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2)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α,HIF-1α)、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4,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ME2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e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不同浓度2ME2对乳腺癌MCF-7细胞中HIF-1α、CXCR4、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2ME2可较强的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2ME2作用48h后MCF-7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不同浓度2ME2作用于MCF-7细胞48小时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中HIF-1α、CXCR4、VEGF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ME2可通过降低HIF-1α、CXCR4、VEGF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及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相关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白介素-8受体CXCR1和CXCR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和可能涉及的SLE炎症发病机制.方法:36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4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XCR1、CXCR2在SL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的MFI表达.结果:CXCR2在SLE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MFI表达(195.75±52.76)与对照组(298.82±51.86)相比明显降低(P<0.01);CXCR2在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MFI表达下降与C3存在着正相关关系(rs=0.421,P=0.022),与dsDNA、SLEDAI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s=-0.390,P=0.032;rs=-0.463,P=0.01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CXCR2的表达异常,提示CXCR2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的CXCR2表达水平,可能是评价SLE疾病活动性有价值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XCR4与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半定量RT-PCR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CXCR4和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CR4和MMP-9表达的相关性,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率为77.5%,mRNA相对含量为0,777±0.044;其中浸润深度达肌层者表达率为100%,mRNA相对含量为0.790± 0.049;局限在粘膜下层者表达率为50%,mRNA相对含量为0.660± 0.052;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0%,mRNA相对含量为0.850± 0.079,其中浸润深度达肌层者表达率为95.5%,mRNA相对含量为0.854±0.070,局限在粘膜下层者表达率为61.1%,mRNA相对含量为0.758±0.092,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CR4及MMP-9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0.479,P<0.05).MMP-9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CXCR4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关.结论:CXCR4和MMP-9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浸润密切相关,通过干预CXCR4和MMP-9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 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REB和CXCR2在49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同时随机选取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NSCLC中CREB和CXCR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和69.4%,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0.0%和15.0%(P〈0.05);同时,CREB和CXCR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不仅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而且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另外,CREB在吸烟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P〈0.05),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P〈0.05);CREB和CXCR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REB和CXCR2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因其特殊的生理学特点,成为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亚型,因此急需寻找新的靶点进行治疗来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率。多项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gp96在多种癌细胞的膜表面过表达,且胞膜gp96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其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前期研究根据gp96的结构,开发一种靶向胞膜gp96 ATP结合区的α螺旋肽p37。虽然p37多肽作用位点专一,但其在体内容易被降解,因此本研究将多肽的N端或C端分别偶联PEG2000或PEG5000,得到4个具有抑瘤功能的PEG多肽:mPEG2000CY、mPEG5000CY、mPEG2000LC和mPEG5000LC。它们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SK-BR-3的增殖和侵袭,其中抑制效果最明显的是mPEG2000CY。经测定,mPEG2000CY在体内的半衰期较多肽p37明显延长,且有效抑制三阴性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逆转录病毒介导RNA干扰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CXCR4基因表达的效率。方法:人工合成CXCR4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装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SOS,先转染PT67细胞包装成病毒,收获病毒上清,再将其转染Caski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CXCR4表达受抑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SOS-CXCR4载体,并发现在24、48和72h,CXCR4 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29.9%,56.8%和62.8%,CXCR4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43.6%,49.6%和62.9%。结论:逆转录病毒介导RNA干扰能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CXCR4表达。 相似文献
7.
