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芦荟属植物种间杂交及其F_1代POD同工酶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铁军  金山  白海艳  刘瑞祥  吴志萍 《广西植物》2005,25(5):449-452,i0008
以芦荟属植物元江芦荟和皂质芦荟为亲本进行远缘有性杂交试验。正交对3株103朵小花进行授粉,获得7枚果实,平均结实率为6.80%;反交对2株88朵小花授粉,获得5枚果实,平均结实率为5.88%。获得了19株F1代实生苗,并对亲本和F1代实生苗以及库拉索芦荟、华芦荟等5种芦荟属植物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5种芦荟种间的POD同工酶酶谱具有较高的相似程度,同时各种又具有各自的特征酶带,很容易区分。特别是F1代实生苗的酶谱与父母本的酶谱有显著不同的酶带,证明产生了新的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2.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POD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育成稳定多代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材,以盛花期的根、叶、花蕾和花以及9d和13d幼苗的叶和根为试样,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POD同工酶的谱带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POD同工酶存在谱带增减,活性强弱变化和器官特异表达等差异;不育系和保持系间POD同工酶差异以花、大蕾和小蕾最大,叶和根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5种樱桃属植物的POD、CAT和SOD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5种樱桃属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酶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樱桃属植物共电泳出12条POD同工酶酶带、4条CAT同工酶酶带和8条SOD同工酶酶带;其中,POD同工酶酶谱具有5条共同谱带,CAT同工酶4条,SOD同工酶5条。冬季休眠期的樱桃属植物,POD与SOD同工酶谱带的多样性比较丰富,不同植物之间的谱带差异较大;而CAT同工酶谱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张丽敏  薛晶  封彦杰 《生物学杂志》2014,(2):100-103,108
对胡桃楸树根、树皮(茎皮)、枝皮、树枝(当年生枝条)、树叶5个营养器官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生长期动态测定比较,结果显示:胡桃楸POD同X-.酶表达具有发育阶段性和器官特异性;胡桃楸不同器官共有酶带B1,该酶带可能是胡桃属的特征性酶带;胡桃楸pod同工酶分析宜采用根、茎皮、枝皮部。试验结果为胡桃楸进一步食药用开发利用、引种栽培提供生化水平参考。  相似文献   

5.
皂质芦荟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皂质芦荟的茎段及幼苗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皂质芦荟的茎段经40d左右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经20d萌生再生芽:幼苗培养需要30d左右基部直接分化再生芽。同时经试验筛选出愈伤组织形成、再生芽分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 NAA 0.1mg/L、MS 6-BA 3.0mg/L NAA 0.1mg/L和MS NAA 0.3mg/L。  相似文献   

6.
黄连木雌、雄株内源植物激素和POD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不同性别植株的生理差异,以雌株和雄株叶片为试材,对叶片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吲哚-3-乙酸(IAA)、亚精胺(Spd)、精胺(Spm)和腐胺(Put)含量变化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木雌、雄株叶片GA3含量在6至9月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含量均在10月8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0.9μg/g FW和92.9μg/g FW;雄株叶片ABA含量均高于雌株,雌、雄株叶片ABA含量在5月21日和7月8日达到极显著差异,5月21日均为最小值,含量分别为222.0 ng/g FW和340.1 ng/g FW;雄株叶片IAA含量均高于雌株,雌、雄植株叶片中IAA含量在8月8日达到极显著差异,9月8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4.8 ng/g FW和1000.6 ng/g FW;雌株GA3/ABA的比值在7月至9月极显著高于雄株,9月8日差异值最大,为42.8;雌、雄株叶片IAA/ABA在5月21日差异值最大,为0.54;雌、雄株叶片Spd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均在7月8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7.9μg/g FW和42.8μg/g FW;雄株叶片Spm含量均大于雌株,雌、雄株叶片Spm含量在10月8日达到极显著差异,均在7月8日出现最大值,分别为24.3μg/g FW和34.5μg/g FW;雄株叶片Put含量在各个时期均低于雌株,雌、雄株叶片Put含量除5月21日外,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9月8日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6.0μg/g FW和135.1μg/g FW。雌、雄株叶片、叶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显著差异,雌株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5条带,分别为POD-1、POD-2、POD-3、POD-4、POD-5;雄株叶片只有4条带,分别为POD-2、POD-3、POD-4、POD-5;雌株叶柄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4条带,分别为POD-1’、POD-3’、POD-4’、POD-5’,雄株叶柄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3条带,分别为POD-2’、POD-4’、POD-5’。POD-1为雌株叶片特有条带,POD-1’、POD-3’为雌株叶柄特有条带,POD-2’为雄株叶柄特有条带。通过试验得出,黄连木叶片中ABA、IAA、Spd、Spm和Put含量与性别有关,叶片和叶柄的POD同工酶条带也是鉴别黄连木性别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POD同工酶在酸枣、枣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来自不同产地的83个酸枣类型(品种),及36个枣品种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扫描数据,进行了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距离系统的类平均法(UPGMA)可将全部试材划分为六大类群和3个特殊型,且聚类结果与地理位置直接相关。此外,依同工酶带的有无,可将全部供试枣品种叶片POD同工酶合并为5种谱型,全部酸枣类型(品种)合并为22种谱型。大马  相似文献   

