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祁佳玥 《昆虫知识》2006,43(2):176-17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丁岩钦研究员主编的《害虫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于2005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害虫管理学是研究控制害虫、增加产值、保护环境的一门科学。该书应用经济学与生态学的原理,对害虫管理提出了“害虫生态调控”的理论。又将系统科学与害虫管理相结合,创建了“害虫管理系统工程”作为害虫管理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又叫“自然的经济学”,由于研究范围的扩大,生态学已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研究地球的整个“家务”上来了。近30年来,随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重大世界性问题的出现,生态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事实。它不仅通过生态问题的研究,把生物学、地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系统工程学等自然科学联系起来,而且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联系起来。可以说,生态科学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我们今天举办的“生态学与生态经济研讨班”,就是我们生态学会朝着生态科学与经济科学相结合的方向迈出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生态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存在几方面问题:生态学科和生态学新专业快速发展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泛与专、深与浅”之间的矛盾、生态学教学的“软”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硬”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对生态学人才的现实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思路与对策:制定生态学专业相关的发展建设规划,适度调整招生规模;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从课堂到田间”、“从软到硬”的转变;发展与推行参与性、互动式、研究型和创新型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大生态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以及教学资源库建设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生态学“T”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后,针对生态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以就业为导向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4.
包庆德  张秀芬 《生态学报》2013,33(24):7623-7629
2013年是“现代生态学之父”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诞辰100周年。奥德姆的《生态学基础》一书对生态学从传统向现代转换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提升了生态科学的量化水平,促成了生态系统生态学体系的诞生;倡导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融合,丰富了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延展了生态学的应用尺度,为社会的生产变革和绿色运动提供了指导。奥德姆的生态学理论中诸如以能量分析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生态系统方面较少考虑进化维度,衡量能量质量高低的能值方法的科学性有改善的空间等,但这都无碍他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生态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生态恢复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依娜  彭少麟 《生态学报》2009,29(8):4441-4447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生态恢复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态恢复经济学的学科含义、地位、特点和研究对象.生态恢复经济学是研究退化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期间的成本效益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经济价值动态变化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以人类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过程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客观运动规律及其机理的一门科学.生态恢复经济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生态经济学和恢复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1 《应用生态学报》系中国生态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 ,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 ,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 ,促进生态学研究为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服务 .2 本刊专门登载有关应用生态学 (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牧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  相似文献   

7.
1 《应用生态学报》系中国生态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 ,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 ,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 ,促进生态学研究为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服务 .2 本刊专门登载有关应用生态学 (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牧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  相似文献   

8.
1 《应用生态学报》系中国生态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 ,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 ,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 ,促进生态学研究为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服务 .2 本刊专门登载有关应用生态学 (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牧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  相似文献   

