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慈姑属 ( Sagittaria L.)是泽泻科 ( Alismataceae)中一个很重要的属 ,世界广布 ,共约30个种 ,数量仅次于美洲分布的刺果泽泻属 ( Echinodorus Rich.) (约 4 7种 ) [1 ] 。慈姑属植物在我国已知有 8种、1亚种、3变种及 1变型 ,共 1 1个分类群 ,其中特有种 4个 ,对于研究全世界的慈姑属植物来说 ,中国地区有着重要意义 [2 ]。腾冲慈姑为我国慈姑属植物的一个特有种 ,仅分布于我国云南西部的山地沼泽中[3] 。陈家宽 ( 1 989)曾对中国 7种慈姑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 ,但由于受到材料来源的限制 ,未报道腾冲慈姑的核型。本文首次对腾冲慈姑的…  相似文献   

2.
以前报道中国特有种-利川慈姑(Sagittaria lichuanensis)仅仅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武夷山山脉以及湖北利川县,该种在贵州的分布为新记录.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和群落特点作了介绍,同时还比较了该分布点与其它分布点之间生境条件的差异及分布格局.该种在贵州的分布使其地理分布状况从仅仅分布在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变为分布于我国的第二、第三级阶梯.这一发现为研究慈姑属的地理分布规律以及系统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场所和证据.此外,该种独特的生殖特点为比较不同生境条件下物种的生殖策略差异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泽泻和慈姑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泽泻和慈姑的核型,并综合形态与孢粉学资料,认为慈姑比泽泻进化。结合前人对泽泻属和慈姑属核型的研究,简论了它们的演化。对泽泻的间期细胞核仁数也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4.
代洁  杜巍 《生物资源》2021,(6):617-624
泽泻科(Alismataceae)是现存最原始的单子叶植物类群之一,慈姑属(Sagittaria)是泽泻科相对进化的分类群,地域分布广泛,其物种大多集中分布于北温带,且有种间同域分布现象。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物种之间的杂交可能性,我们通过选取同域分布且在系统进化树上具有代表性的冠果草(S.guayanensis subsp. lappula)、小慈姑(S. potamogetonifolia)、利川慈姑(S. lichuanensis)和野慈姑(S. trifolia)为研究对象,调研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的标本信息和已有文献,分析这4种慈姑的地理分布格局,并分别以这4种慈姑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实验以检验种间杂交的可能性。基于对1 172份4种慈姑属腊叶标本的分析,表明这4种慈姑在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存在同域分布情况。通过对4种慈姑之间的人工授粉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冠果草、小慈姑、利川慈姑和野慈姑异种授粉后均出现心皮膨大现象,所有异种授粉产生的种子均不可育,败育胚种子比例各不相同,且该比例与父本和母本在系统进化树上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5.
慈姑腋生小鳞片的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姑叶腋内有许多1-2层细胞厚、无维管束的小鳞片,它们由叶鞘基部背腹面及叶腋部的表皮细胞分裂形成;小鳞片的发生与顶端分生组织无直接关系。靠近生长锥的幼叶叶腋内的小鳞片能覆盖生长锥;由于小鳞片细胞具有分泌粘液的功能,使生长锥和叶原基片于粘液的包裹之中,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水流的侵袭。小鳞片进入分泌期后,细胞内高尔基体数量明显增多,并活跃地溢出囊泡;内质网膨大成囊泡状;线粒体由近质膜,且出现变形。小鳞片发  相似文献   

6.
鸭绿江口湿地新记录外来种——禾叶慈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中国东北鸭绿江口湿地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植被演替研究时发现一种国内未曾记录的慈姑属植物,经研究确认,该种原产北美,为东亚地区首次记录的水生植物Sagittaria graminea。依种加词的含义,初步拟定该种的中文名为"禾叶慈姑"。调查了该种目前的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7.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内蒙古二卡河(EK)和黑龙江库都尔(KDE)的浮叶慈姑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引物对2个居群共48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93条清晰的条带,其中70条具有多态性,即物 种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5.27%。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二卡河居群的PPB为66.67%,库都尔居群的PPB 为72.04%。两个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628,即遗传变异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居群内(93.72%)。结合相关的分析 表明生态学因素可能是浮叶慈姑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中国泽泻科不仅所知种类甚少,且在分类处理上亦相当混乱。如对于象Sagittaria trifolia L.种的概念和种下分类就极不统一。因此亟待整理。C.Linnaeus(1753)在Sp.Pl.中建立本科最早的二个属:泽泻属(Alisma)  相似文献   

9.
小慈姑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慈姑是中国南部狭域分布的易危水生植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位酶分析方法,研究了该种江西东乡、湖南茶陵、广西桂林和福建武夷山4个地点的8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分化及其与地理位置的相关性。9个酶系统18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结果表明,小慈姑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16.67%—38.89%,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A=1.278—1.833,平均预期杂合度He=0.0941—0.1928,平均观察杂合度Ho=0.1461—0.2127。居群之间有较高的遗传一致度I=0.7161—0.9965。根据Nei s遗传距离所作出的聚类分析显示,同地居群之间有较紧密的遗传关系,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与空间距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矮慈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矮慈姑近20多年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矮慈姑药用资源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Wang XF  Tao YB  Lu YT 《Annals of botany》2002,89(6):791-796
Us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deposition of pollen on stigmas and pollen tube growth in the gynoecium of Sagittaria potamogetifolia Merr., a monoecious species with an apocarpous gynoecium, were observed. The maximum rate of pollination averaged 83.9 +/- 4.7 %, and the number of pollen grains per stigma ranged from zero to 30. Pollen tubes grew through one stigma to the base of the ovary at almost the same speed, but generally only one of the pollen tubes then turned towards the ovule and finally entered the nucellus through the micropyle. The other pollen tubes grew through the ovary base and the receptacle tissue into ovules of adjacent carpels whose stigmas were not pollinated or which had been pollinated later. This phenomenon is termed pollen tube 'reallocation' by the authors. To verify the direct effect of the phenomenon on fruit set, artificial pollin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which two or more pollen grains were placed onto only one stigma in each gynoecium; frequently more than one fruitlet was obtained from each flower treated. The reallocation of pollen tubes among pistils in the gynoecium could effect fertilization of ovules of unpollinated pistils an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sexual reproduction efficiency. It would, to some extent, also increase pollen tube competition among pistils of the whole gynoecium.  相似文献   

