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癞蝗科(Pamphagidae)在中国的分布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癞蝗科在中国共有2个亚科,即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蠢蝗亚科Thrinchinae和东北部的癞蝗亚科Pamphaginae,这种分布格局很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后使中亚气候变得干旱少雨才形成的。在癞蝗科的12个属、42个种中(蠢蝗亚科11属40种,癞蝗亚科1属2种),特有成分占有绝对优势,计有特有属6个、亚特有属3个、特有种33种,这些特有成分的分布范围均很狭小,基本分布在以贺兰山为中心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中。蠢蝗亚科的特有成分很可能均起源于波腿蝗属AsiotmethisUv.或者它们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2.
基于16S rRNA和ND1基因序列的中国蚌科丽蚌属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花  欧阳珊  吴小平  黎敏 《动物学报》2007,53(6):1024-1030
  相似文献   

3.
我国豆科树种结瘤调查(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国内资料报道,我国豆科树种约94属763种,已调查过结瘤状况的有含羞草亚科的123种(包括近几年来从国外引种的54种)、蝶形花亚科的211种和苏木亚科的70种,其中可以结瘤的有含羞草亚科的116种1蝶形花亚科的207种和苏木亚科的18种,含羞草亚科中的2种、蝶形花亚科中的3种均有结瘤和不结瘤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伞形科部分类群气孔结构及其分类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对变豆菜亚科及芹亚科基础类群20属29种(变豆菜亚科9属11种,芹亚科基础类群11属18种)植物叶片(苞片或果实)的气孔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分析,以明确变豆菜亚科及芹亚科基础类群的气孔特征及其与伞形科其他类群的区别。结果显示:(1)变豆菜亚科及芹亚科基础类群的气孔类型有无规则型、不等型和平列型3种,其中变豆菜亚科的变豆菜族气孔为无规则型(占总气孔比例的35%~75%)及不等型(25%~65%),仅刺芹属(Eryngium)具平列型,而Steganotaenieae族的气孔均为无规则型;芹亚科基础类群除柴胡属(Bupleurum)外多为或仅为无规则型(75%~100%),少为不等型(5%~25%)。(2)气孔结构支持分子系统学将Arctopus放入变豆菜亚科的变豆菜族,Choritaenia移入芹亚科。(3)变豆菜亚科气孔特征同芹亚科及牵环花亚科的较为相似,而同参棕亚科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柽麦蛾属研究(鳞翅目:麦蛾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柽麦蛾属(Ornativalva Gozmany,1955)隶属于麦蛾科(Gelechiidae)、麦蛾亚科(Gelechiinae)、麦蛾族(Gelechiini)。全世界已记录45种和亚种,其中已知寄主的12个种,除一种可取食柽柳属(Tamarix)和瓣鳞花属(Frankenia)植物外,其余的只取食柽柳属植物。该属的分布与柽柳属植物的分布几乎完全一致,分布在非洲、南欧、印度和蒙古。我国北方柽柳属植物分布广泛,但过去仅有一种该属昆虫的分布记录。  相似文献   

6.
王乃馨  封霞  蒋国芳  方宁  轩文娟 《昆虫学报》2008,51(11):1187-1195
本研究基于Cytb 基因和COI基因的部分序列来推断17种蝗虫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这17种蝗虫均采自国内,代表了蝗科(Acrididae)5个亚科:黑蝗亚科(Melanoplinae)、斑腿蝗亚科(Catantopinae)、刺胸蝗亚科(Cyrtacanthacridinae)、斑翅蝗亚科(Oedipodinae)和大足蝗亚科(Gomphocerinae)。采用联合序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ytb 和COI联合序列长度为1 998 bp,其中A和T总含量为72.13%,G和C总含量为27.87%。联合序列共包含了889个保守位点,1 109个变异位点,在这些变异位点中有838个简约信息位点。系统发生树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法(ML)进行构建。使用蜢总科的变色乌蜢Erianthus versicolor 和 Erianthus sp. 两个种作为外群。结果表明:大足蝗亚科和斑腿蝗亚科的单系性没有得到支持。斑翅蝗亚科内部各种聚成一个大支,在本研究中该亚科的单系性得到支持,与前人的研究结论相同。大足蝗亚科、斑腿蝗亚科、刺胸蝗亚科和黑蝗亚科这4科关系非常近,可以考虑将其合并为一个亚科。同时,我们发现基于Cytb和COI基因联合序列推断蝗科内各亚科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并不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7.
张哲  任明迅  向文倩  宋希强 《广西植物》2021,41(10):1683-1698
兰科(Orchidaceae)植物广布于除两极和极端沙漠地区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包括5个亚科800多属28 000多种。东南亚地区兰科植物种数约占世界的1/3,是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通过查阅文献及书籍等资料,该文系统整理了东南亚兰科植物物种种类及其扩散演化历史,并对其生活习性和传粉系统进行了归类。结果表明:(1)东南亚兰科植物8 855种,分属5亚科17族26亚族240属;(2)主要生活型为附生的有127属6 000种以上,地生97属2 000种以上,腐生13属约100种,藤本4属40余种;(3)根据整理出的东南亚79个属的兰科植物传粉系统发现,有44个属含有自动自交的物种,具报酬物的传粉系统有花粉(仅见于拟兰亚科)、芳香类物质(仅见于香荚兰亚科)和花蜜(5个亚科均有)等报酬物类型。欺骗性传粉系统广泛存在于各个亚科,包括食源性欺骗、性拟态、繁殖地拟态和信息素拟态等类型。东南亚兰科植物在物种、生活习性及传粉系统都展现出极高的多样性,对这些生物学特点的总结将为兰科植物的保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8.
冷杉属———球果独树一帜松科中还有一个冷杉亚科,包含6个属,中国均有分布,它们是冷杉属、油杉属、黄杉属、铁杉属、云杉属和银杉属。这一亚科植物的叶均为条形或四棱形。如果从球果上看,冷杉属又独树一帜,因为这个亚科中只有该属的球果种鳞是脱落性的。笔者50年...  相似文献   

9.
李新江  印象初 《昆虫学报》2009,52(10):1139-1145
本文对欧亚大陆裸蝗亚科(Conophyminae)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 将其分为4个族, 其中包括3个新族, 即贝氏蝗族(Bienkoini tribe nov.)、庚蝗族(Genimenini tribe nov.)和普乐氏蝗族 (Plotnikovini tribe nov.), 记述了一新属--原无翅蝗属Eozubovskya gen. nov., 并附已知4族25属的检索表。将该亚科中原有3个具翅的属(Khayyamia Kocak, 1981, Conophymacris Willemse, 1933 和Zagrosia Descamps, 1967)移出, 归入秃蝗亚科(Podisminae)。  相似文献   

10.
针蓟马亚科是蓟马科中已经报道的4个亚科之一,该亚科在伊朗已知5属6种。本文首次报道了伊朗发现的单种属——滑胸针蓟马属Selenothrips Karny及其模式种——红带滑胸针蓟马Selenothrips rubrocinctus(Giard),并编制了针蓟马亚科6个属的检索表,对每个属进行了描述,并对7个种在伊朗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1.
12.
13.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