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是乳腺癌细胞运动的关键调节因子。CXCR4的功能性表达与乳腺癌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酪氨酸硫酸化转移酶1(tyrosylprotein sulfotransferase 1,TPST1)是CXCR4蛋白翻译后酪氨酸硫酸化修饰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将探索TPST1在CXCR4调节乳腺癌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利用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等试验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CXCR4和TPS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RNA干扰,趋化试验和侵袭试验用于检测TPST1对于CXCR4诱导的乳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研究发现CXCR4蛋白在乳腺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呈高表达(P=0. 0016)。CXCR4在乳腺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 026)。TPST1与CXCR4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原发组织和配对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09; P=0. 006)。TPST1在高度恶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呈高表达,在低度恶性乳腺癌MCF-7细胞中弱表达,而两者CXCR4表达基本相同。小RNA干扰降低TPST1的表达后,下调了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于CXCR4配体即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 alpha,SDF-1α)的运动反应性,进而降低CXCR4诱导的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综上,在CXCR4诱导的乳腺癌细胞侵袭过程中,TPST1表达对于CXCR4功能性活化至关重要,TPST1可能作为潜在的抗CXCR4药物治疗乳腺癌恶性进展的联合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 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REB和CXCR2在49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同时随机选取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NSCLC中CREB和CXCR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和69.4%,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0.0%和15.0%(P0.05);同时,CREB和CXCR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不仅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而且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另外,CREB在吸烟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P0.05),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P0.05);CREB和CXCR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REB和CXCR2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XCR4及MMP-3的表达与大小肾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里,任意抽出20例癌旁正常组织,30例小肾癌,30例大肾癌的标本,检验大小肾癌及正常肾组织中CXCR4及MMP-3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癌中CXCR4和MMP-3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1),大肾癌CXCR4,MMP-3的表达高于小肾癌(P0.05)。肾癌中两者的相关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MP-3,CXCR4在小肾癌中的低表达可能预示了小肾癌恶性程度低、侵袭和转移能力小的生物学特点,可以预测肾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胚胎中CXCR4和CD44在全身各脏器的表达,了解不同器官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特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输卵管妊娠5例完整早期胚胎组织中CXCR4和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CXCR4大部分器官都见有表达,尤其在骨细胞和神经细胞中为强阳性表达。CD44主要表达于间叶组织中,如舌肌和胃肠的深肌层,以及各器官的纤维组织中,但不表达于骨、神经组织和髓外造血组织。另外,在少数上皮组织中也见有表达,如胸腺上皮细胞强表达和肺粘膜弱表达。在部分组织中CD44和CXCR4的表达模式相反。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的CXCR4和CD44早期胚胎发育中特殊的表达为研究干细胞特性提供了良好直观的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1.
三羟异黄酮(genistein)是大豆中的一种非营养成分,其结构与黄酮化合物类似,能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故称之为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氧化、抗突变、抗高血压、抗增生等,其中genistein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肿瘤的血管生成是肿瘤进一步生长转移的基础,该过程受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生成相关因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促凋亡因子Omi/HtrA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检测促凋亡分子Omi/HtrA2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 system法检测63例乳腺癌及37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Omi/HtrA2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这些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Omi/HtrA2在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显著低于乳腺癌中的表达(P<0.05),而Caspase-3则在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显著高于乳腺癌中的表达(P<0.05),但二者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线粒体促凋亡蛋白Omi/HtrA2的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其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株自制的c-erbB-2单克隆抗体A18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特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蛋白质印迹分析法和荧光激活的流式细胞分选检测技术检测A18在635例乳腺癌组织、100例癌旁乳腺组织、不表达c-erbB-2的NIH/3T3(鼠成纤维细胞)和NE91(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NR6鼠成纤维面积)细胞株及高表达c-erbB-2的T6-17(转c-erbB-2-基因的NIH/3T3细胞)和SKBR3(人乳腺癌细胞)细胞株中的表达状况,并与市售进口c-erbB-2抗体(MaximBiotech产品)进行了平行对照研究。