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采伐更新模式对米槠群落植物物种β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β多样性测度公式,以福建武平建立的永久样地12年的数据,探讨不同采伐模式(择伐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对米槠群落(Castanopsis carlesii community)的影响。结果表明:择伐更新和天然更新不同更新期的顶极种米槠均为优势种、高竞争种;择伐更新的Jaccard指数(CJ)、Sorenson指数(CS)、Bray—Curtis指数(CN)和Morisita—Hom指数(CMN)都在80%以上,属于轻度干扰;天然更新在64%~88%之间,属于中度干扰;而人工更新除皆伐前优势种为米槠外,人工种植的杉木为优势种,不同更新阶段之间的β多样性指数(CJ、CS、CN、CMN)在15%-49%之间,属于强度干扰,目前不能恢复到米槠群落。择伐更新和天然更新在更新过程中均恢复到米槠群落,不同更新期间β多样性的相似性指数在50%以上,物种多样性能保持或呈上升趋势,表明这二种经营模式对群落的干扰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α多样性尺度总结三种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表现为天然更新〉人促更新〉人工造林。天然更新和人促更新米槠林是在皆伐迹上未经炼山发育起来的群落,而人工造林米槠林是从火烧迹地上发育的。天然更新米槠林处于演替的中级阶段,未达到顶级群落;而人促更新和人工造林米槠林则处于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3.
福建武平米槠林恢复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水生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533-1536
从优势种,分布格局,种丰富度和群落间种相似系数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福建武平米槠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为干扰尺度(A级择伐更新,B级天然更新,C级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D级杉木林)的加大,顶极种米槠重要,不同人为干扰群落与天然来桩群落种相似系数随之降低,降至D级分别为0和40%;而米槠分布格局(聚集强度)和种丰富随之上升,升至B级或C级后显著下降,据此可见,A级属于轻度干扰,现已恢复;B级属于中度干扰,将很快恢复;C级虽然顶级种米槠处于第二优势种,阳性树种裂斗锥处于第一优势种,但种丰富度达到最大值,属中度干扰,但恢复时间要较B级略长;D级属于强度干扰,产难恢复到米桩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4.
采用土芯法获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人工林、米槠人促更新林和米槠天然更新林的细根(直径2 mm),研究树种多样性对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及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槠人工林、米槠人促更新林和米槠天然更新林0~8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分别为(182.46±10.81)、(242.73±17.85)和(353.11±16.46)g·m-2,细根生物量随树种多样性的增加呈增加趋势.3种米槠林分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占细根总生物量的35%以上,各林分细根生物量均随土层变化显著.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对细根分布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树种多样性的增加没有引起米槠林细根空间上的生态位分化.3种米槠林细根的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均以米槠天然更新林最高,米槠人工林最低.比根长的大小顺序为米槠人促更新林米槠人工林米槠天然更新林,比表面积的大小顺序为米槠天然更新林米槠人工林米槠人促更新林,林分类型和土层的交互作用对二者均无显著影响,表明林分水平的细根形态可塑性对树种多样性响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1900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m设置一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400m2。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森林群落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相邻样带还是基准样带,Cody指数以及物种周转速率βC与海拔均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森林群落各层的共有种数随物种周转速率βC的增加而减少(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揭示,Cody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各层之间物种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差异。与相异性系数(community dissimilarity)、Bray-Curtis指数和Morisita-Horn指数、以及物种周转速率Sβ和物种周转速率t相比,Cody指数和物种周转速率βC能较好地反映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β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人为干扰对川西碧峰峡山矾(Symplocos sumuntia)次生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总面积为7200 m~2的12块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51种,隶属于58科98属,以樟科(Laur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蔷薇科(Rosaceae)等为主。