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丝猴是我国特产的珍贵稀有动物。有关金丝猴的研究,一般多侧重于生态生物学方面,对器官系统的研究较少。金丝猴生殖系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2只雌性成体金丝猴的生殖器官进行了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对两例死于胃肠道疾病(1号标本)和肺部疾患(Ⅱ号标本)的雌性成体金丝猴以10%福马林液作桡动脉灌注,腹腔补注,整体浸泡于10%福马林液中,解剖观察内生殖器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及血管分布,进行描述。取出生殖器官进行测量、摄影。然后分别切取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务器官组织小块,其大小约为1.0×0.4厘米,…  相似文献   

2.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M.-E)这一我国的珍贵动物,自1870年法国人Milne-Edwards订名以来,直到解放前均只有分类上的描述。解放后,对其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刘诗峰,1959;宋志明、罗志腾,1959;郑永烈,1959;赵肯堂,1959;郑荣梁,1960)以及种群结构(胡锦矗,1980)等方面均作过不少很有价值的观察报道。本文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金丝猴几个行为生态在观察研究的同时,并对其形成这些行为的原因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神农架金丝猴的生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仅产于我国,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自然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和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1983年以来,笔者对神农架金丝猴生存环境生态习性等作了长期观察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金丝猴(Rhinopithecus)消化系统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疣猴科种类的消化系统研究中,Ayer(1948)对亚洲的长尾叶猴和Hill(1952)对非洲的橄榄疣猴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至于中国的金丝猴,除了本文作者(1983)对胃作了研究外,尚无其他报道。本文就金丝猴消化系统的主要特征报道于后,并与有关种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金丝猴肺毛细血管和肺泡铸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俞诗源 《兽类学报》1997,17(4):301-302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 roxellanae)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研究其肺微血管构筑对于呼吸生理学和比较解剖学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关于人、鼠、犬、家兔肺的微血管构成情况已有报道, 有关野生动物肺微血管构筑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积累哺乳动物肺的微血管构筑资料, 笔者于1995年至1996年对金丝猴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作了铸型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灵长类动物体内寄生线虫感染情况严重。我国特有珍稀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肠道也受到寄生线虫感染,其健康极受影响。滇金丝猴数量稀少,极需保护。捕食线虫真菌是线虫的天敌,具较高的生防动物寄生线虫的潜力。为提供应用捕食线虫真菌生防滇金丝猴肠道寄生线虫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从滇金丝猴粪便分离捕食线虫真菌,量化测定及比较不同捕食器官类型和来自不同生境的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率,从中筛选有较高捕食率的菌株。结果显示,从滇金丝猴粪便及其他不同生境共筛选到3株捕食率较高的捕食线虫真菌菌株:Dactylellina gephyropaga(331-1),Dac.drechsleri(84-1),Drechslerella dactyloides(342-2),其捕食率分别为:81.10%,76.17%,81.33%,其中331-1分离自滇金丝猴粪便,该菌株具有高效生防滇金丝猴肠道寄生线虫的潜力;来自不同生境或同一生境同种不同株的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率差异较大;产黏性菌网的捕食线虫真菌其捕食率普遍低于产收缩环、黏性分枝和黏性球的捕食线虫真菌;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率与捕食器官生成速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金丝猴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在已知的疣猴科或亚科文献中(Ayer,1948;Hill,1952,1954; Polak,1908,Loo,1973等),从未见过报道。本文着重描述三种金丝猴呼吸系统各器官的主要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差异,在讨论中适当地与其他灵长类的相应器官作了比较。这将为比较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本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属于世界珍稀灵长类动物,对它的研究报道仅限于分类地位(彭鸿绶等,1962;彭燕章等,1985;陈服官等,1981)、形态解剖(陈宜峰,1981;彭燕章等,1983;张耀平等,1983)、地理分布及生活习性(李致祥等,1981;木文伟等,1982)等。其分布、数量以及进化地位、生态学等方面的资料甚少。1985年笔者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对滇金丝猴的数量、分布及种群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金丝猴颅骨及牙齿的比较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M.-E.)自从1870年订名以来,对它的研究多限于分类和个体生态习性的观察描述,至于它的形态解剖方面的论述国内几无报道。国外Hooizer(1950)和Swindler(1976)对其牙齿作了简单扼要的描述,前者并在11例川金丝猴头骨中发现一例左侧上颌骨具有P4。这次我们对金丝猴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在解剖方面,除了进行各器官系统解剖外,同时还与猕猴、黑叶猴相比较,并对其器官的形态变化和生态生理机能的结合上给以适当注意和解释。  相似文献   

10.
一个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生态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宝琦  钟态  巫吉 《动物学研究》1988,9(4):373-384
引言 仰鼻猴类(Rhino pithecus sp。)以大群生活在中国西南部高山森林里,吃花蕾、叶子或竹笋等(Elliot,1913; Allen,1938;Napier,1967)。近年有报道提出仰鼻猴营树栖生活(李致祥等,1981;谢家骅等,1982;史东仇等,1982)。对笼养金丝猴(R.roxellanae)的研究则指出仰鼻猴具有倾向于地栖的肢比指数、性二型和行为,且与地栖的狒狒(Papio)和猕猴(Macaca)等存在趋同现象(Davison,1982)。也有报道提出在野外曾见到滇金丝猴(R.bieti)在地面午休、短距离行走和类似猕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