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土壤动物的响应,本文采用开顶式气室(OTC)控制大气CO_2浓度,设置了3个梯度,分别为低浓度370 ppm背景CO_2 (AC)、中浓度550 ppm CO_2 (EC1)和高浓度700 ppm CO_2 (EC2)。于2017年秋季取样并用改良Tullgren干漏斗法和Baermann湿漏斗分离土壤动物。结果表明:(1)共捕获土壤动物6,268头,隶属于7纲15目,优势类群为甲螨亚目,占捕获量的88.13%;常见类群为弹尾目和双翅目幼虫,合计占捕获量的9%。不同CO_2浓度水平下,优势类群(甲螨亚目)和常见类群(弹尾目、双翅目幼虫)相同,但是稀有类群存在一定差异。(2)CO_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甲螨亚目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显著降低了弹尾目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对其他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3)三江平原不同浓度条件下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ACEC1 EC2,而优势度指数为EC2 EC1 AC,丰富度指数为AC EC2 EC1。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有可能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围封年限对内蒙古退化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位于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的退化围栏封育19和32年草地为研究样地,以围栏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调查了0~10、10~20、20~30 cm不同土层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共采集到大型土壤动物984只39类,隶属于2门、4纲、9目。各样地的优势类群不同,封育32年样地为步甲科、叶甲科幼虫、叶蝉科;封育19年样地为叶蝉科、步甲科、叩甲科幼虫;放牧样地为叩甲科幼虫、蚁形甲科。大型土壤动物丰富度、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密度-类群指数、密度都表现为封育19年样地最高,封育32年样地次之,放牧样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则呈现出相反变化趋势。垂直分布3样地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个体数和类群数均逐渐递减。围封后土壤含水量、土壤p H、土壤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而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大型土壤动物密度、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围封对内蒙古退化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水平和垂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围封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明显高于放牧样地。同时,围封有助于内蒙古退化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东北黑土区耕作措施对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陈强  张兴义 《昆虫学报》2014,57(1):74-80
【目的】调查不同耕作措施下东北黑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类群多样性以及营养功能群结构, 有利于揭示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对土地管理措施的响应。【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7-9月在黑龙江海伦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采用陷阱法对东北典型黑土区免耕、 少耕、 平翻、 旋耕和组合5种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区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类群多样性以及功能群结构进行调查, 计算各处理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相对多度、 类群丰富度、 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 Pielou均匀度指数、 Simpson优势度指数、 Cody指数和Srensen指数。【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黑土农田地表节肢动物个体数为2 942, 隶属7目18科。免耕样地收集节肢动物15科, 占所有类群83.34%; 少耕和组合样地均为11科, 占61.12%。所有耕作措施下鞘翅目和蜘蛛目类群相对多度最高, 步甲科为黑土农田优势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免耕样地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 少耕样地最低。除旋耕样地外, 其他耕作样地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群均以捕食性为主。群落相似性指数分析表明, 不同耕作措施间群落相似性不同, 免耕与组合之间相似性较高, 而平翻与组合之间较低。【结论】步甲科是黑土农田地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类群。不同耕作措施影响近地表土壤以及植被微生境, 进而影响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数量和营养功能群。免耕样地具有较高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捕食性动物类群, 有利于维持黑土农田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豚草发生地土壤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刚  房岩  殷秀琴 《昆虫学报》2006,49(2):271-276
采用分层取样法、大类群分类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普通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trifida发生地土壤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动态。共采集土壤昆虫46个科(成虫与幼虫分开单列),隶属于12个目,其中弹尾目个体数占绝对优势(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80.879%),其次是膜翅目(8.765%)、鞘翅目幼虫(3.951%)和双翅目虫(3.093%),其余合计占3.312%。在46个科中,优势类群有3科:棘跳虫科(Onychiuridae)(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32.756%)、鳞跳虫科(Tomoceridae)(18.869%)和节跳虫科(Isotomidae)(18.178%)。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随着豚草生长季的推进而增加,8月达到最高值。豚草降低了土壤昆虫的个体数量和群落多样性,根据逐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8月和9月对照样地土壤昆虫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豚草样地。豚草表现出对某些土壤昆虫类群的驱避作用,步甲科(Carabidae)成虫、拟花萤科(Dasytidae)幼虫、叶蝉科(Jassidae)、阎甲科(Histeridae)和管蓟马科(Phloeothripidae)在豚草整个生长季从未在豚草样地中出现。豚草对于土壤昆虫的抑制作用在豚草纯群落和植物生长旺季更为明显。土壤昆虫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  相似文献   

5.
