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道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opolyhedrovirus,HaNPV)悬浮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数量的影响。作者筛选灭幼脲类似物作为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的生物型增效剂,HaNPV 4.2ppm氟啶脲(chlorfluazuron)感染3龄初棉铃虫幼虫,感染幼虫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2.24d,比单用HaNPV感染幼虫的LT50缩短2.66d。含生物型增效剂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在田间应用,施药后5d,对2代和4代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4%-85.2%和70.7%-82.6%,施药后7d,对2代和4代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2%-86.3%和69.6%-82.9%。棉铃虫病毒悬浮剂中的生物型增效剂对天敌数量仅有轻微影响。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不仅能有效控制害虫,而且对天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树枝把诱捕棉铃虫的一些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诱捕环境与蛾量 据1974—1977年在棉田、苜蓿田树枝把诱捕棉铃虫结果,苜蓿田蛾量均大于棉田,1975—1977年苜蓿田全年蛾量分别高出棉田5.7倍、1.5倍、1.5倍,第二代蛾分别比棉田蛾量高出11.8倍、7.4倍、4.1倍。棉田历年诱捕量以第四代蛾量最大,依次为第二代、第三代;在苜蓿田以第二代最高,依次为第四代、第三代。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和生产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我站自1974年以来,进行了30多种配方,70多次人工饲料饲养棉铃虫试验。并与天然饲料作对照,选择了效果稳定,成活率和产卵率较高的三种人工饲料,供今后研究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核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比较好的微生物农药。但是,由于该病毒只能利用棉铃虫进行活体增殖,因此,必须大量饲养棉铃虫以供病毒生产之用。然而,棉铃虫却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只能用指形管单个饲养,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因此,寻找—种比较方便,又能大量饲养棉铃虫的  相似文献   

5.
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病毒悬浮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报道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opolyhedrovirus,HaNPV)悬浮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数量的影响.作者筛选灭幼脲类似物作为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的生物型增效剂,HaNPV+4.2ppm氟啶脲(chlorfluazuron)感染3龄初棉铃虫幼虫,感染幼虫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2.24d,比单用HaNPV感染幼虫的LT50缩短2.66d.含生物型增效剂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在田间应用,施药后5d,对2代和4代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4%~85.2%和70.7%~82.6%,施药后7d,对2代和4代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2%~86.3%和69.6%~82.9%.棉铃虫病毒悬浮剂中的生物型增效剂对天敌数量仅有轻微影响.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不仅能有效控制害虫,而且对天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家蚕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虫体克隆技术,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DpCPV-HN)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为质型多角体病毒1型。以家蚕春蕾×镇珠杂种F1代及自交的F2代4或5日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以纯化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对F1代幼虫的毒力测定为对照。结果表明:家蚕品种春蕾×镇珠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敏感,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能引起其感染发病;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家蚕品种春蕾×镇珠F1代幼虫和F2代幼虫28天后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885个和18个CPB(质多角体),前者为后者的49倍。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后的家蚕,其结茧率、化蛹率、羽化率、全茧量、茧层量和单蛾产卵数均有所下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单蛾产卵数与病毒感染剂量之间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滞留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可湿性粉剂防治第三代棉铃虫,防治效果为86.2%。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土壤中的滞留,结果表明:施用病毒杀虫剂1、3、5、7天和两个月后都可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1993年9月上旬从河南封丘棉田采集的露水,PH为7.98,病毒多角体在露水中保存3天,其生物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核多角体病毒(VHA-273),对寄主的主要病变,发生于三种敏感性组织,即脂肪体、表皮层、气管基质。这些组织可能同时被感染。中肠未被破坏,肌肉、马氏管、神经节等,不受损害。在敏感性组织中,多角体发展迅速,自感染后出现胞核膨大,多角体复制培殖,互组织被破坏,为时仅5-6天,细胞病变均较明显而典型。第七天可达死亡高峰,病虫死亡后即全部液化解体。电镜观察表明:病毒粒子进入敏感性组织后,在细胞核内复制增殖,形成病毒束,并逐步由蛋白质包埋,形成多角体,其大小自1.25-5.0徵米。多角体为不甚规则的圆形,也有典型的多角形等,表面不太平平滑。病毒粒子为棒状,两边平行,两端钝圆,多个成束(极少数单个的),似乎是随机而无规律地排列。在一个多角体的切面中,最多可见到20个以上的病毒束,而每束的粒子则未超过10个。这种核多角体病毒属于“多粒包埋病毒”(MEV)型。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提纯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用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对四林棉铃虫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于进行了血清学比较研究。四株棉铃虫NPV分为两个包埋类型:单粒包埋型和多粒包埋型。soI.{3株和H.M株属前者,VHA 273株和XIA 10株属后者。同一株NPV的多角体蛋白或病毒粒子只与它们同源抗血清有反应。它们之间无交叉反应,表明同一株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各具有特异的抗原。四株NPV的多角体蛋白不仅与同源的多角体蛋白抗血清有反应,而且也与异 源的多角体蛋白抗血清有交叉反应,说明四株NPV多角体蛋白具有共同的抗原。而四株病毒粒子与同源的病毒粒子抗血清有反应,在它们之间无交叉反应,表明四株NPv病毒粒子各具有自己特异的抗原。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不久前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派遣到美国考察苏芸金杆菌的生产和应用情况,后来又与来华的美国微生物防治考察团进行过技术交流。现将有关资料摘要介绍,供参考。近年来,美国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农林害虫的工作有较大发展。如1975年,以棉铃虫核多角体为活性成分的病毒制剂“elcar”投产,1980年以多毛菌为活性成分的真菌制剂“Mycar”投产。尽管品种增多了,但从生产规  相似文献   

