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秀头叶蝉亚科昆虫在世界范围的地理分布为依据,结合其代表类群的系统关系及特有分布区的聚类分析结果,探讨了该亚科在不同分布区的分布格局、多样性水平、起源、演化和扩散轨迹。研究结果表明秀头叶蝉亚科主要局限分布于东洋区及古北区的地中海亚区,但向东南方向扩散至华莱士线及韦伯线以东的澳洲区北部。该亚科代表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及11个特有分布区的聚类关系表明,其各特有分布区可被分为4支,且该亚科的起源、演化、扩散与相关地区的大陆漂移、地质及气候演化历史密切相关;其中,中南半岛的分化程度(属级、种级水平)最高,应是该亚科的起源和分化中心。该亚科的分化、扩散轨迹主要呈现为2条:(1)新几内亚(或许(+澳大利亚))-加里曼丹-苏门答腊-马来半岛-中南半岛-中国中部、南部(+海南、台湾)-(中国西南部+尼泊尔+印度东北部)-(印度西北部+阿富汗东部);(2)中南半岛-中国中部、南部(+海南、台湾)-(西亚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  相似文献   

2.
-带中脊沫蝉Mesoptyelus fasciatus Kato, 1933及多斑锤形象沫蝉Philagra fusiformis mumerosaLallemand,1912系二学术意义颇大的重要尖胸沫蝉,在我国大陆周围的部分国家及地区(苏联、印度、日本、我国台湾省)皆有分布记录,唯在我国大陆尚系空白。作者近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馆藏尖胸沫蝉科标本中鉴定出该二种(亚种)标本。这一发现对于深入进行中脊沫蝉属Mesoptyelus Matsu-mura 1904及象沫蝉属Philagra Stal 1863的区系分市、起源问题以及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瓢蜡蝉科昆虫区系分析(半翅目:蜡蝉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中国瓢蜡蝉科昆虫的区系结构及起源特性,本文对中国已知瓢蜡蝉科昆虫3族45属187种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瓢蜡蝉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计3式区系型;东洋界区系型呈现主导优势,计179种,占总数95.72%;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计14式区系型,其中华南区系型所占比重最大,计121种,占总数64.71%;华南区成为现生中国瓢蜡蝉的集中与分化中心,并与华中区的联系最强;中国瓢蜡蝉科昆虫具有较强的北方起源性,这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密切相关,且燕山运动等地质事件造就了该类昆虫属种水平的分异与演化;该科族级水平演化关系为:瓢蜡蝉族Issini Spinola,1839最为原始,铲头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 ChengYang,1991次之,球瓢蜡蝉族Hemisphaeriini Melichar,1906最为进化;通过聚类分析,中国瓢蜡蝉科昆虫区系可分成3个区:即A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B区(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和C区(青藏区),这可能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瓢蜡蝉自身飞行能力较差等原因相关。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分布区类型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是局限分布于中国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植物成分,就其分布特点看,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亚热带广阔区域。由于中国地域广袤,虽然大多数特有属分布在东亚自然地域范围内,但南部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古热带植物区的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的北部,而西部的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局限于不同地域分布的特有属,各自的起源发生、所经历的地质历史过程存在一定差别。本文以自然地理区划作为研究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区类型的依据,将中国特有属分布区类型划分为中国东部和中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西部特有分布变型和中国北部特有分布变型4类。其中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热带区系成分,其它3个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温带区系成分。这样能较客观地反映中国特有属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利于研究局部地区植物区系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对南亚、东南亚及邻近地区胶蚧属昆虫分布资料归纳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实地调查资料,提出了胶蚧属昆虫的自然分布、扩散路线及地理起源。结果如下:胶蚧属昆虫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及邻近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胶蚧属昆虫有2个分布区,即南亚分布区和东南亚分布区。国际流域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及它们的部分支流是胶蚧属昆虫扩散的通道。南亚扩散路线以印度为中心,分别向北、向西和向东3个方向扩散;东南亚扩散路线以马来西亚为中心,向北扩散。胶蚧属昆虫有2个地理起源,南亚范围以印度为中心,东南亚范围内以马来西亚为中心。胶蚧属昆虫的寄主植物是其分布扩散的先决条件,气候条件是限制分布扩散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云南南部和西南部是中国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与其邻近地区一起构成了世界木本竹类的多样性中心。德宏正处于这个中心位置 ,竹子种类丰富 ,有 16属 5 6种及变种 ,其中中国特有种 2 1种 (云南特有 15种 ) ,占其竹亚科全部区系成分 (45种 )的 4 6 6 7%。热带亚洲分布类型占绝对优势 ,本地区的竹亚科区系与热带亚洲特别是缅甸 (有 18种共有种 )及云南南部和东南部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张润志  梁爱萍 《昆虫知识》2005,42(4):457-457
