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梵净山的大型真菌365种,分属于124属、41科。其中食用菌105种,药用菌87种,毒菌33种,木腐菌131种及菌根菌114种。梵净山的大型真菌分属于下列林型和植被型:阔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针叶林型;灌丛型和荒地型。营养方式主要分为寄生、腐生和共生三大类群。  相似文献   

2.
庐山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晔  许祖国  张康华  付标 《生态学报》2000,20(4):702-706
报道了庐山的大型真菌202种,分属于81属,属41科,其中食用菌104种,药用菌71种,毒菌26种,菌根菌33训及木腐菌89种。庐山的大型真菌分属于下列植类型中、阔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针叶林型、竹林、灌丛型和茺地型。并对庐山的大型真菌生趣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金强河高寒地区大型真菌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金强河地区的大型真菌52种,分属于18科,32属。其中食用菌29种,药用菌20种,毒菌14种。该区大型真菌的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有3种生态类型:河漫滩的大型真菌、阶地的大型真菌、亚高山坡地的大型真菌,其中阶地的大型真菌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比其他两种生态类型丰富。  相似文献   

4.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广西国家级花坪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201种,隶属105属45科;其中食用菌50种,药用菌38种,毒菌13种,菌根菌59种和木腐菌48种.保护区的大型真菌按植被类型分为5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型、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型、亚热带中山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型、灌丛型和竹林型;按垂直分布带分为3种林带型:低山林带型、中山林带型和山顶林带型.  相似文献   

5.
安徽皇埔山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安徽皇埔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对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大型真菌103种,分属于24科48属,其中优势科为Tricholomataceae(14种,占13.59%)、Russulaceae(11种,占10.68%)、Cortinariaceae(10种,占9.71%)和Polyporaceae(10种,占9.71%);优势属为Lactarius(8种,占7.77%)、Psathyrella(6种,占5.83%)、Cortinarius(5种,占4.85%)和Marasmius(5种,占4.85%);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初步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58.33%)、泛热带成分(29.17%)、北温带成分(10.42%)和热带-亚热带成分(2.08%);从种的地理成分上划分为:世界广布种(45种,占43.69%)、热带-亚热带分布种(31种,30.1%)、北温带分布种(24种,23.3%)及欧亚-北美-澳大利亚分布种(3种,2.91%)等分布型;皇埔山大型真菌的区系地理成分主要是以世界广布种为主,其次是热带-亚热带成分和北温带成分.  相似文献   

6.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分布特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了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及其生态特征。林区的大型真菌基本特点是:(1)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大型真菌的组成不同;(2)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大型真菌的种类随海拔上升而减少;(3)土生真菌和菌根真菌多,木生真菌次之,寄生真菌和粪生直菌少。  相似文献   

7.
云南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根际土壤中的VA菌根真菌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对云南热带,亚热带地我的256种蕨类植物的VA菌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具有VA菌根的蕨类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分属于无梗2囊霉巨孢囊霉球囊霉,硬囊霉属和盾孢囊霉属的25种VA菌根真菌,其中,8种属于国内新记录种。本文对这些植物的VA菌根状况及其进化进行了讨论,并对25种真菌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及不同植被类型对真菌群落的影响, 本研究于2020年和2021年湿季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7个管理局辖区开展了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 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山地雨林、低地雨林、低地雨林次生林、人工林)的大型真菌生活型(共生型、腐生型)组成差异。从设置的58条1 km长的样带内采集到1,869份子实体标本, 根据子实体形态与ITS rDNA序列分析, 从中鉴定出562种真菌, 涉及17目64科174属, 其中80%以上的物种由伞菌目、牛肝菌目、红菇目、多孔菌目、鸡油菌目、锈革孔菌目和炭角菌目构成。大型真菌的营养型以腐生型(占48.2%物种)和共生型(44.8%)为主。每条样带的平均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以中海拔的山地雨林最高, 分别为28 ± 5种和33 ± 6个, 而人工林最低, 分别为11 ± 1种和11 ± 2个。植被类型主要影响共生型大型真菌物种丰富度(P = 0.026)和子实体多度(P = 0.019)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P = 0.028), 但对腐生型大型真菌的影响并不显著。多响应置换过程(multiple response permutation procedure, MRPP)检验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类型对共生型与腐生型大型真菌群落物种组成均有显著影响(腐生型: P = 0.004, 共生型: P = 0.041)。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的结果表明, 植被类型对腐生型和共生型真菌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的解释度均较低(共生型: R2 = 0.068, P = 0.004; 腐生型: R2 = 0.067, P = 0.004)。海拔仅对腐生型真菌群落物种组成产生微弱影响(R2 = 0.029, P = 0.001), 而对共生型真菌影响不显著(R2 = 0.024, P = 0.072)。在不同保护地之间, 共生型(R2 = 0.148, P = 0.001)与腐生型(R2 = 0.123, P = 0.002)真菌物种组成均具显著差异; 基于样带‒真菌矩阵的网络图显示,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地雨林是共生型大型真菌多样性较高区域, 应作为共生型真菌与宿主的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9.
2018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 对9,302种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现状进行了评估。根据大型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此次评估还对IUCN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标准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本文总结了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部分物种的分类学地位存在争议, 缺少汉语学名; (2)大量物种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及动态变化等信息缺乏; (3) IUCN的部分评估标准在大型真菌中难以使用; (4)物种的受威胁因素不明确, 缺乏科学定量的分析。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建议: (1)加强真菌分类学研究, 按命名规范拟定物种的汉语学名; (2)加强大型真菌的资源调查, 对重要物种和多样性热点区域进行长期定点监测; (3)引入物种分布建模等定量分析方法, 完善IUCN的评估标准, 使之更适用于大型真菌的评估; (4)鼓励公众参与, 建立交流互动平台, 扩大红色名录工作的影响, 加强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0.
陈晓  白淑兰  刘勇  李国雷  江萍  张硕 《生态学报》2013,33(21):6935-6943
真菌在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间伐如何影响真菌进而影响凋落物分解,对深入了解间伐调控人工林凋落物分解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抚育间伐后的中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I)、轻度(II)、中度(III)和强度(IV)4种间伐强度,于2011年对间伐后林下大型真菌进行两次调查,分析了不同间伐强度下大型真菌的科的分布、优势种组成和生态指标(包括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1)8月、9月采集到的大型真菌分别为35种和25种,分属13个科和10个科;(2)在大型真菌出菇期,间伐改变了大型真菌的优势种组成,对照林下大型真菌优势种最初为外生菌根菌(粘盖乳牛肝菌 血红铆钉菇)后变为腐生菌(大盖小皮伞和脐顶小皮伞),而间伐后林下优势种始终为腐生菌;(3)间伐影响大型真菌的生态指标,中度间伐林下大型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总之,适度间伐不仅有利于提高林下大型真菌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同时使其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群落优势种由外生菌根菌变为以分解凋落物为主的腐生菌,可促进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