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聪聪  孟丹  李小娟 《生态学报》2023,43(1):249-262
温度在调节植被物候的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均会对温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植被物候。基于京津冀地区2001—2020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影像,参照物候观测站点监测数据,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出研究区关键物候参数,即生长季始期(SOG)、生长季结束期(EOG)和生长季的长度(LOG),分析近20年京津冀地区耕地、林地、草地不同植被的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城乡差异,从而探讨植被物候对城市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耕地SOG分布呈现双波峰现象,林地和草地的SOG相对集中,3种植被的EOG的分布均较为集中;2001—2020年京津冀大部分地区的SOG提前,EOG推迟,LOG呈现延长的态势。(2)从城乡梯度物候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整体而言耕地、林地、草地3种植被类型的城区物候与农村相比都存在SOG提前,EOG推迟的情况,并且城区与农村的物候差异幅度要明显大于城乡过渡带与农村的物候差异。(3)从城乡梯度物候差异的时间分布特征来看,2001—2020年间,研究区中新老城区、城乡过渡带和农村的SOG提前,EOG推迟,LOG延长,但耕地、林地、草地3种植被物候参数的城乡差异在逐年...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导致城乡居民生计差异凸显,区域尺度的居民生计研究需充分考虑该差异。采用可持续生计方法(SLA),基于县域尺度建立城乡差异化的居民生计测度体系,引入城乡差异因子测度了横断山区县域的居民生计水平。结果表明:(1)引入城乡差异因子能一定程度消除居民生计水平测度研究中城镇居民生计优势对区域整体生计水平的放大作用;(2)2000—2015年横断山区城乡二元性结构特征显著,期间城乡居民生计关键驱动因子差异明显,乡村居民生计发展逐步由自然资本驱动转变为物质资本驱动,城镇规模超过产业发展状况成为影响城镇居民生计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城乡统筹来看,投资规模和信息获取能力开始愈发的显现其对于居民生计发展的积极作用;(3)横断山区县域居民生计水平总体偏低,发展动能总体不足,两极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4)区域居民生计水平总体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海拔、坡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区域内越是生计脆弱的县域,其居民生计发展越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县域居民生计水平同区域劳动力数量、经济规模显著正相关,劳动力充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其居民生计对自然环境扰动具有更强的韧性。总体来看引入城乡差异因子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东海县高中毕业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09年28512例高中毕业生体检结果,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和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东海县高中毕业生HBsAg携带率为3.81%.男生与女生分别为4.56%与2.94%,有显著差异.2007、2008、2009年毕业的高中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5.37%,4.41%和1.55%,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HBV基因型B型感染率为32.53%,C型感染率为66.78%,B、C混合型感染率为0.69%.结论:实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以后,东海县高中毕业生HBsAg携带率低于全国人群平均水平,且呈逐年降低趋势;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B型次之,B、C混合型很少,未发现B、C型以外的其它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人工饲养下亚河豚的行为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2头雄性亚河豚“Vater”和“Baby”的各种行为。研究表明,饲养池的大小直接影响豚的行为;由于亚河豚和白豚生存的环境不同,导致了它们身体结构的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城市940位受访者的问卷调查结果,采用 logit模型对这些受访者保护滨海优良生态环境的最大支付意愿(WTP)和接受的最小赔偿意愿(WTA)进行了测算,其结果显示:5年内的WTP期望值为450.17元 a-1-1, WTA期望值为5772.71元 a-1-1,WTA/WTP比值为12.8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但基本符合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实证结果。通过对同一受访者支付意愿和接受赔偿意愿的交叉分析,可知WTP和WTA同时不为0的受访者有276人,占总抽样人次的29.4%,其WTA/WTP比值为12.54,与logit模型测算的WTA/WTP比值非常接近,从一侧面更准确地反映了这一群体对环境物品估值的差异性,同时也可反映logit模型测算的可靠性。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分析,发现研究中的受访者存在厌恶损失效应、框架效应和对预期不确定风险的规避行为,同时受访者还存在明显的搭便车行为。通过对受访者的情境因素分析,发现其中2个情境因素对受访者选择WTP和WTA具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惩罚效应,尤其是经济收入满意度情境因素对受访者的经济行为影响显著,而另3个情境因素未表现出有规律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哈密市某地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哈密市某地区1 8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疆哈密市某地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90±2.29、5.55±1.31、3.54±1.38分;营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β=0.313,P<0.01),其次是接受营养健康教育的机会(β=0.193,P<0.01);营养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接受营养健康教育的机会(β=0.292,P<0.01);营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亦为接受营养健康教育的机会(β=0.233,P<0.01)。结论:新疆哈密市某地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总体水平一般,表现为态度现行,知识和行为相对滞后,营养健康教育和文化程度是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今后应该重点加强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车烨  杨乐  李忠秋 《生态学报》2018,38(4):1375-1381
