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拉米夫定治疗反弹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乙型肝炎全基因组序列变化。方法分别提取服用拉米夫定治疗24周反弹后和阿德福韦酯辅助治疗24周后的患者2份血清病毒核酸,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核酸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共计有29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其中,S区突变点有5个(17.2%),C区突变点有12个(41.3%),P区突变点有6个(20.6%),X区突变点有6个(20.6%),其中P区与拉米夫定的相关位点173和204位点发生了突变翻转,但服用阿德福韦后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突变位点(181、214、236和237位点)。结论核苷酸药物的使用和HBV基因耐药突变密切相关,定期检测HBV基因突变对于合理使用核苷酸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海君  黄勇  黄爱龙  龙泉鑫 《遗传》2015,37(5):465-472
儿童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明显。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病毒准种特征与其致病特性紧密相连,HBV病毒Core 基因区富含免疫表位,该区域的准种特征直接反映病毒变异与病毒应对宿主免疫压力间的动态过程。文章通过扩增170名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21名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Core基因区,按照病毒基因型以及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 HBeAg)状态进行分组,使用序列复杂度、多样性、非同义突变率(Non-synonymous substitution ratio,dN)、同义突变率(Synonymous substitution ratios , dS)等指标衡量不同组别之间的病毒准种特征;使用不同模型计算不同组别中受到正选择压力的位点,进一步结合HBV Core基因区免疫表位信息,进行正选择位点的定位分析。结果发现,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体内病毒Core基因区序列复杂性和多样性低于成人患者,且前者Core基因区正选择位点个数显著低于后者,这说明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受到的选择压力低于成人患者。在儿童及成人慢性感染病人组中,HBeAg阳性病人体内病毒受到的选择压力低于HBeAg阴性病人。儿童及成人慢性感染患者体内病毒存在13个正选择位点,大多数正选择位点位于已知的抗原表位上。本研究从分子进化角度揭示了儿童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体内病毒Core基因区序列准种差异,为两类病人显著不同的临床表征提供了群体遗传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4.
观察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1 a后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基因型变化情况.随机选择15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患者作为抗病毒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另外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护肝片进行护肝治疗,2组病人治疗周期均为1 a,分别在用药后第3、6、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HBeAg/HBeAb、肝功能、HBV DNA定量检测,并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武PCR基因分型技术动态监测治疗期间HBV基因型的变化情况.治疗1 a后,抗病毒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体内HBV基因型发生改变,由治疗前的B型变为B/C混合型,并且病情出现反弹和加重.对照组未发现HBV基因型改变.2组HBV基因型变化率(1.9%和0%)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基因型可发生改变,而且1 a内即可发生,抗病毒治疗可能是促进HBV基因型改变的相关因素.HBV基因型转变可导致患者病情反弹和加重.  相似文献   

5.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多聚酶基因逆转录保守区(P区)位点突变情况。选择212例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P基因区耐药变异位点,同时检测其HBV基因型。结果表明,HBV的P基因区突变位点有173、180、18l、184、204、236和250,主要的耐药位点为204和180,分别占35.8%和23.5%。180位点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204位点在30岁以下组与41~50岁组、51~60岁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180位点联合204位点突变率为66.6%,l81位点联合236位点突变率为23.3%;HBV C基因型患者年龄明显大于B基因型患者(P0.01)。M204V/I多以联合L180M突变的形式存在,突变率与年龄有关,HBV基因型和HBV P区耐药位点的检测对CHB患者的治疗和病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 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YMDD变异检测,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ALT异常率为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13.6%,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31%,治疗前病毒量的高低不影响其治疗效果。5例患者肝穿组织中HBsAg和HBcAg依然阳性。结论 运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后可出现HBV YMDD变异,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变异发生率越高;HBeAg血清转换率不高;肝组织内仍处于炎症及纤维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验证护肝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拉米夫定片100mg,日服1次,连服3个月后,加服护肝片,每次4片,日服3次,连服9个月。对照组,单服拉米夫定片,每目100mg,日服1次,连服3个月。结果 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片3个月并加服护肝片9个月后,45例患者ALT、AST,HBV—DNA均转阴性,病情稳定。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3个月后,患者肝功能亦正常,HBV—DNA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肝功能、HBV—DNA正常者22例。1年后,有10例患者HBV—DNA病毒变异,同时HBV—DNA病毒有5例异常升高,加服护肝片,病情处于稳定。