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细胞松弛素B对蚕豆气孔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蚕豆叶片下表皮条为材料,研究了微丝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利用肌动蛋白纤丝专一性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后,再用诱导气孔运动的因子处理表皮条,在显微镜下观测气孔孔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支持细胞在生精细胞凋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子的生成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周期性的过程,这包括二倍体的精原细胞进行一系列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最后分化成为成熟的单倍体精子的过程。支持细胞(Sertoli cell)是生精上皮的一种大细胞,它从管周肌样细胞所处的基底膜延伸出去,直到生精小管的管腔内。它的底部与精原细胞相连,胞质的侧面则形成许多突起将互相联系的生精细胞包围起来,成熟的精子就从这儿释放出去。在复杂的动态生精过程中,支持细胞作为精曲小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挥着生精细胞的一系列动态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以后的分化。支持细胞通过给生精细胞提供激素、营养以及生理支持来完成它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砷是已肯定的生殖毒物之一,但关于砷对雄(男)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检测慢性砷中毒大鼠睾丸脏器系数、精子头数、每日精子生成量(DSP)及生精细胞凋亡情况,探讨砷对精子发生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砷致雄(男)性生殖毒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随染砷剂量的增加,大鼠出现睾丸生精上皮结构变疏松,生精上皮细胞层次紊乱,甚至部分生精小管基膜溶解、管腔中成熟精子减少、小管间隙增宽、细胞体积缩小、间质出现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睾丸精子头计数及DSP逐渐减少,中、高剂量组变化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5.
细胞松弛素B对鲍受精卵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胞松弛素B(CB)作为一种微丝解聚剂,可用于诱导贝类三倍体,但由于其毒副作用导致了受精卵死亡和发育异常。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正常受精卵与CB处理后的受精卵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CB对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破坏,造成了受精卵的代谢缺陷,是导致鲍受精卵孵化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细胞松弛素B对嗜热四膜虫RF1株和BF5在生殖接合期的皮层骨架蛋白,尤其是在接合子接合膜形成和原核交换阶段影响甚大。作者发现VB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皮层骨架蛋白146KD消失,27KD,43KD,47KD和174KD含量下降,32KD,41KD,51KD和54KD保持不变,结果显示,松弛素B对微纤毛蛋白27KD、43KD、47KD、146KD和174KD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镉对雄性小鼠生精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镉对小鼠生殖力和生精细胞的作用,本文对氯化镉处理后的雄性小鼠进行了交配实验,以观察其对怀孕率、每窝产仔数及子代性比的影响。测定比较了注射镉后,小鼠成熟精子的总LDH酶和LDH-X酶的活性;还用双向电泳方法分析了成熟精子的蛋白质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在怀孕率、每窝产仔数及子代性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成熟精子的总LDH活性经镉处理后未发现明显变化,但镉能显著地抑制与精子运动的能量有关的LDH-X酶的活性。双向电泳图谱表示,镉处理后,精子中含量较少的三组蛋白质或消失不见,或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细胞松弛素B对多头绒泡菌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注入同步化的多头绒泡菌原质团,在光镜和电镜下跟踪观察有有丝分裂进程,发现多头绒泡菌进入有丝分裂的时间推迟,与未经CB处理的样品相比,在S期注入CB的样品进入有丝分裂的时间推迟35min,在G2早期注入CB的样品则推迟20min;在G2中期注入的推迟45min;在G2晚期注入的推迟60min,说明抑制肌动蛋白的功能则使有丝分裂受到明显影响。CB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性成熟前食蟹猴生精细胞的发育进程。方法分别采集性成熟前不同年龄(0岁、0.5岁、1岁、1.5岁、2岁、2.5岁、3岁、3.5岁、4岁)食蟹猴睾丸,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PAS/H染色。根据生精细胞的染色特性,分析性成熟前食蟹猴生精细胞的发育进程,并对食蟹猴精原干细胞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1岁及以下食蟹猴生精上皮上生精细胞仅有精原干细胞(包括Ad、At及Ap型精原细胞),1.5岁食蟹猴生精上皮上开始出现B型精原细胞,3岁食蟹猴生精上皮上出现精母细胞,4岁食蟹猴生精上皮上出现从精原干细胞到精子的所有生殖细胞。