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七子花不同器官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七子花不同器官的黄酮、鞣质、生物碱、皂甙、木质素、绿原酸等6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6种次生代谢产物总量和各成分在七子花不同营养器官中的含量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总含量以老根最高,但主要以木质素为主;黄酮、总皂甙和总生物碱的含量以叶片最高,分别为24.13、5.51、31.08 g·kg-1;绿原酸在花中含量最高,其次是叶,分别为38.74、37.13 g·kg-1;鞣质在幼根中含量最高,为9.33 g·kg-1;木质素以老根为最高,是120.43 g·kg-1。这6种次生代谢产物在不同器官中含量与它们的合成途径、运输方向和作用部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血藤 ( Sargentodoxa cuneata)隶属大血藤科大血藤属 ,大血藤科为我国所特有[1] 。大血藤为落叶木质藤本 ,长达 1 0 m,生于林中、灌丛或山沟 ,海拔为 40 0~ 1 90 0 m,根和藤可入药 ,有强筋骨、活血散瘀、止痛、通经之效 ,并可治疗阑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又可用作杀虫剂 [2 ]。有关大血藤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国内外较少 :Rmoker等分离了大血藤的三萜类皂素如儿茶素等 ,并发现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3 ] ;Han等证实了大血藤还含有较多的木质素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及防癌作用[4]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 ,…  相似文献   

3.
杜仲雄花中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雄株不同花期雄花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对杜仲雄花次生代谢的生理基础及不同花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雄花在不同花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均有差异.总黄酮含量在花蕾期最高(4.010%),始花期最低(2.422%),从盛花期到末花期逐渐上升;桃叶珊瑚苷和绿原酸含量均在花蕾期最高(分别为2.351%和1.075%),盛花期最低(分别为1.463%和0.503%),至末花期含量上升;京尼平苷酸含量在始花期最低(0.217%),从盛花期开始逐渐升高,至末花期高达1.403%;次生代谢产物总量也以花蕾期为最高(7.420%).杜仲雄花的花蕾期和盛花期是兼顾质量和产量的最佳采摘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不同产地的44个种群植株的总黄酮、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与产地土壤全氮(N)和速效N含量的相关分析, 探讨了产地间土壤N含量变化在药用植物短葶飞蓬植株次生代谢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 土壤全N含量与种群植株中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391, p<0.01), 而与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关系不显著; 土壤速效N含量与种群植株中总黄酮(r=-0.528, p<0.01)、灯盏乙素(r=-0.490, p<0.01)和总咖啡酸酯含量(r=-0.471, p<0.01)都表现出更高的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全部44个种群中, 有效N供应量变化只能解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17%~30%的变化。非石灰土壤与石灰土壤的种群分开进行线性回归, 可解释总黄酮含量产地间约80%的变化, 以及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约60%的变化。植株总黄酮、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都与植株含N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 土壤丰富的有效N供应不利于黄酮和咖啡酸酯的合成积累, 与“碳素/营养平衡假说”的预测一致; 土壤有效N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会受到植物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地的短葶飞蓬的黄酮等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 可能是产地间不同的土壤N供应量和其他生态因子及遗传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濒危植物夏蜡梅黄酮化合物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不同居群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叶、同一居群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中的黄酮化合物进行分离,并以芦丁为标准品通过双波长锯齿扫描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夏蜡梅叶片中黄酮化合物含量以鸡窝坪居群最高,中坪居群次之,龙塘山居群最低,除双石边和白水坞两个居群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居群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一居群夏蜡梅黄酮化合物在不同营养器官中含量不同,叶片中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营养器官,根、茎、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等4个营养器官中黄酮化合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薄层层析法分离黄酮化合物组分结果显示,除大明山居群叶片黄酮化合物为5种组分外,其它居群叶片均为7种组分;大明山居群夏蜡梅的根、茎、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等营养器官黄酮化合物均为6种组分,叶片中缺少Rf值为0.66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外植体、培养基及光照条件对中药植物虎杖愈伤组织形成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影响。总的来看, 所有愈伤组织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比原植物的含量高2~3 倍; 而蒽醌的含量比原植物中含量低。外植体对愈伤组织形成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影响很大, 所考察的3 种外植体中, 叶外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源于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具有最好的次生代谢能力。所考察的6 种培养基中, MS + 0.5 mg/L 2 , 4 -D + 1.0mg/L 6-BA 和N6 + 0.5 mg/L 2 ,4 -D + 1.0 mg/L 6-BA 无论对于愈伤组织的产生还是次生代谢产物的累积都有较优表现。光照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次生代谢产物产生有明显影响, 但二者无规律性联系。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外植体、培养基及光照条件对中药植物虎杖愈伤组织形成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影响。总的来看,所有愈伤组织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比原植物的含量高2—3倍;而蒽醌的含量比原植物中含量低。外植体对愈伤组织形成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影响很大,所考察的3种外植体中。叶外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源于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具有最好的次生代谢能力。所考察的6种培养基中,MS+0.5mg/L 2,4-D+1.0mg/L 6-BA和N6+0.5mg/L 2,4-D+1.0mg/L 6-BA无论对于愈伤组织的产生还是次生代谢产物的累积都有较优表现。光照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次生代谢产物产生有明显影响。但二者无规律性联系。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野生地木耳(Nostoc commune Vauch.)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并与4种常见食用菌藻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紫菜(Porphyra)、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进行比较分析,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显示,野生地木耳中总酚含量为24.255 mg/g±1.631 mg/g,总黄酮含量为5.741 mg/g±0.239 mg/g,总生物碱含量为0.768 mg/g±0.073 mg/g,缩合单宁含量为0.069 mg/g±0.009 mg/g。4种食用菌藻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范围为:总酚(5.520~62.326 mg/g)、总黄酮(0.847~7.010 mg/g)、总生物碱(0.408~4.132 mg/g)、缩合单宁(0.063~0.233 mg/g);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地木耳次生代谢产物中的总酚和总黄酮物质含量较高,且总酚是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缩合单宁与总生物碱含量较低;总酚含量约为黑木耳和银耳的2倍、紫菜的6倍;总黄酮含量约为黑木耳的7倍,银耳的3倍。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特有植物夏蜡梅营养器官的总鞣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各营养器官均含有总鞣质,但以叶片的含量最高,根次之,一年生枝、二年生枝、茎等器官的含量很低。(2)夏蜡梅叶片的含量阳坡植株显著高于阴坡,根的含量则反之。(3)夏蜡梅7个样地叶片的总鞣质含量在1.1066%~2.0060%之间,平均为1.6906%,其中临安5个样地含量较低,大雷山2个样地较高,差异显著。(4)通径分析显示,夏蜡梅叶片总鞣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氮含量和C/N比。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分别以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红壤、黄红壤、紫色土和腐殖土为生长介质对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结果显示,生长在不同土壤类型的短葶飞蓬植株体内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有显著的差异。红色石灰土、紫色土及黄红壤生长的植株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最高,黑色石灰土和腐殖土的最低。相同土类的不同亚类土壤生长植株间2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程度,会超过不同土类间的。植株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与土壤P和K含量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与土壤速效N含量及植株含N量则都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土壤生长植株叶片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值与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都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类型对短葶飞蓬次生代谢影响规律与碳素/营养平衡假说(CNB)及资源获得假说(HA)的预测一致。  相似文献   

