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在成都双流机场作鼠类调查,现简报如下:鼠密度:花园鼠密度高达32%,机场跑道和草坪密度达14%,餐厅和食堂鼠密度分别为11.1%和9.3%。鼠种:室内捕获109只,有褐家鼠(67.9%)、黄胸鼠(25.7%)、小家鼠(5%)、四川短尾鼩(3%)。室外捕获26只,有褐家鼠(60.7%)、黑线姬鼠(8.9%)、四川短尾鼩(8.9%)、黄胸鼠(7.1%)、黑腹绒鼠(5.4%)、小家鼠(5.4%)、巢鼠(3.6%)等。室内、室外均以褐家鼠为优势种。成都双流机场鼠种调查简报@李才明$成都市卫生防疫站 @孙苑$成都市卫生防疫站 @王崇义$成都民航机场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2.
在同温及安静条件下,小家鼠的耗氧率为最高,褐家鼠次之,黄胸鼠和臭鼩较低。耗氧率与它们的体重呈负相关;两性间没有差异。血红蛋白(Hb)含量以臭鼩为最高,小家鼠次之,褐家鼠和黄胸鼠较低。Hb含量与性别和体重大小不呈相关性。安静状态下Hb含量与耗氧率相关关系的回归系数r不显著,这些物种间Hb含量差异的生物学意义尚待探明。  相似文献   

3.
化学灭鼠对长江流域农区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美文  王勇  李波  郭聪  陈安国 《生态学报》2003,23(2):320-329
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内,农田的主要害鼠为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小家鼠、东方田鼠等,各地的鼠种组成有所不同,优势鼠种也因地而异。农房区的害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3种,优势鼠种各地亦有区别。但经化学灭鼠后的残留鼠种却有一共同的特点:灭鼠活动对褐家鼠种群的打击最大,灭后褐家鼠种群密度下降幅度最大;相对而言,小型鼠黑线姬鼠(农田区)与小家鼠(农舍区)及栖息在房屋上层的黄胸鼠,常成为灭鼠活动后的主要残留鼠种。化学灭鼠后鼠类群落结构比灭前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差别中维持3a左右,但经过3-4a左右的恢复后,灭鼠区的鼠类群落组成与相似环境内自然演变区的已达基本一致。可见,化学灭鼠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害鼠群落结构造成重大的影响,从长期看,害鼠群落的演变有着自身的规律,灭鼠后一定时期,鼠类群落结构将恢复到环境所决定的水平,灭鼠区的长期演替结构仍与相似环境内未灭鼠区的一样。  相似文献   

4.
印鼠客蚤的生态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Rothschild是公认的世界家鼠鼠疫的首要传播媒介,是预防鼠疫的重要监测对象。因此,对其繁殖孳生,季节消长等有关生态习性问题已有较多研究。我们在防疫工作中也作了一些调查工作,现就几个方面综述供参考。 一、宿主 印鼠客蚤的重要宿主是家栖的鼠属(Rattus)鼠种,在云南主要是黄胸鼠和褐家鼠。除此以外,家栖的小家鼠、臭鼩亦有寄生,但并不常见。至于野栖的大足鼠、斯氏家鼠、齐氏姬鼠、大绒鼠、赤腹松鼠、树鼩、黄鼬等,虽有检获记录,但甚为罕见,可认为是家、野鼠类相互交窜,偶然接触所致。 二、吸血习性 如上所说,印鼠客蚤的重要宿主是家栖鼠类,成蚤特别嗜吸家栖鼠类的血当无疑问。至于对已发现寄生的众多野栖动物的刺吸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洞庭丘岗平原区农村鼠类群落演替的观察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郭聪  陈安国 《兽类学报》1992,12(4):294-301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洞庭丘岗平原区鼠类群落的演替趋势及演替原因。80年代以前,该地房舍区鼠类群落组成以黄胸鼠及小家鼠为主,种群数量均较低。80年代初期,种植业、饲养业大发展,农户贮粮及防鼠设施未跟上,致使褐家鼠数量激增。80年代中后期,贮粮和住房条件改善,并经常使用敌鼠钠盐灭鼠,褐家鼠的种群数量下降,室内鼠类组成正向以小家鼠为主的方向演替。80年代初期农田区褐家鼠的比例亦上升,中期回归到以黑线姬鼠为主的状态。预测今后小家鼠和黑线姬鼠的比例将进一步上升,成为今后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6.
闽东山区鼠类群落的空间配置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1984年3月—1985年1月对闽东山区鼠类群落的调查结果表明,根据鼠种类和数量组成,该区可划分为针毛鼠 社鼠;黑线姬鼠 黄毛鼠、黄毛鼠 黑线姬鼠;褐家鼠 小家鼠 黄胸鼠等4个鼠类群落。不同鼠类群落的组成和数量有不同的季节变化。本文比较了不同鼠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相对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滇西地区家栖害鼠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年来,云南省各地普遍反映老鼠增多,危害较大。作者于1982年在滇西的几个地区对家栖鼠类作了初步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种类及数量组成 据在瑞丽、陇川、大理及下关等地的调查中,捕获的家栖鼠类有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socer)、斯氏鼠(Rattus rattus sladeni)、小家鼠(Mus musculus)。与已  相似文献   

8.
2003年9月~2004年8月,通过铗日法对四川南充城区的鼠型小兽生态位进行了研究.在调查地共发现8种鼠型小兽,其中食虫类2种、啮齿类6种.微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和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分别为0.860和0.816;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次之,为0.619;灰麝鼩Crocidura attenuata最低,为0.001,几乎等于0.小家鼠Mus musculus和社鼠的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为0.789;社鼠与微尾鼩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次之,为0.664;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与小家鼠,黑线姬鼠Apodernus agrarius与小家鼠、灰麝鼩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为0,不存在对资源利用的竞争.在研究的生境中,鼠型小兽表现出对不同生境有较强适应性,但对资源利用存在较小程度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9.
臭鼩(Suncus murinus Linnaeus)因其外形略似鼠类,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少人把臭鼩误认为“鼠类”,称之谓“骚鼠”。有人认为臭鼩咬食水稻禾苗、甚至认为臭鼩发出的奇臭气味也能使禾苗枯萎,比鼠类还有害;但是,也有部分群众认为臭鼩是益兽,不仅不会危害农作物,而且捕食农业害虫。 我们于1963—1966年在广东省斗门县平沙农场收集了有关臭鼩的资料,根据资料证明,臭鼩是农业上的益兽,应予保护。  相似文献   

10.
洞庭平原农房家鼠的栖息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美文  王勇  郭聪  李波 《兽类学报》2003,23(2):145-152
洞庭平原农房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鼠密度最高为厨房,其次为杂屋,卧室和堂屋较低。房屋的不同地面对鼠密度与鼠种组成都有影响,地面用水泥硬化后房间的鼠密度明显低于普通未硬化泥土地面,硬化地面以小家鼠为主,泥土地面以褐家鼠占优势。不同结构房屋的鼠密度亦有差异,砖混结构的鼠密度明显低于土木结构;其鼠种组成也不同,砖混结构的房屋小家鼠占优势,土木结构房屋则褐家鼠与小家鼠比例相当。房屋地面的硬化对害鼠的影响比房屋结构的改变要大。综合来看,鼠密度最高的房间为泥土地面 土木结构的厨房;鼠密度最低为硬化地面 砖混结构的堂屋。通常,在家具等物品摆放整洁、食物与水源少的硬化地面的房间鼠密度较低,且以小家鼠占优势;在杂物堆放较多、脏乱差的泥土地面房间的鼠密度较高。因此,在防治中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鼠密度和优势鼠种,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