13.
小慈姑的开花状态、传粉机制与交配系统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自然种群中对沼生植物小慈姑(Sagittaria potamogetifolia Merr.)的开花状态和传粉过程作了观测,并用同工酶遗传标记法定量估测了其3个种群中5个样本的异交率。该种为中心媒传粉为主的虫/风 媒兼性传粉机制,访花昆虫的飞行距离多在0-2m范围内,并与花序密度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异交率(-/^/t)为50.0%-92.8%,表明该种为异交为主的混合交配系统(ixed mating system)。对雌雄同株的小慈姑而言,异交率与各种群花期植株密度无关,异交水平取决于种群中开花花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植株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14.
慈菇匍匐茎中分泌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慈茹匍蔔茎的分泌道是裂生的胞间道,分布于匍匐茎的基本组织中。单个分泌道原始细胞起始于离茎端约1毫米处的基本分生组织中,原始细胞经分裂形成5—7个上皮细胞包围着中央的裂生腔隙,成为管道系统。上皮细胞无鞘细胞包围。上皮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发达,并溢出小囊泡向着分泌道腔隙面壁的质膜附近迁移,乳汁中亦存在大量完整的小囊泡。上皮细胞和外围薄壁细胞之间的壁层具有大量胞间连丝,小囊泡和内质网的膜结构与胞间连丝末端相接,同时可见上皮细胞的质膜在数处反折内陷,形成袋状结构,在与上皮细胞相对的薄壁细胞内也有同样现象出现,袋状结构内含小形颗粒或囊泡,并在结构上显示出上皮细胞与相邻薄壁细胞间存在着活跃的物质交流。由此认为。代谢物质以整体小囊泡的形式经胞间连丝或内陷的质膜向分泌道迁移是物质运输和分泌的可能方式之一。在电镜下观察,液泡中的积聚物与乳汁十分相似,液泡可能是乳汁的贮存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15.
长喙毛茛泽泻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繁育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rostratumStapf)及3个对照种冠果草[Sagitariaguayanensisssplappula(DDon)Bogin]、武夷慈姑(SwuyiensisJKChenetal)、矮慈姑(SpygmaeaMiq)共6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自花受精和以营养繁殖为主的长喙毛茛泽泻维持较低的遗传多样性,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064和0104。以自花受精为主的冠果草遗传多样性更低,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039和0067。异体繁育但以营养繁殖为主的武夷慈姑遗传多样性比长喙毛茛泽泻的高,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111和0183。以异体繁育为主和营养繁殖的矮慈姑遗传多样性在这4个种中最高,其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155和0269。4个种的内繁育系数F值全为负值。冠果草、长喙毛茛泽泻、武夷慈姑直至矮慈姑,其异交程度从几乎为零逐渐递增,而其遗传多样性指标也相应地增高。长喙毛茛泽泻的遗传多样性程度高于冠果草但冠果草并不濒危,因此遗传多样性较低并不是濒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宽叶泽苔草Caldesia grandis隶属泽泻科Alismataceae,是一种珍稀濒危水生植物。其化学成分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气质联用的方法鉴定了该植物的43种化学成分,并总结了已报道的其近缘泽泻属Alisma、慈姑属Sagittaria、刺果泽泻属Echinodorus植物的化学成分,据此进行化学分类学分析:它们的特征化学成分是二萜,宽叶泽苔草和泽泻属植物的二萜成分是处于二萜生源合成途径最顶端的kaurane类型;慈姑属植物的二萜成分既有处于该途径底端的clerodane型、中间的pimarene型,也有顶端的kaurane型、abietene型二萜;刺果泽泻属植物的二萜成分是处于该途径底端的clerodane型。宽叶泽苔草和泽泻属植物都有桉叶烷型和愈创木烷型的倍半萜。因此宽叶泽苔草和泽泻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比慈姑属、刺果泽泻属植物的近,由此推测它们的进化层次可能依次是刺果泽泻属植物、慈姑属植物、泽泻属植物、宽叶泽苔草。  相似文献   

17.
冠果草的性表达状态及其进化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双全  宋旎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11):1108-1114
通常认为雄花两性花同株是植物性表达两性花进化到雌雄异株的过渡类型之一。慈姑属仅冠果草(Sagittaria guyanensis H.B.K.subsp.lappula(D.Don)Bojin)的性表达为典型的雄花两性花同株,其他种为雌雄同株。对冠果草野外和实验居群的性配置进行了定量观察。东乡和武夷山居群雄花的比例分别为2.48%0.96%。实验表明,栽培条件影响冠果草的性表达:在营养较好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