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PCR直接测序的方法对中国柽柳科3属10种代表植物的ITS序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属内片段长度、GC含量和位点变异量上均比较一致;ITS-1长度为249 ̄269,ITS-2长度为224 ̄253,GC含量46% ̄63%,信息位点占总位点的30%。运用PAUP软件分析得到了单个最简约树,总步长为395步,一致性指数CI=0.916,保持性指数RI=0.886。柽柳属的6个类群县100%的强支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对来自沙参属全部2组7亚组的10个种和作为外类群的风铃草属2个种的核糖体DNA ITS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在重点探讨裂叶沙参分类地位的同时,分析了ITS片段序列在沙参属系统发育重建中的价值。结果表明,在沙参属中,ITS片段在长度、GC含量和位点变异量上均比较一致;长度539bp~541 bp,GC含量57%~60%,信息位点只占总位点的3.9~6%。采用PAUP软件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裂叶沙参A.lobophylla与大花盘亚组的A.himalayana组成一支,而不是象以往形态学和杂交试验所推断的与泡沙参A.potaninii或A.stenanthina近缘。可见,ITS序列进一步支持将裂叶沙参移出泡沙参复合体甚至移出有齿亚组的推论,但同时也表明将其作为A.stenanthina的近缘种是不适宜的。尽管本研究所测定的类群已涵盖了整个沙参属,但种间序列的两两比较表明,沙参属种间在ITS片段上的分化很小(0.0~3.9%),相比之下,沙参属类群与风铃草属类群间的分化却很高(17.8%~19.2%)。这大概和沙参属起源较晚、遗传分化较小有关。本文还就ITS片段在沙参属和桔梗科系统学研究中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苋属nrDNA的ITS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苋属(Amaranrhus L.)15个种及外类群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n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5rDNA和ITS-2)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苋属植物的ITS序列总长度为629-632bp,长度变异仅发生在ITS-1区(250-253bp)。采用PAUP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布于中国的苋属植物可分为3组,即刺苋组(secg  相似文献   

4.
由PCR反应扩增了28种冷杉属(AbiesMill.)植物的nrDNA的ITS(包括ITS1、ITS2和5.8rDNA)片段,经过与100bp和1kb的标准分子量DNA进行比较和某些类群ITS的全序列和部分序列测定,发现分布于墨西哥和2种分布于北美的冷杉属植物的ITS片段长度约为2500bp,而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其他分布于北美的冷杉植物的ITS长度约为1700bp,二者相差约800bp。A.brac  相似文献   

5.
小克银汉霉核糖体DNA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  毛伟敏 《菌物系统》1999,18(3):259-269
应用一对寡苷酸引物ITS1与ITS4对核DNAG+C百分数小于30%的小克银汉霉属的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区(ITS)进行了扩增。测试的属于10个种和变种的22株菌都得到了扩增产物,在同属不同种之间扩增的ITS片段长度有巨大差别。据此可分为三组。这三组所含分类群数及其DNA长度 :第一组4种1变种,小于764碱基对;第二组2种,765-824bp;第三组2种1变种,大于825bp。所研究  相似文献   

6.
山姜属中药草豆蔻和益智nrDNA ITS区序列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草豆蔻、益智的原植物分别为山姜属草豆蔻(Alpinia hainanensis K.Schum.)与益智(A.oxyphyla Miq.)。本文采用PCR直接测序法,首次测定了它们的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结果显示,两者序列长度(ITS1+ITS2)分别为403bp与404bp,序列间具有27个变异位点(包括5.8S编码区)。本研究为山姜属中药材的DNA分子鉴定提供了必要的序列资料。  相似文献   

7.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rDNA ITS1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PCR 技术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lis)、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G.tabacina)和栽培大豆(G.m ax)的两个品种UNION、文丰7 中扩增和克隆了rDNA第一转录间隔区(ITS1)。其在G.m ax 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约为2×103。序列分析表明G.soja、G.gracillis、G.m ax 中的G/C含量为61.40% ,而G.tabacina和G.tom entella的G/C含量分别为58.11% 和59.01% ,与绿豆G/C含量(59.81% )相近。G.tabacina的G/C含量是已知的植物中ITS1 最低的。最大同源性分析表明,大豆属植物ITS1 的同源程度很高,同其近缘属绿豆的同源性明显高于其它作物。同时分析了栽培、多年生和一年生野生大豆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还发现在已知的植物ITS1 序列中均含有GACCCGCGAA 及GCGCCAAGGAA 两个区段  相似文献   

8.
大豆重复序列的克隆,特性分析及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东威  刘凤华 《遗传学报》1995,22(6):455-462
从大豆栽培品种Union(G.max)基因组pUC18质粒文库中,以基因组DNA为探针,筛选出一个重复序列家族。序列分析表明,此重复序列的重复单位为91bp,拷贝数约为10 ̄5,其序列约占基因组DNA的0.9%。基因组DNA不同限制酶片段Southern杂交分析和染色体原位杂交分析表明此重复序列主要以串联方式集中分布在M2和M11号染色体的臂上,而另外一些则散布于整个M12和Sm7号染色体上。以该序列为探针片大豆属不同亚属13个种的18个品系的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此重复序列为Soja亚属所特有。这一Soia亚属特异重复序列的发现,从另一个角度支持应把Soja亚属的3个种G.soja、G.gracillis、G.max划分为一个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RFLP和RAPD对球壳孢目真菌系统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永力  吕国忠 《菌物系统》1998,17(2):160-166
对球壳孢目真菌首次采用PCR-RFLP和RAPD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4属12种24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进行了PCR扩增,4种内切酶酶切,结果表明:主要属的ITS区长度不同,同属不同种相同。Coniothyriun,Phyllosticta,Ascochyta,SetoriaITS区长度分别为630,560,550,540bp;酶切图各间差别明显,属内种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山羊草属(Aegilops)二倍物种核rDNA ITS区序列,发现其碱基粉介于601-607之间,比报道的小riuceae)其他属的ITS区我略长,G+C含量达61.1%~62.9%,序列间的分化距离为0.0050~0.0468。用PHYLIP3.5e软件包对所测得的DNA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Ae.speltoides与该组其他种相距很远,支持将其从Sitopsis组中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