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愿转轮运动对长爪沙鼠身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自愿转轮运动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体重的影响,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自愿转轮运动及8周后体重、胴体重和体水,以及心、肝、脾、肺、肾、性腺(睾丸或卵巢)、消化道、腓肠肌、比目鱼肌、肾周脂肪垫和肠系膜脂肪垫等器官及组织的重量变化。结果发现,自愿转轮运动条件下长爪沙鼠胴体湿重、体水和心、肝、脾、肾、腓肠肌、消化道等器官重量增加。自愿转轮运动对比目鱼肌和器官脂肪垫重量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自愿转轮运动使雄性长爪沙鼠器官的脂肪垫重量增加,但雌性降低;对雄性长爪沙鼠比目鱼肌重量没有影响,但雌性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自愿转轮运动促进了长爪沙鼠的体重增长,改变了长爪沙鼠的身体组成。内脏器官和体水重量的增加是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光周期对雄性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的体重、基础代谢率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动物从长光照(16L∶8D , LD) 转入短光照(8L∶16D , SD) 条件下驯化6 周(田鼠) 和7 周(沙鼠) 。结果显示: (1) 无论在LD还是SD 条件下, 两种动物的体重都趋于增加, 但反应程度不同也具有种间差异性。两种动物的体重对光周期的反应有时段性, 约14 d 前两种动物的体重增加迅速, 而后增加缓慢, 3 周左右趋于稳定。短光照条件下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的体重分别增长了37 %和11 % , 均低于长光照组(分别为47 %和25 %) , 说明短光照条件下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的体重增长较长光照缓慢; (2) 光照对两种动物的摄入能、消化能和可代谢能均没有显著影响,摄入能与体重的增长无关; (3) 光照对两种动物的基础代谢率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 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在自然环境中, 可能以光周期作为一种信号, 当环境温度降低、食物质量变劣时, 采取降低体重以减少绝对能量需求的策略而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3.
禁食导致一些啮齿动物的贮食量增加,但禁食处理后雄性长爪沙鼠贮食行为的变化则不一致。每天禁食22 h,长爪沙鼠的一些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贮食行为(禁食贮食组),而另一些个体则没有表现出贮食行为(禁食无贮食组)。延长禁食(22 h)持续的时间(连续重复3 d 和20 d)和增加禁食时间(禁食48 h),都没有使禁食无贮食组的动物表现出贮食行为。同样在自由取食条件下,长爪沙鼠的贮食行为也表现为二型性。在自由取食和禁食条件下,贮食量与体重、体脂含量和瘦素的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禁食是诱导雄性长爪沙鼠贮食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增加禁食的程度并不改变其贮食行为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测雷公藤制剂对长爪沙鼠繁殖功能的影响,根据预实验结果,将40只雄性长爪沙鼠分为40 mg/kg连续用药4周组(n=16)、100 mg/kg一次给药组(n=10)和1%CMC灌胃对照组(n=14)处理,6周后剖检,比较睾丸、附睾的脏器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和繁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40 mg/kg连续用药组鼠的睾丸、附睾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活精子百分率显著下降;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繁殖率显著下降(df=1,P<0.05).100 mg/kg一次给药组除附睾脏器系数显著下降、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外,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该药对长爪沙鼠连续作用4周后不育效果明显,并且具有致畸性,在药物有效范围内,高浓度一次性给药方式不如较低浓度连续多次给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炔雌醚对雄性长爪沙鼠不育效果及其可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炔雌醚对雄性长爪沙鼠生殖器官及繁殖的影响,将试鼠随机分为多剂量组、单剂量组和对照组.多剂量组以每次3.5 m/kg·BW(5次/周,2周)、单剂量组以35 mg/kg·BW炔雌醚灌胃.处理后15 d、30 d、60d、90d剖检,观察性腺系数、精子质量和繁殖率等指标,H·E染色观察附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炔雌醚处理后15 d、30 d给药组试鼠睾丸、附睾及精囊腺极度萎缩(P<0.01),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活精子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P<0.01),附睾管腔内充满大量发育异常的精子细胞,繁殖率显著下降;与单次给药相比,多次连续给药对试鼠生殖器官影响更严重.处理后60d,除多剂量组附睾外,各组性腺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单剂量组、多剂量组精子质量及繁殖率与对照仍有极显著差异(P<0.01).90d后试鼠各项指标及繁殖率均恢复正常,表现为可逆性.结果表明:该药对长爪沙鼠不育效果明显;多次低剂量给药较单次高剂量给药不育效果更好;90d后,炔雌醚对生殖器官和繁殖的影响能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李兴升  王德华  杨明 《动物学报》2004,50(3):334-340
