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4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西安世博园(109°02′57″E,34°19′23″N,海拔389 m)观察和拍摄到1种鸟类,根据野外观察外部形态特征并结合所拍摄照片(图1),后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志》(赵正阶,2001),确定为乌灰鸫Turdus cardis。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以及相关文献,其在陕西省尚未记述,为陕西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正作者在山西进行野外调查期间,曾在不同地区多次发现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的活动。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期间,在两个地点(38°46′38.16″N,111°54′51.33″E,海拔2 237 m;38°46′39.54″N,111°54′54.39″E,海拔2 298 m)拍摄到灰头鸫的照片及视频,拍摄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2月27日,在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的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猎科Ltl-6210MC)监测到了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经作者查阅文献(黄族豪等2010,邵明勤等2010,郑光美2011,黄慧琴等2016,涂飞云等2016),确定这是江西首次记录到该鸟种。发现地坐标为115°16′37.89″N,29°0′23.91″E,海拔  相似文献   

4.
梁斌  周润邦  李波  王宁 《动物学杂志》2017,52(4):726-726
<正>2017年4月25日早晨,市民梁建美女士,在海南省海口市市区距离海岸不到1 km的路边绿篱下(20°01′43.93″N,110°18′29.70″E,海拔12 m)救助1只鸟(图1)。经作者查阅文献(约翰·马敬能等2000),确认为蓝翅八色鸫(Pitta moluccensis),经检查该鸟羽毛完整,几乎没有磨损,排除人为笼养逃逸的可能,判断为自然过境或者迷鸟,确认为海南鸟类新纪录(郑光美2011)。该蓝翅八色鸫,体重62.99 g,体长174.8 mm,翅长121.0 mm,尾长53.3 mm,头喙长67.13 mm,喙长39.50 mm,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用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其中1台红外相机(位置信息:114°14′54″E,31°56′10″N,海拔268m)于2019年3月19日拍摄的一段视频中记录到1只鸫科(Turdidae)鸟类。该鸟头和颈部灰色,背部及腹部栗红色,飞羽及尾羽黑色,喙黄色。经查阅《中国鸟类图鉴》(赵欣如等2019)、《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等文献,确定其为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雄鸟。因从视频中未观察到更多该鸟的形态特征,不能确定其所属亚种。  相似文献   

6.
黄秦  林鑫  梁丹 《动物学杂志》2016,51(5):906-906
正2015年6月在湖南省桂东县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54′02″~26°06′59″N,113°37′39″~113°50′08″E,900~2 048 m)发现两种雀形目鸟类,通过查阅文献(郑光美2011,邓学建等2012),确认为湖南首次发现。1灰冠鹟莺Seicercus tephrocephalus2015年6月16日傍晚,在湖南桂东八面山保护区金银铺保护站到主峰之间,海拔1 400 m处的矮林中发现1只小型的莺。该莺体长约11 cm,上体灰绿色而下体黄,黄色的眼圈显著,具黑色的头侧线,顶冠灰色。通过外  相似文献   

7.
宋要强  刘平 《动物学杂志》2016,51(2):260-260
正2015年12月30日,在镇坪县境内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浪河口(32°04′38″N,109°29′35″E,海拔813 m)发现并拍摄到2只灰背燕尾(Enicurus schistaceus,图1)正在河道乱石滩上觅食。经查阅《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及保护》(于晓平等2013)、《中国陕西鸟类图志》(孙承骞2007)、《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11)和相关文献资料(巩会生等  相似文献   

8.
2016年12月24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双山岛(120°23′45.69″E,31°59′30.50″N,海拔2m)进行鸟类调查时,发现1只在林间活动的小型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并拍到其停歇在树枝的清晰照片(图1),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等资料,确定该物种为铜蓝鹟 Eumyias thalassinus,为江苏省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2020年10月25日,在浙江省玉环市玉环漩门湾湿地三期围垦区内发现1只活动于沼泽的褐色滨鹬,地理坐标121°16′52.35″E,28°9′14.17″N.经核对《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 马敬能等,2000)和《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马志军等,2018),确认是斑胸滨鹬Calidris melanotos(图1)...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6月 15日笔者在河北省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38°2 3′5″~ 38°33′4 4″N ,117°18′15″~ 117°38′17″E)进行鸟类资源调查时 ,于下午17:4 0左右在南大港农业发展公司大院西侧的榆树 (Uimuspumila)上发现一只体长约 4 0cm的鸟 ,体似鸦 ,尾似鹊。在距其约  相似文献   

