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青海湖地区6只死亡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携带的蜱虫进行了鉴别和统计,发现普氏原羚均染有阿坝革蜱(Dermacentor abaensis),平均感染数量为14只,主要寄生于头、颈部和背腰部。根据普氏原羚的带虫和周边畜牧业状况,提出预防和减少普氏原羚寄生蜱虫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5年6—7月和9月,运用样线法研究了青海省天峻县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 的集群行为。该地区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集群类型分为雌性群、雄性群、混合群及母子群。四种集群类型中,雄性群出现的频次均为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41%和50%);其次为雌性群(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34%和30%);再次为母子群和混合群。比较集群规模发现,除藏原羚母子群显著大于普氏原羚(P=0.015)外,两个种其余集群类型规模差异不显著。集群规模出现频次:单只出现的频次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21.9%和18.7%);2—8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62.6%和67.6%;大于9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仅占15.5%和13.7%。另外,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平均集群规模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14;藏原羚,P=0.008);在雄性群、混合群规模均较产羔前略有增大的情况下,雌性群的规模却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01;藏原羚,P=0.002),成为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集群规模变小的主要原因。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草青期的集群类型、集群规模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
普氏原羚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普氏原羚的系统地位、生态行为和濒危现状了解有限。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研究人员对普氏原羚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除了普氏原羚的生态学、行为学、种群和栖息地现状以外,研究者还研究普氏原羚种群间的基因流,澄清了原羚属的分类地位,发现青海湖地区是目前普氏原羚的惟一分布区。有关普氏原羚的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认识普氏原羚及中国羚羊的系统演化与科学地位,而且为实施对普氏原羚的有效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5年6—7月和9月,运用样线法研究了青海省天峻县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的集群行为。该地区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集群类型分为雌性群、雄性群、混合群及母子群。四种集群类型中,雄性群出现的频次均为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4l%和50%);其次为雌性群(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34%和30%);再次为母子群和混合群。比较集群规模发现,除藏原羚母子群显著大于普氏原羚(P=0.015)外,两个种其余集群类型规模差异不显著。集群规模出现频次:单只出现的频次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21.9%和18.7%);2—8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62.6%和67.6%;大于9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仅占15.5%和13.7%。另外,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平均集群规模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14;藏原羚,P=0.008);在雄性群、混合群规模均较产羔前略有增大的情况下,雌性群的规模却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01;藏原羚,P=0.002),成为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集群规模变小的主要原因。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草青期的集群类型、集群规模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数量化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1998年8月至1999年8月,在湖东种羊场地区开展了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研究。在湖东-克图沙丘和草原交界处沿约30km的样线开展种群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共发现582只普氏原羚,在研究中选择了8类与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相关的生态因子:植被类型,食物丰富度、草原围栏,隐蔽条件。人为干扰、距公路距离,距沙丘距离和距农业用地距离,研究了普氏原羚的生境选择,在研究中,将这些生态因子分别分成3个等级,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的预测性方程,通过对生态因子和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进行方差分析,判断影响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人为干扰和围栏,其次为食物丰富度,距沙丘距离和农业用地距离,植被类型,隐蔽条件和与公路距离对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为了掌握该物种的分布和种群状况,我们于2014–2015年采用全面调查和直接计数的方法,对普氏原羚的分布、种群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普氏原羚分布在青海湖周边12个隔离的分布点,与全国第一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结果相比,有多个新的分布点被发现,分布范围和面积扩大;调查共发现1,238只普氏原羚,与2010年以后的调查结果相比,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然而,仅有4个分布点位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尽管刚察县成立了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天峻县成立了普氏原羚自然保护站,但现有的管护力度仍然不够,且缺乏系统的管理规划。我们建议在天峻县布哈河上游的生格–快尔玛地区成立普氏原羚自然保护区;同时建立适当的生态补偿机制,协调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鉴于目前圈养种群发展迅速,建议在历史分布区选取合适的地点进行人工繁育个体的迁地放归。  相似文献   

7.
曾岩  李春旺 《生物多样性》2004,12(6):645-645
普氏原羚(Gazelle 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物种,目前其分布地仅局限于青海省青海湖环湖部分区域,种群数量仅300多只,是日前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1988年,普氏原羚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极危(CR)级动物。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的种群结构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普氏原羚是中国的特有动物。 1986年在青海湖地区仅发现 35 0只普氏原羚 ,分布于鸟岛、湖东 克图和元者 3个种群之中。 1996~ 1998年 7月至 8月 ,我们沿设定的 10条样线对青海湖地区的普氏原羚进行了考察。调查样线总长度为 37 5 5km。观察记录距样线两侧 10 0m以内普氏原羚足迹链和狼足迹链、粪堆和尿迹。同时记录观察样线两侧 6 0 0m以内的普氏原羚个体 ,记录群体大小、性别和年龄 ,然后 ,计算单位样带面积上普氏原羚和狼的密度。 1997年湖东 克图种群雄羚占 2 9%、雌羚占 5 0 %和幼羚占 2 1% ;元者种群雄羚占 2 9%、雌羚占 43%和幼羚占 2 7%。狼捕食是 1997年湖东 克图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湖东 克图沙漠中 ,1996年普氏原羚群体大小为 9 0± 6 9只 (平均数±方差 ) ,密度为 3 19± 3 5 9只 /km2 ,而 1997年为 4 2± 3 9只 /km2 ,密度为 1 14± 1 0 9只 /km2 。 1997年冬季猎狼后 ,湖东 克图种群数量回升到 2 14± 3 13只 /km2 ,幼羚占群体的2 7%。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东-克图地区普氏原羚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历史上曾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现仅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地区。作者通过2002–2004年不同季节的实地调查,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以可食植物丰富度、坡度、隐蔽条件和人类活动等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普氏原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东-克图地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普氏原羚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493.76hm2和18624.06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5%和60.15%;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普氏原羚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减少了5.81%和33.09%,而不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38.90%。由于普氏原羚的生境受到居民地、道路、围栏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导致大量适宜生境丧失,生境隔离和破碎化日益加剧,建议重新规划保护区,将普氏原羚的适宜生境划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建立生境廊道,拆除部分围栏,以提高普氏原羚的生境质量,促进其种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普氏原羚的活动规律与生境选择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普氏原羚生活在沙漠与干旱草原生态交错区(Ecotone)。青海湖畔沙漠中植被盖度较高,沙地沙蒿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多,而沙地柏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少。普氏原羚在沙地和距离沙地2~3km以内的地域内活动,利用起伏沙丘作为隐蔽生境。草原中的芨芨草群落、冷蒿—紫花针茅群落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取食场所。普氏原羚具晨昏型活动规律,在傍晚和清晨取食,其活动避开牛羊的取食时间。普氏原羚常常聚群活动,它们在繁殖期、育幼期和交配期形成大小不同的群体。群体的类型包括同性群、混合群和单一个体群。非繁殖季节普氏原羚雌雄分群活动。目前在人为活动影响下,普氏原羚很难进行季节性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