PAS/H染色结果显示,1~2.5岁食蟹猴Ad型精原细胞胞质呈PAS阳性,At型精原细胞胞质呈PAS弱阳性,Ap型精原细胞胞质呈PAS阴性;其他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胞质呈阴性;0.5岁及以下,3岁及以上食蟹猴生精细胞的胞质PAS/H染色特性与前者存在差异。结论本文详细阐述了性成熟前食蟹猴生精细胞随年龄增长的渐次性发育模式,并建立了性成熟前食蟹猴精原干细胞原位鉴定的一种新方法,这些研究结果为食蟹猴精原干细胞的其他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蚕豆叶片下表皮条为材料,研究了微丝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利用肌动蛋白纤丝专一性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CB)预处理后,再用诱导气孔运动的因子处理表皮条,在显微镜下观测气孔孔径的变化。结果显示,用CB处理开放或关闭状态气孔,其开度均不发生变化;CB处理使微丝解聚,气孔运动被抑制;且CB处理后气孔的运动是可以恢复的。实验进一步表明,开放气孔经10mg/L的CB预处理后,ABA、Ca2+及暗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推测微丝可能参与ABA、Ca2+及暗诱导的气孔关闭过程;关闭气孔经10mg/L的CB预处理后,K+和(或)光诱导气孔开放的作用受到抑制,推测微丝可能参与光及K+诱导的气孔开放过程。  相似文献   

11.
胞松素B对黑麦花粉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研究了胞松素B对黑麦花粉母细胞的发育及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细线期和偶线期接种的花药在含有5—40μmol/L胞松素B的White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以后,部分花药不能进一步发育,被抑制在偶线期阶段,并且偶线期花药的百分率随胞松素B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被抑制的偶线期的花药中,多数花药的花粉母细胞被抑制在细胞融合期或细胞融合前时期。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相邻花粉母细胞间的胞间连丝通道仍然处于开放状态,内部充满细胞质基质和一些细胞器,细胞核停留在胞间连丝通道口附近,通道内部及附近细胞质内的微管系统依然存在。文章讨论了胞松素B对细胞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日本沼虾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之间的连接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万喜  堵南山  赖伟 《动物学报》1999,45(2):178-186
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日本沼虾精子发生过程中不同细胞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果表明,从精原细胞期到次级精母细胞期,在生精细胞之间存在间隙连接与分隔连接与分隔连接,并且两种连接相互邻接,桥粒仅在精原细胞之间发现;从精原细胞期到精细胞期,在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之间也存在相互邻接的间隙连接与分隔连接,两类细胞之间有大量桥粒,形成血淋巴-精巢屏障,这种屏障可保持生精细管内环境的稳定性;精子发生的不同时期,支持细胞之  相似文献   

13.
CB(1.5微克/毫升)处理正常二倍体细胞SL_7和人肺鳞癌细胞LTEP-78及鼻咽癌细胞CNE,以~3H-TdR掺入和DNA含量变化为指标,观察十天内,核复制动态。SL_7细胞~3h-TdR掺入进行性下降至0,细胞周期被迫阻断(非时相特异性阻留),一部分细胞成为双核。肿瘤细胞LTEP-78和CNE,~3H-TdR掺入受一定程度抑制,但细胞周期移行可以持续,结果,产生一部分多核细胞和染??色体多倍化。CB引起的微丝束解聚与~3H-TdR掺入下降之间,未见到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细胞松弛素D(CD)对小鼠乳腺腺癌细胞系(MA782/5S-8102)细胞的作用,统计了在0.4微克/毫升CD作用下的多核细胞形成率,并与HEp2细胞及正常婴兔肾原代培养细胞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D处理48小时后,肿瘤细胞形成大量的多核,≥3核的细胞数在MA782/5S-8102细胞中为37.05%,在HEp2细胞中为18.37%。正常婴兔肾原代培养细胞经同样处理后≥3核的细胞数只有0.059%。肿瘤细胞多核形成的比例会随CD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高,并出现排核现象。CD处理96、144小时后的多核细胞数,MA782/5S-8102细胞分别为47.90%,53.12%,HEp2细胞分别为43.94%,51.94%,而正常婴兔肾原代培养细胞则仅为0.26%和0.39%,亦未见排核现象,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对CD的不同反应,有可能作为鉴别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一个简便易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引流肠系膜淋巴液或收集门静脉血,同时,引流正常淋巴液、正常门静脉血。