沫蝉总科Cercopoide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包括沫蝉科Cercopidae、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e、巢沫蝉科Machaerotidae及长盾沫蝉科Clastopteridae4个科,我国只有前3个科的种类。沫蝉总科目前全世界记录约30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已知的种类300余种。沫蝉的若虫第七、八腹节具有发达的泡沫腺,能分泌胶质,与呼出的气体相混,形成泡沫状液体盖住身体以作保护,因而得名沫蝉。本期封面照片拍摄于安徽宣城。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部斑腿蝗科四属昆虫的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南部斑腿蝗科4属昆虫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及物种地理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出10个特有分布区。用支序生物地理学软件COMPONENT2.0,处理了上述蝗虫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和地理分布资料所组成的数据,以明确各特有的分布区的历史生物地理学关系。结果表明,10个特有分布区形成的先后是:云南南部和黄土高原两个分布区,海南岛区,东部山地区,台湾岛区;云贵高原、云南北部和秦巴山区几乎是同时形成的,而华南和江南丘陵区形成最晚。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方法对中国蚱科昆虫分布格局和各分布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根据蚱科昆虫的分布,构建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所需的矩阵,以东北区作为外群,用最大简约法通过穷尽式搜索得到分布区分支图。分布区分支图上8大生物地理分布区可分成4个聚类群:第一个聚类群是东北区;第二个聚类群是蒙新区;华中区、华东区及华北区组成第三个聚类群;华南区、西南区及青藏区则组成第四个聚类群。分布区分支图表明东北区与蒙新区比其他生物地理分布区形成要早,其原因我们推测可能与更新世的冰川活动有关。总体上来说,中国蚱科昆虫生物多样性南部比北部丰富,我们认为可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更新世森林避难所的形成,二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夜蛾科昆虫区系初步研究(鳞翅目:双孔亚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分布记载较详细的1410种夜蛾科昆虫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在世界昆虫区系中,可分为17个分布型,以东洋界种类最多,占35.6%;古北界种类居第二,占33.0%;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种类居第三,占23.0%。2)中国夜蛾科昆虫主要由古北界种类、东洋界种类、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种类组成,占总数的91.7%;与澳洲界共有67种,占4.8%;与非洲界共有51种,占3.6%;与新北界共有23种,占1.6%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13C和15N)研究了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 结果显示由于食物来源变化多样性影响, 导致贡湖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变化较为复杂, 贡湖主要生物类群13C、15N值表现出较大的种间差异。消费者13C值从摇蚊幼虫的-32.3到锯齿米虾的-22.1, 其值大小与营养级的关系没有规律性。消费者平均15N值从褶纹冠蚌的10.3到位于顶端间下鳙的19.0, 随营养级位置而升高。群落中所有种类的15N、13C值之间没有相关性(r=0.1835, P0.05), 表明该食物网是非线性食物网。研究结果验证了杂食性生物有机体普遍存在于富营养化的贡湖水域生态系统中, 且13C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固着藻类以及沉水植物为贡湖食物网中大多数生物有机体的主要碳源。贡湖食物链长度为4.44营养级。  相似文献   

15.
泽蛙单倍体细胞RNA含量对胚胎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栖类单倍体的综合症以及死亡原因,前人有许多不同认识,本文用实验说明,单倍体细胞的RNA含量不及二倍体的一半,并认为,单倍体泽蛙的死亡原因与其细胞中RNA含量不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THE ORIGI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acetylcholine libera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abbit occipital cortex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underlying cortical synaptosomal and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t varying time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Me-3H]choline. Choline was administered by diffusion from solutions placed in cups formed by Perspex cylinder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Acetylcholine was collected by diffusion into these cups.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acetylcholine declined progressively. The effect of stimulation of afferent cholinergic pathways was to cause a fall in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released acetylcholine. However this wa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ynaptosomal or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s represented by fractions P2 and D of the authors’fractionation scheme. It is concluded that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cortex must come from a store or stores more recently synthesized than the endogenous acetylcholine of these subcellula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