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强度人为干扰对山矾次生林群落径级、高度级结构影响的差异不显著(P0.05),群落乔木层径级为单峰型结构,高度级结构分布呈倒“J”型,群落天然更新能力强。受不同人为强度干扰的山矾次生林群落各层次物种组成和优势种数量不同,乔木层优势种数量差异显著,且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中度干扰的优势种数量最多,轻度干扰次之,重度干扰的最少。总体上看,人为干扰对山矾次生林群落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水平具有负面影响,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均匀度指数(J_(sw))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物种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中度干扰下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有增加的趋势。总体上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山西太岳山油松群落对采伐干扰的生态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群落受到采伐干扰后的生态响应程度一直是森林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研究前沿。本文以太岳山的油松林为对象,选择受不同采伐干扰强度和恢复时间的4块样地,通过固定标准地群落的调查获得数据资料,选用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λ)、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度指数(E1)和Jaccard、Sprenson两种相似性指数,研究油松林对不同采伐方式生态响应,探讨不同采伐干扰强度和恢复时间下油松林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更新演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受采伐干扰的样地中阳性植物的种类明显增多,随着恢复时间的增长,植物处于生长逐步旺盛、物种逐步丰富的阶段,其种类组成表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喜阳植物垄断到耐阴种类不断增多、种类由少变多的动态特征。2)适度的择伐可以提高群落整体的多样性,但皆伐则降低了群落的综合物种多样性。3)受相同择伐强度干扰后,群落之间保持了最高的相似性,皆伐干扰使群落环境有了本质的变化,与天然林的物种相似性最低。4)受采伐干扰后形成的次生林内,恢复初期中更新幼苗幼树出现6个树种,主要以油松和辽东栎(Quercus liaodungensi)为主。天然林中的环境最有利于油松幼苗的生长,择伐后恢复初期18a间幼树数量最高,幼苗数量最低,皆伐后更新幼苗幼树数量最少,环境条件最不利于更新。  相似文献   

8.
米槠-木荷林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更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坤  孙文  达良俊 《生态学报》2011,31(19):5839-5850
通过年轮分析,构建了浙江天童米槠-木荷林优势种木荷、米槠、石栎的年龄结构,分析了高生长和径向生长及萌枝策略随年龄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干扰对群落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个物种的胸径、高度与年龄的关系均可用logistic曲线和线性模型拟合,但随年龄增加胸径、高度与年龄的关系显著下降。(2)随年龄增加3树种的DBH/H逐渐增加,米槠、石栎幼龄个体(1-20a)的有萌个体率和有萌个体萌枝数逐渐下降;米槠和石栎幼苗的主干较木荷细长、多萌枝,木荷和石栎成树主干较米槠细长;体现了米槠的更新策略具开拓性,木荷的具保守性,石栎在幼龄期具开拓性,成年期转为保守性。(3)米槠和石栎的年龄结构呈逆J型,幼龄个体充足,但中龄段(21-40a)存在更新断层,这与其高消耗的开拓性策略有关;木荷的年龄结构呈间歇型,各龄级均存有个体,这与其保守性策略有关;(4)3物种在大龄级上(52-60a)均存在更新高峰,与该地区的择伐干扰时间一致,高强度的干扰促生了次生演替,形成了以木荷为第一优势种的群落。(5)米槠、木荷、石栎的年龄结构是更新策略和干扰的综合表现,它不仅与径级结构一样可展现种群更新特征、预测种群发展动态,更能精确地反映群落动态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省雅安莲花山为研究区,采用典型样地法分别调查轻度、中度和重度人为干扰对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次生林不同林分层次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sw)来综合分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1)在总面积为3 600m2的9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61种,隶属于83科134属,以禾本科(Gramin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等植物为主。(2)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青冈次生林的群落结构不同,受轻度和中度干扰的群落乔木层处于小径级(胸径8cm以下)、低高度级(高度3~7m)的幼苗较多,林分具有潜在的天然更新能力,受重度干扰下群落乔木小径级、低高度级个体数少,群落结构不稳定,林分生产力低。(3)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青冈次生林群落重要值差异显著,轻、中、重干扰下乔木层优势种数量差别不明显,物种组成单一;灌木层重度干扰下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草本层优势种在中度干扰下数量最多。