淮南八公山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土壤动物类群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4月对淮南市八公山区4种生境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获得各类土壤动物1965只,隶属4门12纲27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和近孔寡毛目,常见类群为等足目、鞘翅目幼虫、鞘翅目成虫、柄眼目、鳞翅目幼虫、蜘蛛目和山蛩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有一定影响,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动物个体及群落类群数存在差异。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与优势度呈负相关。4种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之间都达到了中等相似水平。从土壤动物群落数量的垂直分布来看,0 cm~5 cm土壤层数量最大,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6.
刈割活动对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功能类群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刈割活动对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共捕获土壤线虫8,335条,分别隶属于线虫动物门2纲7目23科40属。结果表明,与围栏封育样地相比,刈割活动样地中线虫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减少,群落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R)虽低于围栏封育样地,但两类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刈割活动尽管明显降低土壤线虫群落个体密度和类群数,但对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有限;样地间PPI/MI值差异明显,表明刈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土壤线虫功能类群组成,其中受影响的主要是非植物寄生线虫。  相似文献   

7.
通过巴氏罐诱集法对黄帝陵4个不同类型侧柏林地及1个对照样地进行了地表昆虫多样性研究,从5个样地共采集到地表昆虫1816头,隶属7目29科,以鞘翅目(占59.65%)和膜翅目(占26.1%)昆虫数量最多,其中步甲科(占33.75%)、蚁科(占25.98%)、金龟科(占14.88%)是优势类群。在科级水平上,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依次为样地Ⅴ(梨园村古柏林)样地Ⅰ(侧柏幼树林)样地Ⅲ(侧柏中龄林)样地Ⅱ(侧柏古树林)样地Ⅳ(古柏-油松混交林)。样地间的植被覆盖率、坡向、人为管理措施等是影响该地域地表昆虫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茂名油页岩废渣场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生态改造状况下,茂名市油页岩废渣场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样地分别设在1985年形成并同时植树造林和1992年形成后刚开始种树的两个废渣场(南排和北排)上.研究的土壤动物包括手拣法和干漏斗法收集的以大、中型为主的类群.动物分类至科或属,只有很小的部分分类至目(如唇足纲)或分类至种(如等足目等).本研究共获得11164号标本(分属27目,110科-属),并根据此样本进行分析:在土壤动物种类组成方面,分别在群落和类群两个层面上,分析样地间的差异;在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方面,除用Shannon指数(H′)进行样地间种类多样性比较外,还用以类群为基础的DGg指数,及以种类为基础的DGs指数,分别进行样地间的比较.主要结果:(1)在只有幼树的北排废渣场,获得土壤动物9目33科属;在南排废渣场中,经过约20a自然恢复的草地及种植约20a的大叶相思林地,分别获得23目67科属和23目61科属.(2)以种类为基础的DGs指数,3个样地分别为4.0、17.7和16.7.显示出北排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简单,多样性很低;南排的两个样地,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都较复杂,多样性较高而且很相近.但是,(3)以类群为基础的DGg指数,则南排的两个样地可分高低:大叶相思林为7.75,稍高于草地的7.20;此外,作为环境质量的甲螨指数(甲螨个体数/蜱螨类总个体数),也是前者(0.93)高于后者(0.73).因此,从实际上看,人工纯林对土壤改造效果应比草地要好一些,但还不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9.
