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捕食线虫真菌是环境中线虫密度的主要控制因子之一, 目前对水生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我们对大理州洱源县西湖不同样点底质中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 并对底质中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与线虫密度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从78 份底质中分离到135 株捕食线虫真菌菌株, 初步鉴定有3 属23 种捕食线虫真菌, 待定种3 种。捕食线虫真菌总检出率为85.90%, 其中Arthrobotrys oligospora 和Arthrobotrys conoides 的物种优势度Y 值分别为0.091 和0.023, 检出率分别为31.35%和12.71 %, 为优势种。在所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中, 产黏性菌网的种类占86.44%。表明西湖底质中存在丰富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 产黏性菌网的捕食线虫真菌为优势种群。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与线虫密度呈负相关关系(r=–0.957, P<0.01), 负相关性极显著, 即捕食线虫真菌种群对线虫密度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灵长类动物体内寄生线虫感染情况严重。我国特有珍稀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肠道也受到寄生线虫感染,其健康极受影响。滇金丝猴数量稀少,极需保护。捕食线虫真菌是线虫的天敌,具较高的生防动物寄生线虫的潜力。为提供应用捕食线虫真菌生防滇金丝猴肠道寄生线虫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从滇金丝猴粪便分离捕食线虫真菌,量化测定及比较不同捕食器官类型和来自不同生境的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率,从中筛选有较高捕食率的菌株。结果显示,从滇金丝猴粪便及其他不同生境共筛选到3株捕食率较高的捕食线虫真菌菌株:Dactylellina gephyropaga(331-1),Dac.drechsleri(84-1),Drechslerella dactyloides(342-2),其捕食率分别为:81.10%,76.17%,81.33%,其中331-1分离自滇金丝猴粪便,该菌株具有高效生防滇金丝猴肠道寄生线虫的潜力;来自不同生境或同一生境同种不同株的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率差异较大;产黏性菌网的捕食线虫真菌其捕食率普遍低于产收缩环、黏性分枝和黏性球的捕食线虫真菌;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率与捕食器官生成速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捕食器官是捕食线虫真菌分类鉴定和生防应用的重要依据,常规鉴定捕食线虫真菌的方法是在原始分离培养中直接观察和测量捕食器官和孢子,如果没在捕食器官或缺少其他特征不能鉴定时,只有挑取孢子到营养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后再进一步鉴定,如何诱导纯培养物捕食器官的产生是很关键的  相似文献   

4.
捕食线虫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食线虫真菌是一类通过捕食器官捕食线虫的生物,在自然界是影响线虫数量的主要因子。对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器官、捕食机制、捕食线虫真菌的形态及其在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食线虫真菌资源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李国红  张克勤 《菌物学报》2011,30(6):836-845
食线虫真菌是指寄生、捕捉、定殖和毒害线虫的一类真菌,这类真菌是自然界中线虫种群控制的重要因子,也是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研究材料,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全世界共报道700余种食线虫真菌,包括捕食线虫真菌380余种,线虫内寄生真菌120余种,产毒真菌270余种和大量机会真菌。针对丰富的食线虫真菌资源,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捕食线虫真菌资源的分类、系统进化、生态分布、有性无性联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线虫内寄生真菌侵染宿主的方式及产毒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挖掘等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研究,文章综述了以上研究进展并简述了食线虫真菌资源的生物防治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郊区果园的苹果和葡萄根际的捕食线虫真菌进行调查,发现苹果和葡萄的根际不同位置的捕食线虫真菌数量不同,内标际捕食线虫真菌数量大于外根际,而外根际捕食线虫真菌数量又叁于游离土壤中的捕食线虫真菌数量;在苹果根际发现的捕食线虫真菌共有9种:Arhrobotrysdactyloides,A.cligospora,A.musiformis,A.cladodes,A.brochopaga,Arthrotr  相似文献   

7.
坡向尺度差异对大理苍山捕食线虫真菌分布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理苍山地区不同尺度坡向上捕食线虫真菌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利用系统采样法对大理苍山东、西坡及其次级南、北坡的捕食线虫真菌进行调查。按照五点采样法采集苍山东、西坡及其次级南、北坡土壤样品共300份。采用传统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所得菌株,按照新分类系统进行分类,鉴定为3属12种57株捕食线虫真菌。结果表明:苍山各尺度坡向捕食线虫真菌检出率和多样性指数均是西坡大于东坡,次级南坡大于次级北坡。次级南、北坡向间捕食线虫真菌群落差异大于东、西坡向间;西坡次级南、北坡向间的群落差异最大;东、西坡向的次级南坡向间群落差异也较大;东坡次级北坡与西坡次级北坡间的群落最为相似。产黏性菌网的Arthrobotrys属、产黏性球和黏性分枝的Dactylellina属在东、西坡及其次级南、北坡间均有分布,而产收缩环的Drechslerella属仅在西坡有分布。因此,坡向是影响苍山捕食线虫真菌空间分布格局的驱动因子之一,不同尺度坡向上捕食线虫真菌分布格局存在差异;次级南、北坡间捕食线虫真菌群落差异性比东、西坡间大,小尺度坡向间地理屏障对捕食线虫真菌分布格局的影响大于大尺度坡向间环境异质性的作用;环境筛选和扩散限制均会影响到捕食线虫真菌的群落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郊区果园的苹果和葡萄根际的捕食线虫真菌进行调查,发现苹果和葡萄的根际不同位置的捕食线虫真菌数量不同,内根际(包括根表)捕食线虫真菌数量大于外根际,而外根际捕食线虫真菌数量又大于游离土壤中的捕食线虫真菌数量;在苹果根际发现的捕食线虫真菌共有9种:Arthrobotrysdactyloides,A.Cligospora,A.Musiformis,A.Cladodes,A.Brochopaga,Arthrobotryssp.,Monacrosporiumeudermatum,M.Sph  相似文献   

9.
食线虫真菌作为线虫的天敌,是一种潜在的线虫病害的生防制剂。食线虫真菌通过形成特殊的捕食器官或产生粘性孢子和毒素等方式捕捉和侵染线虫。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生物信息学的应用,越来越多真菌基因组已经被测定和报道。目前,已经有7种食线虫真菌的基因组被报道,包括捕食线虫真菌寡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线虫卵寄生真菌厚垣普可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和内寄生真菌明尼苏达被毛孢(Hirsutella minnesotensis)等。本文对食线虫真菌的基因组特点、毒力相关基因家族的扩张、捕食器官形成调控和进化机制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对组学时代食线虫真菌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采集高黎贡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242 份, 从中分离鉴定出3 属23 种捕食线虫真菌, 包括节丛孢属 (Arthrobotrys),小掘氏孢属(Drechslerella)和小隔指孢属(Dactylellina)。随海拔升高, 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及检出率逐渐递减, 在海拔1410-2123 m 的低山地带捕食线虫真菌最为丰富, Arthrobotrys oligospora 和Arthrobotrys musiformis 为优势种, 总检出率分别为44.39%和15.61%, 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3 和2.19。在海拔2200-3484 m, A. musiformis 为优势种, 总检出率是16.62%。所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中, 产黏性菌网的菌种占优势(78.26%), 为高黎贡山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