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首次报道了伊朗西北部 Varzeghan 附近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材料包括三趾马和恐象。根据个体大小和形态特征,将三趾马标本暂时分为一个小至中型类似 Hipparion moldavicum 的种和一个中至大型类似 H. prostylum 或 H. dietrichi 的种。Deinotherium giganteum 也出现于这一地区。依据与其他晚中新世地点哺乳动物化石的对比,这些新化石地点的时代推测为吐洛里期( Turolian) 中期或相当于欧洲哺乳动物带的 MN12。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下草湾组两件保存较好、意义较大的肉食类下颌.一件定为 Semigenetta huaiheensis sp. n..另一件定为 Pseudaelurus (Schizailurus) cf. lorteti.这是这两个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在亚洲这也是第一次可靠的记录. Semigenetta 过去仅发现于欧洲.泗洪的标本比欧洲最原始的种,S. elegans 稍进步.Pseudaelurus 在欧洲发现较多,过去在北美、非洲和南亚也有过报道.后者的真正属性还不很清楚.泗洪的标本,从可以观察到的特征看,归入本属是毫无疑问的,在大小和一些形态特点上和欧洲的 Pseudaelurus (Schizailurus) lorteti 最为接近.这两件标本所代表的时代很可能相当于欧洲的 MN4 或 MN5.  相似文献   

3.
河北阳原—蔚县晚上新世小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1984年于泥河湾组下段下部发现小哺乳动物化石标本1800余件,经初步鉴定,它们代表了食虫目、啮齿目和兔形目的26个种,其中的 Paenelimnoecus, Pliopentalagus, Germanomys 为我国首次发现.估计动物群的时代为游河期早期,相当于欧洲的维拉方早期 (MN 16).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江苏泗洪下草湾动物群中最常见的一种化石,羚鼷鹿(Dorcatherium).材料包括六段破碎颌骨、若干肢骨和四百余颗单个牙齿.根据齿冠低、上颊齿齿带弱、下臼齿∑形结构清楚等特点,将它订为—新种:东方羚鼷鹿(Dorcatherium orientale sp. nov.).其地质时代大约相当于欧洲的 MN4.文中还讨论了鼷鹿科的分类问题,指出在牙齿构造上有三个类群:Dorcatherium, Dorcabune 和现生鼷鹿.  相似文献   

5.
湖北钟祥一上新世猕猴牙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钟祥县发现一颗猕猴的上臼齿,它出自青白色泥质粘土层。时代为上新世。这颗牙齿构造较复杂,但已显示了现生猕猴牙齿的基本结构,因而订为一新种 Macaca youngi(sp.nov.)在我国所发现的第三纪猕猴化石较少,这颗牙齿的发现为研究猕猴的演化增添了一点资料。  相似文献   

6.
