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收集了14个省会城市1996年以来7-18岁107986(男56300,女51686)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资料及体质测量当年的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和年日照时数资料,做海拔等自然环境因素与发育指标的Z-分数和发育分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低海拔组到中海拔组、高海拔组,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指标逐步下降,其中体重与BMI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和胸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海拔组发育指标明显好于高海拔组;生长发育水平与海拔的相关系数大于年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年降水量不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海拔每增加1000m,身高、体重、胸围和BMI分别减少0.112,0.101,0.043和0.118个Z-分数。在四项自然环境因素中,海拔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对身高、体重、胸围和BMI的贡献率分别是28.0%,26.8%,12.0%,16.8%。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收集了14个省会城市1996年以来7-18岁107986(男56300,女51686)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资料及体质测量当年的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和年日照时数资料,做海拔等自然环境因素与发育指标的Z-分数和发育分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低海拔组到中海拔组、高海拔组,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指标逐步下降,其中体重与BMI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和胸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海拔组发育指标明显好于高海拔组;生长发育水平与海拔的相关系数大于年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年降水量不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海拔每增加1000m,身高、体重、胸围和BMI分别减少0.112,0.101,0.043和0.118个Z-分数。在四项自然环境因素中,海拔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对身高、体重、胸围和BMI的贡献率分别是28.0%,26.8%,12.0%,16.8%。  相似文献   

3.
?????? 目的 分析医院聘用制医务人员组织承诺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为提高聘用制医务人员组织忠诚、稳定医务人员队伍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以该院2006年度及2009年度入职的聘用制医务人员为对象,使用组织承诺量表及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样本医院聘用制医务人员的总体组织承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得分分别为(58.53士16.69)分、(21.50士6.02)分、(18.59士5.44)分、(18.45士7.20)分;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内在满意度与组织承诺之间相关性最为显著(r=0.676,P<0.01)。结论 通过提高聘用制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特别是内在满意度能有效提高其组织承诺。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运动发育迟缓与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0月到2018年6月选择在本院儿保科门诊就诊500例(6~12月龄)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儿童发育迟缓的发生率,检测发育迟缓患儿血清ALP与25(OH)D3水平,Gesell测评评定小儿的运动发育状况,所有患儿每天均给予了维生素D3 400 IU,对于发育迟缓患儿每天给予维生素D 800 IU~1200 IU补充,治疗3个月,再做Gesell测评评估其运动发育水平,对比治疗后运动发育情况,并分析影响儿童运动发育的相关因素。结果:在500例小儿中,判断为运动发育迟缓120例(迟缓组),占比24.0 %。两组小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头围、身长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缓组的血清ALP水平高于非迟缓组(P<0.05),25(OH)D3水平低于非迟缓组(P<0.05)。迟缓组的大动作、精细运动、适应性行为、语言、个人社交评分都低于非迟缓组(P<0.05),迟缓组治疗后,大动作、精细运动、适应性行为、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在120例发育迟缓中,Pearson分析显示ALP、25(OH)D3与小儿运动迟缓发育具有相关性(P<0.05);二分类多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LP、25(OH)D3都影响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儿童运动发育迟缓与血清ALP、25(OH)D3水平存在相关性,两者的联合检测可为儿童发育迟缓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经过维生素D治疗后,能显著的改善其患儿的运动发育,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孕妇血糖水平变化与新生儿体质及大脑发育的关系。方法:2018年2月到2021年1月选择在本院建档分娩的妊娠中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孕妇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组,孕妇血糖控制较好纳入良好组,其他纳入对照组。调查分娩的新生儿体质、大脑发育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05例孕妇中,血糖控制良好85例,控制不良20例。良好组的孕周、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次、产次等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新生儿分娩第3个月的体重与身长都高于对照组(P<0.05)。良好组新生儿分娩第3个月的MDI与PDI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在105例孕妇中,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血糖控制水平与新生儿的体重、身长、智力发育指数(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Index,MDI)评分、精神运动发育指数(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Index,PDI)评分等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控制水平都为影响新生儿体重、身长、MDI评分、PDI评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水平与新生儿体质、大脑发育存在相关性,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新生儿体质发育缓慢与智力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6.
