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贝类血细胞及其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贝类由于是开放性系统,不存在特异性体液免疫,贝类的宿主免疫防御包括以血细胞为基础的细胞和体液系统。血细胞能够在体内或体外吞噬各种有机和无机颗粒,清除病原生物和自身损伤或死亡细胞,而且血细胞能够产生各种非特异性体液因子来参与宿主的免疫防御过程。所以贝类的血细胞在宿主免疫防御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贝类养殖规模的扩大,贝类病害日益严重,给中国的贝类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1,2]。所以研究贝类免疫学,特别是贝类血细胞的免疫防御功能和机制,以解决贝类养殖中发生的病害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据国内外有关文献,就贝类血细胞的分类、结构及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为国内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资料。1贝类血细胞结构、分类贝类血细胞的分类一直分歧很大,有人将其分为三类: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也有人将其分为四类: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透明细胞、浆细胞,还有人将其分为八类,甚至几十类,至今无统一命名[3]。关于血细胞的分类,Moore等[4]根据血细胞超微结构和对染色反应的不同,将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血细胞分为两大类,无颗粒的嗜碱性细胞和有颗粒的嗜酸性颗粒细胞...  相似文献   

2.
颈双缘姬蜂毒液对寄主小菜蛾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 (Gravenhorst)及其毒液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一些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颈双缘姬蜂寄生寄主后可引起寄主小菜蛾蛹总血细胞及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数量的上升。寄生后1天观察,血细胞延展行为受到影响,表现在颗粒血细胞放射状丝的产生及浆血细胞伪足的形成受到抑制。通过毒液对寄主离体幼虫血细胞延展行为、形态及活性影响的研究,发现毒液抑制了寄主离体浆血细胞的延展,但对颗粒血细胞的影响不明显;毒液引起寄主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的破裂和死亡,毒液对寄主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反应至40、60及80 min时,毒液处理和未经毒液处理的寄主血淋巴在490 nm处的吸光值差异比较明显。对毒液蛋白成分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毒液中有9种多肽,分子量介于9~50.2 kD,其中50.2、30.5、28.2、25.1 和12.6 kD的多肽含量较高, 与其他蜂毒液的一些作用已知的蛋白条带相似,因而推测它们同样具有免疫及发育抑制作用。结果证明颈双缘姬蜂毒液能破坏寄主细胞及体液因子调节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海洋贝类种类繁多,是近海底栖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因频繁的人类活动导致的贝类入侵问题,往往使该过程不能正常运转。大量研究表明,入侵贝类会抑制原著贝类或其他生物的生长及拓殖,形成单一优势群落,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对海洋渔业生产和近海工程及作业等造成不可预测的危害。目前,欧美等国家针对该问题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十分重视入侵贝类的生物学、生态学与行为学特征及特性的研究,并根据其入侵途径与方式的不同开展了检测、监测、防控及管理工作。但在我国,入侵贝类还未引起相关部门及研究机构的足够重视。本文主要简述了我国近海的3种入侵贝类沙筛贝、指甲履螺和地中海贻贝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行为学等特征及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根据其特性及入侵过程控制的难易,建议在完善我国入侵贝类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强早期预警与检测,以及安全防控和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代贝类学(软体动物)的研究始于“五四”运动之后。自1928年起,前“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和前“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曾先后对内地和沿海某些地区作了零星调查,发表了一些分类论文。抗日战争期间,只对云南、四川等地的陆生和淡水贝类作了一些调查和采集。总之,在解放以前我国的研究机关很少,标本、图书、经费均缺乏,研究人员寥寥无几,研究工作若断若续,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软体动物仅有的一些成果也只限于分类学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贝类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极大的发展。在中国科学院及水产研究机构都设有专门研究软体动物的实验室;有些高等院校及许多水产专科学校,都设立了有关贝类养殖的专业或专门化。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软体动物的研究范围也自分类学、形态学扩展至生态学、生理学、发生学以及食用种的养殖和有害种的防除等等方面。现就上述几个方面的成就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美国能源部Sandia国立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已研制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医用激光检测装置。它利用血细胞作为光一产生系统中的一部分,可以检测到疾病引起的每个单个细胞的形状变化,这些疾病如镰状细胞性贫血和一些与AIDS(爱滋病)病的疾病等。 新颖激光装置称作生物腔激光装置,并在一比邮票还小的半导体片上进行制作,它可以对“包含有成百万以上的细胞的血样中进行扫描检测,并在几分钟内获取每个细胞信息。  相似文献   