贵州中三叠世早期幻龙属(Nothosaurus)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重要分子,幻龙属化石主要发现于欧洲、中东和中国西南地区的中三叠世海相地层,且主要集中分布于安尼期晚期和拉丁期晚期(Edinger,1921;Haas,1980;Rieppel,2000)。我国目前已报道的幻龙属化石有两种:杨氏幻龙(Li and Rieppel,2004)和幻龙属未定种(Rieppel,1998),它们均产于贵州省兴义地区的法郎组竹杆坡段,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最近在贵州省盘县地区关岭组Ⅱ段地层中也发现了数量较多的幻龙骨骼化石,证明中三叠世早期东特提斯区同样生存着幻龙类。鉴于标本的骨骼特征与已知的幻龙属种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建立一新种Nothosaurus rostellatus sp.nov.(小吻幻龙)。新种的个体在幻龙属种中为中等(头骨中线长210~320mm);吻部短而小,具4个前颌骨獠齿,紧随其后是第5个明显较小的前颌齿;一对上颌骨犬齿之前有6~9个小型上颌齿;眼窝较大,卵圆形,位置相对靠前;内鼻孔的后缘由腭骨构成,具内鼻槽;外翼骨形成腹向凸缘;下颌具冠状突;背椎神经棘较低,背肋肩部明显加厚。N.rostellatus与其他已知种的主要区别特征是吻部形态和比例。新种的吻部较小,长略大于宽,前端钝圆,基部明显收缩,其吻部长度(从吻端至外鼻孔前端的距离)仅占其头骨中线长度的1/6~1/7,而其他种一般占1/4~1/5,具有细长吻部的N.haasi甚至接近1/3。此外,新种吻端-上颞孔前缘距离与吻端-外鼻孔前缘距离的比值也明显高于其他种。N.rostellatus区别于其他幻龙种的另一主要特征是上颌骨牙齿的数目和排列。在已知的幻龙属种中,很少有一对上颌犬齿前的上颌齿数超过5个者。新种正型标本ⅣPPⅤ14294在一对上颌犬齿前具有6个小型锥状上颌齿,它们大小相等,指向腹方。副型标本ⅣPPⅤ14301在一对上颌犬齿前具有9个小型锥状上颌齿。在已知的Nothosaurus中,新种与N.youngi Li & Rieppel,2004和N.marchicus Koken,1893无论是个体大小还是头骨形态均比较接近,如具有相对短而宽的吻部和较短的上颌齿列、相似的鼻骨形态等,与其他种相差较大,因此这里仅对新种与此二种之间的异同做简要的介绍。从头骨的一些具体形态特征看,N.rostellatus的鼻骨后侧方与前额骨相连,阻隔了额骨和上颌骨,该特征与N.youngi相同而不同于N.marchicus,后者鼻骨受额骨与上颌骨的阻隔,不与前额骨相连。如果不考虑鳞骨的外侧分支的宽度,Ⅴ14294和Ⅴ14301与N.youngi的头骨的最宽处均位于轭骨的后端位置,且其宽度为吻部宽度的2.6~3.5倍(其中N.youngi为2.6倍,Ⅴ14294为3倍,Ⅴ14301为3.5倍),而N.marchicus的最宽处位于头骨后部鳞骨的分支处,其轭骨后缘处头骨宽度为吻部宽度的2~2.8倍(Rieppel and Wild,1996,fig.36,41)。此外,N.rostellatus外翼骨形成腹向突起和下颌具冠状突的特点也与N.youngi相同,N.marchicus不具有该特征。另一方面,N.rostellatus的枕部特征则与N.marchicus接近而不同于N.youngi。新种的枕部内凹,枕骨侧边的后耳骨等向后侧部延伸,下颌关节在头骨后部位于枕髁之后,该枕部特征与N.marchicus一致。N.youngi的下颌关节与枕髁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内,因此枕部未形成明显的内凹。新种的眼眶与上颞孔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宽,其中V 14294眼眶与上颞孔之间的距离与外鼻孔与眼眶之间的距离接近相等,而V 14301眼眶与上颞孔之间的距离大于外鼻孔与眼眶之间的距离。此特征也与N.marchicus相同而不同于N.youngi,前者眼眶与上颞孔之间的距离与外鼻孔与眼眶之间的距离相等,后者的眶后弓很窄,其眼眶与上颞孔之间的距离小于外鼻孔与眼眶之间的距离的1/2。N.rostellatus鼻骨的左右两前突分别伸至两外鼻孔的前缘内侧,位置与N.marchicus相同,而N.youngi鼻骨前突仅伸至外鼻孔内侧缘的中部。N.rostellatus前颌骨的背突向后伸至外鼻孔后缘之后,接近鼻骨的后缘,而N.youngi仅伸至外鼻孔后缘中间部位。除前文所述新种两个主要鉴定特征外,N.rostellatus又以具有内鼻槽,翼骨前伸至内鼻槽附近等特征与该已知二种相区别。此外,新种前颌骨具外侧支突起,其他种该特征多不明显,如N.jagisteus不存在前颌骨外侧支突起,其前颌骨在外鼻孔的前外侧缘沿前外侧方向与上颌骨相交(Rieppel,2001)。从地理分布和地层层位看,N.marchicus主要分布于欧洲中部的中三叠统安尼阶,而N.youngi则分布于我国贵州南部的中三叠统拉丁阶。本文描述的化石产于贵州南部关岭组Ⅱ段,其时代应相当于中三叠世晚安尼期。N.rostellatus与分布于欧洲的同时期的幻龙N.marchicus以及与在其后约7~8Ma相邻地区出现的M.youngi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可能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7.
