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的是采自广西、山东的丽藻属植物两新种,即广西丽藻(Nitella guangxiensis)和山东丽藻(Nitella shandongensis),其特征分别描述如下: 广西丽藻新种图1:1—9 Nitella guangxiensis Y. J. Ling, G. Z. Deng et Z. Li, sp. nov. Planta monoica, claro-viridis, 13-19 cm alta. Caulis robustus,diametro 610-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轮藻科2新种、1新变种、5个中国新记录:嫩江丽藻Nitella nenjiangensis sp. nov.,轮苞轮藻 Chara vertillibracteata sp. nov., 球状轮藻北京变种 Chara globularis Thuiller var. beijingensis var. nov., 腋生丽藻 Nitella axillaris Braun, 卷曲丽藻N. crispa Imah.,柔细丽藻N. gracillima Allan, 拟扇形丽藻不完全变种N. pseudoflabellata var. imperialis,阿鲁轮藻Chara arrudensis Mendes.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广西的轮藻新植物。在这些新分类群中,单顶丽藻(Nitella haplodactyla)为雌雄异株,能育小枝仅具1枚末射枝;短枝丽藻(N.brachyclema)和稀见丽藻(N.rarissima)的末射枝都是多细胞;拟扇形丽藻四强变种(N. pseudoflabellata var.tetradynana)的能育小枝为四强式的射枝;松状轮藻(Chara piniformis)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单列式皮层、长的刺细胞和退化叶托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的轮藻植物,计有4个新种(平滑丽藻Nitella rasilis sp.nov., 沼泽丽藻N.paludosa sp.nov.,拟乳突丽藻N.pseudopapillata sp.nov. 贵州丽藻N.guizhouensis sp.nov.);1个新变种(奇异丽藻疏枝变种N.mirabilis var. libera var. nov.);3个新记录(笔状丽藻N.penicillata Braun缅甸轮藻Chara burmanica Pal,普生轮藻裸枝变种C.vulgaris var. gymnophylla (A.Br.) Nyman), 而拟松形轮藻 C. pseudohydropitys Imahori为大陆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产自湖南省的轮藻1新种、4新变种、 5个亚洲新记录和8个中国新 记录:四盾轮藻Chara quadriscutula sp.nov., 布氏轮藻柱孢变种 C.braunii Gmelin var. cylindrospora,var.nov., 松形轮藻湖南变种 C.hydropitys var.hunanensis,var.nov., 腋球丽 藻二型变种 Nitella axilliformis Imahori var.biformis var. nov., 小果丽藻单果变种N. microcarpa Braun var.unicarpa,var.nov.以及小果丽藻N.microcarpa Braun,细枝丽藻 N. leptoclada Braun,安氏丽藻N.annandalei Pal,疏丝丽藻N.confervacea A Braun, 细形丽 藻N.gracilliformis J. Groves,倒置丽藻N.inversa Imahori,武藏丽藻N.musashiensis Mo- rioka,稀脊丽藻N.paucicostata T. F. Allen,尖头丽藻戈尔梅变种 N. acuminata var. gollmeriana(A.Br.)Zanev.& R.D. Wood,博尔德鸟巢藻Tolypella boldii Sawa,长枝轮 藻Chara longifolia Robinson,匹斯汀轮藻C.pistianensis J.Vilhelm 和格氏轮藻 C.grovesiiPal。  相似文献   

6.
从甘肃省张掖市黑河流域分离了一株不分枝的丝状绿藻,对其进行纯培养并保藏于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编号FACHB 2451。形态观察表明,该藻株具有相对较长的营养细胞 (细胞长为宽的3~8倍)、双叶形的片状叶绿体、末端细胞顶端钝圆或略尖细等特征。结合形态比较和基于18S rDNA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藻株为中国淡水共球藻纲新记录属种——洪泛拟寇丽藻 (Koliellopsis inundata Lokhorst)。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藻株与分离自比利时与荷兰边境农地的洪泛拟寇丽藻模式藻株序列相似度极高,且拟寇丽藻属与寇丽藻属、针丝藻属和拟针丝藻属等不分枝丝状拟寇丽藻科成员亲缘关系密切,可以较好地聚成一个亚支。  相似文献   