6.
溶藻弧菌是严重危害水产养殖的病原菌,能引起鱼类、虾类、蟹类及贝类发生细菌性疾病。溶藻弧菌的大面积发病能引起水产养殖业巨大经济损失,并且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在水产品的微生物检测中,溶藻弧菌一直是检验检疫的重点,其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溶藻弧菌的检测技术进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一些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和小学课外生物小组广泛搜集生物标本中,陆生贝类是最常见的一类。陆生贝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软体动物,大致可以分为带壳的一类和不带壳的一类,带壳的一类统称蜗牛(俗名叫水牛、天螺、蜒蚰螺等),不带壳的一类统称蛞蝓(俗名叫鼻涕虫,无壳蜒蚰螺、赤膊蜒蚰螺等);目前已知全世界陆生贝类有3万多种,我国陆生贝类资源也很丰富,最大的有成年人拳头大,最小的比小米粒还要小,形态千奇百怪,五颜六色,陆生贝类与人的关系极  相似文献   

8.
贝类免疫生物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贝类,即软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的一大类。贝类的免疫生物学研究,作为无脊椎 动物免疫学研究的一部分,在探索物种的起源与进化,以及免疫系统的发生等方面有着重 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贝类在生产上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1。贝类免疫学是贝类病虫害 研究的基础课题。尤其重要的是,人工珍珠养殖技术要求育珠蚌接受由另一只蚌移植来 的外套膜组织小片,这一独特的异体移植过程涉及到免疫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石安静等2,3证实插片手术中普遍存在着细胞识别和排斥现象。但除此之外,国内几乎再没有 其它关于贝类免疫学研究的报道。本文主要从瓣鳃纲(双壳纲)的角度,就已有的成果作 一综述,为国内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王大鹏  史贤明 《微生物学报》2011,51(10):1304-1309
摘要:贝类是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重要传播载体之一,因食用贝类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贝类食用安全监测与控制成为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近几年,笔者在贝类中主要致病微生物分子检测、累积分布和控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贝类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组织分布、净化以及流行病学等方面展开论述。综合国内外研究结论发现,分子检测方法已成为贝类中致病微生物检测的主要手段。另外,贝类中致病微生物主要累积富集在鳃组织和消化腺(包括肠胃和消化盲囊)中,这为致病微生物的检测靶向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黄河口邻近水域贝类生态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口邻近水域是著名的贝类生产区,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文蛤等是该海域重要的增养殖品种.目前,贝类底播养殖最高年产量达30万t,实现产值15.4亿元.然而,贝类过度增殖,将引起海域环境的变化,继而导致贝类死亡率的增加,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因此,基于生态系统的贝类生态容量评估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黄河口邻近水域生态系统营养通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生态系统功能群间的相互影响、生态系统的总体状态,并评估了贝类的生态容量.结果表明: 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TPP/TR)为3.45、总初级生产量/总生物量(TPP/B)为38.91,同时具有较低的循环指数(FCI=0.028)、较高的剩余生产量961.24 t·km-2·a-1和较低的系统连接指数(CI=0.38),说明该系统目前处于发育的不稳定期.贝类生物量的增加对虾虎鱼、虾类和蟹类有正影响, 对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海蜇、浮游动物等功能群有负影响.当前贝类的生物量是5.5 t·km-2,有一定的增殖潜力.模型估算得出的贝类生态容量是18.22 t·km-2,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口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