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深入探讨溃疡膏治疗皮肤溃疡的机理。方法 对110例臁疮创面感染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选出出现频率较高的五种细菌,进行抑菌试验,并与临床疗效平行观察。结果 溃疡膏对觉皮肤感染性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除对大肠埃希菌无抑制作用外,对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具高度敏感性(抑菌圈直径φ≥25mm),对金黄色球菌为中度敏感(20mm≤抑菌圈φ≥25mm),且与临床疗效基本相符。结论:溃疡膏对创面感染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溶剂分级提取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根、茎、叶及种子中的蛋白质,结果表明总蛋白以种子中的蛋白含量最高,而营养器官以叶中的蛋白含量较高。当年种子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贮藏种子。不同溶剂分级提取的当年生种子、根、茎和叶中各组分,以碱提组分蛋白含量最高。用含不同盐离子浓度的缓冲液和不同pH值的广泛缓冲液提取骆驼蓬种子的蛋白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缓冲液条件为含0.2mol/LNaCl,pH:7.0~8.0的5mmol/LPBS缓冲液。硫酸铵沉淀法获得的骆驼蓬种子中的蛋白粗提物(1.2mg/mL)对供试真菌交格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指状青霉菌(Penicillium degitat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和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意大利青霉菌和交格链孢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9.50和18.50mm。对供试细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臭鼻克雷伯菌(Klebsiella penumoniae)、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a)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等6种病原细菌也有抑菌作用,其中对臭鼻克雷伯菌、福氏志贺氏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病原细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10.20、10.10和9.30mm。  相似文献   

3.
银沙槐内生放线菌抗菌活性及其与内生细菌的拮抗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荒漠濒危植物银沙槐根部分离到内生放线菌12株和内生细菌31株.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对内生放线菌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3株放线菌对3种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2株完全无抑菌作用.采用菌块抑制法分析内生放线菌对来自同一植物内生细菌的抑制效果,44.9%的组合出现抑制现象,最大抑菌圈直径为28.5mm,最小者仅8.25mm,主要抑制对象是革兰氏阴性菌和芽孢菌;55.1%的组合无抑制现象.说明内生菌的相互作用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濒危植物七子花中分离到38株内生真菌,综合运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其分类地位。38株植物内生真菌分属于6个属和1个无孢子群,其中交链孢属和刺盘孢属为优势菌群,葡萄座腔菌属、镰刀菌属、赤霉菌属、拟茎点霉属和无孢子群为常见属。以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靶标菌对获得菌株发酵液粗提物进行抑菌试验,发现95%以上的菌株对试测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表明七子花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十分普遍;其中QZHⅡ10对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2.0 mm;而QZHⅡ07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圈达到15.5 mm。这表明七子花内生真菌具有开发为微生物源杀菌剂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复方蛇床子灌注液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杀作用。方法复方蛇床子灌注液为受试药物,6种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实验菌株,采用测定抑菌圈的琼脂平板扩散法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 IC)的药物固体培养基法来评价复方蛇床子灌注液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复方蛇床子灌注液对6种供试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0.1 g/mL的原药液对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了强大的抑制作用(M IC值达0.0015 g/mL),抑菌圈直径分别高达33 mm和28 mm。结论复方蛇床子灌注液对奶牛乳房炎6种主要致病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抗菌谱广,药物浓度与抑菌效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患者病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1998年1月-2000年1月所有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菌株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内感染仍以G^-菌为主占83.3%,其次为真菌11.1%,G^ 菌5.5%。G^-菌以不动杆菌属为主,占26.7%。G^ 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主。金葡菌中耐苯唑青霉素的金葡萄(MRSA)占66.6%,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萄)中耐苯唑青霉素的表葡菌(MRSE)占33.3%。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80.0%。在细菌耐药性方面,G^-菌对泰能的耐药率最低为2.6%。结论:重症监护患者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真菌和G^ 菌与应引起重视,且大多数病原菌耐药率较高,使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医院感染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7.
大蒜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常规分离方法对大蒜鳞茎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采用对峙法和平板涂布法对分离的内生菌进行拮抗试验研究,并对菌株DSP6进行16S rDNA全序列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19株内生细菌,其中10株菌对2种以上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总数的52.6%,DSN7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圈半径最大,为13mm;17株菌对5种病原细菌中至少1种有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总数的89.5%,其中菌株DSP3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半径最大,达到10 mm;菌株DSP6对供试的9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抑菌圈平均半径最大,为6.88mm;16S rDNA全序列鉴定显示,菌株DSP6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xarquiensis相似性为100%,表明菌株DSP6为Bacillus axarquiensis。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四肢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1月期间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220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创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观察感染组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分布特点,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血清血清促炎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220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中,有64例出现创面感染,感染率为29.09%。64例感染患者中共检出10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比67.65%(69/10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52.94%)、鲍氏不动杆菌(7.84%)、大肠埃希菌(2.94%)排前三位;革兰阳性菌占比32.35%(33/10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71%)、表皮葡萄球菌(7.84%)排前两位;无真菌检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四肢深度烧伤患者是否发生创面感染与术后有无残余创面、是否合并糖尿病、烧伤面积、是否存在吸入性损伤、住院时长、烧伤深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烧伤部位、烧伤原因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有残余创面、合并糖尿病、烧伤面积≥40%、存在吸入性损伤、烧伤深度为III度是四肢深度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四肢深度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概率较高,且感染者的炎性反应更为剧烈,创面感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创面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应及早干预并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探究从油樟(Cinnamomum longipaniculatum)叶中提取出的不同极性黄酮样品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志贺杆菌(Shig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和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五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五种病原菌为指示菌,将不同的黄酮样品滴加在滤纸片上,观察抑菌圈的大小。结果显示,样品Fr1、Fr2、Fr3、Fr4和Fr7对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样品Fr2、Fr3、Fr4、Fr5、Fr7和Fr8对志贺杆菌有抑菌作用;样品Fr4和Fr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样品过孔和Fr4对黄曲霉菌有抑菌作用;样品过孔对稻瘟病菌有抑菌作用。故不同极性的黄酮样品有良好的抑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猪肠道食糜分离的芽孢杆菌进行鉴定,并通过体外法评价其益生效果。方法实验从健康猪肠道食糜中筛选到1株能抑制大肠埃希菌、副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巴氏杆菌生长,并与中草药五倍子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芽孢杆菌AP139。结果经16S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芽孢杆菌AP139联合中草药五倍子发酵结果表明:5%组对4种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扩大了1.20、14.45、23.54和6.09 mm,其抑菌效果优于未发酵,对巴氏杆菌PM2010和猪大肠埃希菌抑菌圈极显著提高(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有显著提高(P0.05)。经体外益生效果评价得知,AP139菌株在pH=5.0~8.0的条件下活菌数均较高,NaCl浓度为1%时生长较好,0.3%胆盐和人工肠液分别处理3h后存活率分别达84.26%和89.35%。结论芽孢杆菌AP139具有良好的协同抑菌作用,并具有益生菌的耐酸、耐胆盐、耐胃肠液等特性,可适应动物胃肠道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