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抗性可包括两个方面,即植物的组成抗性(constitutiveresistance)和诱导抗性(inducedresistance)。组成抗性是指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进攻前就已存在的抗虫特性;而诱导抗性是指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进攻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抗虫特性[1,2]。根据作用世代的不同,诱导抗性又分为迅速的诱导抗性(rapidlyinducedre-sistance,RIR)和滞后的诱导抗性(delayedinducedresistance,DIR)。前者是指对当前世代的植食性昆虫的影响,而后者是指对后续的1~几个世代的植食性昆虫的影响[2]。研究植物的诱导抗虫性,不仅能在… 相似文献
2.
3.
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植物的抗虫性主要表现为受遗传因素控制的遗传抗性和受环境因素控制的生态抗性两个方面。植物的抗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其抗性表达和抗虫幅度又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因子可改变植物的生理状态和理化性质,使植物不合适作为某种昆虫的寄主,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性水平。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是环境影响抗性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植物对取食者的一种重要的防御策略,同时也是植物与植食者协同进化的结果,进一步了解和充分发挥诱导抗性的作用,对抗虫有种工作和害虫的综合治理都有指导意义。三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 nate, MJA)的分子结构和应用其诱导的植物抗虫作用及其机制。植物受外源茉莉酸或茉莉酸甲酯刺激后,一条反应途径是由硬脂酸途径激活防御基因,另一条途径是直接激活防御基因。防御基因激活后导致代谢途径重新配置,并可能诱导植物产生下列4种效应:(1)直接防御,即植物产生对害虫有毒的物质、抗营养和抗消化的酶类,或具驱避性和妨碍行为作用的化合物;(2)间接防御,即产生吸引天敌的挥发物;(3)不防御,即无防御反应;(4)负防御,即产生吸引害虫的挥发物。 相似文献
5.
6.
茉莉酸及其甲酯与植物诱导抗病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茉莉酸 (JA)及其甲酯 (MeJA)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及其诱导植物抗病的机制 ,并概述了目前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茉莉酸(JA)和茉莉酸甲酯(MeJA)作为与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体中,外源应用能够激发防御植物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的化学防御,产生与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相似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用茉莉酸类化合物处理植物可系统诱导蛋白酶抑制剂(PI)和多酚氧化酶(PPO),从而影响植食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加过氧化物酶、壳聚糖酶和脂氧合酶等防御蛋白的活性水平,导致生物碱和酚酸类次生物质的积累,增加并改变挥发性信号化合物的释放,甚至形成防御结构,如毛状体和树脂导管。经茉莉酸处理的植物提高了植食动物的死亡率,变得更加吸引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挥发性化合物——茉莉酸甲酯可以从植物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在细胞质中被酯酶水解为茉莉酸,实现长距离的信号传导和植物间的交流,诱导邻近植物产生诱导防御反应。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分别具有4种立体异构,其中具有活性的是顺式结构,但顺式结构不稳定,会差向异构化为反式结构。茉莉酸的代谢物(Z)-茉莉酮(cis-Jasmone)具电生理活性,在植物诱导防御中起作用,并且在防御信号的作用上不同于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幼虫诱导的油菜抗虫性及其与茉莉酸信号途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在受植食性昆虫为害时能产生防御反应,并且植物的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 迄今为止对于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的诱导防御反应很少有研究报道。为此, 本实验通过测定油菜内茉莉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研究了油菜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为害后的抗虫性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在油菜诱导抗虫性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系。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能导致油菜体内茉莉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系统性上升,外用茉莉酸甲酯处理也能系统性增加油菜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并且取食茉莉酸甲酯处理或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过的叶片能显著降低斜纹夜蛾幼虫的体重,两者的体重分别为对照植株上的67.5%和60.2%。机械损伤加斜纹夜蛾幼虫口腔分泌物处理能引起处理叶中茉莉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增加,但其诱导效果与机械损伤加水没有显著差异,并且两者明显低于虫害的诱导效果,两种处理的茉莉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分别为虫害诱导的68.4%和24.4%及62.9%和36.9%;多次连续机械损伤的诱导效果与一次损伤的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说明斜纹夜蛾幼虫诱导的油菜抗虫性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有关,而其激活油菜抗虫反应的机理则可能与其特定的取食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9.
寡聚糖素诱导植物抗病性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寡聚糖素作为诱导植物抗病性反应的重要信息分子,它们的来源、活体生成机制及可能的信息传递机理。评述了结构与诱导活性的相关性以及将寡聚糖素推广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可能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外源茉莉酸诱导植物反应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Jasmonic acid (JA) is a naturally occurred growth regulator found in higher plants and a main signal molecule carrying information about injury. Its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in plants infested by herbivores can induce the wounded plants to produce defense responses which will affect herbivores. The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JA to plants could imitate the effects of herbivores infestatio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pplying exogenous JA on cabbage plants did not affect the survival of Plutella x vlostella larvae, but retarded their development and reduced the pupal weight and female fecundity. 相似文献
11.