臧建成  孙涛  洪大伟  杨小林 《生态学报》2018,38(22):8205-8212
调查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拉萨半干旱河谷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为揭示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对植被恢复措施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陷阱法对青藏高原半干旱河谷砂生槐灌丛、人工杨树林和藏沙蒿灌丛样地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类群多样性以及功能群结构进行调查,计算各处理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相对多度、类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Cody指数和S9rensen指数。共采集半干旱河谷地表节肢动物个体数738,隶属5纲15目51科。砂生槐灌丛样地收集节肢动物40科,占所有类群78.4%,杨树人工林和藏沙蒿灌丛样地调查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为30和23科,分别占总科数的58.8%和45.1%。各植被恢复类型在目的分类单元下,双翅目、膜翅目和弹尾目类群相对多度较高,而在科的分类单元下,驼跳科、蚁科和漏斗网蛛科为拉萨半干旱河谷优势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砂生槐灌丛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人工杨树林最低。砂生槐灌丛和藏沙蒿灌丛地表节肢动物营养功能群均以捕食性为主。不同植被群落间群落相似性也有差异,砂生槐与藏沙蒿灌丛间相似性较高,而人工杨树林与藏沙蒿之间较低。不同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影响土壤理化特性、地表凋落物数量、质量和微生境条件,进而影响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数量和营养功能群。砂生槐灌丛样地具有较高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捕食性动物类群,有利于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区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维护。  相似文献   

10.
高艳美  吴鹏飞 《生态学报》2016,36(8):2327-2336
土壤昆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查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退化对土壤昆虫群落的影响,于2011年的4、5、7和10月份别对青藏东缘的若尔盖高寒草甸的沼泽草甸、草原草甸、中度退化草甸和重度退化草甸的土壤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昆虫4172只,隶属于8目35科,共46类。优势类群有尖眼蕈蚊科幼虫(Sciaridae larvae)、摇蚊科幼虫(Chironomidae larvae)和象甲科幼虫(Curculionidae larvae),其中尖眼蕈蚊科幼虫为各退化阶段的共同优势类群。重度退化草甸的土壤昆虫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其它退化阶段(P0.01)。各退化阶段间的Sorenson相似性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变化趋势表明退化对土壤昆虫的类群组和优势类群的个体数量影响较大。而土壤昆虫的群落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动态在不同退化阶段间也存在差异。此外,高寒草甸的退化还可影响昆虫群落优势类群的时空分布,但不同类群间存在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昆虫多样性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地下生物量和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密度仅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退化可通过改变植物群落及土壤等环境因子影响土壤昆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动态。  相似文献   

11.
水东枣园土壤动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1992年12月-1993年2月,对安徽省宣州市东枣园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大、中小型土壤动物5875个,分隶属于5门、11纲、28目、35类。螨类、线虫类为优势类群,线蚓类、弹尾类为常见类群,通过7个样地对比得出:枣树种植年代愈久,土壤动物愈丰富,其类群数随土壤养分的增加而增加,随PH值和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减少,且其类群与个体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郁闭度控制方法,形成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梯度(0.5,0.6,0.7,0.8,0.9)试验样地,研究不同郁闭度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运用手捡法、Tullgren法和Baermann法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1)共捕获土壤动物8 860只,隶属于4门11纲25目111科,其中大型土壤动物589只,以蜚蠊、疣和康叭为优势类群;中小型土壤动物8271只,以等节和丽甲螨为优势类群。2)大型土壤动物以杂食性为主,杂食性在0.9郁闭度显著增加,捕食性显著减少;中小型土壤动物以菌食和腐食性为主,腐食性土壤动物随郁闭度增大逐渐增加,菌食性逐渐减少。中小型捕食性土壤动物在郁闭度0.5—0.7显著增加,0.7—0.9无显著变化。3)大型土壤动物仅5—10 cm土层类群数在0.9郁闭度显著增加;中小型土壤动物总个体数及枯落物层个体数、5—10 cm土层类群数显著增加(0.5—0.7)后减少(0.7—0.9);中小型土壤动物总类群数在郁闭度0.5—0.6显著增加,枯落层类群数在郁闭度0.5—0.8显著增加,0.8—0.9显著减少。4)大型、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在土层中差异显著。中小型土壤动物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郁闭度增大而减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则显著增大,Margalef丰富度指数先显著增高(0.5—0.6)后趋于平稳(0.6—0.9);大型土壤动物Jaccard相似性指数低于中小型。5)CCA分析表明,不同类群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响应不同,郁闭度、含水量、有机质及全P对土壤动物类群影响显著。研究表明,0.7郁闭度马尾松人工林下土壤动物优势度、丰富度适中,林下植被恢复情况较好,该郁闭度可能更有利于土壤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朱永恒  沈非  余健  张小会  陆林 《生态学报》2013,33(5):1495-1505