山西静乐上新世小哺乳动物群及静乐组的时代讨论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1986年在"静乐红土"定名地点的底部砂层中发现一批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Chardinomys louisi sp. nov., Prosiphneus sp., Allocricetus? sp. 1, Allocricetus sp. 2, Cricetinac gen. et sp. indet., Ungaromys? sp., Arvicolidae gen. et sp. indet..根据哺乳动物群组成的分析,静乐红土的时代大体与游河期相当,约相当于欧洲哺乳动物分期的 MN 16.本文将静乐的鼠科化石与河北阳原稻地动物群的 Orientalomys sp. nov. (蔡保全,1987)归入日进鼠属 (Chardinomys), 订—新种 C. louisi sp. nov.;同时将蔚县东窑子头的 O. nihowanicus 和北京十八地点的 O. schaubi 也归入口进鼠属.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亻莫)鼠(Mimomys)化石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本文详细综述了中国的 Mimomys 属材料.分布青海共和、甘肃合水、河北阳原及辽宁林西的 M. (Villanyia) chinensis Kormos、在甘肃合水与 M. gansunicus Zheng 共生,其时代为泥河湾期(或晚维拉方期,相当于 MN 18); 分布陕西渭南、山西平陆、榆社及河北阳原的 M. orientalis Young 和欧洲种 M. stehlini Kormos、分布渭南的 M. youhenicus 和欧洲种 M. kretzoii Fejfar 分别处于大致相同的进化阶段并和一个与 M. banchiaonicus 相似的种类共生, 其时代均为游河期(或早维拉方期,相当于 MN 16); 山西襄汾的 M. peii sp. nov. 的时代为大柴期(或中维拉方期,相当于 MN 17); 山西离石的 M. cf. intermedius (Newton) 的时代为泥河湾期;山西屯留的 Mimomys sp. 的时代可能偏早,为西村期(可能相当于路西南期或 MN 15).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介绍的植物化石是一种地理分布很广、地层上的分布则只限於下白垩纪的一种标准化石。它最先发现於欧洲下白垩纪的瓦尔登期(Wealden)的地层中,后来在北美的波托马居(Potomac Formation)及日本的领石统中都有大量发现。此化石除在日本有唯一的例外,一度见於略低的手取统(上侏罗纪)外,其余各处都是出现於下白垩纪的地层中,并且一向被认为是下白垩纪瓦尔登期植物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份子之一.此种化石过去在中国从无报道,所以此次的发现无论就它的地理分布和封於决定所在地层的时代来说,都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松科1井(北孔)"(210.66-1023.22m)嫩江组顶部-四方台组-明水组岩心中发现轮藻化石23属48种(包括4个未定种)。由下至上可建立四个化石带:Atopochara ulanensis-Hornichara anguangensis组合带,Atopochara ulanensis延限带,Hornichara prolixa-Gobichara deserta组合带和Grovesichara changzhouensis-Neochara sinuolata组合带。将"松科1井(北孔)"的轮藻化石与同一时期中国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及欧洲和南美等地的做对比,我们发现华南地区与欧洲、南美较为相似,而松辽盆地则与华北地区及蒙古戈壁盆地更为相似,具有标准化石意义的Atopocharoideae(奇异轮藻亚科)的晚期分子Atopochara ulanensis目前在全球仅发现于松辽盆地和蒙古戈壁盆地。根据各轮藻化石的时代分布,前三个组合的年代为中坎潘期(Campanian)至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第四个化石组合中晚白垩世代表分子消失,化石个体明显增大,顶部梅花形顶盖发育,侧壁具波状起伏,体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生代面貌的生物群,其时代很有可能为古新世。因此,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可能位于明水组二段上部。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临朐中新世松鼠类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的Meinia asiatica gen.et sp.nov.