A18系采用细胞表面区域表位包埋法免疫小鼠制备而成,,结果:A18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膜,部分伴微弱的细胞浆着色,无明显非特异性染色,A18和进口抗体对NIH/3T3、NE91细胞均呈阴性,T6-17、SKBR3细胞均呈阳性,在乳腺癌组织中,A18的阳性率为60.3%,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的5.0%,A18与进口同类单抗的阴性、阳性及总符合率分别为84.0%、82.8%及83.2%,与进口同类多抗的阴性,阳性及总符合率分别为88.0%、90.2%和89.5%。A1和进口同类单抗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一致。经反复冻融7次或4℃保存10个月A18效价仍保持在3μg/ml。结论:A18特异性强,定位准确,效价高而稳定、可用于临床乳腺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PRL-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L-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血管形成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WesternBlot方法检测15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及5例癌旁乳腺组织中PRL-3的表达情况,并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等方法分析PRL-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RL-3表达定位于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的细胞质,间质无着色。癌组织与癌旁乳腺组织的阳性率为分别为69·4%和35%,癌组织中PRL-3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统计分析显示,PRL-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P=0·008)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和0·299;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肿瘤大小、ER、PR和C-erBb-2阳性率无明显关系。WesternBlot结果亦证实PRL-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较癌旁乳腺组织明显增高(P=0·044),且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40)。72例乳腺癌中,PRL-3蛋白阳性组MVD的均值高于PRL-3阴性组,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PRL-3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并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来促进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构建的含人乳腺癌DF3启动子和白喉毒素A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PGL3-DF3-DTA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L3-DF3-DTA,并用其转染DF3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通过MTT法测定PGL3-DF3-DTA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裸鼠动物模型观察PGL3-DF3-DTA在体内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成功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PGL3-DF3-DTA并建立了人乳腺癌裸鼠动物模型,经重组表达载体PGL3-DF3-DTA作用后的DF3阳性人乳腺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Ki-67、bcl-2基因表达水平降低,bax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结论重组表达载体PGL3-DF3-DTA能对DF3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产生特异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转铁蛋白为一类金属结合-转运糖蛋白,经典的理论阐明其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运送铁离子到各器官与组织。根据近两年的研究,转铁蛋白除了转运铁离子的作用外,还具有局部调节卵巢功能的作用,即能抑制FSH诱导大鼠及人卵泡颗粒细胞的功能性分化。转铁蛋白抑制FSH衣导卵泡颗粒细胞分化的主要机理是:(1)转铁蛋白部分地抑制FSH与卵泡颗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减少细胞内cAMP生成,进而抑制了FSH受体的维持表达。(2)转 相似文献
17.
负载Her-2多肽的D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利用树突状细胞(DC)呈递肿瘤抗原(Her-2多肽)的特性提高D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提取外周血来源的有核细胞诱导分离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状细胞(DC),DC负载Her-2多肽后和CIK细胞共培养产生DCIK细胞,并鉴定其HLA基因型。分析三株肿瘤细胞(MDA-MB-231、SK-BR-3、MCF-7)HLA基因型和Her-2蛋白表达情况。用细胞毒试验(CCK-8法)测定DCIK细胞的对三株Her2表达不同的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DCIK细胞对MDA-MB-31、SK-BR-3、MCF-7的杀伤率(效靶比10:1)分别为50.38%±3.25%、52.19%±3.25%、47.09%±2.41%。而负载Her-2多肽的DCIK细胞对MDA-MB-231、SK-BR-3、MCF-7的杀伤率分别为76.30%±1.74%(P<0.001)、55.70%±3.05%(P=0.0143)、47.67%±2.40%(P=0.6972)。实验证明负载Her-2多肽的DCIK细胞能显著提高对Her-2( )的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为乳腺癌患者进行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转化的C_3H_(10)T_(1/2)细胞表现增殖速度加快、表面微绒毛增加,细胞变圆,叠层生长,ConA受体呈帽状分布,微管、微丝、纤粘蛋白分布明显减少。与增殖有关的癌基因c-fos表达增强,同时发现与细胞增殖、转化和细胞骨架调节有关的钙调素(CaM)基因表达加强。用1mmo/Ldb-cAMP处理转化细胞,观察到CaM基因和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分别在处理后1小时和2小时急剧下降。处理后4—5天,转化细胞表型趋正常化,大部分细胞恢复单层生长。细胞表面微绒毛和泡状物减少,ConA受体帽状分布消失,恢复分散分布在细胞膜上的特点。细胞生长明显被抑制,用优先在G_1期表达的4F_1 cDNA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证实了经db-cAMP处理后的细胞被阻抑在G_1期。经db-cAMP处理6天的转化细胞中微管、微丝、纤粘蛋白基本恢复正常分布。实验表明CaM的表达增强与转化细胞表型变化和细胞骨架组装减弱密切相关,db-cAMP作用后CaM表达下降是抑制转化细胞增殖并使细胞表型和细胞骨架分布趋于正常的关键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组织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对70例乳腺癌组织PTE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15例乳腺良性肿瘤均见PTENmRNA和蛋白表达,其阳性率为(100.0% 15/15);70例乳腺癌组织中PTEN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阳性率分别为51.4%(36/70)和47.1%(33/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TEN基因表达下调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的大小和ER、PR状况无关.乳腺癌PTEN mRNA表达检测结果与PTEN蛋白相似.结论乳腺癌中存在PTEN基因表达异常,PTEN表达下调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