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9种野豌豆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叶表皮细胞形状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浅波状和平直-弓形;表皮角质层纹饰微形态多样,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不具有腺毛或仅中脉有,少数植物叶片表面具腺毛;部分叶表皮上有柔毛,少数植物无毛。气孔器存在于上表皮、下表皮、或上下表皮均有,形状为椭圆形、卵圆形,均为无规则型。野豌豆属植物叶表皮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在属内组间没有明确的规律性,但可为探讨该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9种野豌豆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叶表皮细胞形状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浅波状和平直-弓形;表皮角质层纹饰微形态多样,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不具有腺毛或仅中脉有,少数植物叶片表面具腺毛;部分叶表皮上有柔毛,少数植物无毛。气孔器存在于上表皮、下表皮、或上下表皮均有,形状为椭圆形、卵圆形,均为无规则型。野豌豆属植物叶表皮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在属内组间没有明确的规律性,但可为探讨本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蓼属头状蓼组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中国蓼属头状蓼组17种7变种植物的叶片下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叶片下表皮微形态特征分为4种类型:(1)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或深波状;(2)非典型不等型,偶有无规则型,表皮细胞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弓形、波状或深波状;(3)平列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深波状;(4)平列型兼有非典型不等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根据其叶片下表皮气孔器类型,结合该组植物形态、习性等特征,将中国蓼属头状蓼组植物划分为4个系,即掌裂叶系、多年生系、蓼子草系以及一年生直立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柿属(Diospyros)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46种2变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柿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可分为2组:A组的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垂周壁浅波状或深波状;B组的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弓形。气孔全部位于下表皮,以无规则型为主,但同时有辐射型、环列型和十字型气孔存在。大多数种具有表皮毛,表皮毛有非腺毛和头状腺毛的区别。柿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类型多样,能够为部分类群的分类提供较好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蓼属萹蓄组植物叶下表皮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中国蓼属萹蓄组15种植物的叶片下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萹蓄组15种植物气孔器类型为不等型,气孔长宽比为1.19~1.72,气孔密度为122.07~376.38个/mm2,气孔指数为17.22%~25.17%,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支持将萹蓄组section Avicularia升为萹蓄属Polygonums. str.的观点。但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变异较大,可将其分为2种类型:A.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弓形;B.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垂周壁浅波纹状。基于叶下表皮微形态并结合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将直立萹蓄P.aviculareL.f.erectum Y.M.Zhang et J.X.Li合并到展枝蓼P.patulum Bieb.,作为其异名处理。  相似文献   

6.
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片上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有多种形式;而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均为深波形,不具分类学意义,但叶片两面分布的气孔器,在不同种间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外拱盖内缘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表皮角质层纹饰和表皮毛的微形态也各有不同;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具腺点,其大小、分布及疏密程度也有不同。植物叶表皮上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探讨本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7.
陈旭波  刘全儒  李艳 《植物研究》2010,30(5):527-536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华北地区分布的繁缕属植物16种2变种,其它4属4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繁缕属植物叶片的下表皮均存在气孔器,而上表皮仅少数种类缺乏气孔器。气孔器类型比较多样,有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型、无规则四细胞型;表皮细胞主要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从平直、弓形、浅波状、波状、到深波状;上表皮气孔指数在5.23~31.65之间;下表皮气孔指数在10.02~29.44。叶表皮被毛或无,毛被分为星状毛、腺柔毛、柔毛、绢毛。该研究说明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在种间差异明显,可以为分种及属间亲缘关系的探讨提供依据,但是对组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开口箭属五种植物叶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开口箭属五种植物的新鲜叶片,对其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和叶下表皮细胞微形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百部科4属30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叶表皮细胞形状仅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浅波状和平直-弓形3种;表皮角质层纹饰微形态多样化,绝大多数物种的叶片表面不具有毛被,仅少数植物叶片表面具单细胞毛;气孔器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仅Stemona prostrata I.R.H.Telford、S.cochinchinensis Gagnep、S.rupestris Inthachub、S.pierrei Gagnep和S.involuta Inthachub 5个种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形状均为椭圆形,而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百部科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属间有一定差异,但在属内各种间没有明确规律,表明该类群应该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由于百部科植物采样困难,在缺乏系统进化树数据的情况下,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探讨百部科不同种类的分类学、生物地理及其生态适应性提供部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凤仙花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凤仙花科106份样本材料、36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种内稳定,对于种间及属间关系的界定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上表皮细胞的形状及垂周壁的式样种间差异明显,各分类群间有明显的界限,是种间界定的重要依据,因此上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的分类学价值,基于上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将研究的36种代表植物划分为5个类型。下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虽更为多样,种间差异显著,可用于种间界定,但对于属下划分难以提供有价值的性状。该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宏观形态特征的相关性较弱,与地理分布格局的相关性较强,关系更为密切。同一地理分布区域内的种类宏观形态特征虽然差别明显,但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却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似乎也反映了叶表皮微形态这一性状受环境饰变的影响比较明显。综上所述,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为凤仙花科的系统发育,尤其是凤仙花属种间界定提供有价值的分类学佐证  相似文献   