以不同处理因素与原代培养的第三代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共同孵育,通过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MTT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及正常淋巴液对PMVE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PMVEC周期变化;同时进行细胞核DNA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休克淋巴液对PMVEC具有损伤作用,表现为细胞收缩、核固缩等,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凋亡小体;随着休克淋巴液终浓度增加,PMVEC的增殖活力逐渐降低,显著低于正常淋巴液组;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PMVEC 4h后,G0-G1期细胞比值增大,S G2-M期细胞比值下降,其他处理因素无明显变化,同时细胞核DNA电泳形成典型的阶梯状电泳图谱(DNA ladder)。结果提示,休克淋巴液可导致PMVEC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损伤,同时抑制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体外培养的牛肾细胞,经浓度为50μg/ml的细胞松弛素B(CB)处理2小时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仍能侵入细胞,繁殖的子代病毒数量不受影响。然而当同样浓度的CB在病毒的整个繁殖期中持续存在时,病毒的繁殖即完全被抑制。说明细胞的吞噬作用至少不是这种病毒进入细胞的唯一方式,可能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是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方式;而在侵入细胞后的病毒繁殖过程中,细胞微丝和其它对CB敏感的系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降解微丝对IBRV的早期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其效应强度与CB的浓度有关。还观察到CB处理对病毒形态发生方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黑脊倒刺鲃生精细胞拟染色体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黑脊倒刺把生精细胞中拟染色体的形成过程。拟染色体在初级精原细胞中形成。在初级精原细胞的细胞核中,拟染色体前体物质先附着于核膜内侧,该处核膜崩溃并在拟染色体前体物质的内侧,新核膜形成。新核膜将拟染色体前体物质分隔出细胞核之外新核膜呈凹陷状。拟染色体前体物质集中于该凹陷中,并聚集成拟染色体。新核膜上有较大的空隙核内还有少量拟染色体前体物质通过该空隙进入核表面的凹陷中,并结合到拟染色体上黑脊倒刺鲃生精细胞拟染色体的形成方式与通常认为的核内物质通过核孔排出核外的方式不同,似可表明核内物质向外运输存在着另一种机制。拟染色体形成后不久就与线粒体结合,并离开核凹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拟染色体又与线粒体分离。  相似文献   

18.
亚硒酸钠对P16蛋白在Wistar大鼠生精细胞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P16蛋白在Wistar大鼠生精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断乳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即分为正常对照组、低硒(2mg/L)和高硒(4mg/L)组,连续饮用含硒水43周后,取大鼠睾丸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P16蛋白在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并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定性、定位、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P16蛋白主要表达在精原细胞和精子的核内,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MOD)和面数密度(NA)加硒组略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饮水中加入2mg/L,4mg/L亚硒酸钠对生精细胞P16蛋白的表达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取10只Wistar大鼠的睾丸和附睾,睾丸石蜡切片,附睾精子涂片后用苯胺蓝染色显示赖氨酸含量。结果是睾丸生精小管中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染色较深即赖氨酸含量较高,精子细胞和精子染色渐淡即赖氨酸含量降低,而附睾精子显示,在附睾头部的精子染色较深,附睾尾部的精子几乎不着色,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附睾精子,计算出头部的精子赖氨酸含量在1左右,尾部的精子赖氨酸含量接近于零。本实验还检测了10例正常人及10例不育者精子的赖氨酸,结果为正常人精子的赖氨酸含量较低,不育者精子赖氨酸含量高且畸形率也高。提示精子赖氨酸含量高是核蛋白转型异常的征象,可能是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天花粉对小鼠子宫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雌性中国1号小鼠12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天花粉后处死,取子宫组织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天花粉作用下,常见子宫肥大细胞脱颗粒,呈功能活化状态,并与子宫平滑肌细胞紧密相邻。提示肥大细胞可能通过脱颗粒释放组胺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同时,也见肥大细胞与子宫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等密切接触,提示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与天花粉作用下子宫肥大细胞的数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