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为使公园绿地聚集度计算能够充分反映其辐射效应,提出基于卷积运算的局部网格单元和整个城市公园绿地聚集度评价方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山东省37个主要园林城市公园绿地分布图,利用GIS技术,采用500 m网格将城区网格化;建立3×3绿地聚集度卷积模板,基于卷积运算计算城市网格单元公园绿地聚集度;选择评价因子,依据37个城区公园绿地网格单元聚集度分布现状确定其分级值,建立整个城市公园绿地聚集度评价模型,并对东营市和泰安市进行实例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卷积运算的网格单元公园绿地聚集度计算方法能够有效量化相邻网格单元绿地的辐射效应,计算由网格内部及相邻区域绿地共同作用产生的绿地聚集度,其取值范围为0—4;整个城市公园绿地聚集度分为1级(极弱)、2级(弱)、3级(中等)、4级(强)、5级(极强)共5个等级,评价结果与研究区37个城市绿地现状相对应。实例评价结果显示,东营市网格单元公园绿地聚集度主要分布在0—0.2之间,整个城市公园绿地聚集度为2级;泰安市网格单元公园绿地聚集度以0为主,整个城市公园绿地聚集度为5级。  相似文献   

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春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长春市1985年、200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 提取3个时相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通过构建网格尺度下的生态风险指数, 借助空间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长春市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 并应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子进行探测。结果表明: (1)1985—2015年, 长春市土地利用变化明显, 建设用地持续扩张, 耕地波动式收缩; 土地利用中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林地与耕地间的相互转换是地类转移的主要形式; (2)长春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呈小幅下降趋势, 在地域内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异特征, 生态风险热、冷点区空间分布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程度扩张趋势; (3)生态风险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人口与发展活力的空间格局成为长春市生态风险的主导因子, 而海拔与三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生态风险的解释力。总体来看, 建设用地扩张会加剧中心城区生态风险, 但与区域整体生态风险增高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为防止高风险区持续扩张, 城市应设定“增长边界”、转变空间发展方式、高效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加强城市生态系统自然保育、防止景观破碎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市16个公园滨水植物景观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记录广州公园滨水植物材料的种类、景观特征、生态特征、种植方式、滨水植物景观空间特点,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广州市主要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判者打分导致评分偏高或偏低的主观影响较小,专家、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三类人群对滨水植物景观的评分结果较为一致,有着相同趋势的审美取向。在景观类型上,与建筑小品结合式水景和可亲水式水景获好评比例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生态美学思想为指导,提出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生态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基于RAGA的PPC模型,将高维数据转换到低维子空间,通过寻求最优投影方向及投影函数值来实现对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生态美学评价。选取大庆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进行景观生态美学评价。结果表明:总体景观空间多样性、植被色彩多样性、建筑与小品分布合理性、树种多样性、水体可亲近性、植被长势自然性、地形自然度、建筑与小品体量适宜度指标对大庆市公园绿地景观生态美学效果的影响较大,是今后大庆市公园绿地景观生态建设、改造与管理上应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在10个公园绿地中,油田乐园、城市森林公园最具生态美,而乘风广场、世纪大道(高新技术开发区段)附属带状绿地的生态美较差。应用该模型可以避免传统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也为处理景观评价中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的高维数据的综合评判、排序、寻优等方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近海沉积物的评价主要采用化学方法,但随着结合化学、毒理及生态等权重水平的证据权重法在科学性及可操作性上日趋完善,证据权重法在我国近海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业务化应用的时机已趋成熟.证据权重法是一种基于多重权重水平,通过衡量各沉积物数据信息的质量、权重以及一致性,来评估沉积物中包括致污物在内的环境胁迫可能引起的生物有害效应的方法,是现存唯一的可为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提供确定性结论的方法.本文回顾了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发展历程,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证据权重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该方法的不同定义和主要的证据权重评价的信息解译手段,探讨了不同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并就将该方法用于我国近海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突变级数法在生态适宜度评价中的应用——以镇江新区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云峰  孙殿义  陆根法 《生态学报》2006,26(8):2587-2593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003)已将生态适宜度评价列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并明确提出了三级指标集成的框架要求,但并未推荐具体的技术方法。在当前的环评工作实际中,出现了多种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技术,如排列成比较技术、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却普遍存在着权重分配过程中的主观性问题。