结论 护肝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又增强抗病毒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因芯片分析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 DNA的基因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聚合酶基因序列研制HBV基因芯片,此芯片可分析HBV的7个基因型、4种血清型和HBV聚合酶基因rtV173、rtL180、rtM204和rtV207位点的突变.利用此芯片对A、B两组共计45例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的患者进行服药前和服药后3、6、9、12个月的动态检测,其中C基因型39例,且血清型均为adr;B基因型6例,其血清型均为adw.在完成全程检测的38例患者中,17例ALT升高的A组出现1例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而21例ALT正常的B组出现4例变异株,且所有变异株均为rtM204 V/rtL180M,其中2例野生株和变异株共存.rtM204V变异最早在服药6个月时出现,随后出现rtL180M变异.10份PCR产物测序分析表明,芯片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仅在rtL173位点出现1例差异.进一步分析HBV DNA变异与HBV DNA含量、ALT水平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初步结果表明变异株的出现与治疗过程中的DNA反弹呈正相关,而与起始HBV DNA水平、ALT值无关联.HBV基因芯片可初步用于HBV DNA 检测,可能是临床追踪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准种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序列的异质性表现来探讨HBV准种在慢性感染者中的存在状态.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引物,自9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 X基因,克隆入pGEM Teasv质粒,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以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37例测序结果提示来源于不同患者HBV X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但每个序列均不一致.X区除了存在广泛的碱基点替换突变外,序列的缺失突变占测序克隆总数的51.4%(19/37);氨基酸缺失及移框突变多发生于123位氨基酸残基之后,可导致X蛋白多种羧基端形式.结果提示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X区内存在热点缺失突变区,该区突变结果可能影响X蛋白反式激活功能.  相似文献   

10.
依据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聚合酶基因序列研制HBV基因芯片,此芯片可分析HBV的7个基因型、4种血清型和HBV聚合酶基因rtV173、rtL180、rtM204和rtV207位点的突变。利用此芯片对A、B两组共计45例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的患者进行服药前和服药后3、6、9、12个月的动态检测,其中C基因型39例,且血清型均为adr;B基因型6例,其血清型均为adw。在完成全程检测的38例患者中,17例ALT升高的A组出现1例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而21例ALT正常的B组出现4例变异株,且所有变异株均为rtM204 V/rtL180M,其中2例野生株和变异株共存。rtM204V变异最早在服药6个月时出现,随后出现rtL180M变异。10份PCR产物测序分析表明,芯片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仅在rtL173位点出现1例差异。进一步分析HBV DNA变异与HBV DNA含量、ALT水平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初步结果表明变异株的出现与治疗过程中的DNA反弹呈正相关,而与起始HBVDNA水平、ALT值无关联。HBV基因芯片可初步用于HBV DNA检测,可能是临床追踪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The mutation of YMDD motif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polymerase gene i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in HBV resistant to lamivudin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variation features of HBV polymerase gen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lamivudine treatment. From the serum samples of five CHB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12 months of lamivudine treatment, HBV polymerase gene was amplificated and positive DNA fragments were cloned into JM105 competent cell. Twenty positive clones of every sample were checked with mismatch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and YMDD variants were sequenced. Among five patients after 12 months of lamivudine treatment, M552I mutations in two patients with HBV DNA rebounding and D553G mutation in one non-responder were detected except two patients with negative HBV DNA consecutively. In summary, D553G mutation is probably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caused non-responders during lamivudine treatment. The mutations of YMDD motif occurred after lamivudine treatment are caused by the induction of lamivudin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HDV)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HBV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北京市解放军第302医院因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HDV联合HBk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复发,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LAM)联合HBIg预防HBV复发。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肾毒性表现。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67±5.37)月,随访期内无复发。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83±6.02)月,随访期内有2例复发。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DV联合HBIg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复发近期疗效优于LAM联合HBIg。  相似文献   

13.