11.
斑龙芋属(天南星科)及近缘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镜、电镜下观察了天南星科天南星族下斑龙芋属2个种及近缘属13个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实验结果显示,4属植物的叶表皮组成及其形态特征较相似,属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某些特征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种的鉴别特征。叶表皮特征支持将单籽犁头尖和昆明犁头尖两个种合并为一个种。15个种的气孔器均具有2个副卫细胞,Stebbins andKhush认为这是气孔器类型中较具2个以上副卫细胞更进化的一种类型,而天南星科大多数族的气孔器都具有2个以上的副卫细胞,这也证明了天南星族是天南星科较进化的族。  相似文献   

12.
光镜、电镜下观察了天南星科天南星族下斑龙芋属2 个种及近缘属13 个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实验结果显示, 4 属植物的叶表皮组成及其形态特征较相似, 属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但某些特征在种间存在差异, 可作为种的鉴别特征。叶表皮特征支持将单籽犁头尖和昆明犁头尖两个种合并为一个种。15 个种的气孔器均具有2 个副卫细胞, Stebbins and Khush 认为这是气孔器类型中较具2 个以上副卫细胞更进化的一种类型, 而天南星科大多数族的气孔器都具有2 个以上的副卫细胞, 这也证明了天南星族是天南星科较进化的族。  相似文献   

13.
鹅观草属部分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过去叶表皮实验的基础上 ,本文从鹅观草属不同组、系中新增解剖了 1 6个有代表性的种。根据这些种叶片反映的表皮微形态特征 ,进一步证实了鹅观草属共族分属以及属下类群划分的正确性 ,揭示了属中各主要类群的演化水平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最后表明 :鹅观草属的半颖组最原始 ,在系统发育中它可能既派生了较进化的小颖组和大颖组 ,又派生了最进化的长颖组 ;在大颖组中 ,齿草系较原始 ,纤毛草系较进化 ,宽叶草系最进化 ,纤毛草系和宽叶草系可能相继起生于齿草系。并且 ,鹅观草属的这种进化关系同过去细胞学和形态学提供的证据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青海鹅观草属的叶片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青海鹅观草属叶片表皮的解剖观察,结合外部形态,表明了该属植物在小麦族中共族分属的合理性,同时对青海地区属下类群重新进行了确认,共划分2组16种,即拟技碱草组,包括6种;弯穗草组,包括10种.过去处理的种短柄鹅观草和多秆鹅观革分别作为短颖鹅观草和缘毛鹅观草的变种。此外,类群间的演化水平和属的地理起源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麦族植物的属间亲缘和系统发育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相似文献   