9.
于贵瑞  杨萌 《应用生态学报》2022,33(5):1153-1165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繁衍发展提供各式各样的生活、生产和生计的环境条件与自然资源。基于自然规律的生态系统管理是人类社会不断认知自然生态价值、保护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创造积累生态资产、维持社会经济系统永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以此为核心认知的区域生态经济学或经济生态学,正在成为探讨人类世地球系统演变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科学研究前沿。本文以大尺度区域宏观生态系统科学为学术视角,以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与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综合论述了自然生态价值、生态资产、生态产品等基本概念;从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融合角度,分析讨论了生态资产形成与变化、生态产品生产与消费、生态投资与生态资产损益等过程原理;提出了区域生态资产的系统经营与生态价值实现途径,期望为我国及区域生态系统价值及生态资产的评估,生态产业及生态价值实现体系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生态学杂志》系中国生态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 ,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 ,新信息等。2 本刊专门登载有关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牧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的综合性创新论文、创造性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3 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生态学、地学、林学、农学和环境科学的教学科…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生态学命题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生态系统管理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相关政策和管理策略的综合性应用生态学。当前,综合研究全球或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及其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不公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生态系统管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科学任务,为此,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价与生态学机制,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健康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监测和成果集成,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的综合性专题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生态学命题,讨论了这些生态学命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The key aspects of a new “carbon-sequestering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 have been discussed. Carbon-sequestering forest management is a cross-disciplinary issue touching on both ecology and economics. A qualitative scheme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dynamics of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omponents of this type of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下乡调研,总结并分析福建省山区茶园成功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山地茶园存在水土流失与茶园经营单一及生产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结合红壤山地生态复合茶园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时期发展山区"生产-生态-生活"耦合茶园(简称"三生")的总体思路,阐述了"三生"耦合茶园的理论内涵,其是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通过茶园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其在时序有效链接、空间合理布局和生产生态匹配中产生正向联系和优势叠加作用,实现山区茶园生产、生态、生活功能的影响挖掘与充分利用,形成山区茶园整体性的耗散结构与有序性耦合链接的特定农业开发系统。从科学开垦与水肥调控工程、水土保持与立体种养工程、生态恢复与地力保育工程、水分涵养与茶园景观工程、绿化环节与茶旅结合工程、多样发展与康悦养生工程等6个方面总结提出了"三生"耦合茶园模式构建要素与技术实施要点。通过定位试验的能值分析表明,"三生"茶园能值自给率比常规茶园提高36.31%,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传统茶园的2.68倍,说明在生产效率和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三生"茶园模式均优于常规茶园。结合福建茶业绿色振兴实际,提出了发展"三生"耦合茶园的技术与管理对策,以期为茶业企业与家庭农场在绿色发展过程提供参考及其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态学讲座"系列会议是由国内外华人生态学家联合发起、为加强现代生态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热点问题的交流与合作的国际会议.总结了2009年6月27~29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第五届现代生态学讲座国际会议的全部二十五场报告,围绕"宏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会议主题,分别从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根际和土壤生态学、分子和行为生态学以及农业生态学等角度进行了分类总结.全部报告可归纳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学机制"两个大的基础理论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必须在人类-自然耦合生态系统的大框架下进行探索.对该会议的进一步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ntegrating three otherwise disparate areas of human thought and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ecology, and economics.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for quantifying the biophysical (mass, energy, and informational) aspects of economic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natural systems. Thes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are required for the on-going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esign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networks by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reby extending the scope and scale of quantitative engineering design from the domain of individual technologies to networks of technologies at enterprise, corporate, and industrial levels of technological organization.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extends the practical utility of ecology, as an applied natural science, from passi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to active institutional participation in an informational feedback control strategy pursuant to economically abating the ecological risks of industrial growth,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at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levels of ecological organization. And it provides the applied natural-science underpinnings and the informational feedback control institutions required to support economics as a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In this context ecological risk-control pricing is presented as a supplement to conventional economic policies at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6.
景观生态学在海岸带地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安宁  关道明  孙永光  林勇  张明慧 《生态学报》2016,36(11):3167-3175
海岸带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系统剖析景观生态学在海岸带陆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破碎化及其生态效应、海岛开发和保护的景观规划与设计、近岸海域空间开发的景观格局分析与评价、海洋环境过程与空间格局的相互作用关系等领域研究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研究尺度匹配、格局-过程耦合理论引导、景观格局指数量化考核方面的学科优势。景观生态学可以在围填海平面设计与规划研究、海岸带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海洋保护区选划与管理、海岛开发与保护、海陆统筹下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等方面开拓应用发展领域,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承担建设海洋强国、美丽海洋的新使命。同时也为景观生态学在近岸海洋资源环境中的应用、近岸海洋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梳理框架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群生态安全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生旭  童佩珊 《生态学报》2018,38(22):8234-8246
基于CiteSpace软件,以CNKI与WOS数据库中2003—2017年645篇城市群生态安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城市群生态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15年来国内外城市群生态安全研究呈波动上升态势,2008年后国内学者在国外期刊发文量、文献及作者被引频次逐年增高;国外历年城市群生态安全研究网络离散,关键词中心度较低,突现词单一;国内研究网络完整,前沿分支较少,且尚未构建完整的研究体系框架,其中"可持续发展"突现频率最高、"生态安全"突现时间持续性久、"PSR模型"是最新突现词频;国内"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与国外"污染与增长"等是城市群生态安全的研究热点。总体来看,城市群生态安全研究更加强调多学科与多角度开展理论基础研究,注重内部机理与外部构建协同作用,静态与动态测度相结合进行生系统安全评价与分析,不断趋向网络化治理和生态安全治理等研究将成为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与角度。  相似文献   

18.
修晨  肖荣波  陈三雄  张晖 《生态学报》2020,40(23):8377-8391
通过总结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等国内外主要湾区的生态系统特征、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在辨析生态修复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基于Meta-Analysis及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驱动因子,归纳总结湾区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基础、技术模式及案例。结果表明:(1)国内外三大主要湾区的生态系统特征为森林占比最高,其次是农田和草地占比,城镇占比第三。森林一般分布在湾区外围,城镇分布在湾区内核河口三角洲附近。(2)湾区生态修复理论包括以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为基础的三种修复理论,生态修复的类别分为补救修复、改善修复、生态恢复和复垦等。(3)湾区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包括主动修复、被动修复和重建等三类技术模式。在总结梳理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生态修复存在问题,本文提出我国和广东省开展生态修复实践的建议和展望,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黄国勤  王淑彬  赵其国 《生态学报》2014,34(18):5153-5163
生态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方向。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基础好、起步早、发展快、模式多、效益佳的特点。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广西生态农业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群众自发,实践摸索;第二阶段(1978—1991年):模式创新,高产高效;第三阶段(1992—2002年):政府推动,全面推广;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模式优化,提质增效。60多年来,广西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增加产量、提高效益、改善品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升人员素质、扩大国内外影响等7个方面。当前,广西生态农业存在着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科技薄弱,人才不足;(2)经济落后,资金缺乏;(3)生态脆弱,条件恶劣;(4)技术组装不配套,理论研究不深入;(5)意识不强,措施不力;(6)规模化不够,产业化不强。为使广西生态农业今后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二是搞好规划,完善制度;三是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四是重视科技,培养人才;五是调整结构,优化模式;六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七是加强交流,开展合作;八是综合配套,全面发展;九是"三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良性循环;十是"四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同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