11.
棉红铃虫自然种群的生命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幸泉  黄汉文 《昆虫学报》1993,36(3):308-314
1978-1988年,在湖北省江汉平原棉区,用编制特定年龄生命表的方法,研究棉红铃虫Pectin 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第1至3代的自然种群生命统计特征值。 世代存活率(占)为3.23,4.01和1.46;各虫态发育阶段(X)与相应阶段存活率的关系为:y1=61.66e-0.58s、Y2= 142.47e-0.73s、 y3=146.68e-0.80s种群鹃势指数(I):1.12、2.03和0.45;每雌蛾平均及最高产卵量:35(253)、51(235)、31(293)粒;自然内禀增长率(r')为0.0390、0.0403和0.0026;净增殖率?:4.39、4.43和2.04;周限增长率(兄):1.0398、1.0411和1.0026;世代长度(T):38、37和276日;种群加倍时间(t)18、l7和26,天。上列十个生命统计值已成为组建棉红铃虫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模型所必须的基质。 第二代是全年的关键世代,各代钻蛀期的幼虫数及越冬期的幼虫数是影响下一世代或次年种群数量的关键虫态,钻蛀期幼虫的自然死亡是致死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2.
关于棉铃虫食性和营养的某些特点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工作选用棉花不同器官所含有的几种化学成分作为嗅觉和味觉刺激剂, 测验棉铃虫对它们的反应;结果表明一至三龄的幼虫对甲醇三甲基胺、香草酸等的趋性不同, 四龄幼虫对不同的糖类、氨基酸等的取食反应也各不一。这说明幼虫对食料植物中的个别化学成分有感觉辨识的能力。用不同品种的海岛棉、陆地棉、以及棉花和其它锦葵科植物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的叶片来试验棉铃虫对它们的趋性和取食反应, 结果表明当有选择的机会时幼虫对陆地棉和一定品种海岛棉有较强的趋性, 对某些杂交后代的趋性很弱。在不能选择的条件下棉铃虫在一定时间内对不同种类或品种的棉叶的取食量也不相同, 并对原来的食料植物可形成条件化。 曾对棉花不同器官的含水量、含氮物质和糖类进行了测定, 同时分别用叶、蕾和铃将新孵化的幼虫饲养到老熟。幼虫取食不同器官时的累积食量、发育速度、死亡率, 和变成的蛹的重量均有明显的差别。当以大叶为食时幼虫的总食量超过以嫩叶为食时的一倍以上;以铃为食时总食量可为以嫩叶为食时的数倍。这种差异可能是因铃中水分和含糖量较高, 对幼虫的取食发生强烈的助长作用所造成的。因此, 同株植物上含糖和含水缺多的器官对棉铃虫似乎有较好的营养效应, 而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糖类等的味觉刺激来增加取食量所造成。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对棉株和棉铃虫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用盆栽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棉株和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花期土壤施硫酸铵量分别为0、2、4和16克/盆。每盆土45斤。施氮后,土壤全氮增加,施氮量的增加提高了单株铃和叶片的干物质的累积,以及棉株不同部位的全氮含量。用含氮量显著不同的幼铃饲喂棉铃虫时,高氮食物使6龄幼虫的干重增长,同时食物利用率提高。随着饲喂铃含氮量的增长,6龄幼虫虫体和虫粪以及雌蛹的全氮含量均有所升高。 根据生物和化学两方面数据,我们认为:增施氮肥引起土壤、植株和昆虫全氮含量增长,特别是增加了棉株和棉铃虫的氮素营养。增施氮肥在一定范围内使棉株生长良好,使幼虫生长更好。由此可见:氮肥的增加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但也会使虫害加重。上述研究将有助于寻找大田棉花生产的氮肥合理施用量,而且对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夜眼反射光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忠  贺小威 《昆虫学报》1983,(2):130-138
利用一个圆弧投光器,使点光源在90°范围内绕眼移动,对棉铃虫暗适应眼的反射光斑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为:1.投射在眼上,并且与光斑垂直轴在背腹方向上构成的夹角不超过20°—23°的全部光线,对于引起光斑的反射光都是有效的。2.在眼的不同区域中,光斑的明亮度不等。以腹部区域最亮,而背部区域最不亮。3.有效投射光线依照其投射角,由光斑的不同部位进入眼中。平行于光斑垂直轴的光线,由整个光斑中的小眼面进入。具有较大投射角的光线,由同侧更边缘的小眼面进入。否则它们无助于被观察的光斑的亮度。4.在直径约为光斑直径1/2的中央部分,其反射光的来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从该中央部分进入又反射出来,另一部分是从眼的其余部分进入而从该中央部分反射出来。起源于其余部分进眼的光线的总反射光,远强于起源于从该中央部分进眼的光线的总反射光。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一种新的实用人工饲料(英文)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报道饲养棉铃虫的一种新的含有番茄酱的实用人工饲料。取食这种饲料时,绝大部分幼虫只有5个龄期。因此,幼虫历期大为缩短。在该饲料中加入适量绿豆粉取代麦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虫的繁殖力。在连续12代饲养期间,幼虫期存活率在87.5%-98.7%之间,蛹期死亡率不到5%;第11代成虫平均产卵千粒左右,孵化率达86.5%。这些结果表明,经过2年连续饲养后,棉铃虫的活力并没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棉田棉铃虫卵估值抽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岩钦  陈玉平 《生态学报》1985,5(2):136-146
由于棉铃虫卵在棉株上的空间分布结构属负二项分布,并且它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特征系上部卵量明显较下部为多,这样,本文应用了二阶抽样技术代替当前国内采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允许误差为10%时,每株抽取上部15个叶蕾,每块棉田共抽60株棉株。 抽样单位的大小对于抽样的时间消费与抽样精确度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确定最适的抽样单位也是很重要的。本文根据棉铃虫卵在田间个体群平均占据的面积大小,提出一次调查6抹(2行×3株/行)棉株较单株为优。即在棉田中每次调查6株,共调查10次 新的抽样方法较当前国内应用抽样法,提高效率2.2—2.6倍。  相似文献   

