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降低细胞外镁离子浓度可引起幼年大鼠的内嗅皮层脑片的癫痫样放电。这种放电分为早期间歇性和晚期连续性两种模式。NMDA受体通道阻断剂MK-801完全抑制这种癫痫样放电。五种新合成的Kava内酯的同分异构化合物对这种放电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药物作用的强度依次为:Kavain=Methysticin〉DH-Kavain〉DH-Methysticin〉Kava-Kavain。  相似文献   

2.
降低细胞外镁离子浓度可引起幼年大鼠(2~3周)的内嗅皮层脑片的癫痫样放电。这种放电分为早期间歇性和晚期连续性两种模式。NMDA受体通道阻断剂MK-801完全抑制这种癫痫样放电。五种新合成的Kava内酯的同分异构化合物对这种放电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药物作用的强度依次为:Kavain=Methysticin>DH-Kavain>DH-Methysticin>Kava-Kavain。  相似文献   

3.
听毛细胞钙信号转导及其与细胞能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fluo-3/fura-red双重荧光标记法,研究豚鼠耳蜗分离外毛细胞钙信号转导及其与细胞能动性的关系。外毛细胞(outerhaircel,OHC)受药物或机械刺激后,其钙信号起源于一侧质膜,可形成钙波传向全细胞,对其中1个OHC测得传播速度为0.025-0.047μm/s。钙信号转导过程中各亚细胞区域游离钙浓度增加幅度不同。胞内游离钙增高时伴有细胞长度变化,缩短者占6/10,伸长者占4/10。对照组(不予刺激且胞内游离钙无变化者)3个外毛细胞中,缩短者2个,长度无变化者1个。实验表明,听毛细胞受刺激后可产生钙波,钙信号具有不均匀性,外毛细胞的钙依赖慢运动表现为细胞伸长,细胞缩短则在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或保持于静态基准浓度时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4.
用Fura-2显微荧光测量技术研究了羟基自由基对单个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影响和硒化合物Ebelen对(Ca^2+)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的作用首先引起胞内(Ca^2+)i以时间常数τ=3895.4±507.2S速度缓慢增加,然后加入了以τ=420.6+122.0S的外钙大量涌入,钙通道阻断剂,疏基还原剂,疏基还原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对羟基自由基损伤作用的影响提示外钙的  相似文献   

5.
用荧光染料FIuo-3标记人肝癌细胞株H_(7402)细胞内游离钙,在粘附式细胞仪观察检测单个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动态变化,细胞在无钙环境中,直接溶解因子(DLF)刺激下细胞内游离钙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后下降;在细胞培养皿中加入1mmol/L CaCl_2,DLF使胞浆游离钙持续升高;加入10mmol/L CaCl_2,DLF刺激后胞浆游离钙水平无明显变化,表明DLF能引起胞内Ca~(2 )释放和胞外Ca~(2 )内流,细胞外高浓度Ca~(2 )能阻断DLF升高细胞内Ca~(2 )浓度的 作用。  相似文献   

6.
豚鼠耳蜗分离外毛细胞经fluo-3和fura-red染色后,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监测其胞内游离钙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以fluo-3/fura-red荧光比值大小指示游离钙浓度的高低。外毛细胞胞内游离钙呈不均匀分布,荧光比值分别为细胞质1.71±0.85,质膜1.61±0.75,表皮板1.47±0.65及胞核1.39±0.66,显示细胞质游离钙浓度最高而胞核游离钙浓度最低。静息状态下连续扫描时荧光比值变化小于0.1,而在受到机械刺激后荧光比值增加幅度达0.3—1.2。实验结果表明,fluo-3和fura-red双发射比例法能更准确反映听毛细胞胞内钙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第二信使钙可能参与了听毛细胞的机械-电换能过程,研究了换能过程中听毛细胞钙信号的时空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芋螺毒素SO3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后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定缺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芋螺毒素SO3可以明显抑制因缺氧所致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大鼠急性脑片中电刺激诱发的细胞内钙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表面灌流的急性脑片模型,结合电生理和激光共聚焦技术,利用细胞内钙荧光探针进行细胞内游离钙标记,观察电刺激诱发的脑片中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脑片组织中,钙标记染料的神经细胞内钙探针荧光强度,电刺激后出现显著增强,且具有波样特征,而Suramin明显抑制此反应,表现为钙探针荧光强度下降和钙反应时间出现延迟,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激诱发的大鼠急性脑片中瞬时动态钙信号变化具有一定的时空发生特征,且这种钙信号的时空变化过程可能与嘌呤能信号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用压力室、电导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综合分析测定了连翘[Forsythiasuspensa (Thunb.) Vahl]和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在不同程度脱水胁迫时细胞外部微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脱水胁迫条件下,叶片细胞随着脱水胁迫强度的加大,细胞内离子外渗的累计量不断加大,但细胞内离子外渗的速度在不同的区间内并无明显的改变,即细胞膜的透性在所测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2)脱水胁迫同时造成了叶片质外体和共质体溶液中钠、钾离子浓度的增加,但质外体比共质体溶液中钠、钾离子浓度的增加幅度更高,导致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的改变和离子平衡膜电位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可能引起细胞的次生生理变化,并有可能与植物的伤害反应和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用Fura-2显微荧光测量技术研究了羟基自由基对单个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影响和硒化合物Ebelen对[Ca2+]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的作用首先引起胞内[Ca2+]i以时间常数τ=3895.4±507.2S速度缓慢增加,然后加入了以τ=420.6±122.0S的外钙大量涌入。钙通道阻断剂、疏基还原剂、疏基还原制和自由基清除剂对羟基自由基损伤作用的影响提示外钙的大量涌入部分与通道的开放有关,疏基损伤在羟基自由基引起的[Ca2+]i升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类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小分子硒化合物Ebselen(10-5mol/L和10-6mol/L)抑制羟基自由基引起的[Ca2+]i升高,推测它可以抑制钙库的释放或促进内钙的外排以及抑制外钙的流入。  相似文献   