用Stevenson和Du Bois公式计算30个省市城市7~18岁男女青少年的体表面积均值,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求得发育分。采用发育分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环境因素对中国城市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存在地域差异,男女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分排在前5位的均位于环渤海地区;发育分与地球经度、地球纬度、年日照时数、气温年较差、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每千人中卫生技术人员数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海拔、年降水量、年均相对湿度、恩格尔系数、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率以及儿童负担率呈显著性负相关;影响中国城市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的关键因素为海拔、年均相对湿度、恩格尔系数和儿童负担率。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在环境因素方面是受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生活两者之间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及其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3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HER2突变位点、CT影像学征象、一般资料等资料。分析351例患者中的HER2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单因素、多因素分析HER2突变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CT表现特征相关性。结果:351例患者中,基因突变者20例,占比为5.70 %(20/351)。单因素结果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HER2基因突变与有家族史有关(P<0.05)。病灶边界分叶/毛刺、有坏死征、胸膜凹陷征与HER2基因突变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结果表明,有家族史、病灶边界分叶/毛刺、有坏死征、胸膜凹陷征是HER2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家族史、病灶边界分叶/毛刺、有坏死征、胸膜凹陷征与HER2基因突变有关,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冠心病与MS各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4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MS患者164例,非合并MS患者376例,并将所有患者根据MS的组分个数进行分组,比较冠心病合并MS的病变特点、MS组分个数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代谢综合症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合并MS组BMI、FBG、TG、LDL-C、TC、UA、FIB、高血压分级等指标较非M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LVEF较非MS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MS组冠脉Gensini积分较高,三支病变、主干病变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随着合并MS组分个数的增加,冠脉Gensini积分也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冠脉Gensini积分与MS组分BMI、高血压分级、TG、TC、LDL-C、UA等指标存在正相关(P<0.05),与性别、HDL-C存在负相关(p<0.01);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Gensini积分与MS的组分数显著相关(r=0.739、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MS患病率,冠心病合并M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更重,且以多支病变、主干病变为主;随着合并MS组分个数的增加,冠脉病变程度也呈加重趋势;MS的各个组分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鸟类生长发育研究方面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将近20年来鸟类生长发育的研究状况分4个方面作了概述。首先介绍了雏鸟体重增长的几种模型;其次概括地分析了影响鸟类生长率的几种重要因素以及雏鸟身体结构中,不同部位的生长与发育的关系;最后讨论了控制生长发育的几种假设。  相似文献   

10.
对小麦小孢子发育的各个时期,经GENESIS处理的和未处理的植株花药的总呼吸活性(Vt)、细胞色素途径呼吸活性(ρ′Vcyt)和交替途径实际呼吸活性(ρValt)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时期,处理植株花药的Vt呼吸均低于未处理植株,尤以单核期最为明显;在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期和单核期,处理小麦植株花药的ρ′Vcyt均明显降低,而在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和四分体期ρValt出现明显升高。结论认为,由呼吸过程中电子传递途径运行的改变而造成处理植株花药呼吸代谢的紊乱,可能是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文献确定了中国嵩草属植物的分布信息,并分析了嵩草属植物丰富度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嵩草属植物丰富度在中国的云南、四川和西藏交界处及青海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较高,在<40° N、85°-105° E、海拔2500 m以上范围、或热量要素较低、降水量及干燥湿润度(或日照时数)中等范围的分布密度和丰富度范围较大;丰富度与7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及夏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温暖指数、年生物学温度、极端最高气温、夏季气温以及7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等值线的对应关系较好.嵩草属植物丰富度与气候要素多元回归模型中,7月最高气温和春季降水量对丰富度影响显著,7月最高气温的影响最大(P<0.05);逐步回归模型中,7月平均、年均最高和极端最高气温的影响较大(P<0.05);主分量回归模型中,极端最高、7月和夏季气温、Thornthwaite干燥度指数和4-10月日照时数、夏秋季和年降水量的影响较大.嵩草属植物丰富度主要受生长季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以及极端最高气温、年降水量和土壤水分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翼手目地理分布的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取了中国翼手目90个物种已知地理分布点的环境因子数据,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这些环境因子对中国翼手目动物地理分布和种数密度分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按其影响程度大小,影响中国翼手目动物地理分布的连续型环境因子依次为年平均气温、大于零度日数、一月份平均气温、无霜期日数、年降雨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七月份平均气温、海拔高度和年日照时数,其中年日照时数和海拔高度为负影响;影响翼手目种数密度分布的决定环境因子是年降雨量,但年平均气温也有明显作用。作者认为,气候因子影响翼手目动物地理分布的机制是限制性因子的作用,主要受冬眠和活动及摄食时间长短的限制,而种数密度分布则决定于环境资源的丰富度,即主要受到由降雨量决定的食物种类多少的影响。另外,对类别环境因子的研究表明:植被类型对翼手目的种数分布没有明显影响;具有多洞穴特点的喀斯特和火山熔岩地貌具有较多的翼手目种类,但红层地貌由于分布于南方和分散分布的特点而具有最高的翼手目种数密度[动物学报51(3):413—422,2005]。  相似文献   

