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现状,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科普宣传提供数据支撑及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法,对我国23个省市的318个县/区的9 800名消费者随机进行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9 719份有效问卷中,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075人(31.7%)、认为对转基因食品一般了解的有3 168人(32.6%)、认为不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476人(35.7%);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有3 954人(40.7%)、不清楚是否安全的有3 488人(35.9%)、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有2 277人(23.5%)。当问及消费者是否会购买转基因食品时,18.6%表示会购买、34.9%表示不会购买转基因食品、而有46.4%的消费者表示不确定。通过卡方检验得出,户籍和文化程度都是影响转基因食品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总体偏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科普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农村的转基因食品科普宣传;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体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促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植物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随着转基因植物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植物(GMO)含量大量涌向市场。出于对人类健康的考虑,GMO食品标识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不论是对GMO食品贴标签,或是对GMO与非GMO原料的分别输送,GMO原料和食品的检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GMO食品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DNA为基础的PCR法,另一种是从蛋白质水平出的ELISA法。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PCR检测法及影响PCR检测方法的因素,作者预测DNA芯片检测法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2010,(22):I0002-I0002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赖良学与美国爱默瑞大学教授李晓江合作,在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顾为望协助下,采用转基因克隆技术成功获得了人类亨廷顿舞蹈症的转基因猪模型。转基因猪模型表现出亨廷顿舞蹈症的典型症状。研究成果于8月8日在国际权威杂志《人类分子遗传学》(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发表。  相似文献   

4.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其安全性引起了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针对目前各国的观点,做转基因食品利与弊的阐述,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已经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审批与监管。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改良植物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是人类所需大部分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植物产品的营养品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分子克隆和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为改良植物的营养价值开辟了新途径。植物营养价值的转基因改良已在改进作物蛋白质含量及品质、淀粉和油脂成分及品质,提高抗氧化物水平(如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培育具有医疗效应的营养品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迄今,已获得许多营养品质改良的转基因作物品系。这些转基因作物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及对人类营养有效性的验证后, 可直接食用,或应用于开发具有特殊营养品质和保健作用的“功能食品”。我们实验室开展了大豆油脂改良研究,构建了能特异抑制大豆FAD2-1基因表达的锌指转录因子,获得了油酸含量显著提高的转基因材料。初步结果表明锌指转录因子的分子设计是改良植物油脂代谢的一条可行途径,亦可用于调控植物其它内源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国外动态     
英国皇家学会维护转基因食品AgBiotechReporter2003年20卷6期16页报道:据伦敦发行的《泰晤士报》(TheTimes)近期披露,英国的权威学术机构“英国皇家学会”最近宣称,与常规食品比较,转基因(GM)食品并不构成对人类健康的更大的威胁。英国皇家学会在一份提呈英国政府的“GM学术评议报告”中说:“GM食品的营养品质及其引起变态或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与非GM食品并无差异。而且,迄今尚无确实可信的调查研究可以确证基因工程可损害人类健康。”还说:“无论如何,反对派所宣扬的食用GM食品有风险的观点,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兼…  相似文献   

7.
通过OLS估计探究各因素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将个体特征相似的样本匹配,研究风险交流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转基因进行风险交流的大学生比未进行风险交流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高15.4%。此外,生物知识学习情况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对接受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结果,本文提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风险交流模式、在大学期间设置相关课程普及转基因知识和持续进行风险交流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命世界》2005,(4):45-45
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蓬勃发展,在农、牧、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等方面,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现代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生物安全。狭义的生物安全问题,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13,(9):I0004-I0004
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报告,因转基因而能产生更多的人类抗微生物蛋白的山羊奶被证明可有效地治疗幼龄猪的腹泻,从而显示来自转基因动物的食物产品也可能在未来为人类健康带来裨益。该研究成果计划于3月13日发表在网络版科学杂志《PLOS 综合》(PLOS ONE)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转基因作物具有传统农作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对人类未来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可能存在风险。本文介绍了转基因作物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转基因作物的特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的潜在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1.
基因芯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十几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就该技术在转基因食品、食品中的微生物、食品原料、食品中营养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做一全面的回顾,因其快速、准确、高通量的特点,今后必将成为食品检测的主要方法,促进食品检测的发展,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消费情况,在河南地区消费者调研的基础上,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油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3.41%的被调查者听说过转基因食品,其中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长期短期均有害的占36.22%、自己不会购买转基因食品的占64.4%。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油在脂肪酸、维生素E和甾醇的种类上一致,其中非转基因大豆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显著高于转基因大豆油,其余各组分含量在两者中差异不显著;两者脂肪酸总量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超过80%,β-谷甾醇在甾醇中的含量最高。综上,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度、关注度较高,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油在主要营养成分上差异不明显。本研究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政府制定监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转基因食品能吃与否在社会中饱受争议,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是危害健康还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高的品质充满疑惑。而与转基因食品相比,转基因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却不怎么受关注。什么是转基因医药随着重组DNA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基因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所涉及的行业并不仅只有人们普遍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它还飞速  相似文献   

14.
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食品添加剂、垃圾食品、转基因食品、食品保鲜、食物中毒5个小组的独立探索和成果共享,认识食品安全的紧迫性和主要做法;通过装潢污染、厨房油烟、吸烟污染、生物污染、生活垃圾5个小组的分组探究和课堂交流,明确建设健康家居的重要性和主要措施:通过生活方式病、疾病类型、不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体重指数5个小组的分别探讨和共同交流,清楚地认识生活方式和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自觉地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免疫预防某些疾病是人类将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进行外延扩展的一种尝试,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这种尝试仍在继续,以期能研制出更有效、更便利、更便宜的疫苗。所谓植物性口服疫苗就是运用转基因技术,如通过农杆菌,将抗原基因(如霍乱毒素蛋白基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等等)导人植物细胞,从而得到带有抗原基因的植物。人类(也可以推广到动物身上)生吃这些植物就可以达到免疫。从转基因植物的角度来看,植物性口服疫苗不过是转基因植物的一种手段,但在免疫学上则是一次革命。在这之前,疫苗的生产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16.
长链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转基因植物生产LC-PUFAs具有低成本、可持续、污染少等诸多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LC-PUFAs的作用、来源及其植物生物合成途径,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合成LC-PUFAs的研究进展,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LC-PUFAs产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物产业技术》2009,(6):76-78
在科技发展迅猛、人类的的知识水平和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巨变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对于转基因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转基因食品总是会遭遇到人们的冷漠目光,有太多的人会毫不犹豫地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钱去选购非转基因的食品。  相似文献   

18.
自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2013年种植面积已达1.75亿hm2。其在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环境保护、提升粮食营养质量和品质、制药以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生产的深入,转基因技术的潜在风险性引起了社会以及国际上更广泛的关注。事实上,在转基因技术出现之初,科学家们就开始关注其安全性问题。相关国际组织(FAO、WHO、CAC、OECD等)经过数次研究制订了一系列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关的评价原则、指南与措施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这些安全评价策略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和管理体系。转基因食品在进入市场前要经过十分全面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从而保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是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它对人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源基因不是自然遗传的基因.它是否稳定.是否也像有害物质一样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对人体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如食物过敏或者通过转基因作用而产生有害遗传性状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或者发生有害基因的扩散。其二是转基因生物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如抗病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在一定时期后可能使病虫产生抗性并且遗传.  相似文献   

20.
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收到广泛的关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是一直以来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食物是人生存必不可少的保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存在危害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受到各方面的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