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改良Forrah法对自来水厂原水和出厂水中病毒进行检测的结果。从不同季节原木中,均检测到病毒,含量在4—50pfu/10升,病毒种类以肠道病毒为主,其中尤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多,温度敏感试验提示主要为非强毒株,有三株可能为强毒株。出厂水40升中未找到病毒,基本符合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饮用水的病毒学标准,10升水中无病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水源性病毒疾病的爆发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报道, 大量研究证实[1], 外环境水体及淤泥是病毒存活循环的主要场所, 并因此频频引发传染病的流行。但在生活环境的各种水体中, 除生活污水外, 其所含有的病毒浓度往往很低, 以目前现有的检测方法, 仍然达不到不经浓缩而直接从水中检测病毒的目的。同时,食源性病毒的感染剂量非常低, 10?100 个病毒粒子即可引发感染。病毒在离体条件下存活力很强, 对各种理化因子有较强的抵抗力, 耐乙醚和弱酸, 用氯仿、反复冻融、超声波处理都不能使其失活。因此, 水环境中微量存在的病毒仍然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在我国, 虽然已经建立起了以PCR 为主导的病毒快速检测方法, 但是对于水样本的前处理技术至今没有找到十分理想的病毒浓缩方法, 无法有效去除样本中的抑制物, 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针对水中食源性病毒的检测和预防。要掌握各种水体中病毒污染的基本状况, 样品中病毒的浓缩是能否得以成功检测的关键。另外,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执行的标准中, 对病毒的检测标准及其指示生物都没有做出明确说明,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由于至今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方法。有鉴于此, 针对水中病毒研究的热点和存在问题, 本刊2009 年第1 期发表了寇晓霞、吴清平等[2]针对自来水和污水两种不同水体中病毒的浓缩方法。在现有的检测和浓缩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创新, 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摸索制约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的关键点, 评价不同方法的优劣和实用性。三氯化铝沉淀法最大的优点是可适用于绝大多数具有不同水质特性的水样, 特别是可以克服膜过滤法因易堵塞而对水体悬浮物浓度有严格限制的缺陷。另外, 就检测条件而言, 该方法无需过滤装置等, 也省去进口的阳电滤膜, 从应用推广的角度更为方便, 费用成本低, 对于系统研究我国水中常见食源性病毒检测和监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目前, 该课题组对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应用。对广州河涌水的病毒污染情况进行了调研,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病毒的污染状况。广州市河涌水中食源性病毒污染的总阳性率为37.8%。其中有7 个点呈诺如病毒阳性, 8 个点呈轮状病毒阳性。文献[3?4]报道此类病毒的流行月份、季节性与环境水中调查的病毒污染情况基本吻合, 说明了临床发病与环境中此类病毒的污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还有些点呈甲肝病毒阳性和星状病毒阳性。调研结果表明三氯化铝沉淀法浓缩水体中病毒的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王福元  张进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1):16-17,33
水中病毒的检测常采用细胞培养,酶免疫及免疫电镜等技术。随着肠道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敏感,特异和快速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扩展了水中病毒检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自然环境的污泥中检测出了病毒,并发现其含量比覆盖水中的病毒含量高得多。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用Poliovirus Ⅰ模拟自然环境,对病毒在水和淤泥中的分布、存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淤泥对水环境中的病毒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相对水而言,淤泥对病毒具有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技术在医疗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污水含有多种病菌、病毒及寄生虫,其直接危害和潜在危害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进行医疗废水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微生物处理主要是通过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法等对污水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破坏病原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消毒效果。不同的处理工艺各有优缺,适合于不同规模的医院。  相似文献   

6.
基于环境污水的传染病病原监测是基于病例的传染病监测体系的重要补充。当前常规的污水病毒富集方法存在人力耗费大、周期长、精密度低等缺陷,导致污水病原监测难以大规模开展。本研究系统地探究了磁珠吸附法(磁珠法)对污水中的传染病相关病毒(包括新冠状病毒(SARS-CoV-2)、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富集的回收率和精密度,探讨了不同样本存储条件对磁珠法富集病毒效果的影响,采取磁珠法和现行标准的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富集含不同SARS-CoV-2拷贝数加标污水中的病毒,并检测SARS-CoV-2的核酸浓度,通过计算病毒载量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限、病毒回收率和重复富集的精密度;利用2023年5月-6月广东省五个地市采集的28份污水样本,比较两种方法对新鲜水样本中SARS-CoV-2、NoV的富集效果,并探索了污水经冻融以及4度保存24 h后,磁珠法富集SARS-CoV-2和NoV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加标水重复试验中,磁珠法的检出限在100拷贝/mL,而经PEG沉淀法富集的100拷贝/mL加标水中仅有一份检出阳性,磁珠法病毒回收率在1000拷贝/mL加标水中的变异系数是0.14,...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近年我国多地对鲜食农产品中诺如病毒的污染调查研究,总结了不同地区和不同鲜食农产品中诺如病毒的污染分布情况和发生季节特点,并对鲜食农产品中诺如病毒的污染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诺如病毒是一种新型食物安全危害因子。自2006年以来,我国由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数量逐年持续增长。鲜食农产品是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载体之一,在生产中易被诺如病毒污染,且后期难以消除。我国对鲜食农产品中诺如病毒的污染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数据积累较少,仅在少数地区检测并发现生菜和浆果中存在诺如病毒污染。在国外被污染的灌溉水被证实是农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的主要污染来源,在国内由于缺乏灌溉水中诺如病毒污染的相关研究,鲜食农产品中诺如病毒的污染源头尚无法明确。本文通过对鲜食农产品和污水/河水中分离出的诺如病毒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初步分析了鲜食农产品的潜在污染来源,为后期开展农产品中诺如病毒的源头防控提供参考,以利于保障鲜食农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EB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是一种与人类肿瘤有密切关系的DNA病毒.在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病毒编码蛋白质的表达,因此研究所表达不同抗原的致瘤作用将有助于研究EB病毒的致瘤机制.本文仅就EB病毒编码蛋白LMP1、EBNA1、EBNA2、BARF0和BARF1在癌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目的在于检查上海市自来水厂中经常规加氯处理后,在杀灭肠道病毒方面的效果。实验采集现场加氯后之水样,加上一定量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LSc减毒株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水中总氯及游离氯含量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消长情况。水厂之二次加氯中以第一次加氯为水处理中杀灭病毒的主要环节,加氯后60分钟即已查不到存活之病毒。  相似文献   

10.
应用所构建的不同脊髓灰质炎病毒-痘苗病毒(下简称PV-VV)重组体,探讨脊髓灰质炎病毒(下简称PV)2A蛋白在重组病毒中的作用。所得到的四个以不同PV基因片段插入痘苗病毒(下简称VV)TK区而形成的重组病毒均有PV抗原的表达,并可诱导抗体产生,但此表达水平明显受到2A蛋白的影响。同时,重组病毒对不同细胞的适应性亦有变化。对此,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