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姚伟红  李淑兰 《四川动物》2008,27(2):280-283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观察了褐家鼠Arattus norvegic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结果 显示,在褐家鼠的消化道除食管未见嗜银细胞外,其它部位均有嗜银细胞的分布,其分布密度为胃贲门部最高,回肠部最低.嗜银细胞多分布于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之间或腺泡上皮之间,有时可见于上皮基部和固有膜内.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以锥体形为主,其次还有圆形、梭形和椭圆形.根据其嗜银细胞形态,认为褐家鼠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旁分泌3种功能.  相似文献   

2.
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该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整个消化道中,从食道到直肠。其中,十二指肠和回、直肠交接处密度很高,胃体及直肠很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食道嗜银细胞位于上皮基部和固有膜中,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胃嗜银细胞位于胃腺部,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可见明显的胞突。肠嗜银细胞位于上皮细胞之间,呈长柱形、纺锤形、长颈瓶形或锤状。多数细胞两端有较长胞突,分别与固有膜  相似文献   

3.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蛇岛蝮蛇Gloydius shedaoensis 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蛇岛蝮蛇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其全长,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也有少量位于固有膜内;胃贲门是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高峰,胃体次之,食管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锥体形、梭形、圆形和椭圆形,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4.
东亚腹链蛇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淼  甄靓靓  李淑兰  赵文阁 《四川动物》2007,26(2):278-280,I0004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研究了东亚腹链蛇(Amphiesma vibakari)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结果表明:在东亚腹链蛇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全消化道。其分布密度曲线大致呈波浪形,其中胃部是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高峰,胃幽门次之,回肠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以锥体形为主,其次还有圆形、椭圆形。广泛分布于上皮细胞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结论:东亚腹链蛇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我们认为东亚腹链蛇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外分泌、旁分泌3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3种爬行动物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白条草蜥消化道嗜银细胞进行了染色和切片观察.结果 表明:在白条草蜥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其全长.其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锥体形、椭圆形等;其嗜银细胞分布密度于胃幽门最高,胃体次之,十二指肠最低.其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和取食方式等有关;根据其形态,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中国黄羽鹌鹑(Coturnix aponica)消化道嗜银细胞胚后发育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口腔、食管、嗉囊和泄殖腔中未发现嗜银细胞,其余部位均有不同数量的分布,其分布呈波浪形,大多数日龄段在腺胃和结直肠中存在2个分布高峰,回肠次之,十二指肠、空肠、盲肠较少,随着日龄增加,不同部位嗜银细胞数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100 d时达高峰。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腺胃腺叶内细胞之间、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及固有层内,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锥形及梭形等。结合嗜银细胞形态与功能间的联系,发现消化道内广泛分布着4种类型的嗜银细胞。我们认为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的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外分泌及旁分泌3种功能,其分布特点可能与动物的食性及生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楚德昌  邓振旭 《四川动物》2002,21(4):252-254
通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刺猥消化道各段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胃贲门以及所有消化管,其中胃,十二指肠与小肠末段嗜银细胞分布密度较高,小肠中段及直肠末段密度较低,嗜银细胞分布于消化管壁粘膜层腺体与绒毛,其中在腺体密度较高,在绒毛较低,并且胃、小肠壁固有膜腺体的中、底部密度最高,另外在胃幽门有狭小的高密度分布区。嗜银细胞有锥体形,瓜子形,椭圆形,长梭形,圆形等,锥体形,瓜子形,长梭形多有明显的长突起。嗜银颗粒或充满整个细胞,或集中于起端或基底部,细胞外常见到刚释放的嗜银颗粒,特别是锥体形,瓜子形细胞的尖端处常可见到向腺管或肠腔释放的嗜银颗粒。  相似文献   