田群  左维泽  曹玉文  朱庆峰  季榕  詹爱琴 《生物磁学》2011,(19):3694-3696,3699
目的:观察比较拉米夫定联合IFNα-1b的序贯疗法与拉米夫定,IFNα-1b的单药疗法在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8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拉米夫定治疗组和IFNα-1b治疗组。序贯治疗组33例,年龄37.85±7.70岁,男/女:18/15,首先使用拉米夫定(100mg—El一次口服疗程24周),序贯使用IFNα-1b(60ug隔日一次皮下注射疗程28用1,在第20周至24同同时使用拉米夫定和IFNα-1b,总疗程48周;拉米夫定治疗组34例,年龄39.42+6.88岁.男/女:20/14,仅口服拉米夫定,100mg一日一次口服,疗程48周;IFNα-1b治疗组31例,年龄35.71±6.14岁,男/女:14/17,仅皮下注射IFNα-1b,60ug隔日一次,疗程48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检测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等指标变化。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时三组间肝功复常率、HBeAg阴转率无差异,序贯治疗组、拉米夫定组HBV·DNA阴转率优于IFNα-1b治疗组;实验疗程结束时序贯治疗组HBeAg阴转率、抗-HBe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但在HBV-DNA阴转率方面序贯治疗组与拉米夫定治疗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拉米夫定和IFNα-1b序贯疗法在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抗HBe转换率三方面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IFNα-1b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所选120例患者分为两组:PegIFNa-2a联合拉米夫定组(A组)和单用PegIFNa-2a组(B组)。分别在治疗12周、24周、治疗52周停药及停药后随访26周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B组治疗结束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6.7%(52/60)、53.3%(32/60);ALT复常率88.3%(53/60)、60%(36/60);HBeAg阴转率70%(42/60)、38.3%(23/60);HBsAg阴转率26.7%(16/60)、11.7%(7/60);抗-HBs阳转率分别为23.3%(14/60)、8.3%(5/60);抗-HBeAb阳转率分别为65.0%(39/60)、35.0%(21/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PegIFNa-2a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Peg IFNa-2a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性别、年龄的沈阳市居民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HBV感染状况。采集3 78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检测乙肝5项、ALT和TBIL,统计分析后的结果显示:乙肝感染率为3.28%,不同性别间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不同年龄组间乙肝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1),41~50岁年龄组感染率是6.23%,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感染率较低,分别为2.94%和1.84%;1、4、5感染模式占总感染例数的69.4%,HBV感染者中ALT或TBIL单项升高及二者均升高者占22.6%。沈阳市居民乙肝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慢性乙肝感染较多,肝功能与乙肝感染病程不呈平行关系,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乙肝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Tablets,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随即将120例CHB患者分为3组:单用ADV组(A组)40例;单用IFNa-1b组(B组)40例;IFNα-1b和ADV联合治疗组(c组)40例,疗程48周。分别于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查ALT复常率,HIhAg血清转换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DNA阴转率。其中各组中10人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行肝穿刺活检术,观察病理改变,根据炎症活动度(G)和纤维化程度(S)进行计分,同时采用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系统(sss)评分。结果:A组和B组ALT复常率,24周:X^2=4.80、7.92,48周:X^2=3.97、6.51,P均〈0.05;HBeAg转换率,24周:X^2=12.25、4.17,48周:X^2=-14.57、4.94。P均〈0.01;HBVDNA转阴率。24周:X2=-3.74、9.77,48周:X^2=6.98、11.95,P均〈0.05。c组24周和48周后ALT复常率分别为65.0%和87.5%,HBeAg转换率为35.0%和45.0%,HBVDNA阴转率为75.5%和92.5%,显著高于A组和B组。组织学肝纤维化各项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均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Y,.(SSS:t=-23.26、48.98;G:t=-53.88、94.30;S:t=-60.00、82.05,P均〈0.01)。结论:IFN联合ADV治疗CHB患者可协同抑制HBV复制,显著提高抗HBV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到2009年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CHB患者46例,应用IFN-α治疗48周,根据IFN-α治疗的疗效将其分为应答组与无应答组,评价患者的宿主、病毒载量及生化指标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间的性别比例、年龄和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应答组治疗前HBV-DNA载量低于无应答组,ALT水平高于无应答组,HBeAg阳性患者的应答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在治疗12周时HBV-DNA载量下降〉2log的比例高于无应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HBVDNA载量低、ALT水平高和HBeAg阳性以及治疗12周时的HBVDNA应答可以作为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周时应答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徐浩  李成忠  尹伟  张迁 《生物磁学》2011,(11):2125-212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4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恩替卡韦0.5mg/d,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mg/d,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7.1%、22.9%(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51.4%、31.4%(P〈0.05),在治疗4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8.6%、48.6%(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90.0%、72.9%(P〈0.01)。HbeAg血清转换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肝患者,较拉米夫定起效快、作用强,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徐浩  梁雪松  范文翰  万谟 《生物磁学》2011,(12):2276-227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46例HBV DNA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在保肝等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22例患者联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对照组24例患者予阿德福韦酯,总疗程均为48周。结果:在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4.5%、20.8%(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63.6%、33.3%(P〈0.05)。治疗24周、48周后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起效快,降低病毒载量疗效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