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3月25~26日,我们重庆市清华中学校“寻禽记”观鸟会一行在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的重庆动物园熊猫馆附近,连续两天观察到1对椋鸟在筑巢、觅食和鸣叫,经鉴定为重庆市鸟类新记录———黑领椋鸟Sturnusnigricollis(Paykull,1807),隶属雀形目Passeriformes椋鸟科Sturnidae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鸟类新记录—斑头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25日中午12:30左右,我们在重庆市北碚区东阳镇嘉陵江边(东经106°26′04″,北纬29°50′31″)发现斑头雁(Anser indicus)10只,并连续观察5天,白天仍在此区域附近活动。野外鉴别特征:中型雁类。体长65~85mm。体重2~3kg。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  相似文献   

3.
4.
罗键  高红英 《四川动物》2006,25(4):746-746
我们于2005年8月19日晚10时左右,在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的重庆清华中学华溪苑小区室内采集到一号翼手类标本,雄性,经鉴定系伏翼(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Schreber,1774]),为重庆市新记录。标本现保存于重庆清华中学动物标本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和2011年4月,分别在广西西北部百色市右江区和靖西县古龙山自然保护区拍摄和观察到黑冠黄鹎(Pycnonotus flaviventris)的johnsoni亚种.其喉部为红色,与中国其他记录亚种区别明显,属中国鸟类亚种的新记录.该文亦初步讨论了该亚种的分类和分布.  相似文献   

6.
2010年2月12-13日,在西藏日喀则樟木镇海拔2070m及1900m处的公路旁分别观察并拍摄到一种鸟类.根据观察资料及所拍照片,鉴定为黑颏穗鹛(Stachyris pyrrhops)(图1).经查阅文献(Zheng,2002;Zheng,2005)属鹟科(Turdinae)画鹛亚科(Timaliinae)穗鹛属(Stachyris)的中国鸟类新记录,特此报道.  相似文献   

7.
2001~2006年,在重庆的南川区、江津区、武隆县、城口县和渝北区等地进行蝶类调查时,发现有13种为重庆新记录(弄蝶6种,蚬蝶1种,灰蝶6种)。刘文萍[2~4]在重庆市蝶类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记载,统计出重庆市蝶类447种。其统计时,少计了Leech[5]记载的黄襟弄蝶Pseudocoladenia dan(Fa  相似文献   

8.
2021年6月12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东侧入口附近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毗邻省道S301的浅水沼泽区(100°27′57.81″E,39°59′27.21″N,海拔1405 m)发现2对体色近黑色的鸥科Laridae鸟类,并拍摄到其孵卵的清晰照片(图1).  相似文献   

9.
李成华  史荣耀  秦军 《四川动物》2007,26(3):583-583
2006年冬季,在山西省夏县泗交林场(111°19′~111°30′E,34°58′~35°13′N)进行野外鸟类调查时,于11月18日下午17时,在柳仙洞七里峪一带捕获一只成年雄性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同时发现一群集群活动的红腹锦鸡,雌雄混群,数量大约30~40只,生境为典型的暖温带阔叶昆交林,主要树种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灌木有黄刺玫(Rosa xanthina)、忍冬(Lonicere feridinandii)、荆条(Vitex neguneo)等.  相似文献   

