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d2+对绿球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危害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害重金属离子日益增加,如:汞、镉、铅、铜、锌、铬、镍等,造成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过量的重金属离子如铜、锌、镉等对生物体具有毒性,并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引起各种疾病。这些污染物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破坏自然环境,而且还会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镉在土壤-植物-人体系统中迁移积累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环境镉(Cd)污染对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体均可产生较大的危害。食物链是镉对普通人群造成健康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污染土壤中的镉通过植物根系吸收与体内转运最终在植物可食部分中积累。Cd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并在体内蓄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土壤性质(土壤含镉量、pH、有机质、粘土矿物和土壤养分状况),植物特性(包括基因型差异、根际过程和植物生理机制)和人体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等因素。本文就镉在食物链中迁移积累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Fe对不同品种水稻吸收Cd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1引言在农作物重金属污染中,Cd是一个毒性较强的元素,不仅对植物产生毒害引起产量下降[1,4],而且还会残留在植物可食部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2]。减少Cd进入食物链的可能途径之一是调节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二是利用或培育吸Cd童少或Cd优先吸附保留在报中的植物品种水稻对土壤中Cd吸收量较大,通过第一种途径改良比较困难,因此利用植物自身的调控机制减少对Cd的吸收及其转移尤为重要Cd很容易被吸收并分配到植物的各个部位,为了减少它在食物链中的官集,有必要了解植物对它的吸收机制和在体内的分配过程本文研究…  相似文献   

4.
植物对锑的吸收和代谢及其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锑(Sb)是一种有毒致癌元素, 一些自然和人为因素已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水体及农产品受到严重的锑污染。环境中高含量的锑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其产量, 如果通过食物链被人体大量吸收, 还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研究锑在植物体内的富集特征, 对于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当前锑在环境中的含量、污染状况、植物对锑的吸收、代谢以及锑对植物的毒害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建议今后应加强以下3方面的研究: (1) 锑在生物圈迁移与转化特征; (2) 植物对锑的吸收、转运和代谢机制及锑的毒害作用机理; (3) 锑污染土壤及水体的植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生物统计和数量遗传学方法、分析了辐照剂量为0(对照)、15、25、35KR的铯─137γ射线对二个小麦品种的诱变效应及其选择效果;估算了七个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数和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对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辐射二代的变异较大,有大粒、大穗、早熟突变体出现;株粒重、穗粒重、穗长、穗粒数、抽穗期的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都较大,选择效果较好;铯-137γ射线能有效地应用于小麦辐射育种,且适宜辐照剂量为35KR。  相似文献   

6.
胡天喜  倪乐园 《遗传》1980,2(3):11-13
用‘'Coy一射线或深部治疗的X光机的“硬” X射线照射微生物及动植物,引起细胞染色体 的突变,并用于育种工作,这已成为常规的育种 手段。有关硬X射线引起的植物细胞染色体的 辐射损伤效应,报道甚多。而低剂E91_的X射线, 尤其是超软X射线的辐射染色体损伤效应,报 道却寥寥无几1)。本工作利用上海新跃仪表厂 生产的DGX-4型软X射线机,铝靶、波长为 0.62-0.71入的X射线(根据这一波段范围应属 超软Y射线,见附表)照射洋葱(Allium cepa)和 蚕豆(Vicia faba)根尖,结果发现35kV, 30- 34mA,曝光1,5,10,20秒,都明显地导致了染 色体的辐射损伤效应,出现典型的细胞染色体 辐射损伤图象。用等剂量的胸透X射线、钨靶、 波长为0.21入,照射洋葱和蚕豆根尖,则不出 现或者很少出现染色体的损伤。超软X射线在 引起染色体损伤方面,明显地表现出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体铅污染的反应、抗性和净化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重金属铅污染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对水体的污染。主要的污染源是某些矿山(如铅锌矿等)、有色金属冶炼厂、铅制品加工厂等的废水和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等。按金属的生物效应来分类,铅为有毒金属。大量的铅直接或者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对于铅污染的环境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以及陆生植物对铅污染的反应开展了一些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对生态系统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环节,植食性昆虫是环境中重金属迁移、积累的重要媒介,其因重金属污染而受到的影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文综述了从2007至2018年重金属污染对植食性昆虫影响的研究进展。昆虫受重金属胁迫的研究途径有人工饲料添加、野外田间暴露、“土壤-植物-昆虫”食物链传递以及体外注射等。积累在植食性昆虫体内的过量重金属可导致其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增长率降低,生长发育迟缓。重金属污染对植食性昆虫的生理生化毒性包括细胞超微结构破坏和DNA损伤,体内能量物质含量降低,酶活性、基因表达改变等。植食性昆虫会通过重金属硫蛋白、解毒酶活性的诱导等机制抵御重金属的毒害,从而对低浓度、长期重金属暴露产生生态适应性,甚至提高对其他逆境(如农药等)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水生动物体汞污染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汞是动物体非必需的重金属元素,它容易被动物体吸收和富集,不易被动物体排除,更不能被动物所分解,它可经由食物链(网)进行传递,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汞对水生动物的污染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发生两千多渔民严重汞中毒(即“水俣病”...  相似文献   