(4)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青冈次生林群落的S、H、H′和Jsw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植物群落特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人工林经营中的三种更新方式对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m^2样地物种丰富度为:天然更新159种,人促更新130种,人工造林94种;多样性指数(Dsh)分别为4.3004、3.9283、3.5048;多样性均匀度指数(Jsh)分别为0.8484、0.8070、0.7714。人工造林的营林干扰是物种丧失和林分物种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自然与人工恢复对川西高山采伐迹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林为对照,选取自然恢复(40年)与人工恢复(30、40和50年)下川西高山采伐迹地,研究不同恢复途径下川西高山采伐迹地的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采伐迹地经过40年的自然恢复演替成为高山绣线菊次生灌丛,人工恢复后成为川西云杉林,与天然林群落相似性分别为极不相似(0.19)和中等不相似(0.28~0.49)。自然与人工恢复采伐迹地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均低于天然林,而草本层高于天然林。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人工林胸高断面积、蓄积量、径级幅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与天然林群落的相似性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林分密度逐渐减小。人工林面临林分密度较高、结构不合理、同龄纯林和林下更新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豆田中大豆蚜天敌昆虫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明确大豆田中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特点,采用系统调查法对大豆蚜天敌的种类及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豆蚜天敌昆虫主要有5目11科19种,另外还有一些捕食性蜘蛛。主要优势种为小花蝽Orius minutus、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以及蚜小蜂Aphelinus sp.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捕食性蜘蛛其中小花蝽的相对丰盛度达到0.26以上。小花蝽和龟纹瓢虫发生较早,是大豆蚜发生初期的主要控制因素。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物种数和个体数整体趋势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在7、8月达最大;而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群落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三清山濒危植物天女花种群生殖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女花是国家Ⅲ级保护植物,为了解其生存状况、生殖潜能、生态对策以及为该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种群年龄结构、生殖力表和生殖值表,研究了三清山濒危植物天女花(Magnolia sieboldii)在三清宫和玉京峰4个样地中的种群动态及生殖策略.结果显示:(1)三清山天女花种群幼苗较少(8.8~12.3株/100 m2),中龄个体数量多(12.0~15.0株/100 m2);(2)4个样地种群生育力均较低,但生境较好的样地最低(177.0粒/株),而生境较差的样地最高(218.3粒/株),生殖适度与之相反;(3)生殖值Vx极大值出现的时间与群落的稳定性相反,较差的生境条件往往导致天女花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生殖阶段;(4)天女花种群生殖投资较少,生态对策总体属于k对策者,但在较差的生境中表现出增大生殖投资,即存在r对策种群特征;(5)海拔、郁闭度、坡向和岩石裸露率对天女花生殖产生显著影响,与天女花生殖指标表现为多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位于中国红树林北缘区福鼎市的秋茄树〔Kandelia candel(Linn.)Druce〕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秋茄树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天然林的种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滩位秋茄树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高度结构及径级结构明显不一致。天然林中株高0.0~0.5和1.5~2.0 m的个体占多数;而人工林以株高1.5~2.0 m的个体为主,无株高0.0~0.5 m的幼苗,株高超过2.0 m的植株也极少,表明天然林的高度结构均匀而人工林的高度结构极不合理。根据基径(D)可将秋茄树种群分为13个径级,其中天然林不同径级个体数量随径级增大依次减少,而人工林中径级Ⅲ(6 cm≤D<10 cm)的植株数量最多,且没有径级Ⅸ(30 cm≤D<34 cm)以上的个体,表明天然林的径级结构良好。从分布格局看,天然林幼苗群呈现聚集分布,而其小树群、大树群和老树群均为随机分布;人工林无幼苗群和老树群,小树群呈均匀分布,大树群呈聚集分布。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秋茄树天然林种群的期间死亡率和消失率在龄级1(D<2 cm)和龄级7(22 cm≤D<26 cm)达到最大,在其他龄级均较小且处于稳定状态;其个体生存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仅在龄级1时个体生存率高于累计死亡率,从龄级2(2 cm≤D<6 cm)开始均表现为累计死亡率高于生存率;其存活曲线属于典型的Deevey-Ⅲ型,表明秋茄树天然林种群中幼苗丰富但期间死亡率较高,成树的期间死亡率相对较低且个体数量稳定。  相似文献   

15.
