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生物因素方面考虑,分析了导致石质文物病害的主要原因和机理,并综述了国内外石质文物保护的现状、防治和修复方法。地衣是引起石质文物腐蚀的关键生物类群,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地衣进行石质文物防治的研究鲜见报道。作者建议,石质文物的地衣生物腐蚀及防治研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石质文物地衣必须首先进行系统的种类调查;(2)对地衣腐蚀石质文物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3)探寻地衣病害安全有效的去除方法;(4)逐步探索地衣病害修复后的监测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2.
石质建筑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不可避免地遭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和苔藓等引起的生物风化问题普遍存在,生物风化的长期累积效应会导致石质建筑在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和美学特征等方面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和损坏.因此,运用不同方法来减少生物对石质建筑的侵蚀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根据典型案例整理归纳了目前研究中生物风化治理...  相似文献   

3.
于淼  朱旭东  潘皎 《微生物学报》2011,51(11):1147-1453
本论文针对国内外最新的石质文物微生物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核酸分析鉴定方法、细胞膜分析法、次级代谢产物分析法和传统培养法等。并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对石质文物的生物保护提出展望。石质文物微生物的无损或微损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对于进一步清理石质文物的微生物污染,有效防治微生物对石质文物的腐蚀,保护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微生物广泛定殖于古代壁画、石质文物及其他类型文化遗产上并造成危害,其中优势病害真菌白色侧齿霉菌的分布尤为广泛,其可在多种文物和极端环境中生存,严重威胁着珍贵文化遗产的长久保存。白色侧齿霉菌的分类命名经历了几次变化,导致其对文物的影响尚未被特别关注。本文以白色侧齿霉菌为主线,梳理了其分类发展简史、分布范围、文化遗产类型偏好,分析了其生理、生化、生态特征及潜在的生物退化机制,提出了其可作为文化遗产微生物危害的指示物种,讨论了此类典型壁画微生物的防治对策,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对微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日益感兴趣,不仅因为释放挥发性物质的微生物种类超出人们现有的认识,而且这些微生物挥发性物质成分复杂、功能多样。本文从现有微生物挥发性物质收集、分析方法以及微生物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释放挥发性物质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多样性、抗菌挥发性物质成分的多样性以及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此外,作者还对产生挥发性物质的微生物新种类,特殊生物活性物质结构、功能、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前景等研究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林木白蚁的生物防治和生物源农药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白蚁在我国南方林区危害严重.目前,林木白蚁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残毒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构成极大威胁.利用生物防治以及生物源农药对林木白蚁进行防治具有高效、低毒,与环境兼容的特性,极具发展潜力.本文综述了生物防治以及生物源农药防治林木白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白粉病是危害瓜类作物最为严重的一种气传病害,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synonym Podosphaera fusca)和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synonym Erysiphe cichoracearum),其中对Podosphaera xanthii的报道较为常见。主要概述了瓜类白粉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病理特征和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微生物源生防制剂和植物源生防制剂对瓜类白粉病的防治成果,并对当前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研究的历程中有一些特别的生物作为模式研究对象,为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模式生物的结构简单,生活史短,人工繁育便利,基因组小,基因组成少等特点,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一种便利的工具,同时也可以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方面的工作提供理想的实验系统,并发展新的基因组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9.
草坪地下害虫蛴螬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蛴螬是草坪上最重要的一类地下害虫 ,对草坪的危害极大。文章综述了应用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病原真菌、原生动物、昆虫病毒和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等生防因子防治草坪害虫蛴螬的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草坪害虫蛴螬防治的研究发展方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云冈石窟石质文物表面及云冈石窟周边岩石样品中微生物的研究,建立可用于快速检测石质文物中微生物的方法。【方法】选取云冈石窟石质样品和云冈石窟周边岩石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CR-DGGE技术对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根据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可以得出云冈石窟中检测出的微生物主要分为四大类群:γ-变形菌纲、鞘脂杆菌门、α-变形菌纲和放线菌纲;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比对结果,可以知道云冈石窟周边类似岩石样品中的微生物主要属于γ-变形菌纲、厚壁菌门和α-变形菌纲等。【结论】本实验成功检测出云冈石窟石质样品表面及云冈石窟周边岩石样品中的微生物类群,为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也证明了DEEG和分子克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是检测石质文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一种可操作性强、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