10.
广东揭阳农田坡地鸟类及其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年6月-2010年4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揭阳地区4条高压输电线路及其经过的农田坡地鸟类进行了5次调查.共记录鸟类73种,其中记录停在高压输电线上的鸟类43种.结果表明:高压输电线上的鸟类与农田坡地鸟类的相似性较高;麻雀(Passer montanus)和金腰燕(Hirundo daurica)是高压输电线路和农田坡地鸟类的优势种;虽然非繁殖季节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和个体数量多于繁殖季节,但繁殖季节高压输电线出现故障次数较多,其原因是鸟类在铁塔上筑巢、粪便和巢材滑落引起故障;在揭阳地区,黑领椋鸟( Gracupica nigricollis)常在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上筑巢繁殖,是造成当地高压输电网故障的主要鸟种.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春季,笔者与学生在河北省海兴县东部沿海湿地(东经117°30′,北纬38°09′)进行鸟类环志时,于5月7日晚22时,在网位高0.8 m处捕获一只成年雌性草鸮华南亚种(Tyto capensis chinensis),同时捕获的还有环颈鸮华东亚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dealbatus)和泽鹬(Tringa stagnatilis).由于草鸮体质较弱而未环志放飞,8日带回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并对其进行体检,体检时发现其口腔已严重感染,从口腔中取出27条线虫,5月11日夜间突然死亡,经解剖又在其体腔内发现2条线虫、胃内3条线虫、十二指肠内1条线虫,体腔内的2条线虫与口腔、胃和肠中的线虫明显不同,虫种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2.
Han LX  Han B  Den ZW  Yu HZ  Zhao JL 《动物学研究》2011,32(5):575-576
2011年6月10日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野外考察中,于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大型涉禽,经查阅文献,确认该物种为中国鸟类新纪录种——白颈鹳(Ciconia episcopus)。  相似文献   

13.
李操  张君  王小琴  唐平  彭应俊 《四川动物》2004,23(1):36-36,44
2003年9月27日早晨6:00左右,村民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北郊外舞凤山下发现16只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经驱赶到南充市北干道一建筑物周围(彩版见封面),由于围观人群影响,于10∶02飞离.该鸟在四川是首次记录,国内近年亦未有野外记录报道.据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我国未见到;据1992年调查,在整个亚洲的越冬种群数量为5666只,其中西亚547只,南亚5119只[1];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青海湖与大天鹅混群越冬,每年约4~6只,70年代以后青海湖未再见有越冬个体,国内无驯养繁殖记录[2].本次四川首次发现该鸟,对研究其迁徙通道和国内分布及保护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巴山地、重庆市最北端,是目前重庆市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其代表性、过渡性著称,同时还是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鸟类区系在大巴山地理分布中,也有其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8月 ,笔者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东坪乡威宁村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时 ,采集到 6号蛙类标本 ,经鉴定为蛙科湍蛙属棕点湍蛙 (Amolopsloloen sis) ,是云南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标本现保存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脊椎动物标本室。采集地巧家县东坪乡威宁村地理位置为 1 0 3°0 5′1 0″E ,2 7°1 8′45″N ,海拔 2 2 0 0m左右。生活于灌丛茂密、山溪湍流地带。成蛙白昼多隐蔽在溪流边石下或洞内 ;黄昏时多蹲在水中或岸边石上 ,受惊扰后立即跃入溪水中。省外目前仅分布于四川的部分县市。表 1 棕点湍蛙的量度       (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8月,笔者在调查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时,发现了一只菊头蝠,虽然外形和皮氏菊头蝠相似,但耳更大一些,鼻叶也更宽阔些。经鉴定为云南菊头蝠,并且为四川省哺乳类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晶圆盘菌属的一个中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rbilia Fr. and Hyalorbilia Baral & G Marson are the only genera currently accepted in the family Orbiliaceae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Nannfeldt (Baral, 1994; Kirk et al., 2001). Hyalorbilia was erected by Baral and Marson (2001) based on unstalked asci arising from crosiers, with hemispherical apices without wall thickenings, some bipolar-symmetrical globose inclusion bodies in ascospores (living state),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壁虎科分布新记录--锯尾蜥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11日,在对广西防城港市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进行考察时,采得壁虎科(Gekkonidae)标本1号(♀),经鉴定为锯尾蜥虎(Hemidactylus garnotii),属广西爬行动物新记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广西蛇类一新记录--方花小头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爱伍  周放  刘宏  王绍能 《四川动物》2006,25(2):271-271
2005年9月6日和10月10日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蛇类标本两条,经鉴定为方花小头蛇(Oligodon bellus),是广西蛇类新记录.标本分别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标本室和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