7.
中国轮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轮藻植物有13种分布区类型,其中以中国特有分布占绝对优势,其它分布类型所占比例较低,说明中国轮藻植物与其它地区轮藻植物联系较少。丽藻属有10种分布区类型,缺少温带特性的分布区类型,如北温带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其它分布区类型显示丽藻属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轮藻属有13种分布区类型,温带特性的分布区类型所占比例较高,如旧世界温带分布,其它分布区类型显示轮藻属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相似文献   

8.
细胞的原生质流动(也称胞质环流)的实验观察材料,多采自鸭跖草花丝表皮毛,孔雀草(万寿菊)花丝表皮、南瓜幼茎表皮毛、黑藻叶片、丽藻的地下茎细胞等。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大白菜叶脉表皮是观察原生质流动效果很好的材料。实验时用新鲜的大白菜内层叶片,撕  相似文献   

9.
蔡瑾  谢树莲  冯佳 《植物研究》2009,29(6):763-768
研究了钝节拟丽藻提取液的抑菌作用,优化了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钝节拟丽藻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酿酒酵母和黄曲霉无明显抑制作用。通过抑菌圈直径方法,对影响钝节拟丽藻抑菌物质提取的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中的固液比和提取温度影响样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作用极显著,其交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作用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0,提取温度85℃,50%乙醇溶剂,回流提取6 h。  相似文献   

10.
光滑侧链藻——中国淡水硅藻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2006年,对武汉东湖的底栖藻类进行了生态学调查研究.在对底栖硅藻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中心纲种类为中国新记录,它具有一些海洋角盘藻科种类的特征,如眼纹斑(Ocellus)等.经鉴定为光滑侧链藻Pleurosira laevis(Ehrenberg)Compere.参考Compere 1982年的研究,我们同意他的看法,即以前在我国台湾发现的台湾多变筒藻Proteucylindrus taiwanensis Li et Chiang和广东发现的Cerataulus laevis var.?chinensis Grunow也应归于侧链藻属(Pleurosira),名称为索科特拉侧链藻Pleurosira socotrensis(Kitton)Compere.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松树外生菌根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早在1956年前我们曾对松树和柞树的外生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当时获得3株菌根真菌的纯培养,经初步鉴定属牛肝菌属(Boletus)、乳菇属(Lactarius)和滑菇属(Hebeloma)。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回接试验取得了成功。在樟子松(Pimus sylvestris)幼苗的接种试验中,也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菌根化促进了樟子松幼苗的成活(张宪武等,1964)。 1978年以来,我们对外生菌根真菌又进行了研究。从不同林分下采集到能形成菌根的真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用切割组织法以分离菌根真菌,获得了纯培养菌株,根据子实体的特征进行了鉴定(邓叔群,1963)。同时对培养基选择及幼苗接种效果也进行了试验。本文是我们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轮藻植物研究历史悠久,迄今约有95种被描记。在Wood(1972)对澳大利亚轮藻植物的修订研究中,一些种因为标本遗失或已损坏而未包括在内,其中有的种近年来又被重新发现。本文重点介绍Nitella hookeri A.Br.var.arthroglochin A.Br.,Lychnothamnus barbatus(Meyen)Leonh.和Nitella partita Nordst.的发现过程及其产地生态环境,探讨了季节性湿地对轮藻植物的保护意义。N.hookeri var.arthroglochin早在1854年就发现于澳大利亚,并于1887年再次作为澳大利亚特有物种而被记录,然而从此销声匿迹,直至1989年才再度问世,它重新出现的地点为新南威尔士州高海拔花岗岩风化土壤地区的季节性溪流中。L.barbatus则为R.D.Wood首次发现于1960年,嗣后一再搜寻并无踪迹,直到1996年才于昆士兰东南地区亚热带阵发性溪流中被再次发现。昆士兰中部干旱地区1889年一度见到的N.partita,也是近一百年后才在新南威尔士州西北干旱地区的季节性湿地再次发现。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技术(TCT-GC/MS)对山西省内三种轮藻的挥发性气味的化学成分(VOCs)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43种物质,主要为烷烃类、酮类、醇类等物质,其中野生不连续轮藻、实验室培养的不连续轮藻和普生轮藻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基本相似,以烷烃类为主,而钝节拟丽藻的气味组成与它们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其存在属间差异;在轮藻的VOCs组成中,发现了苯并噻唑、青叶醛、α-蒎烯和为薄荷烯等有记载的对昆虫起趋避和杀灭作用的化合物,所以轮藻应具有杀虫活性;另外还在其VOCs组成中发现了苯系物的存在,说明轮藻对其有吸附作用,但这种吸附作用同样存在属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链黴素不能渗透动物细胞而青黴素则能渗透;又细菌能结合并浓缩青黴素,而酵母菌则否。但抗生素透过植物细胞的情况虽然讨论很多,但一直没有加实际的研究。Pramer氏用藻类Nitella clavata的细胞,进行了有关植物细胞吸收氯黴素、青黴素和链黴素的一些初步观察。选用这一植物作为试验材料,主要因为它的细胞较大,而且原生质常维持正常的流转(Cyclosis)适宜于作关于抗生素渗透的研究。它的每一“节间”(Internode)是单细胞组成的长的圆柱体,直径约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东南部巴尔干轮藻植物由于其产地生境的差异及以镶嵌状分布的模式,具有较高的生物分异度,计有44种,归属于现生属Nitella(10),Tolypella(4),Nitellopsis(1),Lychnothamnus(1),Lamprothamnium(1) and Chara(27).巴尔干半岛产有4种土著类型Chara rohlenae,Chara ohridana,Chara corfuensis and Chara visianii.建立1新种Chara hydropitys.该地区轮藻植物分布不均衡,部分类型例如Chara strigosa,Chara kokeilii,Chara muscosa,Chara fragifera,Chara imperfecta,Lychnothamnus barbatus为稀有品种,仅在少数地点发现.巴尔干地区轮藻植物之丰富多彩远远超过已知的程度,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分离自土壤的卷旋孢属Cirrenalia、短梗蠕孢属Trichocladium及粉枝孢属Oidiodendron 3个新种:青海卷旋孢C.qinghaiensis、微孢短梗蠕孢T.Microsporium、多变粉枝孢O.variabile,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讨论。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文中提供了中国土壤中卷旋孢属、短梗蠕孢属、粉枝孢属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硫酸铜强化固氮蓝藻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基中添加0.005—0.03ppm 铜能强化固氮蓝藻生长。混合藻种(鱼腥藻属混合藻种)、固氮鱼腥藻 Anabaena azotica(水生686)和多变鱼腥藻 Anabaena variabslis(水生1058)最佳铜浓度分别为0.01ppm 和0.03ppm。池底铺土进行培养固氮蓝藻,铜浓度的范围略宽。  相似文献   