10.
浓度高于毫摩尔级的铯离子即可对一般的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迄今为止,研究发现多株可以耐受铯离子的细菌,一些细菌耐受铯离子的浓度甚至超过200毫摩尔,这对于揭示细菌耐受铯离子机制,开展微生物修复铯污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在筛选耐受铯离子细菌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这些菌株耐受高浓度铯离子的分子机制,展望利用微生物进行铯污染环境修复的前景,以期为探索放射性铯污染环境的微生物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滩涂底栖动物有机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覃光球  严重玲 《生态学报》2006,26(3):914-922
底栖动物由于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再加上其移动能力较差、生活方式比较固定,而被广泛运用于滩涂有机污染的研究.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机污染物在底栖动物体内的分布特征及在底栖食物链中的动力学研究;(2)底栖动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生理响应研究;(3)污染物对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影响研究;(4)底栖动物在滩涂有机污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滩涂底栖动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累积具有选择性和季节波动性;有机污染物可以在底栖食物链中传递;底栖动物体内的有机污染物成分和含量可以有效地指示其生存环境的有机污染状况;底栖动物的混合功能氧化酶和抗氧化酶系统对体内有机污染物的累积产生积极的响应;有机污染物对底栖动物的免疫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并对遗传物质造成破坏;有机污染对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土壤Hg污染及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期 ,日本查明了“水俣病”[1] 是由甲基Hg污染造成的 ,引起世界范围内人们对Hg污染危害的重视 ,使其研究日益增多。Hg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土壤环境 ,土壤中的Hg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大部分以各种形态滞留在土壤中 ,同时Hg在作物可食部分积累并进入食物链循环 ,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我国被Hg污染的耕地面积有 3.2× 10 4 ha ,每年产生污染环境的Hg达 1.9× 10 8kg[2 ] 。土壤一旦遭受Hg污染 ,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土壤Hg污染的治理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应运而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传…  相似文献   

13.
石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的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向荣  顾继东 《生态科学》2003,22(2):177-182
甲基叔丁基醚是一种石油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中高档汽油中.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有关甲基叔丁基醚的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主要是高级氧化技术和微生物降解.已用于处理甲基叔丁基醚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多相光催化氧化法、紫外光加强的过氧化氢氧化法、臭氧法与臭氧-过氧化氢联合氧化法、超声法与超声-臭氧联合氧化法、芬顿法与光芬顿氧化法、氧气的还原性活化和水的γ射线辐射.微生物降解主要涉及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大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热点,会对野生动物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野生动物体内重金属主要来自食物链的传递,植物从空气和土壤中吸收重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被采食后富集到草食性动物体内,逐级传递,最终会进入野生动物体内,对野生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体内重金属超标可以导致鸟类产生生殖障碍,降低种群数量,同时也会影响鸟类的行为。体内重金属超标会对哺乳动物骨骼发育、生殖健康等方面产生极大危害,对哺乳动物繁衍生息产生影响。文中主要综述重金属污染对野生鸟类、野生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重金属在生物链传递过程的富集机制及其对野生鸟类、野生哺乳动物的毒理分子机制,以期对重金属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王文雄  潘进芬 《生态学报》2004,24(3):599-604
近年来 ,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中摄食富集的定量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内金属的浓度并不一定和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有相关关系 ,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还受到生物的同化、排出等过程以及其它生理生化因子的影响。在经典的海洋浮游生物食物链中 (浮游植物→桡足类→鱼类 ) ,桡足类往往可以很有效地排出体内的金属 ,同时鱼类的金属同化率又很低 ,所以该食物链中金属的浓度随食物链水平增加而减少。目前研究发现只有甲基汞和铯 Cs会被食物链所放大。在以腹足动物为顶级捕食者的底栖食物链中 ,因为生物结合金属的效率很高 ,高同化率和低排出率导致金属浓度在生物体内得到放大。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可利用性可以通过测定同化率、排出率等参数、并结合考虑生物对该金属的消化行为 ,运用一个简易的动态模型来估算。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多考虑金属的化学性质对食物链传递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对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 (底栖和浮游 )中的传递的研究成果 ,强调在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估中 ,要充分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不同的海洋生物有着复杂且不同的金属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16.
核酸代谢是机体内对射线较敏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急性放射病时,体内一些重要生命物质代谢,尤其是核酸代谢遭到破坏,并导致其他一系列物质代谢的紊乱,从而影响整个细胞代谢过程,造成组织和脏器的功能障碍,成为急性放射损伤重要发病机理之一。因此,机体在受急性外照射时,若能阻断和抑制其代谢紊乱进一步发展,或能修复体内核酸大分子的辐射损伤,并加速核酸的合成代谢等,就成为  相似文献   

17.
镉污染米胚乳和胚中重金属分配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关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国内外学者已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因重金属对人类有潜在性的危害作用,在生物体可以富集,并把它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化合物,通过污染土壤到达食物链而危害人类健康。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更主要是影响米的质量。重金属从污水到人体的径路中,生物浓缩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了减少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不但要研究污染土壤中镉的形态,同时必须研究可食部分胚乳中重金属分配的规律,并对镉污染的土壤施用改良剂后对胚乳中的效果加以研究。我们按日本北岸確三等人的方法,选择了  相似文献   

18.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γ-射线(铯137)辐照地被竹突变体植株的基因组DNA变异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21条,ISSR的多态性主要表现为扩增片段的增减和扩增片段长度的差异,不同的突变株系中,多态性比率为19.46% ~ 72.39%,反映了各突变体中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19.
许杨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1):65-67
霉菌作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中。许多食品的原材料,如各类粮食、水果和蔬菜等在加工之前都可能被霉菌污染,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l‘]。尽管有些原材料只显示轻度的霉菌污染,甚至未显示霉菌的污染,但真菌毒素仍可能存在于原材料之中l’]。由于真菌毒素对高温等的抵抗力很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易被破坏和去除,很可能进人到最终产品中。所以,及时发现原材料中霉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的污染,不仅能为食品工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而且可以预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而引起的疾病之流行。因此,…  相似文献   

20.
沈阳张士灌区镉污染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揭示了污染物镉从污染源——污染水体——张士灌区农田生态系统——人体的生态循环规律;各种环境因素、灌溉条件、栽培作物等对镉的行为的影响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为镉污染的治理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