以往关于动物警戒行为的研究多以经典随机独立模型为基础,然而,近期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则向该模型发出了挑战。根据警戒行为同步性程度的不同,集体警戒可能存在基于模仿的同步警戒和避免重复的协调警戒两种模式。研究了中国雅鲁藏布江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家庭群的警戒行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由于年龄和是否携幼所导致的个体警戒水平的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家庭群的集体警戒水平,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集体警戒的实际观测值和独立假设下的预期值从而确定越冬黑颈鹤家庭群的警戒同步性。结果表明家庭群中的幼年黑颈鹤警戒行为时间显著低于成年黑颈鹤,但幼鹤的存在对成鹤的警戒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黑颈鹤家庭群的集体警戒水平没有差异,但并未如预期表现为同步警戒。警戒行为模式是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性表现,越冬黑颈鹤生境中不存在落后目标策略的捕食者和高强度的捕食风险,因而可能不足以诱发以降低捕食风险为主要功能的高强度的警戒行为同步性;同时,在资源匮乏的冬季对食物获取的优先性可能也削弱了对同步警戒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学水平举步维艰,教师队伍问题、办学条件差等都与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为生物教师及各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红外相机收集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行为、动作模式及活动环境等特征的视频数据,以"姿势-动作-环境"为轴心,行为的生态功能为依据,完成川金丝猴行为谱的建立,并对其行为进行分类和系统编码。经视频数据辨识分析,共统计到野生川金丝猴的17种姿势、84种动作和116种行为。将这些行为与滇金丝猴R.bieti、黔金丝猴R.brelichi进行对比,发现3种金丝猴的大部分行为具有一致性;但栖息环境的差异、长时间的地理隔离以及后天的学习使得这些行为又表现出了差异性:一是行为的差异性,不同物种具有各自特殊的行为,如川金丝猴特有的跳跃采食行为和雌性匍匐邀配行为;二是行为效应的差异性,如快理等动作在不同物种中表达了不同的行为效应。完善和建立川金丝猴的行为谱有利于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其行为生态学基本特征,同时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诊断量表》对红河卫生职业学院608名高职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在性别、学历、年级、家庭子女情况、体育锻炼频率等5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城乡、民族、宗教信仰和恋爱状态等4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高职医学生人际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我国城乡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进行评价,为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卫生人力资源可及性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集聚度的概念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区域间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结果 (1)城市卫生人力集聚度明显高于农村,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普遍小于1,反映出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地理可及性差异明显;(2)城市部分地区卫生人力集聚度明显大于人口集聚度,而农村卫生人力集聚度普遍与人口集聚度接近,城市集聚的卫生人力资源相对过剩;(3)医师和护士在城乡间的分布明显不均衡,尤其是护士集聚度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结论 为促进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可及性,改善护理人员在城乡间分布的合理性,并科学设置资源配置标准,促进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布局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早期诊断对改善临床预后极为重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肺功能和结构损害,并经常接受激素治疗等特点导致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时临床和CT表现不典型,有关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实验室诊断敏感性和(或)特异性降低,给诊断带来了困难。本文试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入手探讨其诊断上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试行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意见》、《关于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新生办法的意见》。国家教委要求力争三年内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关于会考的《意见》规定: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认可的省级考试,是检查评估高中阶段教学质量、考核高中毕业生文化课学习是否合格的一种手段。会考成绩合格、思想品德表现、社会实践、体育成绩均达到标准的学生方可取得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城乡老年人营养状况及认知功能状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层次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地6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1 246人进行调查,采用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SF)评价营养状况、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状况与认知功能关系。结果:调查对象中121人(9.7%)有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450人(36.1%)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城乡营养不良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率高于其营养正常的老年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在农村、教育程度低、营养不良、未规律运动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营养状况与认知功能相关,且存在城乡差异。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对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实现成功老龄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稻田土表因存在水层厚度变化和干湿交替,导致垂直方向的能量收支状况发生改变。