8.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以意大利蜜蜂工蜂、雄蜂和蜂王以及两种不同大小幼虫之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这2种同工酶在意蜂幼虫阶段与成体阶段均有明显差异;意蜂工蜂、雄蜂和蜂王都有着不同的同工酶谱型。说明意蜂同工酶在种内的表达受到发育程度、进食质量、分化方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POD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粳稻341A、341B的不同器官和花药及雌蕊的不同发育时期共检测出9种POD同工酶谱带,其中POD_5、POD_6在所有10个器官中存在,因此可以认为是粳稻341A、341B的基本谱带。POD_8、POD_9谱带仅在少数器官中存在,具有一定的器官专一性。花粉粒发育的两个关键时刻,POD同工酶均多于保持系,这可能是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对核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所致,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雄性不育可能是这两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几种芦荟SOD同工酶谱、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NBT光化还原法,测定分析了9种芦荟的SOD同工酶酶谱和酶活性,结果表明,翠叶芦荟含6种SOD同工酶,蕃拉芦荟和中华芦荟均含有4种SOD同工酶,其余6种芦荟均含有3种SOD同工酶,SOD酶活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翠叶芦荟,蕃拉芦荟,中华芦荟,开普芦荟,日本芦荟,皂质芦荟,上农大叶芦荟,多肉芦荟,斑叶芦荟,供试的9种芦荟中,经济价值最高的是翠叶芦荟,其次是蕃拉芦荟,中华芦荟和开普芦荟。  相似文献   