土壤动物的恢复、群落演替及其多样性对于铜尾矿废弃地的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在铜陵市铜尾矿区设置4个样地23采样点,共捕获土壤动物4622只个体,隶属5门10纲18目29类.结果表明,铜尾矿自然废弃地与其对照组土壤动物多样性差异明显,自然废弃地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d、大型土壤动物密度、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多样性指数H'和D·G指数均小于其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而复垦废弃地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和D·G指数小于其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多样性指数H'大于其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其他土壤动物群落指标与其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相似系数q表明,外围林地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最大,其次是复垦废弃地与外围林地间,自然废弃地与其它3个样地间相似性最小.从垂直分层来看,复垦废弃地土壤动物表聚性强于自然废弃地,尾矿废弃地表聚性强于外围林地.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铜尾矿区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指标关系密切,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总钾含量,重金属全镉含量也不容忽视,植被因素和土壤全铜含量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相对较小.由此可见,土壤含水量、土壤基质的优劣、土壤有机质与营养元素的含量等因素限制了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的恢复与重建,而这些因素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尾矿废弃地的土地复垦和作物种植.所以,尾矿废弃地的复垦与利用有利于土壤动物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4.
川西高山典型自然植被土壤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川西高山不同自然植被类型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差异,于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对该地区代表性植被——针叶林、灌木林和草甸下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从3种植被下共捕获土壤动物48343只,隶属于7门16纲31目117科.不同植被类型的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差异较大,其土壤动物类群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植被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与类群数的垂直分布均具有明显表聚性.针叶林苔藓层的土壤动物个体密度与类群数极显著高于凋落物层和土壤层(P0.01).不同植被下土壤动物密度-类群指数(DG)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大型土壤动物生物量在6月达到最大值.Jacard相似系数显示:受干扰草甸的土壤动物群落与其他植被相似程度最低.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影响显著;坡向、海拔以及干扰等因素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熊燕  刘强  陈欢  彭少麟 《生态学杂志》2005,24(10):1120-1126
2001年12月~2002年12月,采用不同孔径分解凋落叶样袋法,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3类凋落叶的分解进行了研究,并对落叶分解过程中凋落叶袋内和袋下土样中的土壤动物群落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种孔径袋内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为大孔>中孔>微孔;混合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大于单种凋落叶;蜱螨目在凋落叶分解的整个过程中相对数量都较高,弹尾目在凋落叶的分解过程中在凋落叶袋和土壤间移动,数量变化较大。凋落叶袋内大、中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在分解前期较多,中、小型土壤动物在分解的中期数量剧增;凋落叶袋内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密度以及多样性指数都随着落叶的分解而增加,9月最高;土壤样内则在分解的前期较高,以后逐渐降低。凋落叶的分解和土壤动物群落动态及多样性受凋落叶基质质量以及样地温度、降雨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菊科豚草属的恶性杂草,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成功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豚草入侵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效应,采用野外样地试验法研究了豚草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全年4次采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4174头,隶属于4门11纲26类,其中线虫类为优势类群,蜱螨目和弹尾目是常见类群。结果显示,豚草入侵改变了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总个体数以及线虫类、弹尾目动物的个体数显著增加,但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变化不明显;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方面,豚草入侵显著提高了群落的密度-类群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亦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明显,而均匀度、Shannon-Wiener指数则趋于下降;在群落相似性方面,入侵区与其它处理区的差异较小。豚草入侵所引起的局部气候环境、凋落物、根系分泌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可能是造成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成都市温江区不同栽植年限园林植物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分析,4次取样共捕获土壤动物10258只,隶属26目78科。不同园林植物土壤动物类群数存在显著差异,基本以红花檵木、银杏样地最高,结缕草样地最低,各栽植年限土壤动物类群数均低于周边农田和撂荒地;桂花样地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其余样地土壤动物个体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而类群数随季节变化不显著;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受园林植物种类及栽植年限影响,银杏样地土壤动物密度-类群指数(DG)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结缕草样地土壤动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H)D指数均随栽植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桂花样地土壤动物DG指数、D指数则随栽植年限增加显著升高,红花檵木样地土壤动物多样性各指数随栽植年限增加未表现规律性变化,其中土壤动物DG、DH指数各栽植年限基本以桂花样地最低;聚类及典型关联分析(CCA)表明,园林植物种类对样地生境的影响大于栽植年限,土壤动物对不同生境因子响应不同,其中速效P、土壤pH对土壤动物影响较大。