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苍耳子对慢性鼻-鼻窦炎大鼠炎症反应、NLRP3炎症小体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SD大鼠40只作为研究对象。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鼻腔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浊液的方法构建慢性鼻-鼻窦炎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8只)、模型组(8只)、低剂量组(7.5 mg/kg,8只)、中剂量组(15 mg/kg,8只)和高剂量组(30 mg/kg,8只)。采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进行嗅觉功能检查,采用qRC-PCR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和NLRP3、ACS、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ELISA法检查大鼠血液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建模前,各组大鼠找到食物小球的时间比较(P>0.05);治疗后7 d和治疗完成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找到食物小球的时间明显更长(P<0.05),高剂量组找到食物小球的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JAK2 mRNA、STAT3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更高(P<0.05),高剂量组JAK2 mRNA、STAT3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NF-α、IL-1β、IL-18表达水平明显更高(P<0.05),高剂量组TNF-α、IL-1β、IL-1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NLRP3 mRNA、ACS mRNA、caspase-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更高(P<0.05),高剂量组NLRP3 mRNA、ACS mRNA、caspase-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结论:CRS大鼠采用苍耳子挥发油进行治疗可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和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从而抑制下游炎症因子的过度分泌,最终为缓解CRS病情和改善嗅觉功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过JAK/STAT3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的肠道炎症反应和肠粘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 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NLRP3抑制剂组,各10只,模型组和抑制剂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进行造模,抑制剂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NLRP3抑制剂MCC950(10 mg/kg),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24 h的生存情况,HE染色进行回肠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 NF-κB p65、NLRP3、凋亡相关斑点蛋白(AS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1(Caspase-1)、p-JAK和p-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死亡率和病理评分显著增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组织 NF-κB p65、NLRP3、ASC、Caspase-1、p-JAK和p-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抑制剂组大鼠的死亡率和病理评分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组织 NF-κB p65、NLRP3、ASC、Caspase-1、p-JAK和p-STAT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抑制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上述指标间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可能通过活化JAK/STAT3信号通路增强脓毒症大鼠的肠道炎症反应,损伤肠道黏膜,靶向干预NLRP3能够逆转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3.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岩白菜素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及其作用机制.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120 mg/kg)组、岩白菜素低、中、高(20、40、8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水飞蓟素组、岩白菜素各剂量组大鼠按照10 mL/kg灌胃给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采用缩窄门静脉的方法制备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通过给予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30只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AG490组、假手术组(n=10).AG490组每天给予5 mg/kg体重的AG490,另外两组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周后处死大鼠,计算各组脾指数,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脾脏组织中磷酸化STAT3 (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单纯手术组p-STAT3蛋白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AG490组较单纯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单纯手术组脾指数、脾脏纤维化程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AG490组较单纯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p-STAT3蛋白水平与脾脏纤维化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趋势(r=0.897,P<0.05).结论:JAK2/STAT3信号通路与门静脉高压大鼠脾脏纤维化过程关系密切,阻断该通路可以减轻门静脉高压脾脏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通过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对人骨肉瘤体外细胞株MG-63细胞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G-63细胞,以不同浓度的RES作用于MG-63细胞。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RES对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RES对MG-6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RES对MG-63细胞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p-STAT3)、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Bax)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RES浓度越高,时间越久,MG-63细胞凋亡率越高(P<0.05)。RES浓度越高,MG-6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越弱(P<0.05)。RES处理MG-63细胞后其p-JAK2、p-STAT3、Bcl-2以及MMP-2、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p-JAK2、p-STAT3、Bax、Bcl-2以及MMP-2、MMP-9的表达水平变化具有RES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RES可能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促使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并抑制MG-63细胞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毛蕊异黄酮(C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只未建模和给药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50只AS建模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S模型组(AS组)、低剂量CA组(L-CA组,10 mg/kg)、中剂量CA组(M-CA组,50 mg/kg)、高剂量CA组(H-CA组,100 mg/kg)和阳性药物辛伐他汀组(Sim组,2 mg/kg),每组10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4周。