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种虫草无性型的微循环产孢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贵阳地区采得两种虫草,古厄虫草Cordycepsgunnii(Bark.)Berk.和布氏虫草CordycepsbrongniartiiShimazu。经诱发它们子囊孢子的微循环产孢再次确证了古尼虫草的无性型是古尼拟青霉PaecilomycesgunniiLiang,布氏虫草的无性型是布氏白僵菌Beauveriabrongniartii(Sacc.)Peteh。  相似文献   

2.
两种虫草无性型的微循环产孢确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爱英  梁宗琦 《菌物系统》1997,16(4):297-299
从贵阳地区采得两种虫草,古尼虫划Berk.和布氏虫草Cordyceps brongniartii Shimazu。经诱发它们子囊孢子的微循环产孢再次确证了古尼虫草无性型是经拟青霉Paecilomyces gunnii Liang,布氏虫草的无性型是布氏白僵菌BeauveriabrongniartiiPetch。  相似文献   

3.
台湾虫草及其无性型关系的分子确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R技术,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对台湾虫草Cordyceps formosana及其无性型黄山被毛孢Hirsutel lahuangshanensis进行测序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确定两者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序列完全相同,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黄山被毛孢是台湾虫草的无性阶段。系统进化树显示台湾虫草的无性型归为被毛孢属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技术,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对台湾虫草Cordyceps formosana及其无性型黄山被毛孢Hirsutella huangshanensis进行测序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确定两者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序列完全相同,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黄山被毛孢是台湾虫草的无性阶段。系统进化树显示台湾虫草的无性型归为被毛孢属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技术,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对台湾虫草Cordyceps formosana及其无性型黄山被毛孢Hirsutella huangshanensis进行测序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确定两者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序列完全相同,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黄山被毛孢是台湾虫草的无性阶段。系统进化树显示台湾虫草的无性型归为被毛孢属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古尼虫草核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已知核苷为标样,并以冬虫夏草做对比,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古尼虫草及其发酵菌丝体的核苷类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古尼虫草和冬虫夏草主要含有7种标样核苷中的腺苷、胞苷、尿苷,其含量相当,而古尼虫草发酵菌丝体中腺苷和尿苷的含量是古尼虫草子座或僵虫体的2~3倍。  相似文献   

7.
罗晖明  康帅  郑健  王强  过立农  林瑞超 《生物磁学》2011,(17):3355-3358,3369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进行研究,对其寄主昆虫CO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和真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内转录间隔区)区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两者亲缘关系。方法:在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性状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来源真菌ITS区和寄主昆虫COI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与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检索比对。结果:发现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的来源真菌ITS区和寄主昆虫COI基因序列均有较高相似度。结论: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十七种虫草的子实体培育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过去的12年间,分离得到20余种虫草无性型,对其中十七种虫草无性型进行了人工诱发虫草子座的试验,结果表明:蜂头虫草Cordycepssphecocephala、亚黄蜂虫草C.oxycephala、蚂蚁草C.myrmecophila、蛹虫草C.militaris、拟细虫草C.gracilioides和布氏虫草C.brongniatii等6种人工培养的虫草观察到了成熟的子囊壳并弹射了子囊孢子;古尼虫草小孢变种C.gunniivar.minor、球孢虫草C.bassiana、戴氏虫草C.taii、蚁虫草C.formicarum、蝽虫草C.nutans、长座虫草C.longissima、台湾虫草C.formosana和双梭孢虫草近似种C.bifusisporaaff.长出了许多的未成熟的子座或孢梗束;而冬虫夏草C.sinensis、沫蝉虫草C.tricentri和细虫草C.gracilis未能培育出子实体。其中蚁虫草和亚黄蜂虫草的人工成功培育子实体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以已知核苷为标样,并以冬虫夏草做对比,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古尼虫草及其发酵菌丝体的核苷类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古尼虫草和冬虫夏草主要含有7种标样核苷中的腺苷、胞苷、尿苷,其含量相当,而古尼虫草发酵菌丝体中腺苷和尿苷的含量是古尼虫草子座或僵虫体的2~3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丝虫草(Ophiocordyceps filiform is)及从子囊孢子分离所得的无性型进行测序和比较分析,确证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结果系统进化树显示丝虫草的无性型归为被毛孢属较为合理,同时通过形态特征比较的结果表明,其无性型为荔波被毛孢(Hirsutella liboensis)。结论本研究首次确立了丝虫草的有性型与无性型的对应关系,并且成功培育出了与天然丝虫草相同的虫草子实体。  相似文献   

11.
金耳与其近似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的担子果、酵母状分生孢子培养物和菌丝培养物的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金耳担子果的ITS区PCR产物均为碱基数不同的两条带,片段长度和序列与酵母状分生孢子培养物、菌丝培养物一致。通过对ITS1和ITS2联合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金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培养物归属于银耳属的金耳,参与组成担子果的寄主菌丝为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结合GenBank中登录的金黄银耳、脑状银耳、橙黄银耳等近似种构建了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形态学证据,表明金耳是一个独立种。  相似文献   

12.
古尼虫草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成熟度的古尼虫草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古尼虫草子囊顶部有增厚的幅状结构,包囊子囊壳的菌丝致密而纤细,子座菌髓管状菌丝粗壮而疏松,形成很多的中空结构,古尼拟青霉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属外生芽殖型。  相似文献   

13.
两株古尼拟青霉菌株的镇痛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古尼虫草无性型——古尼拟青霉差异表达蛋白与镇痛活性之间的关系,对有镇痛活性和无镇痛活性的两个古尼拟青霉菌株,进行蛋白质差异表达研究,结果显示,活性菌株(HZJ-1)中出现或表达显著上调的蛋白质点数为51个,结构鉴定得到39个类别功能各异的蛋白质,其中大量蛋白与代谢相关,其中NADP特异性谷氨酸脱氢酶可能参与使长时程突触传递的效能减弱的作用,从而减弱了疼痛的发生。另外几个保守假定蛋白的功能尚未鉴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古尼虫草的生物活性物质I含肽镇痛组分的分离及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理化分离分析和生物检测方法相结合,从古尼虫草(Cordyceps gunnii(Berk.)Berk.)无性型,古尼拟青霉(Paecilomyces gunnii Liang)菌丝体中初步分离纯化得到镇痛物质,该物质经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是一种酸性氨基酸残基高的肽类物质。经不同温度、pH及蛋白酶的稳定性试验分析观察到这种肽类物质对酸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抗热,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部分敏感,对蛋白酶K不敏感。经小鼠竖尾法和大鼠攻击法测定,无吗啡类药物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进行研究,对其寄主昆虫CO(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和真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内转录间隔区)区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两者亲缘关系。方法:在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性状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来源真菌ITS区和寄主昆虫COI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与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检索比对。结果:发现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的来源真菌ITS区和寄主昆虫COI基因序列均有较高相似度。结论: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枣树干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西省枣树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菌分离与培养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证明该病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无性阶段Fusicoccum aesculi。  相似文献   

17.
18S rDNA + ITS1 and 25S rDNA PCR products covering more than 95% of the nuclear ribosomal DNA repeat unit of 28 Saccharomyces sensu stricto and Torulaspora yeasts and their anamorph forms were digested with Hae III, Msp I, Hinf I and Cfo I. Using combinations of two restriction enzymes, specific ribotyping patterns of six species were found. PCR ribotyping offers a convenient tool for quick identification of yeast isolates, but specificity of ribotyping patterns should be checked with a larger number of strains to avoid misidentification because of lack of variation within different taxa or because of strain-specific ribotyping patterns of species type str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