16.
山东莎草属叶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山东莎草属14个种和1个亚种植物的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脉间区长细胞为长筒形、短筒形,少数为近方形,边缘为波状、深波状;无短细胞存在;气孔器副卫细胞为三角形、圆屋顶形至三角形、高圆屋顶形和圆屋顶形;乳突存在于脉区长细胞上;刺毛仅存在于个别种中。根据脉区刺毛的有无,结合外部形态,可以分为有刺毛类型和无刺毛2个类型及4个亚类型。莎草属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高度一致,表明莎草属是一个自然类群,但在种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以为种的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毛茛科铁线莲属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较全面地观察了铁线莲属 (Clematis)植物和邻近类群的叶表皮特征 ,并对其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在光学显微镜下 ,观察了铁线莲属 12组 6 3种 5变种及其同族邻近类群 3属 9种 ;在扫描电镜下 ,观察了铁线莲属 7组 2 7种 2变种及其邻近类群 2属 6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叶表皮细胞形状 (表面观 )为多边形、不规则形 ,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 ,气孔器普遍存在于下表皮 ,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 ,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型。在扫描电镜下可见 :叶片通常具有条纹或有颗粒状或鳞片状附属物 ,气孔器外拱盖内缘通常为浅波状或近平滑。在黄花铁线莲组 (sect.Meclatis (Spach)Tamura)和灌木铁线莲组 (sect.FruticellaTamura)中 ,叶表皮具有双面气孔器的特征对于组下亚组的划分有一定意义。并且叶表皮特征对于一些种的分类学处理也有一定的价值 ,同时也为属下组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8.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美洲鳄梨属54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叶表皮细胞形状多为规则形;垂周壁一般平直;大多数种类的叶表皮具均匀分布的单细胞毛状体;平列型气孔器下生,随机分布于网状叶隙内,可进一步分为3个小类;形态相似的物种通常具有相似的叶表皮特征。本研究选取了19个特征进行PCA分析,发现鳄梨属被明显分为2个支系。叶表皮特征在种内比较稳定,种间存在一定差异,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形态及其突出物等特征组合对于鳄梨属种尤其一些表型相似的种类的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荩草属叶片表皮的微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岳杏  陈守良  吴竹君   《广西植物》1990,10(2):115-120+181
本文报道荩草属及其邻近属共5属17种4变种的叶片表皮微形态研究,其中有些种类为首次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点: 1、荩草属叶片表皮微形态有5种类型,根据这几种类型结合小穗的外部形态,可在荩草属下分为两亚属及5个组。 2、荩草属及其哑铃形的硅细胞及三角形或圆屋顶形的气孔副卫细胞等近似须芒草属Andropogon Linn.应位于禾本科Gramineae蜀黍族Andropogoneae下,但硅细胞多为短哑铃形而且伴有其它各种类型,微毛的顶细胞远长于基细胞的独特性状,应独立成为荩草亚族Arthraxoninae Benth。 3、根据A.breviaristatus Hack.,A.quartiniana A. Rich.,A.pauciflorus Honda and A.hispidus(Thunb.)Makino 4者叶片表皮细胞类型完全相似特征,赞同P.C.van Weltzen意见,应作一种处理;根据国际命名法规优先律,应用A.hispidus (Thunb.) Makino。 4、海南荩草A. hainanensis Keng et S.L.Chen与茅坪荩草A. maopingensis S.L.Chen et Y.X.Jin应当独立成种.因其两种的叶片表皮细胞类型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0.
国产赖草属的叶表皮特征与组群划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蔡联炳  张梅妞 《植物研究》2005,25(4):400-405
对国产赖草属15个种的叶片表皮进行了光镜观察,发现下表皮呈现的微形态差异可以把国产类群划分为3个群体,并参照各群体所具的外部形态特征,3个群体应分别属于前人组群划分中的3个组,即多穗组(sect.Leymus)、少穗组(sect.Aphanoneuron(Nevski)Tzvelev)和单穗组(sect.Anisopyrum(Griseb.)Tzvelev).同时,根据叶表皮性状的递变趋势,分析了3个国产组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多穗组最原始,单穗组最高级,少穗组演化居中;单穗组与少穗组亲缘关系直接,与多穗组关系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