酪性病变组织的成骨细胞数低,破骨细胞数高(P0.05)。结论:TGF-β、TNF-α、IFN-γ及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骨质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IL-1β对不同妊娠时期大鼠子宫与胎盘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妊娠过程中白介素-1β(IL-1β)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妊娠Spreqne-Dawley大鼠为模型,采用宫角注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了妊娠不同时期大鼠子宫和胎盘中IL-1β对TGF-β1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植入期和妊娠晚期IL-1β能降低子宫TGF-β1的表达水平,植入后期和妊娠中期能提高TGF-β1的表达水平,对植入前期TGF-β1的表达无显著性影响;IL-1β能抑制妊娠早期胎盘TGF-β1的表达,妊娠晚期能促进其表达。结果提示,在妊娠过程中,IL-1β能够调节TGF-β1的表达,并且这种作用具有阶段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病变组织干扰素-r(IFN-r)、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收集我 院2013 年1 月到2015 年1 月妇科门诊行宫颈活检患者150 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宫颈癌33 例、CINⅠ期 26 例、CINⅡ期28 例、CINⅢ期23 例)110 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40 例。提取两组患者宫颈组织标本,检测观察组 HPV-DNA、HPV 分型,及两组IFN-r、IL-10 蛋白及mRNA 表达,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组织IFN-r、IL-10 表达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HPV-DNA阳性87 例(79.1%),其中HPV16 型47 例(42.7%)、HPV18 型20 例(18.2%)感染率最高;且HPV16、18 感 染率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以及宫颈癌组中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PV16、 18 与宫颈病变程度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896,0.786;均P<0.05)。IFN-r、IL-10 表达水平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 癌、对照组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IFN-r与宫颈病变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r=-0. 567,P<0.05),IL-10 呈现正相关关系(r=0.678,P<0.05)。且HPV16、HPV18 感染率与IFN-r表达呈现负相关关系(rHPV16/18=-0. 678,-0.675,均P<0.05),与IL-10 呈现正相关关系(rHPV16/18=0.582,0.778,均P<0.05)。结论:IFN-r表达随着宫颈病变加重或者 HPV16、HPV18 感染率升高逐渐降低,IL-10 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2.
赵虹  张芬  张振东 《病毒学报》2021,37(6):1363-136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但高危型HPV感染引起宫颈上皮恶变的机制尚不清楚.微小RNA (micro RNA,miR)-362-3p是具有抑癌活性的miR,在宫颈癌中表达降低;Nemo样激酶(Nemo-like kinase,NLK)是生物信息学预测得到的miR-362-3p靶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增加.但宫颈癌发病过程中高危型HPV感染与miR-362-3p、NLK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检测了miR-362-3p、NLK在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株中的变化,并通过转染miR-362-3p模拟物、NLK表达质粒的方式验证了miR-362-3p靶向NLK调节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miR-362-3p的表达明显降低、NLK的表达明显增加且与高危型HPV阴性的宫颈癌组织比较,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miR-362-3p的表达明显降低、NLK的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比较,HPV16感染的SiHa细胞、HPV18感染的HeLa细胞及HPV阴性的C33A细胞中miR-362-3p的表达明显降低、NLK的表达明显增加且SiHa细胞中miR-362-3p表达降低、NLK表达增加最明显;在SiHa细胞中,过表达miR-362-3p能够降低细胞活力及NLK的表达,同时也使NLK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活力降低;过表达NLK能够逆转miR-362-3p降低细胞活力及NLK表达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宫颈癌中高危型HPV感染与miR-362-3p低表达、NLK高表达有关,过表达miR-362-3p通过靶向抑制NLK降低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活力.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初步探索了高危型HPV感染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在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癌中miR-362-3p表达减少并靶向引起NLK表达增加,进而促进了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这为将来深入认识高危型HPV引起宫颈癌发病的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儿茶酚胺调节免疫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认为儿茶酚胺(cateeholamines,CAs)不只是引起普遍的免疫抑制,而是抑制细胞免疫但促进体液免疫。CAs可抑制1型辅助T(T helper 1,Th1)细胞、细胞毒性T(T cytotoxie,Tc)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Her,NK)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作用,并增强Th2和B细胞的作用。CAs通过免疫细胞上的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oreceptors,β2-ARs)引起细胞内cAMP增加,cAMP激活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后者调节核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即抑制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IL-12的基因转录;增强IL-6、IL-10和IL-4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模型,研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α7nAChR)在创伤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建立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模型,通过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和TGF-β的表达;利用α7n ACh R抑制剂α-BGT和激动剂PHA-543613处理星形胶质细胞,检测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利用α-BGT和STAT3抑制剂Stattic处理星形胶质细胞,检测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结果:①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后,促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10、TGF-β表达降低(P0.05)。②利用α-BGT抑制α7nAChR可增加损伤后IL-1β、TNF-α的表达,减少IL-10、TGF-β的表达(P0.05);而利用PHA-543613激活α7nAChR功能,则发挥相反作用(P0.05)。③α-BGT可促进STAT3磷酸化,而PHA-543613抑制STAT3磷酸化(P0.05)。④STAT3抑制剂Stattic可减少IL-1β和TNF-α的表达,增加IL-10和TGF-β的表达,并部分阻断α-BGT对IL-1β、TNF-α、IL-10及TGF-β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机械性损伤后,激活α7nAChR可减轻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而抑制STAT3磷酸化是其重要的下游机制。  相似文献   

15.