本文采用逐时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水层、叶面积及气象因子对各能量贡献,并选取典型相似天气以规避能量输入差异、按叶面积划分以规避植冠层结构差异,定量研究了稻田水层厚度变化对稻田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随稻田水层厚度增加,水层储热量也增大,导致水面热通量增大,从而降低了稻田潜热通量,这种作用在水稻冠层稀疏时期尤其明显;在冠层密集时,到达水面的净辐射能量被削弱,水层厚度对潜热通量的调节作用降低;由于稻田感热通量总体较低,水层厚度的变化对其影响小,调节作用不明显;双源蒸散模型模拟揭示,水面潜热随水层深度增加而减少是导致总潜热降低的主要原因,且在水稻冠层稀疏时期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机会性致病微生物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导致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性疾病, 但当机体微生态失调或免疫功能受损时, 可导致明显的临床感染性疾病, 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降低者生存期延长, 滥用抗生素致使正常微生态失调, 以及大量耐药变异菌株出现等诸多因素使得临床机会性感染逐渐增多。机会性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降低者, 可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感染, 或为正常菌群致病; 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 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了解常见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及其特点对及时诊断和治疗机会性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巢寄生现象一直是鸟类学专家探讨的热点问题,对于协同进化的问题又有许多不同理论。从宿主的2种对待寄生卵的行为出发,对于巢寄生协同进化的各种理论做了简单的归纳。其中宿主的拒卵行为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这导致和寄生鸟的进化竞争。而对宿主接受卵的行为却有2种不同的观点,即进化滞后说和进化平衡说,这2种学说从不同的方面都能解释宿主接受卵的行为。关于巢寄生的协同进化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更多的实例证明.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维小波分析的景观特征尺度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常用小波基(Haar、Daubechies和Symlet),探讨了二维小波分析在沈阳地区城市、城乡交错区和农村3种景观类型特征尺度识别中的有效性.由于二维小波分析的变换尺度必须为2的整数次幂,这会导致景观中一些特征尺度无法精确识别,故本文将各景观类型影像像元大小分别重采样为3、3.5、4和4.5 m,以增加分析时的尺度密度.结果表明:应用二维小波分析可清晰地识别景观特征尺度;Haar、Daubechies、Symle可分别作为城乡交错区景观、城市景观和农村景观特征尺度识别的最优小波基;Haar和Symlet均可应用于农村景观精细特征尺度的识别和城乡交错区景观边界的检测;Daubechies和Symlet可分别用于城市景观和农村景观的边界检测.  相似文献   

19.
公园绿地在促进城市居民公共健康、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广泛效益,其空间配置的公平性对维护环境正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公园绿地空间配置公平性的研究仍侧重其数量的地域均等,对其质量、可达性空间配置的公平性关注不足。本研究基于环境正义视角,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从公园可达性、公园面积、公园质量3个特征(共6个参数),综合运用互联网地图服务可达性分析、主客观综合质量评价、空间自相关及非参数检验等多种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园绿地空间配置的公平性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在可达性、面积、质量3个特征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性,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环境不正义格局;3个特征6个参数空间配置的不公平性存在显著差异,可达性得分值、可达的公园面积的不公平性最突出,到达公园绿地的最小时间、到达最近公园的质量的差异次之,到达高质量公园的数量与最小时间差异较小;高收入居住社区能够访问的公园的可达性得分值、总面积、公园质量平均值分别是低收入社区的3.7、2.7和1.6倍,表明收入高的居住社区享有更好可达性、更大面积、更高质量的公园绿地。其中,中等收入社区享有绿地优势最突出,大多数低收入居住社区尚难以在步行30 min内到达高质量公园。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公园绿地的优化配置与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与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时空差异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坤矗  毕润成  孙然好  陈利顶 《生态学报》2017,37(12):3998-4007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提出,如何协调城市间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差异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历史原因和政策影响,尤其在城市化发展方面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定量识别该区城市发展的时空差异性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1984—2012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引入偏离度指数和变异系数,从人口、土地、社会、经济四方面研究了不同时期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时空差异特征。研究表明:(1)京津冀地区城市化4个方面的发展均呈整体上升趋势,尤其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整体增长幅度为:经济社会土地人口。(2)从发展速度看,京津冀地区人口与土地增速最快时期发生在2000—2004年;而社会与经济增速最快时期发生在1992—1996年;这些特征充分反映了我国阶段性政策的影响。(3)从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因子分析,京津冀地区人口与土地增长速度差异较小,发展趋势较为一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社会增长速度差异较小,发展趋势较为一致,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而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土地与社会、土地与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4)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不同时段各城市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在城市化进程中区域间最大差异性表现在土地的扩张,其次是人口增长,而经济和社会增长差异性相对较小。(5)人口、土地、社会、经济四项城市化驱动因子与城市生态因子的耦合协调度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