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组织的病理变化。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分为6组,Control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组(10-6 mmol/L Ang Ⅱ)、Ang Ⅱ+0.1 CA组(10-6 mmol/L Ang Ⅱ+0.1 mg/L CA)、Ang Ⅱ+1 CA组(10-6 mmol/L Ang Ⅱ+1 mg/L CA)、Ang Ⅱ+10 CA组(10-6 mmol/L Ang Ⅱ+10 mg/L CA)、Ang Ⅱ+1 CA+AG490(10-6 mmol/L Ang Ⅱ+50 μmol/L AG490)组。通过CCK-8法和EdU染色测定VSMC的增殖,Transwell测定VSMC的迁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VSMC中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和VSMC中的α-SMA、骨桥蛋白(OPN)、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L-CA组、M-CA组、H-CA组和Sim组大鼠胸主动脉的病变均较AS组减轻,其中H-CA组和Sim组形态改善最明显。与AS组相比,M-CA组、H-CA组和Sim组大鼠的血清中TC、TG、LDL-C和MDA水平降低(P<0.05),血清HDL-C和SOD水平升高,胸主动脉组织中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OP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JAK2和STAT3的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与Ang Ⅱ组相比,Ang Ⅱ+1 CA组、Ang Ⅱ+10 CA组和Ang Ⅱ+1 CA+AG490组的相对细胞活力和EdU阳性率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降低(P<0.05),α-SMA相对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OP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JAK2和STAT3的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CA可减轻AS大鼠的胸主动脉病变、纠正血脂代谢和氧化应激失衡,其机制可能与CA对VSMC表型转化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侯贝  徐乐灵  王涛 《病毒学报》2023,(1):279-286
JAK/STAT信号通路是天然免疫过程中一条关键通路,参与了干扰素信号传递入细胞核的过程。研究表明,病毒通过逃避甚至利用JAK/STAT信号通路,对抗干扰素系统的抗病毒效果。在此过程中,调控干扰素受体蛋白、减少JAK和STAT蛋白的数量、阻碍STAT的磷酸化或核易位,又或是上调SOCS家族蛋白都是病毒常用的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病毒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的过程,为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和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Leptin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主要参与脂类代谢的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后,CPT-1的表达水平升高,通过促进脂肪酸分解而参与脂类代谢的调节。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leptin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组成、作用机制、活性调节和leptin与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多个信号通路如JAK/STAT、PI3K/Akt、MAPK等,以及这些信号通路对脂类代谢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中滑膜组织及细胞分泌的大量细胞因子通过不同途径激活JAK/STAT 信号通路,并导致病变。因此,选择JAK 抑制剂针对性地阻断JAK/STAT 通路,可达到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过程的目的。概述JAK/STAT 信号通路的组成与结构、功能与机制以及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着重介绍若干具代表性的已上市和尚处于临床及临床前研究阶段的JAK 抑制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突触结合蛋白 1 (synaptotagmin 1,Syt1)属于突触结合蛋白家族一员,在神经递质囊泡转运和胞吐中发挥作用。Syt1 在肠道上皮中有表达,但其在结肠炎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本工作以 Syt1 转基因小鼠结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 qRT-PCR、免疫染色及 Western 印迹检测 Syt1 在生理状态及肠炎状态下在结肠中表达的动态变化;采用 H&E 染色、免疫染色、Western 印迹等方法,观察 Syt1 在结肠炎的炎症反应及肠道上皮再生修复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正常野生小鼠的结肠上皮及结直肠癌患者癌旁组织的肠上皮细胞中均有较高水平的 Syt1 表达;DSS 处理使 Syt1 在结肠中表达显著升高 (P<0.01)。DSS 诱导小鼠肠炎模型中,相较于对照组,Syt1 敲减小鼠体重降低情况、结肠炎性红肿和长度缩短等均显著减轻 (P<0.05),而再生隐窝数量则增多、Ki67 增殖细胞也增多(P<0.01);结肠组织中的 CD45 免疫细胞、F4/80 巨噬细胞浸润减少 (P<0.001),炎症性肠病相关的促炎因子 IL-1β、IL-6 和 TNFα 分泌也减少 (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印迹结果进一步显示,Syt1 敲减小鼠中,IL-6 和 p-STAT3 表达显著下调(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敲减 Syt1 可能通过抑制 IL-6/STAT3 信号通路改善结肠炎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对GEO数据库进行分析筛选miRNA后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验证并对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未来牙周炎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GEO数据库发现牙周炎患者中差异表达的miRNA。在DIANA生信预测网站中发现了与JAK/STAT信号传导方式有关的miRNA。随后,TargetScan被用于预测miRNA的靶mRNA,该mRNA不仅在牙周炎中差异表达,而且与JAK/STAT信号传导有关。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寻找与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紧密相关的基因集。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在牙周炎中差异表达并与JAK/STAT信号有关的miRNA和mRNA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观察组织中IL6ST的表达。通过双重荧光素酶测定法证实了miRNA和mRNA之间的关系。此外,采用细胞内氧化活性氧红色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的变化。 结果 在牙周炎患者中,与正常组织比较,MiR1555p被下调,mRNA IL6ST被上调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188 7、2.852 1,P=0.000 6、0.015 7)。与对照组比较,miR1555p在P.gingivalis处理组表达情况出现明显下降且IL6ST在处理后表达量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5 3、1.852 0,P=0.013 5、0.015 7)。miR1555p具有IL6ST 3′非翻译区的靶结合位点。通过过表达miR1555p能够明显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pSTAT3、pJAK2、IL6ST蛋白的表达(t=1.924 8、2.530 8、3.107 5,P=0.023 1、0.011 6、0.010 0)。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后,细胞中的ROS产生增加(t=3.051 2、9.632 7,均P结论 牙龈卟啉单胞菌可抑制miR1555p表达,激活GECs中的JAK/STAR信号,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