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金枪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u GP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211-2218
近年来,基于鱼类钙化物质中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微化学成分分析已成为分析鱼类种群结构、生活史及洄游环境史等的一种新兴手段.随着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及应用的日渐成熟与完善,该手段也日益成为金枪鱼类生态学研究的良好工具.目前金枪鱼类耳石微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其中微量元素是应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在金枪鱼类,尤其是蓝鳍金枪鱼种群划分、出生源、洄游环境史和生活史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多数研究集中在耳石锶钙比率(Sr/Ca)的变化上,且关于耳石碳氧同位素分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为了开发耳石微化学的巨大价值,有必要加强对其沉积机理的研究,并采用综合研究方法从时空角度分析耳石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2.
由国际著名景观生态学家、国际生态学会秘书长、意大利Lunigiana自然博物馆主任法瑞纳(AlmoFarina)博士撰写的又一部景观生态学力作《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Principleandmethodsinlandscapeecology)已于1...  相似文献   

3.
兴国红鲤血细胞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成体鱼类血细胞发生可以了解脊椎动物血细胞发生的演化规律,并有助于了解鱼类各种血细胞分化的特征,对鱼类免疫学也有所裨益。1材料和方法以体重200~400g健康无病的成体兴国红鲤(Cyprinuscarpiovar.singuonensis)30尾为...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的冗余与营养结构模型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生态系统的冗余与营养结构模型党承林黄瑞复(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650091)RedundancyinEcosystemsandtheModelforTrophicStructure.DangChenglin,HuangRuifu(In...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吴兆录(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650091)Developmentstagesofecologyandtheircharacteristics.¥WuZhaolu(InstituteofEcologyandGeo...  相似文献   

6.
大麻哈鱼胚胎耳石微结构及其群体环境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调控环境方法对黑龙江、绥芬河大麻哈鱼发眼期胚胎群体耳石日轮进行周期性持续标记。实验分4组:1组为对照组,2-3组为变温标记组,4组为“暴气”-变温标记组,实验用发眼卵1.2万粒。待胚胎发育至耳石日轮结构形成后实施标记。实验胚胎耳石随着标记期间环境周期性变化及其持续的时间,形成相应变化节律的日轮标记区。获得各实验组设定环境的日轮标记图谱。人工环境标记的耳石日轮图谱,暗带色度加深,明带亮度增大,并可形成生长轮距不同的标记轮,与对照组耳石微结构有明显区别,标记率达到100%。初步建立鱼类耳石标记及其识别技术,适用于大麻哈鱼等鲑鳟鱼类群体标记。作为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的群体标记技术方法,鱼类耳石日轮标记在鱼类资源评估和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中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鳜消化道内寄生范尼道佛吸虫月份变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鳜是分布于东亚地区河流、湖泊和水库中的常见鱼类 ,在我国已有规模化的人工养殖。但有关其寄生虫的生态学研究却开展得很少 ,仅见于对鳜鳃部寄生河鲈锚首吸虫 (An cyrocephalusmogurndae)和微山尾孢虫 (Henneguyaweishanensis)共同发生 (co occurrence)的报道[1] 。范尼道佛吸虫是一种常见而分布广泛的鱼类寄生蠕虫 ,其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壳菜(Limnopernalacustris) ,第二中间宿主为包括黄颡鱼在内的多种淡水鱼类 ,成虫寄生于鳜鱼 (Siniperca) (终末…  相似文献   

8.
南大洋生态系统的特异性极为显著,栖息在该海域的鱼类资源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本地特征以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耳石微化学记录了鱼类完整生活史过程,可以揭示鱼类生活史过程中经历的时空变化。利用耳石中微化学元素,可以解决鱼类生态学中,如产卵场和洄游路径推测、生活史过程重建、种群划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随着耳石微化学技术的不断完善,耳石微化学研究在海洋鱼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对于其他海区,目前南大洋鱼类耳石微量元素研究相对较少,仅涉及3科11种鱼类,约占南极鱼类总数的5%,且主要研究集中于商业性价值较高的鱼类,包括小鳞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eleginoides)、鳞头犬齿南极鱼(D.mawsoni)、次南极电灯鱼(Electrona carlsbergi)、南极电灯鱼(E.antarctica)、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和侧纹南极鱼(Pleuragramma antarcticum)等11种南极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栖息环境重塑、种群划分以及生活史过程重建等三个方面。今后,更为先进的技术,如微计算断层扫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将为南极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撑。考虑到南大洋鱼类多数具有典型的环南极分布特征,可通过耳石微化学技术进一步探究鱼类产卵场推定以及环极连通性等,并进一步阐释南极鱼类的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关工作也将为南大洋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有效管理提供支撑信息。  相似文献   

9.
水稻D1snoRNA及其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比较了籼稻(OryzasativaL.sp.indica)、粳稻(O.sativaL.sp.japonica)和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W.Grifith)hsp70基因第一个内含子中D1DNA以及部分上游序列,并通过Northern杂交及cDNA序列分析对D1DNA编码的D1snoRNA进行了实验鉴定。D1snoRNA属于反义snoRNA家族,它与水稻25SrRNA互补序列为14个核苷酸长。根据理论计算,D1snoRNA具有指导水稻25SrRNA中第807位的核糖甲基化功能。D1DNA与C1DNA相隔仅105个核苷酸,在内含子中如此短的距离内连续编码两种snoRNA是罕见的,这一结构为研究串联结构的snoRNA转录后加工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陆生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前苏联科学院动物进化形态学与生态学研究所,莫斯科)Past,PresentandFutureofEcologicalResearchonTerrcstrialVctebratcs¥.(InstituteofAnimalEvolutionaryMorphologyandEcology,theFormerAcademyofSclencesofSovietUnion).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4):66-71。Thispaperdescribesthemainstages,directionsanditemsofecologicalresearchintheformersovietU-nion.EcologicalresearchinthecountrywasrestrodedbymanysuUectiveandoUectivefactorsandstilllagsbehindtheworldlevelinmanyaspectssuchaspopulationdynamicstheory,communityresearch,e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