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蕊亚属subgenus Monadelphia隶属于黄耆属Astragalus Linn.,是我国特有的一个亚属。此亚属早在60年代郑斯绪即拟建立,但一直未得正式发表。直到1979年5月,李沛琼和倪志诚借投《西藏黄耆属新分类群》一文之便,才在《植物分类学报》17卷2期中代予发表。  相似文献   

2.
黄耆属簇毛黄耆亚属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簇毛黄耆亚属以其柱头上具簇毛等形态特征与黄耆属其它类群相区别,约含49种(变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绝大多数种类分布于横断山区。本文基于形态特征和分支系统学方法分析亚属内种系发生关系。结果表明,49种(变种)可分为9组。其中双小苞组Sect.Bibracteolati含种类最多,是一个并系类群。借助于分支图,分析了6个较重要的鉴定特征的演化,习性,茎的着生方式,小苞片,果实形态,柱头具簇毛,果实膨胀状况等。最后作出了这个亚属的一个分类纲要。  相似文献   

3.
簇毛黄耆亚属的种类主要沿亚洲的“山链”分布,即横断山,喜马拉雅,查谟和克什米尔,帕米尔—阿赖,兴都库什和苏莱曼山脉,表达了东亚、西亚和中亚的植物区系地理关系。本文基于亚属的分布式样,对其8个分布区进行了分析生物地理学中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分布区可划分为4类,即1)华北—东北;2)横断山和西藏;3)西喜马拉雅,西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4)内蒙古—新疆。在本亚属的分布式样中,有两个地理“结点”,即横断山和西喜马拉雅,后者主要指克什米尔。推断地理上的衍进方向是由东向西发展,喜马拉雅是连接东西分布的通道。  相似文献   

4.
刘小林  常朝阳 《西北植物学报》2017,37(12):2403-2409
为了明确黄耆属裂萼亚属内部类群的关系,该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黄耆属裂萼亚属6个组6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1)在光学显微镜下,裂萼亚属6种植物的表皮毛密度、长度、臂长比以及气孔频率都存在较大差异:除莲山黄耆和地八角上表皮无毛外,其他种上下表皮都有毛分布并且下表皮毛密度较大;表皮毛臂长比在1.22~2.15之间;表皮毛的长度为104.7~902.0μm,同一个种的同一叶片上表皮毛长度差异在200~400μm之间,但上下表皮毛长度没有明显差别,其中短序组地八角的表皮毛长度最短(195.5μm),剑叶组鸡峰山黄耆的表皮毛长度最长(781.6μm)。(2)在光学显微镜下,裂萼亚属6种植物的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也各不相同,其中灰叶黄耆和地八角垂周壁平直,莲山黄耆和鸡峰山黄耆为明显的波状,而斜茎黄耆和糙叶黄耆的垂周壁介于两者之间,相对应的表皮细胞形状分别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和近多边形,这些特征可以作为物种鉴别的依据。(3)扫描电镜下,裂萼亚属6种植物的微形态特征基本一致,表皮毛均呈圆柱状,表面具有棱状条纹或乳头状突起,其中地八角的棱状条纹最为明显,其他各种之间的毛表面特征差异不明显;表皮细胞的蜡质层纹饰均为薄片状,气孔器外拱盖边缘平滑或微波状,其中地八角的气孔器周围角质层有明显的\"T\"型加厚。(4)比较不同环境下6种植物的气孔频率和密度发现,采自水边的地八角气孔频率最大,且上下表皮气孔频率一致,而采自黄土高原干旱地区鸡峰山黄耆的气孔频率却最小,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是:小叶通常减少为7片,长10—17毫米;总状花序着生6—7花;植株矮小,高仅6厘米。产四川西北部石渠县洛须公社;生于海拔3300米的草地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岩黄耆属新分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朗然 《植物研究》1985,5(3):133-140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高40-100厘米,小叶13-19,卵形,长13-16毫米,宽6-9毫米。  相似文献   

7.
8.
康云  张明理 《植物研究》2009,29(1):25-32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国产黄耆属簇毛黄耆亚属16种1变种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气孔器在各种植物的上、下表皮均有分布,多为无规则型,也有不等细胞型;叶表皮细胞形状有不规则形与多边形,表皮细胞垂周壁有平直、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叶表皮细胞形状与垂周壁的式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与亚属的分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扫描电镜下可见表皮细胞上有角质层,气孔下陷,气孔的外拱盖及其内缘特征在亚属内都比较一致。表皮细胞角质层的纹饰在个别类群中有一定的变异,对种类的鉴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相云  陈家瑞   《广西植物》1995,15(2):112-113
中国黄耆属一新种朱相云,陈家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ANEWSPECIESOFASTRAGALUS(LEGUMINOSAE)FROMCHINA¥ZhuXiangyunandChenChiarui(InstituteofBotan...  相似文献   

10.
多年生草本,高2—5厘米,密被开展的中着叉状毛。根木质化,直伸,灰褐色。茎极短缩,不明显。奇数羽状复叶,长3—4厘米,具短叶柄,有小叶10—13对;小叶椭圆形,灰绿色,长4—5毫米,两面被开展的毛,下面毛较密;托叶下半部合生,上部披针形,被开展的毛。总状花序具与叶近等长的总梗,密被开展的长毛。有花3—4朵;苞片披针形,有毛;萼筒状,不膨大,长约1厘米,被开展的白色长毛和混生少量的黑毛,萼齿钻状。长为萼筒的1/2;花冠黄色,旗瓣片近提琴形,长约2厘米,近顶部稍狭,顶端微凹,中部缢缩,下部渐狭成瓣柄,翼瓣与旗瓣近等长,瓣片长圆形,下部有耳,较瓣柄短;龙骨瓣短于翼瓣,瓣柄显著长于瓣片;二体雄蕊,子房线形,近于无柄,有毛;荚果未见。花期5——6月。本种与七叶黄耆A.heptapotamtu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