代表我国新第三纪首次发现的一类飞松鼠,化石采自山东省临朐县解家河中中新统山旺组,新属的特征表明,它与欧洲新第三纪的Sciu(?)optera类有接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湖北钟祥新第三纪的Amphicyon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半犬Amphicyon是食肉类犬科的一个绝灭属。曾生存于渐新世至早上新世的欧亚和北美大陆。中国新第三纪的Amphicyon化石研究得很少。自1939年寇伯特(Corbert,E.H.)研究了内蒙古通古尔的材料后,四十年来从未有过任何新的发现与报道。1978年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顾玉珉和邱中郎两同志在湖北钟祥收集到一些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其中有几枚就是食肉类犬科Amphicyon的牙齿,很有意义,有记述的必要。与其共生的还有一些鹿的上、下牙齿及猴类的一枚上臼齿。这些标本皆产自湖北钟祥石碑公社肖店大队附近的灰绿白色泥质的粘土层中,时代可能为早上新世(或稍早)。  相似文献   

13.
河南淅川始新世核桃园组肉齿类和食肉类化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这里记述了河南淅川核桃园组三种肉齿类: Propterodon sp., ? P. pishigouensis sp. nov.和 Sarkastodon henanensis sp. nov. 讨论了小孑鬣兽 (Prolaena parva Xu et al.) 的分类位置,并记述了卢氏细齿兽 (Miaeis lushiensis Chow) 的新增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在江苏泗洪发现的石炭兽类一新属和新种Sihongotherium sihongense(gen. et sp. nov.)并讨论了它的亲缘关系和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5.
甘肃天祝松山第二地点中上新世小哺乳动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1980年夏作者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公社处理人民来信过程中,在80007地点采得几块含化石骨片的红粘土结核标本。这些标本经室内水洗,从中获得一些零星但相当有意义的小哺乳动物化石材料。这些化石的发现不但对于早先记述的80006地点的小哺乳动物群作了进一步的充实,而且对更深入认识中国北方三趾马动物群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的兔科化石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兔形类材料中的一种兔科化石——德氏鄂尔多斯兔 [Ordolagus teilhardi (Burke), 1941]. 在形态上对该属种做了较多的补充和订正,并对其系统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云南曲靖早渐新世真古仓鼠化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曲靖蔡家冲地区下渐新统蔡家冲组中首次发现的真古仓鼠化石: Eucrtcetodon meridionalis sp. nov. 和 E. leptaleos sp. nov. 认为仓鼠可能在亚洲由类似 Cocomys 的祖先类型起源的; Eucricetodon 在渐新世时广布欧亚大陆;欧洲的 Eucricetodon 是在"大间断"之后由亚洲迁去的; Simimys 代表从仓鼠科基部分出的旁枝, 应归入 Muroidea.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发现在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地层中的鼠兔科化石,计两属四种.着重对微型链兔的形态特征做了较多的补充和订正,并对链兔属中种的性质作了初步探讨,取消了步林兔属名,将亚洲的链兔归并成五个种.还对链兔和中华兔的地史分布、某些进化趋势及其他有关问题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9.
周口店“顶盖”层中的大灵猫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裴文中教授1939年记述的采自周口店“顶盖”层中的 Viverridae indet.化石作了补充研究,发现它和印度及非洲的一些大灵猫化石十分接近,代表了我国一类特有的大灵猫化石,特定名为裴氏大灵猫 Viverra peii.文中对它的系统关系,对“顶盖”层沉积的地质时代和古气候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