林窗对格氏栲天然林更新层物种生态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更新生态位宽度和更新生态位重叠模型分析林窗干扰对福建三明市格氏栲天然林更新层物种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中格氏栲更新生态宽度值大于林下,林窗在促进格氏栲更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林窗和林下更新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桂北木姜子,其与格氏栲更新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林窗中的格氏栲与其它物种更新生态位重叠值低于0.6,林窗微生境的异质性导致格氏栲与其它树种间对资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共享趋势,促进了物种间共存。林下的格氏栲与木荷、木荚红豆和短尾越桔的更新生态位重叠值均高于0.6,格氏栲与这些物种相互争夺资源与空间,种间竞争较强。格氏栲天然林未来树种组成中,主要由桂北木姜子、木荷、矩圆叶鼠刺与格氏栲等组成的混交群落,整个群落正向物种组成多样化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大安源甜槠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对武夷山大安源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ex Benth.)Tutch.〕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群落的种-面积曲线以及样方面积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面积4 8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维管植物31科57属97种,其中乔木78种、灌木8种、草本植物5种、藤本植物6种;乔木主要为常绿树种,落叶树种仅10种;优势科为壳斗科(Fag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杜英科(Elaeocarp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等,优势属为栲属〔Castanopsis(D.Don)Spach〕、杜鹃属(Rhododendron Linn.)和杜英属(Elaeocarpus Linn.);优势树种为甜槠、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Lindl.)Planch.〕、鹿角杜鹃(R.latoucheae Franch.)和薯豆(Elaeocarpus japonicus Sieb.et Zucc.)等,其中甜槠的相对胸高断面积达64.93%,重要值也最高(25.70%),在群落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群落中胸径小于5 cm的乔木个体数量占76.88%,径级越高个体数量越少。南坡样方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高于北坡,显示该群落南坡的物种多样性高于北坡。该群落的种-面积曲线拟合方程为y=21.836ln(x)-87.287(R2=0.990 2),且随样方面积的增加,物种数量、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呈增加且趋于稳定的趋势,总体上调查样方面积应设置在2 000 m2以上。综合分析结果说明:武夷山大安源甜槠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较丰富、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光照条件是导致该群落南坡多样性大于北坡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三明天然米槠林与米槠人工林群落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对天然米槠林皆伐炼山后人工种植17年生米槠林和自然保护区米槠林进行群落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但人工林的中,小高位芽植物比例较天然林低,而矮高位芽植物比例较天然林高;天然林层次结构复杂,种类较多,而人工林结构简单,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18.
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1hm^2固定样地内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树种的胸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以及按径经对乔木树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群落内乔木树种数和个体数堕落有径级和高度级增加呈下降趋势。树种数和个体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胸径面积之和随胸径级增加呈波动状态,而随高度级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群落的多相关性一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高,群落内优势种明显,各种的多度差异较小,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其中珍稀植物在各个胸径级和高度级内的树种数和个体数都较高,群落的更新良好。幼苗补充充足,珍稀树种幼苗丰富度和多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The metacommunity concept studies the processes that structure communities on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This concept is useful to assess spatial variability. However, temporal patterns (e.g., ecological succession and colonization) are neglected in metacommunity studies, since such patterns require temporally extensive, and hard to execute studies. We used experimental habitats in temporary streams located within the Brazilian Cerrado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succession for the aquatic insect metacommunity. Five artificial habitats consisting of wrapped crushed rock were set transversally to the water flow in five streams. The habitats were sampled weekly to assess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replaced after sampling to identify new potential colonizers. We analyzed the accumulation of new colonizers after each week using a logistic model. We selected pairs of experimental habitats and estimated the Bray-Curtis dissimilarity index to assess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trajectory during the experiment. We used the dissimilarity values in ANOVA tests, ident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time and space for the community. The number of new taxa stabilized in the third week, and we estimated a weekly increase of 1.61 new taxa in the community after stabilization. The overall pattern was a small change 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but one stream had a higher weekly turnover. Our results showed a relevant influence of time in the initial communities of aquatic insects of temporary streams. However, we must observe the temporal pattern in a spatial context, once different streams have different successional history regarding number of taxa and community turnover. We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erial dispersal and movement to seek oviposition sites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colonization patter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