11.
从大鼠肝、鸡肝提取了染色质并从受精未孵育鸡蛋胚下表层卵黄颗粒提取了染色质,在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这些染色质在无细胞系统中形成的组装核;研究二阶钙镁离子对形成组装核的影响。在有ATP再生系统存在的无细胞系统中,围绕染色质能形成与间期细胞核相似的组装核;二价钙离子不利于形成组装核,而二价镁离子是形成组装核所必须的,但过高浓度的镁离子对形成组装核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麦经200mmol NaCl溶液培养3天后,采用改进的焦锑酸钾方法对叶肉细胞中Na~+及Cl~-进行超微结构定位。电镜观察及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表明,Cl~-主要分布在细胞间隙、细胞壁及细胞质膜中。用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仪在这些部位中未探测出Na~+,提示Cl~-比Na~+更多地进入小麦的叶肉细胞。此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也可见到离子沉淀颗粒。经氯化钠溶液培养的小麦幼苗,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受损,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用膜片钳技术对培养的纹状体神经元膜上的乙酰胆碱激活的离子通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通道电流为内向电流,随着超极化程度增大而增加,随着去极化程度增大而减少;翻转电位为15.0±6.1mV,电导为82.71±16.17pS;通道的开放时间分布直方图和关闭时间分布直方图均需双指数拟合,开放时间分布直方图的时间常数分别为1.93ms和5.73ms,关闭时间分布直方图的时间常数则为0.528ms和2.32ms;通道的平均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均与超极化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由于电极液中含ACh和K ̄+通道阻断剂Cs ̄+而不含Na ̄+或Ca ̄(2+),且浴槽液中含Na ̄+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因此可排除内向Na ̄+流、Ca ̄(2+)流和K ̄+流,提示内向电流为ACh激活的通道电流。  相似文献   

14.
应用溶菌酶处理,超声破碎细胞,通过差异离心和解离剂处理,将细胞的不同部分分开。以水解α-酪蛋白反应检测蛋白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在细胞的可溶部分、内细胞质膜、外膜及胞浆周围区均存在蛋白水解酶活性。异形胞可溶部分的蛋白酶活比营养细胞可溶的蛋白酶活高4—5倍。在固氮条件下,营养细胞可溶性蛋白酶反应最适温度为50—55℃,65℃时,酶活迅速下降。有Ca^2 5mmol/l时,蛋白酶在60℃稳定,无Ca^2 存在下,酶液在60℃预处理10分钟,酶活性丧失80%以上。酶反应的最适pH为8—10。而且氮饥饿之后,培养基的pH值对细胞蛋白酶活水平有明显影响,氮饥饿24小时内,蛋白酶活迅速增加,但在碱性条件下,酶活水平比在中性条件下要高得多。邻菲哕啉对蛋白酶活性有严重的抑制,EDTA仅有轻微抑制,而PMSF对细胞蛋白酶活的抑制作用,与细胞氮饥饿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右手螺旋短杆菌肽A离子通道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通道内离子K+,Na+,Li+与水分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7.
小麦经200mmol NaCl溶液培养3天后,采用改进的焦锑酸钾方法对叶肉细胞中Na+及Cl-进行超微结构定位。电镜观察及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表明,Cl-主要分布在细胞间隙、细胞壁及细胞质膜中。用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仪在这些部位中未探测出Na+,提示Cl-比Na+更多地进入小麦的叶肉细胞。此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也可见到离子沉淀颗粒。经氯化钠溶液培养的小麦幼苗,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受损,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昆虫分子生物学的一些进展:神经递质和离子通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翟启慧 《昆虫学报》1995,38(3):370-379
昆虫分子生物学的一些进展:神经递质和离子通道翟启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1神经递质神经递质(neurotran。mitter)是在化学突触神经fG。1问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有许多不同类型,如乙酸胆碱、丫一氨基丁酸、生物胺等。...  相似文献   

19.
Mg^2+对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细胞电压钳方法研究了细胞外高Mg~(2 )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_(k,ATP)(ATP敏感钾电流)的作用。细胞的I_(k,ATP)是被代谢抑制剂2,4-二硝基酚(DNP)激活的,可被特异性阻断剂优降糖完全阻断。细胞外8mmol/L MgSO_4几乎能完全抑制DNP激活的I_(k,ATP)膜电位0mV水平时抑制率为92±8.6%;4mmol/L MgSO_4可部分抑制I_(k,ATP),抑制率为44±14.6%。Mg~(2 )与ATP联合使用对I_(k,ATP)的作用与Mg~(2 )单独作用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抑制I_(k,ATP)是Mg~(2 )防止缺氧或缺血状态下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缩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可能也是Mg~(2 )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菌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菌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菌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演替、稳定、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菌物与植物的共生是植物起源和森林形成的基础,而且是森林健康发展的关键;菌物在森林中的分解作用和对土壤母岩的风化作用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且菌体本身是森林中的主要碳、氮汇成员;菌物多样性是森林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的决定因素之一,其多样性的丧失可以直接影响森林的生态系统乃至加剧地球的大气温室效应。菌物在我国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上具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