17.
18.
棉铃虫的呼吸代谢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棉铃虫的耗氧量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当发育状态基本相同时,在同一龄期内,幼虫耗氧量与虫体鲜重呈直线相关;在不同龄期之间,耗氧量则与虫体鲜重的0.97次方成正比。幼虫的代谢速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稳定地降低。在20—35℃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幼虫的代谢速率约增加一倍。蛹期的代谢速率呈典型的“U”形曲线变化。从卵期及幼虫期到蛹期的呼吸商变动在0.75—0.96之间。  相似文献   

19.
华北棉区第二代棉铃虫的经济阈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盛承发 《昆虫学报》1985,(4):382-389
1980—1983年在河北省饶阳县及安徽省濉溪县的不同的土壤肥力类型、不同的棉花品种和不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进行了模拟为害和自然为害的试验,旨在确定第二代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übner)数量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和质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对于第二代棉铃虫为害的补偿力很强,这种补偿力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增强。棉花品种、年份以及栽培管理方法对补偿力的影响属于次要。通过组建的一个静态模型,收进了二代棉铃虫防治的直接收益与代价以及间接收益与代价,算得高、低肥力地的第二代经济阈值,百株累计卵量分别为332粒和34粒。产量水平在80—90斤的中等偏低肥力地,其阈值可定为60粒。  相似文献   

20.
定温条件下棉铃虫种群动态的数学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是我国棉花主要害虫之一,70年代以来,曾在我国南北各棉区几次严重为害,这样,对棉铃虫预测与控制的研究成为全国棉虫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温度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力的试验与分析,国内外已有报道(许明霞等,1958;齐兆生,1961;吴坤君等1978、1980),但多着重于温度对生长发育与生殖力的影响,以及实验条件下生命表的分析,应用数学模型对该种害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各发育阶段的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