为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长爪沙鼠的适应对策及瘦素对体重和能量平衡的调节作用 ,我们将 7只成年雌性长爪沙鼠在 5℃条件下驯化 2 1d ,另选 7只作为对照 ,对体重、血清瘦素含量、体脂含量、摄入能、基础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等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 :1 ) 5℃条件下长爪沙鼠的体重没有明显变化 ;2 ) 5℃条件下长爪沙鼠的血清瘦素浓度和体脂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瘦素浓度与体脂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3) 5℃条件下长爪沙鼠的摄入能、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等显著高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 :长爪沙鼠在低温条件下产热能力和自身维持能量消耗都增加 ,能量摄入因此而增加 ;瘦素参与了能量平衡和体重的调节 ,但没有直接参与产热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对长爪沙鼠精子畸形的影响。方法取长爪沙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P组(低、中、高剂量组即剂量分别为20 mg/kg、30 mg/kg、40 mg/kg),环磷酰胺经腹腔注射,连续注射5 d,药后30d麻醉沙鼠,剖腹取出两侧附睾制备精子悬液涂片,用甲醇固定10 min,用2%的伊红染色30 min,蒸馏水洗片,显微镜观察精子形态。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长爪沙鼠精子畸形率差异极显著(P〈0.01);低、中剂量组分别与高剂量组相比较,长爪沙鼠精子畸形率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精子畸形率差异不显著(P〉0.05)。形态学观察显示:环磷酰胺对长爪沙鼠精子影响畸形类型主要为尾折叠、尾粗细/长短/扭曲和无钩。结论环磷酰胺对长爪沙鼠精子有一定的致畸率,且对长爪沙鼠精子尾部影响最大。在一定剂量内范围内,环磷酰胺对长爪沙鼠的精子致畸率无明显区别;当高于一定剂量,随着环磷酰胺用药剂量的增加,长爪沙鼠的精子致畸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常长爪沙鼠心电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次描记了105例长爪沙鼠的正常心电图,对其各波的电压和有关成分的正常值进行了统计处理和分析。长爪沙鼠心电图虽无典型的S—T段,但其他成分明显、清晰、稳定、重显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周龄和激素水平对长爪沙鼠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以期确定长爪沙鼠最佳超排周龄和激素使用剂量。方法腹腔注射10 IU PMSG/HCG对4~18周龄8个年龄段的雌性长爪沙鼠进行超数排卵,末次注射16~17 h内对各组动物卵母细胞计数,确定最佳超排周龄后,对该年龄动物以5、10、15 IU3个剂量水平腹腔注射PMSG/HCG,观察各组动物的卵母细胞计数差异。结果与其它周龄组相比,6周龄组长爪沙鼠超数排卵后的卵母细胞数最多,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10、15IU等3个剂量组的超排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10 IU组数量最高。结论对长爪沙鼠而言,采用10 IU激素注射和6周龄的动物进行超数排卵,获得的卵母细胞数量最多而且超排效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内蒙古草原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和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的体重、身体脂肪、水分含量及身体热值等指标的季节变化.2种动物的体重都是在春季最高,布氏田鼠的体重具显著的季节变化,长爪沙鼠的鲜重具季节变化,但干重则基本维持恒定.2种动物的脂肪含量和身体热值都...  相似文献   

11.
刘伟  宛新荣  钟文勤 《兽类学报》2005,25(2):115-121
长爪沙鼠为典型的群居性鼠类。在自然条件下该鼠的集群贮食活动随时可为人工投放的种子食物所导引。本文依据组群个体合作贮食的习性,并结合剪趾和染毛双重标记的重捕跟踪方法设计了着重观测社群结构、群内个体序位、领域边界及相关社群行为的野外实验。据2(X)2年5月对4个相邻洞群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应用此法便于在复杂的社群环境中直接确认组群成员及其属性,亦便于分辨同一组群或不同组群成员之间发生的行为事件及相关过程,且能在重复实验中得以验证。为在野外条件下定量研究长爪沙鼠社群行为提供了一种便捷可靠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德立  王德华 《兽类学报》2015,35(4):369-378
动物的免疫系统是防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害的重要途径,对其生存很重要,而食物短缺是影响动物免疫的重要因素。前期研究发现,禁食3天可抑制雌性长爪沙鼠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而禁食时长可能在影响动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为此,本实验主要测定不同的禁食时间如何影响雌性长爪沙鼠的免疫功能,该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理解它们在野外面临食物短缺时的生存状况。将55只成年雌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禁食1 d、2 d 、3 d和自由取食,每种处理又分别注射磷酸缓冲液和植物血凝素(PHA)。结果发现,随禁食时间的延长,PHA反应(指示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逐渐受到抑制,胸腺和脾脏逐渐萎缩,表明禁食时间对长爪沙鼠的免疫功能影响显著。同样,随饥饿时间增加,长爪沙鼠的体脂、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逐渐下降,并且与PHA反应呈正相关,但白细胞总数和皮质酮水平不受禁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禁食时间长短能显著影响雌性长爪沙鼠的免疫功能,随禁食时间的延长,长爪沙鼠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逐渐受抑制,这可能与体脂和葡萄糖含量下降有关,血清瘦素逐渐降低也可能是其免疫受抑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志强  王德华 《兽类学报》2006,26(4):338-345