13.
丹参品质与主导气候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倩  梁宗锁  董娟娥  付亮亮  蒋传中 《生态学报》2010,30(10):2569-2575
气候因子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有重要影响,为科学选择人工种植基地,需要明确影响丹参品质的主导气候因子。研究了丹参在商洛6个不同地区的生长量及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6地区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要求,但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年日照和年均降水量是影响丹参根系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无霜期与年极高温度是影响丹参素含量的主导因子;7月份均温、年均温度、年极高温度是影响丹参酮IIA含量的主导因子;年日照、无霜期是影响丹酚酸B含量的主导因子。以上几个指标可以作为选择丹参适生基地的参考指标,为科学合理的选择丹参规范化种植基地,保证中成药生产原料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丹霞梧桐是中国丹霞地貌的特有种,识别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可为保护丹霞梧桐及其生境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东南雄丹霞梧桐县级自然保护区与广东丹霞山旅游风景区(核心景区)为研究区,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丹霞梧桐空间分布与两地生境因子的相关性(用q值衡量),分析要素包括地理要素(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土壤亚类、高程、坡度、坡向)和气候要素(年均降水、年日照时数、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风速)。结果表明: 影响丹霞梧桐空间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为土壤亚类、年日照时数、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其中,丹霞梧桐生境的各因子相关性分析中,土壤亚类、年日照时数和地貌形态成因类型的q值大于所有因子q值的均值,具有较强相关性;丹霞梧桐生境因子的两两组合中,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年日照时数和土壤亚类∩年日照时数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且q值大于所有组合q值的均值,具有较强相关性;丹霞梧桐空间分布相关性的生态探测中,与其他各因子相比,土壤亚类、年日照时数以及地貌形态成因类型的q值具有显著差异。丹霞梧桐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土壤亚类、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年日照时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也表明,地理探测器为植被生境因子分析、预测物种分布等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建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雌雄异株植物山杨树轮宽度序列及标准化年表,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差异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期揭示性别因素对植株径向生长 气候因子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气候条件下雌雄植株年径向生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也有所不同.1980年以前,山杨雌株年均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雄株,雌株与生长季末低温、上年生长季末和当年生长季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山杨雄株则与当年生长季温度呈显著正相关.1980年(含)以后,温度明显上升,尤其是最低温度,植株生长速率出现下降趋势,雌株生长速率显著低于雄株;雌株对低温变化更敏感,与上年生长季末低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春季低温呈显著正相关,雄株与低温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低温对长白山地区山杨雌株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在降水基本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低温的上升将明显抑制山杨雌株的生长,而对雄株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植被对改善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关键作用,系统研究黄土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和环境因子的空间关联性,可为新时代黄土高原植被高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土高原2000-2017年年均植被NDVI为研究对象,选取气候要素、地形因素、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等自然环境因子,运用GIS和地理探测器技术手段,在剔除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栅格的基础上,研究黄土高原年均NDVI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2000-2017年黄土高原年均NDVI值在0.016-0.72之间,呈地带性分布,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升高,大于0.3的区域占50.23%;2000-2017年黄土高原年均植被NDVI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且在不同植被区、地貌区、土壤区和气候区中,NDVI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具有差异性。年均降雨量对NDVI空间分布具有强解释力,是黄土高原85.20%的区域植被生长的主要制约因子;约12.01%的区域主要受土壤类型影响,为中等解释力,其余区域的植被生长主要受年均气温,日照时数或海拔影响。