11.
大血藤叶片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然条件下大血藤叶片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血藤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总糖含量的动态变化有相同的趋势。在叶片生长季节早期含量较低。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其含量逐渐上升。至8月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叶片总糖含量与日均净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可溶性糖含量比淀粉高,大血藤叶片总蛋白含量季节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在展叶初期含量较低;随后迅速上升,至8月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叶片总糖含量与日均净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可溶性糖含量比淀粉高。大血藤叶片总蛋白含量季节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在展叶初期含量较低;随后迅速上升,在6月初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落叶前降至最低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曲线与总蛋白含量基本相似,DNA含量在叶生长初期大幅度上升,至6月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以后基本趋向稳定,RNA在叶生长初期有所上升,峰值也出现在6月,以后缓慢下降,到9月降至最低值,在落叶前又有所回升,总核酸含量的季节变化与RNA变化相似,RNA/DNA比值在生长季节中出现3次高峰,大血藤叶片总黄酮含量季节性变化呈“双峰”型,第1高峰期在开花期的5月。第2高峰期在秋季的9月份。  相似文献   

12.
大血藤不同器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 (Oliv .)Rehd .etWils.〕隶属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大血藤属 (SargentodoxaRehd .etWils.) ,为落叶木质藤本 ,根和藤可入药 ,有强筋骨、活血散瘀、止痛、通经之效 ,并可治疗阑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又可用作杀虫剂[1] 。大血藤是中国特有中药材 ,入药部位为一年生嫩茎 ,但在中医临床应用上并不广泛。有关大血藤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较少。Romker等从大血藤分离出三萜类皂素如儿茶素等 ,并发现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2 ] …  相似文献   