小型哺乳动物的体脂含量与免疫功能有关,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理解野生长爪沙鼠对环境的生存适应策略,我们于2004 年夏季(7~8月)和2005年冬季(1~3月)测定了野生长爪沙鼠的体重、体脂含量和脏器重量,以及由匙孔血蓝蛋白(KLH)对雄鼠所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结果发现:雄鼠的胴体干重和体脂含量都显著高于雌鼠,其他各项指标无性别差异。冬季雌雄沙鼠的体重、胴体干重、体脂含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湿重,以及雄鼠的睾丸湿重都显著高于夏季。脾脏的重量冬季趋于降低。处理组(注射KLH )动物血清中抗KLH 抗体的含量在冬季和夏季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且冬季处理组显著高于夏季处理组。本研究结果为动物种群调节的“冬季免疫增强假说”提供了一个新的野外例证。没有检测到免疫器官和产热器官、免疫器官和繁殖器官之间的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季节性环境对长爪沙鼠肠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密度动态的影响,于2003
年11 月(冬季)和2004 年7 月(夏季),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肠道5-HT 细胞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5-HT 细胞主要分布于肠上皮基
底部和肠腺上皮中,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长棒状、锥体形或不规则形,其形态学特征无季节性差异。冬
季在小肠密度最高,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其次,结肠最低;夏季在小肠和十二指肠密度最高,其它各段密度
相似,这可能与其食物质量的季节性变化有关。除十二指肠和结肠外,冬季肠道各段的密度都高于夏季,这有
利于提高处理和消化食物的能力,是对冬季食物质量和摄食量增加的适应。5-HT 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季节动态
说明,长爪沙鼠肠道在细胞水平上可对环境条件的变化产生反应,具有适应性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蔡理全  黄晨西 《兽类学报》1998,18(3):215-218
与夏季相比、冬季长爪沙鼠的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显著升高;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与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升高,组织总蛋白质及线粒体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组织的脂肪含量减少;血清T3含量和T3/T4值都显著增加。但是肝脏的各项产热指标变化不显著、表明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具有季节波动性,是长爪沙鼠适应性产热的主要来源器官.  相似文献   

16.
冷暴露长爪沙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产热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  李庆芬  黄晨西 《动物学报》2003,49(5):571-577
为探讨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在野生小哺乳动物产热中的调节作用 ,对正常及肾上腺去除的长爪沙鼠进行了冷暴露研究。正常雄性长爪沙鼠在急性冷暴露 ( 4± 1℃ ,1天 )条件下 ,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没有显著变化 ,肾上腺皮质酮含量增加 4 5 8% ,差异显著 ,血清皮质酮水平有增加趋势 ;慢性冷暴露 ( 4± 1℃ ,3周 )后 ,肾上腺皮质酮含量增加到对照的 2 14倍 ,血清皮质酮含量维持较高水平。肾上腺去除的长爪沙鼠冷暴露 3周后 ,褐色脂肪组织 (BAT)产热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线粒体GTP结合数量 )增加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以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均有增加的趋势。表明冷暴露条件下长爪沙鼠肾上腺皮质酮的合成和释放增加 ,从而抑制BAT的产热 ,皮质酮对BAT产热的抑制部分是通过抑制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及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限食及重喂食对雄性长爪沙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食通常会显著影响鼠类的营养及内分泌等生理指标,但限食后重喂食其生理指标是否能得以恢复尚不
清楚。本文采取70% 的限食水平,研究了限食及重喂食对雄性长爪沙鼠生理指标的影响。将雄性长爪沙鼠分为
限食组、重喂食组和对照组。限食组先自由饮食4 周,后70% 限食4 周;重喂食组先70% 限食4 周,后恢复自
由饮食4 周。对照组自由饮食8 周。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肥满度及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血清甲状腺素
T3 和T4 水平、睾酮和皮质醇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 周限食显著降低了雄性长爪沙鼠的肥满度和血清甲状腺素T4 含量,显著升高了其血液皮质醇含量;限食后重喂食4 周后可使上述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但血清白蛋白含量比对照组低,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长爪沙鼠的一些生理指标在限食重喂食
后能得以恢复,但其内分泌调节可能存在新的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