9.
爬行动物消化道嗜银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爬行动物消化道嗜银细胞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报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爬行动物胃肠嗜银细胞的类型和分布不仅与哺乳动物不同,且在爬行动物各个种间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总结了爬行动物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布规律,概述了分类地位、食性和栖息地环境与细胞分布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小鼠胃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Grimelius嗜银法对10只小鼠胃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作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l)小鼠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在胃体部最高,从十二脂肠、空肠、回肠、盲肠直到结肠依次减少。(2)嗜银细胞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有梭形、锥体形、椭圆形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凹耳蛙(Odorrana tormota)消化道的基本特征,运用石蜡切片法和龙桂开银浸法对凹耳蛙消化道组织学结构及嗜银细胞的形态与分布密度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①凹耳蛙的胃壁具明显的纵行皱襞和胃小凹,胃腺发达,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和回肠,杯状细胞分散在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之间,十二指肠中未见十二指肠腺分布。②凹耳蛙嗜银细胞见于消化道全长,呈毛笔头样、锥体形、梭形、椭圆形和长条形等;幽门腺上皮和十二指肠绒毛上皮中的嗜银细胞具指向腺泡腔或肠腔的突起,提示其可能具有腔分泌的功能。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胃幽门部最高,十二指肠和胃体其次,食道最低。据此认为胃既是凹耳蛙的主要消化器官,也是消化道中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十二指肠是凹耳蛙消化道中的主要吸收部位,同时也具有内分泌功能;消化道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的功能,还可能具有腔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两栖类动物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规律。方法:利用阿利新蓝与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法对中华蟾蜍(Bufo bufo gargazizan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黏液细胞进行石蜡切片和染色。结果与结论:黏液细胞表现为4个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两种动物食管黏膜上皮中黏液细胞主要是杯状细胞,其中中华蟾蜍的黏液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细胞,黑斑蛙的黏液细胞主要Ⅲ型细胞。胃体柱状黏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细胞,黏原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核上区。胃腺浅部有成团分布并着色较浅的黏液细胞,其中黑斑蛙胃腺黏液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细胞,中华蟾蜍胃腺黏液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细胞。小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细胞。大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细胞。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消化道嗜银细胞胚后发生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30~46期的极北鲵幼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在食管、胃、小肠各部分的发生时间不同。胃中的嗜银细胞在第41期出现,小肠中的在第42期出现,食管中的在第43期出现。嗜银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梭形和锥体形,大多分布在消化道黏膜上皮之间。根据嗜银细胞的形态判定其可能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重功能。极北鲵胚后发育消化道各部位嗜银细胞出现顺序的不同可能与其消化生理活动及个体生理活动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王海梅  陈霞 《动物学杂志》2020,55(2):222-228
为了研究循环饥饿投喂对大鼠(Rattus norvegicus)消化道内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Grimelius银染法观察和测定循环饥饿投喂(饥饿1 d,投喂1 d,周期为14 d)期间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功能及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实验组(即循环饥饿投喂组)和对照组(正常喂食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除食管外均有分布,形态上对照组嗜银细胞以椭圆形和锥体形为主,实验组嗜银细胞则主要以锥体形为主;两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都位于胃,密度低谷对照组位于空肠、盲肠、回肠和直肠,实验组位于空肠到直肠各段;实验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在贲门和幽门部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肠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说明循环饥饿投喂会明显改变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并降低细胞数量,这可能与内分泌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丽敏  杨纯  郭俐 《动物学杂志》2016,51(4):614-622
为揭示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消化系统的基本特征,运用大体解剖与组织切片技术、Grimelius浸银法对其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以及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分布、形态和密度进行了观察。除舌外,消化管的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消化管各部分的差异主要在管壁厚度和黏膜皱襞数量。各段管壁厚度以胃幽门部最厚,达(221.03±5.94)μm,而十二指肠最薄,仅(63.59±1.17)μm。各段黏膜皱襞的形态和数量明显不同,空肠多达17~20个,其次为回肠和十二指肠,分别为15~17个和11~13个。此外,消化管各部分肌层的相对厚度及腺体的分布也存在差异。肝组织无典型的肝小叶分化,胰腺中胰岛不发达。在秦岭滑蜥的消化管中,锥形、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嗜银细胞广泛分布于固有膜和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胃体部的密度最高。上述结果表明,秦岭滑蜥消化系统结构与大多数爬行类相比,无明显差异。消化管中嗜银细胞分布、形态和密度可能与其在该物种中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蛇岛蝮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形态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蛇岛蝮蛇(Gloydius shedaoensis)消化道内5-羟色胺(5-HT)免疫阳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结果显示,5-羟色胺细胞从食管到直肠各段均有分布.细胞分布密度呈波浪式,其中胃贲门部分布密度最高(7.15±2.38),直肠部次之(4.55±3.14),食管部最低(1.2±0.71).5-HT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上皮细胞之间、上皮基部、腺泡上皮细胞之间以及固有膜内.形态多样,呈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分析认为蛇岛蝮蛇消化道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作用途径,并且其密度分布可能与其食性、生存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7.
应用5-HT抗血清,以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消化道内5-HT免疫反应阳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5-HT阳性细胞从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细胞分布密度呈波浪式,食管、胃幽门部和回肠是其细胞分布密度的高峰。5-HT阳性细胞的形态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其中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广泛分布于上皮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及腺泡之间,有时可见于固有膜内。因此作者认为5-HT阳性细胞具有内、外、旁分泌三种作用途径并且它的密度分布可能与其食性、生活环境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