建议综合考虑不同环境条件下植被NDVI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影响因子的空间关联性,明确不同区域中植被NDVI的环境制约因子,以制约因子定植,在防止土壤干燥化、贫瘠化的前提下,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以期促进黄土高原植被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树木年轮学与气候学理论基础上,以新疆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与策勒河下游河岸胡杨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对应的气象、沙尘天气日数、策勒河径流量等因子,分析了玉龙喀什河与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以明确干旱荒漠区胡杨生长过程中的气候限制因子,为促进胡杨生态修复及沙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1976-2018年期间,两流域的气象条件基本一致,其中年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大气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年均沙尘暴、扬沙、浮尘日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玉龙喀什河流域的胡杨年轮指数呈先显著上升后整体平缓变化的趋势,而策勒河流域的胡杨年轮指数从1985年开始呈较显著的上升趋势。(2)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对年均气象要素的响应显著高于玉龙喀什河流域,且策勒河流域树木年轮指数与年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但两流域胡杨年轮指数对年均降水量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响应均不显著。(3)玉龙喀什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与2月份的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与3、4、9、10月份的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6月份的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2、4月份的径流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玉龙喀什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与秋冬季节的沙尘暴日数、扬沙日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除1、2月份外,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与月沙尘(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日数基本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玉龙喀什河与策勒河流域的降水稀少且蒸发量大,胡杨生长所需水源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的补给,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受气温、径流量以及修建水库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气候因子对橘小实蝇生长发育及地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生活史、地理分布和生态要求的基础上,分析温度、湿度、降雨以及气候因子与橘小实蝇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及对橘小实蝇地理分布的影响。综述结果表明:喜湿热,厌干冷是橘小实蝇主要的生态学特征,低温与干旱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温度是橘小实蝇纬度分布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冬季低温是中高纬度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夏季高温是低纬度地区的限制因素之一,降雨影响橘小实蝇在经度上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藏4个不同生态型区‘金冠’苹果果实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果实品质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以确定西藏‘金冠’苹果栽培主要气象因子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在西藏4个不同生态型区‘金冠’苹果品质差异显著,其中,林芝‘金冠’综合表现较好。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年均温、7月均温、昼夜温差、≥10℃年均积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及海拔是影响‘金冠’果实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其中,海拔2857.9 m、年均气温13.2℃、7月平均气温15.9℃、年均昼夜温差12.7℃、≥10℃年均积温2310.5℃、年均日照时数2532.6 h、年均降水量636.7 mm是‘金冠’苹果形成最佳果实品质的适应气象因子,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果实品质越好。本研究建立了西藏‘金冠’苹果栽培主要气象因子评价体系,并提出昼夜温差是影响西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品质的最主要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c for a unified standard of the reference value of vital capacity (VC) of healthy subjects from 6 and 84 years old in China.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 of VC was correlated to seven geographical factors, including altitude (X 1), annual duration of sunshine (X 2),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X 3), annual mean relative humidity (X 4), annual precipitation amount (X 5), annual air temperature range (X 6) and annual mean wind speed (X 7). Predictive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five different linear and nonlinear methods. The best models were selected by t-test.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map of VC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can be interpolated by Kriging’s method using ArcGIS softwa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of VC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in China was quite significant, especially for both males and females aged from 6 to 45. The best models were built for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map shows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VC in China precisely. The VC of healthy subjects can be simulated by the best model or acquired from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map provided the geographical factors for that city or county of China are kn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