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受园林植物种类、栽植年限及栽培管理方式的影响,而过度人为干扰、单一植物连栽会对土壤动物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导致土壤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选取祁连山东段的甘肃省天祝县高原鼢鼠典型分布区域,以鼠丘密度代表干扰强度设置4个干扰区。调查各干扰区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数量,采用约束性排序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干扰下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瓦娄蜗牛科、象甲科和短角亚目幼虫;极重度干扰区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度、丰富度、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重度干扰区(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大型土壤动物类群丰度、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度与土壤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与植物Shannon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冗余分析和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紧实度和含水量是影响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境类型枣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山西太谷枣区对不同间作生境组合类型枣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杂草的枣园与其他枣园相比,节肢动物的物种数最大(P<0.05), 而节肢动物物种的个体数最小(P<0.05),而在单作无杂草的枣园则相反(P<0.05)。植食性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在单作无杂草的枣园显著(P<0.05)大于其间作类型的枣园,而捕食性和寄生性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则明显(P<0.05)小于其间作类型的枣园,而在有杂草的枣园则相反。枣树与大豆和棉花间作枣园的捕食性和寄生性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则明显(P<0.05)大于枣树与大豆间作的枣园,而枣树与大豆间作的枣园与单作无杂草枣园的寄生性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则无明显差异(P>0.05),但捕食性的物种数有大豆的枣园明显(P<0.05)大于单作无杂草枣园,而个体数则无明显差异(P>0.05)。多样性均匀度和相对稳定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有杂草的枣园明显(P<0.05)大于单作无杂草枣园,枣树与大豆和棉花间作的枣园明显(P<0.05)大于枣树与大豆间作的枣园,而优势度则相反。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枣园合理间作多种作物或者适当保留一定的杂草,不仅可以减少天敌昆虫迁出枣园,而且还可以增加枣园天敌的物种数量和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同时还能有效地利用枣园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Kwiatkowski A 《ZooKeys》2011,(100):447-459
During a period of three years (2006-2008) the carabid fauna in wet and humid forest habitat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succession was studied at the Puszcza Knyszynska (north-east part of Pola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how the assemblages of the carabid fauna change in relation to the ongoing process of succession. Using pitfall traps, 24 plots were sampled. The plots were located in stands of different age, from two year old plantations to more than 100 year old forests. Additionally, the stands were ordered in three moisture classes (wet, humid and very humid) and two classes of soil richness. As indicators for change in the carabid fauna in relation to age of the stands Mean Individual Biomass (MIB), species diversity and share of forest species were used. By apply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the relation of the different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to changes in the carabid fauna was examined. During the study 8903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57 species were collected. Pterostichus niger represented 28% of the total catches and therefore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Another common species, Pterostichus melanarius, contributed to 13% of the total catch. This species was caught at every plot, even in the old forests. In contrast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Szyszko (1990) for fresh and dry pine stands,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on of MIB with the age of forest was not significant. Although the number of species was rather constant,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the group of forest speci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ageing of the forest.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a relationship with ageing of the stands and soil richness rather than with moisture and size of the fores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paper, clear cuttings in wet and humid habitats do not cause a strong degradation of the carabid fau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