11.
细胞学方法在木兰科杂交育种早期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木兰科 1个属内种间杂交组合红花山玉兰 (Magnoliadelavayi) (♀ )×广玉兰(M grandiflora) (♂ )和 1个属间杂交组合红花山玉兰 (♀ )×乐东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lotungensis) (♂ )的亲本及F1代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果表明 ,前者的杂交后代染色体数目为 76条 ,正好是二倍体红花山玉兰 (2n =2x =38)和六倍体广玉兰 (2n =6x =114 )的半数之和 ,且在F1代的分裂中期染色体具大小两种类型 ,可以明显看出来自红花山玉兰的染色体较大 ,而来自广玉兰的染色体较短小 ,这证明该F1为两者的杂交种 ;而后者的杂交后代染色体数仅为 38条 ,而不是二倍体山玉兰和六倍体乐东拟单性木兰 (2n =6x =114 )的半数之和 ,且所有染色体形态都与红花山玉兰相同这证明该F1代不是真正的杂交种 ,可能是无融合生殖的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学方法是木兰科植物杂交育种中早期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蝴蝶兰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的种质资源, 杂交育种过程中亲本的选择和某些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杂交组合登录情况等进行了综述,并且对我国杂交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蝴蝶兰属植物遗传育种现状,就如何加快我国蝴蝶兰属植物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的进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芦荟维管束的结构与芦荟素积累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半薄切片、组织化学、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薄层层析 (TLC)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华芦荟 (Aloeve-ra L.var.chinensis)、木立芦荟 (Aloe arborescens)叶和茎内维管束的结构及其与芦荟素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木立芦荟叶内维管束和中华芦荟叶内外轮的维管束中有大型韧皮薄壁细胞 ,而木立芦荟茎和中华芦荟叶中内轮维管束无大型韧皮薄壁细胞。组织化学结果表明 ,用醋酸铅处理过的上述材料 ,大型韧皮薄壁细胞内出现沉淀物 ;在荧光显微镜下经蓝光激发 ,大型韧皮薄壁细胞发出桔黄色荧光 ,都显示出芦荟素反应。薄层层析(TLC)结果证明 ,木立芦荟和中华芦荟叶含有大型韧皮薄壁细胞的维管束都含芦荟素 ,而木立芦荟茎及中华芦荟叶中内轮维管束都不含芦荟素。为此 ,维管束中的大型韧皮薄壁细胞与芦荟素的积累密切相关 ,维管束中是否有大型韧皮薄壁细胞可作为判断是否含有芦荟素的解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4种药用芦荟叶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植物形态解剖学方法研究4种药用芦蔡的叶的结构,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早生多浆植物中的结构特征。表皮及角质层厚,气孔下陷,气孔下陷,孔下室大。叶肉分为二部分,由同化薄壁组织和储水组织组成。同化薄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形态相似,不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储水组织占据叶的体积一半以上,细胞大、不规则、壁薄、富含粘液。维管束具鞘,呈环状分布。紧靠同化组织的维管束赶忙皮薄壁组织发达,具有合成和储存芦荟  相似文献   

15.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B. intermedius accession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 origin has been studied using isozyme analysis. The mating system was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allozyme polymorphism. Outcrossing rate (t) in B. intermedius was mostly 0, except one population with t = 0.16, indicating nearly complete autogamy in this species. Given that B. arvensis and B. intermedius had common allozymes of all isozymes studied, it is suggested that B. intermedius may be a direct autogamous derivative of the outcrosser B. arvensi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the allozyme diversity in B. intermedius was higher than in B. arvensis, 23 and 16 allozymes, respectively. Geographic pattern was found among the accessions of B. intermedius.  相似文献   

16.
吕琳  何聪芬  董银卯  刘家熙 《遗传》2005,27(3):429-434
文章从减数分裂过程、小孢子发育两方面,探讨了木立芦荟(Aloe arboresens Mill.)花粉败育的原因。木立芦荟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4,由四对长染色体和三对短染色体组成,属二型性核型。其减数分裂异常,发现存在单价体和多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不均等分离、微核等。同时观察到木立芦荟染色体具有极度的粘质性,使减数分裂各阶段的染色体不易散开。统计各种异常现象出现的频率并分析了这些异常现象形成的可能机制及对正常小孢子形成的影响,推测染色体间的丝状粘连可能是木立芦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并导致败育花粉产生的主要因素。成熟花粉粒中90%以上为败育花粉,属碘败型。  相似文献   

17.
库拉索芦荟的多倍体诱导及其变异初报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对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用秋水仙素进行染色体加倍的诱导处理,结果表明:用含0.06%秋水仙素处理12h后诱变频率可达50%,其效果最佳。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植株的大多数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增大而单位叶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所发现,体细胞中期染色体为2n=4x=28,为4倍体。未加倍前的二倍体为2n=2x=14。检测中也发现有少数植株有2n=14和2n=28两种细胞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芦荟遗传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美国库拉索芦荟(Aloe.arborescens)的横切薄层切片(transverse thin cell layer, tTCL)作为转化受体, 通过受体材料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和Gus 基因瞬时表达率的研究, 找出了较适合的外植体转化条件。研究表明:芦荟对头雹霉素(cefotaxime) 和羧苄霉素(carbenicillin)不敏感, 而对卡那霉素(kanamycin)和潮霉素(hygromycin)敏感;用靠近顶芽的材料得到的横切薄层切片芽再生率高, 有较高的Gus 基因瞬时表达率;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在芦荟转化是不可缺少的, 对其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