11.
正在对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科学考察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红外相机(Ltl-6210MC,Ltl Acorn,珠海市猎科电子有限公司)陷阱法。其中,安放在天平山保护站的第676号相机(位点坐标:29°46′46.11″N,110°5′44.63″E,海拔1 463 m)分别于2015年11月26日、11月28日和12月19日拍摄到1种鸫科鸟类(图1)。其主要形态特征为:上体呈单一  相似文献   

12.
正采用夜鹰HD-SG-009红外相机对宁夏泾源县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哺乳动物及地面活动的鸟类进行监测期间,于2018年6月10日在二龙河林场安放的红外相机(35°16′24.35″N,106°20′56.84″E,海拔2 535 m)拍摄到一种雀形目鸟类(图1a)。该鸟除翅和尾羽黑褐色外,其余全为橄榄褐色;嘴橘黄色,眼圈黄色,腿和爪暗肉色。2019年3月9日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24′19.38″N,106°23′13.08″E,海拔1 782 m)拍摄到一种雀形目鸟类(图1b)。其额、头顶、枕、眼先、眼周均为黑色;耳羽灰褐或棕褐色,背、肩、腰至尾上覆羽土  相似文献   

13.
汪青雄  肖红 《四川动物》2020,39(1):90-90
2018年5月25-29日进行陕西省榆林地区鸟类监测时,在陕西省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9°53′33″E,39°04′26″N,海拔1220 m)观察到15只文须雀Panurus biarmicus,其中,雄性成鸟2只,幼鸟13只。用Kowa双筒望远镜(10×42)观察,Canon EOS 7DⅡ和100~400 mm变焦镜头相机拍照(图1、图2),该鸟嘴黄色,脚黑色,上体棕黄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尾甚长。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17日,笔者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的药用植物园(30°38″24’N,104°03″59’E)进行成都春季林地迁徙野鸟调查时,观察到一只与白眉鸫Turdus obscurus结伴觅食,但形态存在明显差异的鸫属鸟类,经拍摄图片鉴定确认,为四川省鸟类新纪录——褐头鸫Turdus feae。野外观察该鸟体型、白色眉纹和眼下白斑、飞行时发出嘶声等均与白眉鸫近似,但头部、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0月3日,在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的营盘圩(113°59′9.00″N,29°0′23.91″E,海拔1 076 m)环志站附近记录到了白尾蓝地鸲(Myiomela leucurum),此地主要植被类型为针叶林,该鸟确认为雌性,全身黄褐色,两翅羽缘红褐色,尾羽基部两侧具白斑,眼圈淡黄色,上喙黑色、下喙肉色。经作者查阅相关文献(黄族豪等2010,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6月28日,笔者与宁波市镇海区农林局工作人员在镇海区兴丰村渔塘(121°37′45″N,29°58′24″E)救助大型鸟类1只,经鉴定为红脚鲣鸟(Sula sula),通过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11)和"浙江鸟类名录更新"(Chen et al.2012),确认为浙江首次发现。该鸟为红脚鲣鸟亚成近成鸟,初级飞羽和覆羽呈暗褐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5月12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岭曹家垭(29°58′48.43″N,110°52′42.30″E,海拔661 m)拍摄到一只低空盘旋体型较大的猛禽。该鸟翅形圆,飞羽上具暗灰色和黑色横带,余部红褐色横纹与腹部相连,尾羽具3道宽阔的暗色横斑,经鉴定为褐冠鹃隼(Aviceda jerdoni)(图1)。经查阅相关文献(约翰·马敬能等2000,赵正阶2001,郑光美2011),确定为湖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8.
浙江龙泉发现斑尾鹃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7月11日,在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市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梁岙村(27°54′19.30″N,119°11′6.90″E)利用红外相机(Ltl 6210)拍摄到2只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图1)。尽管斑尾鹃鸠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一书中的分布图覆盖了部分浙江省(约翰·马敬能等2000),但《浙江动物志·鸟类》(诸葛阳1990)、《中国鸟类分类与分  相似文献   

19.
2021年6月12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东侧入口附近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毗邻省道S301的浅水沼泽区(100°27′57.81″E,39°59′27.21″N,海拔1405 m)发现2对体色近黑色的鸥科Laridae鸟类,并拍摄到其孵卵的清晰照片(图1).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14日,重庆清华中学寻禽记观鸟会在重庆市巴南区的清华自然保护小区缓冲区南观景台(106°32′11″E,29°27′22″N,海拔200 m)附近发现1对偏褐色八哥,1只在樟树上鸣叫,1只在水沟饮水;次日在核心区罗家湾林区(106°32′9″E,29°27′28″N,海拔190 m)又听见其鸣叫声.经鉴定为重庆市鸟类新纪录--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 (Linnaeus, 17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