13.
湘西自治州不同产地火棘果实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产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永顺县和凤凰县3个居群火棘果实的部分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以吉首产火棘最高,分别为5.47%和7.13%,粗纤维含量以凤凰产火棘最高,为5.86%,维生素C含量以永顺县产火棘最高,为43.49 mg/100g。在吉首产同一居群火棘果实的不同采收期,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随采摘期的延长而上升,粗纤维含量则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盆栽试验条件下,菠菜体内的硝态氮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因品种和部位而异。硝态氮含量以短缩茎中最高,叶和叶柄中次之,根中最低,且根,冠比越大的品种,其整体植株中的硝态氮含量越低;根尤其是侧根NR活性较高;叶肉和叶柄中硝态氮含量均与根中以内、外源硝酸盐为底物的NR活性呈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营养元素吸收与转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临海沿江镇加拿大一枝黄花重度入侵区域,分别收集植物与土壤样品,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中7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7种营养元素在植物组织中的平均含量排序为:Zn〉K〉Ca〉N〉Mg〉P〉Mn。而且不同器官对同一种元素的积累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规律表现为叶和花蕾积累元素最多,其次是枝条和根状茎,根和茎则积累最少。地上器官对各元素的转移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但各器官均对氮素有较强的转运能力,转运因子均明显高于1。地下器官(根和根状茎)对氮素有较高的富集能力,富集因子同样明显高于1。7种元素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器官的吸收转运存在着一定的促进或者拮抗作用。在花蕾、枝条和根中,磷吸收分别与Mg、Mn和Zn吸收呈现显著负相关;在花蕾中,氮的吸收和Mn的吸收呈现显著正相关;在不同器官里,K、Ca、Mg、Zn和Mn吸收之间多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genetic map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rogeny from a three-generation hybrid Populus intercross, and phenotyped the lignin content, S/G ratio and 28 cell wall subcomponents both in stems and roots for the mapping individuals. Phenotyp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lignin content and syringyl-to-guaiacyl (S/G) ratio using pyrolysis molecular beam mass spectroscopy (pyMBMS) varied among mapping individuals. Phenotyp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tem lignin conten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root and the quantified trai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distinct groups, with strong correlations observed among components within organs. Altogether, 179 coordinating QTLs were detected, and they were co-localized into 49 genetic loci, 27 of which appear to be pleiotropic. Many of the detected genetic loci were detected differentially in stem and root.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separate genetic loci controlling cell wall phenotypes above and below groun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to modify lignin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via breed and/or engineer as a means of simultaneously improving Populus for 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相似文献   

17.
野葛细胞培养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野葛不同器官来源的外植体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建立起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研究愈伤组织及悬浮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细胞生长测定、细胞培养物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细胞的观察。结果:野葛细胞培养过程中异黄酮及葛根素含量随细胞生长逐渐积累,在细胞生长静止期含量最高,次生代谢物与细胞生长呈负相关。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以根愈伤组织中异黄酮及葛根素含量最高,其中总异黄酮含量为:47.60mg/g Dw、葛根素含量为:3.30mg/g Dw,其次叶、茎、子叶,悬浮细胞中含量最低。不同愈伤组织的细胞及悬浮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形态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利用HPLC法测定了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和小秦艽(G.dahurica Fisch.)根、茎、叶和花中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包括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的含量,并对来源于不同产地秦艽和小秦艽不同器官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4种秦艽属植物不同器官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含量差异明显,来源于3个产地(陕西太白、甘肃西河乡和马狭)的秦艽和2个产地(青海互助和陕西麟游)的小秦艽不同器官中4种环烯醚萜苷含量也均具有明显差异。4种秦艽属植物根、茎、叶和花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分别为质量分数5.996%~10.869%、0.310%~4.065%、0.235%~4.138%和0.545%~5.591%;根中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16%~0.953%和0.042%~0.210%,茎中分别为0.173%~0.383%和0.031%~1.700%,叶中分别为0.068%~0.684%和0.020%~3.208%,花中分别为0.460%~0.832%和0.138%~3.827%。粗茎秦艽各器官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均最高,小秦艽各器官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均最低,总体上,秦艽和粗茎秦艽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高于小秦艽和麻花秦艽;小秦艽茎、叶和花中獐牙菜苷含量均最高,而秦艽茎和叶及粗茎秦艽花中獐牙菜苷含量均最低。4种秦艽属植物根部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均明显高于茎、叶和花,獐牙菜苦苷在根和花中的积累较多,獐牙菜苷在花中的含量均相对最高。产自青海互助的小秦艽茎、叶和花中獐牙菜苷含量均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2.884%、5.215%和7.321%。研究结果表明: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含量不但与植物种类和器官有关,而且与产地和采样时间也有关。  相似文献   

19.
包英华  白音  陈珺霞 《广西植物》2013,33(2):199-202
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金钗石斛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营养器官的生物碱分布和积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钗石斛茎生物碱主要分布于基本组织,三年生金钗石斛的生物碱含量高于一年生和二年生金钗石斛。金钗石斛根部生物碱含量同样较多,主要分布于皮层薄壁细胞中;金钗石斛叶片生物碱含量较低,存在于上下表皮细胞中,与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完全不同。说明三年生金钗石斛作为最适宜采收期,而且金钗石斛根部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金钗石斛叶片表皮细胞中呈现生物碱的原因尚未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