韧皮部取食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吸式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具有特殊的生物互作关系。本文对刺吸式昆虫取食韧皮部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类型、 防御物质变化、 信号途径以及植物反应转录组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韧皮部取食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机制主要包括: (1)改变自身的营养状况; (2)产生有毒的次生化合物; (3)产生防御蛋白。防御反应与植物水杨酸、 茉莉酸、 乙烯等信号分子密切相关。研究表明, 刺吸式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主要引发以水杨酸为主的信号途径, 但相关分子互作机制还有待明确。日益丰富的基因组资源和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揭示植物防御反应中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 找出植物内生抗性的特异因子以及阐明诱导防御机制奠定了基础。了解刺吸式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为深入理解植物-昆虫间协同进化关系提供了依据, 为害虫治理和抗虫植物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Jasmonat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 Plant-Insect Interact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erbivore attack elicits defense responses in host plants by a complex chain of events that start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herbivore-specific elicitors into the wounds at the feeding or oviposition site, their recognition by the plant, and activation
of several signaling cascades that trigger defense responses that finally increase resistance. Oxylipin signaling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activation of these herbivore-induced responses. Wounding activates some but not all of these defense
responses, but herbivore attack frequently amplifies the oxylipin responses well beyond that elicited by wounding alone, suggesting
recognition of herbivore attack. In addition to their signaling role within the plant, oxylipins can also directly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herbivores or attract natural enemies to feeding herbivores. Here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gulation
and function of herbivore-specific oxylipin signaling and the direct effects of oxylipins on herbivore performance.
Online publication: 13 January 2005 相似文献
13.
14.
Rice seedlings of the resistant variety Phalguna showed premature tillering, browning of central leaf, and tissue necrosis at the apical meristem following artificial infestation with avirulent biotype 1 of the Asian rice gall midge, Orseolia oryzae (Wood-Mason) (Diptera: Cecidomyiidae). Tissue necrosis representing a typical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HR), accompanied by maggot mortality, was observed within 4 days after infestation. However, reinfestation of secondary tillers subsequent to HR in primary tiller, did not lead to HR in secondary tillers though maggot mortality was seen. Artificial infestation with the weed gall midge O. fluvialis did not result in HR either in gall midge susceptible TN 1 or resistant Phalguna rice varieties. Resistance in Phalguna against the virulent biotype 4 could be induced by either prior, simultaneous, or subsequent infestation with the avirulent biotype 1. The dur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such induced resistance varied with the sequence and time lag between infestations. 相似文献
15.
茉莉酸类化合物:从植物的诱导抗虫防御反应到生长-防御权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茉莉酸类化合物(jasmonates, JAs)可外源诱导植物产生抗虫防御反应.因此,JAs在植物生理及植物保护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归纳了近20年来在约40种植物上外源施用JAs对鳞翅目、半翅目等植食者及其天敌所产生的生态影响,并从JAs诱导植物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抗虫反应、诱导系统抗性、诱导方法、田间诱导抗虫表现、应用现状等方面对JAs诱导植物抗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时,本文结合最新研究结果,从植物体内信号交流、JA信号途径节点调控等方面,对植物体内与JA途径相关的生长-防御“权衡”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对今后外源JAs诱导植物抗虫研究的发展方向与重点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促进相关研究及JAs田间应用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的苹果(Malus domestica)抗病分子机制, 以生长30天的Gala组培苗为试材, 用100 μmol?L -1MeJA处理叶片12小时, 通过转录组测序,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苹果叶片中受MeJA诱导表达的基因。结果表明, 外源MeJA主要影响苹果叶片倍半萜类、三萜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以及芸薹素(BR)信号转导途径间接诱导的抗病性; 倍半萜类、三萜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为MDP0000702120和MDP0000692178; MDP0000123379是联系芸薹素信号转导途径和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的关键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17.
18.
植物蛋白酶抑制素抗虫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植物自身为抵抗昆虫等的为害,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化学防御体系,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些植物化学物质。这些化合物能影响昆虫(或其它有机体)的生长、行为和群体生物学,因而又称为它感素(allelochemics)[1~3]。大多数它感素为植物的利己素,可以单一或协同对害虫起作用,构成植物的抗虫性。根据植物对昆虫取食的反应,可将植物的化学防御概括为两类:一类是组成型防御[4],即抗虫物质不依赖于昆虫的取食而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另一类是诱导型防御[5~9],即植物仅当昆虫取食时才大量合成抗虫物质。诱导型抗虫物质当然亦可以组…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的苹果(Malus domestica)抗病分子机制, 以生长30天的Gala组培苗为试材, 用100 μmol∙L -1MeJA处理叶片12小时, 通过转录组测序,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苹果叶片中受MeJA诱导表达的基因。结果表明, 外源MeJA主要影响苹果叶片倍半萜类、三萜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以及芸薹素(BR)信号转导途径间接诱导的抗病性; 倍半萜类、三萜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为MDP0000702120和MDP0000692178; MDP0000123379是联系芸薹素信号转导途径和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的关键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