18.
葛钟麟  胡家春 《昆虫学报》1992,35(3):322-325
小叶蝉族(Typhlocybini)属同翅目(Homo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全世界现有34属,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新属二新种,现记述于下。模式标本存于安徽农学院昆虫标本室。 肖榉叶蝉属Parafagocyba新属  相似文献   

19.
毛跳(虫斧)属(Hespera)隶鞘翅目,(虫斧)科,跳(虫斧)亚科。它和寡毛跳(虫斧)属(Lupero-morpha)近缘,作者在另一报告内曾述及这两属的密切系统关系;由於这种关系,我们在监定寡毛跳(虫斧)类时,亦研究了本属内的中国和越南东京的种类,本文即为这项研究结果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锦鸡儿属(豆科)祖先分布区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鸡儿属(Caragana)是一个温带亚洲分布属。在我们对这一属系统发育树以及13个分布区的基础上,重点采用Bremer(1992),Ronquist(1994)和Hausdorf(1997)提出的方法,进行本属祖先分布区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表明远东-我国东北,阿尔泰-萨彦岭以及华北-秦岭是可能的祖先分布区。结合北温带植物类群属的北方起源学说,认为远东-我国东北为原始分布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同时这三个分布区彼此地理上是隔离的,也恰是本属内一个较原始种树锦鸡儿(Caraganaarborescens)的分布区,结合我们以前的分析生物地理学研究,认为隔离分化是本属最重要的物种形成方式,扩散是次要的而且是短距离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