动态观察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鼠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其亚群的变化,为正确评价T淋巴细胞在Mp感染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Mp滴鼻感染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采集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ELISA测定脾细胞上清中TGF-β1、IL-10含量。结果表明,Mp感染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或呈下降趋势。CD4+/CD8+比值下降。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的第3天、第7天,TGF-β1、IL-10表达水平升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对CD4+T淋巴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外周血TGF-β1、IL-10的表达与脾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成反比。提示TGF-β1可能参与了对Th1细胞的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温肾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PMOP)大鼠的骨密度及对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血清含量和转化生长因子-β骨组织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作用机制。将48只SPF级雌性SD大鼠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造模4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q RT-PCR法检测骨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 RNA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去势模型组大鼠骨密度(BMD)、TGF-β mRNA显著降低(p0.05),而IL-1β、TNF-α、IL-6均显著升高(p0.01),符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改变;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温肾固疏方高、中剂量组椎骨BMD显著升高(p0.05),IL-1β、TNF-α、IL-6显著减少(p0.05),温肾固疏方高剂量组TGF-β mRNA显著增加(p0.05)。温肾固疏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1β、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骨吸收;同时上调TGF-β等抑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骨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考察炎症和纤维标志物在痤疮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了20份痤疮增生性瘢痕组织和20份正常组织中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和纤维化标志物(TGF-β1, TGF-β3, IGF-1R和SMAD2)的表达情况。研究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IL-4和IL-10的阳性染色强度分别下降了36.13%和47.86%(p0.05),而IL-1β和TNF-α的阳性染色强度分别升高了1.34倍和5.37倍(p0.05)。增生性瘢痕组织中IL-4和IL-10的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了53.57%和62.28%(p0.05),而IL-1β和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升高了2.45倍和1.75倍(p0.05)。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GF-β1、TGF-β3、IGF-1R和SMAD2的阳性染色强度分别显著升高了2.46倍、1.18倍、2.65倍和1.54倍(p0.05)。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GF-β1、TGF-β3、IGF-1R和SMAD2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分别升高了4.02倍、2.11倍、3.78倍和2.45倍(p0.05)。本研究表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为低表达模式,而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为高表达模式,另外,纤维化标志物TGF-β1、TGF-β3、IGF-1R和SMAD2均为高表达模式。上述炎症和纤维化标志物均参与调节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1(IgA1)与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9例普通过敏性紫癜患儿,28例紫癜性肾炎,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IL-21,TGF-β1,TNF-α,IgA1,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及C4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普通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补体C3及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1,TGF-β1,TNF-α及IgA1均参与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常滋养层细胞的侵润受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调控。该文研究了人正常细胞滋养层细胞(CTB)中TGF-β1对MMP-2和-9表达的调控。结果表明,TGF-β1抑制CTB细胞中MMP-9mRNA的表达和酶原MMP-9的分泌,但不影响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IL-1β和TGF-β1均能抑制MMP-9 mRNA的表达和酶原MMP-9的分泌,但二者的效应互相拮抗。抑制ERK1/2信号通路导致TGF-β1对MMP-9 mRNA和酶原MMP-9的抑制作用受阻。以上结果表明ERK1/2信号通路参与TGF-β31对人滋养层细胞MMP-9表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侵袭转移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已被证实为肿瘤EMT的主要诱导剂.然而,其分子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该研究旨在探讨TGF-β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SPC-A1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TGF-β1刺激SPC-A1细胞后细胞形态变成梭形.Transwell侵袭实验揭示,TGF-β1刺激后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与未经TGF-β1刺激的SPC-A1细胞比较,EMT上皮标志物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而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明显上调,p-AKT、p-ARK5的表达也明显增强.此外,转录因子Snail在细胞核内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TGF-β1和PI3K抑制剂LY294002同时刺激SPC-A1细胞后,p-AKT、p-ARK5较只加TGF-β1时表达明显降低,Snail在核内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结果提示,TGF-β1通过激活AKT、ARK5磷酸化,促进转录因子Snail入核,进而导致SPC-A1细胞E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