而对于生态适宜度评价这类多指标集成的问题,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只有减少权重赋值的主观性才能体现评价结论的科学性。鉴于此,推荐了一种新型的生态适宜度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通过镇江新区环评的具体案例分析,突变级数法表现出在生态适宜度评价方面较好的适用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前述3种方法的数理分析对比,突变级数法表现出主营以下两方面的比较优势:首先该法不使用权重,只需按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很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同时,作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技术方法,突变级数法不仅可以对各地块是否适合其利用类型做出评价,还可以运用模型计算出各个地块生态适宜度的具体数值,对不同地块的生态适宜性程度进行定量的对比。诚然,应该客观地指出,在按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过程、以及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过程中,突变级数法仍然不能完全避免人为主观性,这也需要今后继续探索整合其他技术方法。加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油茶树害虫的种类较多,其中油茶毒蛾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幼虫是危害较大的害虫之一。为完成油茶毒蛾幼虫的自动检测需要对其图像进行分割,油茶毒蛾幼虫图像的分割效果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自动识别。【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邻域最大差值与区域合并的油茶毒蛾幼虫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主要是对相邻像素RGB的3个分量进行差值运算,最大差值若为0,则进行相邻像素合并得出初始的分割图像,根据合并准则进一步合并,得到最终分割结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将油茶毒蛾幼虫图像中的背景和虫体分割开来。【结论】使用JSEG分割算法、K均值聚类分割算法、快速几何可变形分割算法和本文算法对油茶毒蛾幼虫图像进行分割,将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本文方法的分割效果最佳,且处理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8.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保险规制效果,筛选优先干预措施,为建立有效的医院规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现行医疗保险规制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策略实施情况,运用加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医疗保险规制的主要策略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 结果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下一步规制改革的首要内容,接下来依次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管理及医疗保险筹资和费用补偿。结论 在促进后付制(按项目付费)向预付制转变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支付方式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张伟  张宏业  王丽娟  张义丰 《生态学报》2014,34(16):4766-4774
如何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是生态城市研究中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以往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很少考虑各个城市的差异与地域特点,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生态城市建设地域类型划分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组合式动态评价法。并以宜宾等城市为例,对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现行的评价体系,组合式动态评价法具有合理性、动态性、灵活性、拓展性、综合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数据要求较高、精度有待提高、管理难度较大等不足。随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数据的积累和管理体系的完善,组合式动态评价法有望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种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病人安全文化的重要维度,以期为病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对病人安全文化态度量表中的6个一级维度从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病人安全文化态度量表中排序前3位的维度依次为团队合作、安全氛围、工作条件。结论 在提高医院病人安全文化时应重点注重这3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滨海湿地是国际水鸟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快速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的区域,然而建筑密集的城市区域已极大影响到水鸟飞行过程。本文以深圳湾为例,从水鸟觅食飞行过程出发,选取指示物种(小白鹭和琵嘴鸭),结合水鸟回避行为特征,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描述水鸟真实飞行运动的阻力表面,分析了城市区域对水鸟飞行过程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城市结构对水鸟飞行过程的影响程度,最终建立包含低、中、高3种阻力飞行区的综合水鸟飞行阻力格局,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策略,以维持水鸟在城市内的飞行过程,由此阐明城市化对生物过程的作用机制对于解决可持续城市建设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于提升民生福祉、环境公平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综合考虑公园绿地的主观和客观供给能力,基于公园绿地规模、网络好评度、高德地图API路径规划等数据,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居民单一出行及多交通出行模式下福州市公园绿地的客观和主观可达性,得出以下结论:(1)同一出行模式下公园绿地的主客观可达性差异大,客观可达性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非中心城区,而主观可达性的高值区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区;(2)不同交通出行模式下主观和客观可达性也存在差异,步行出行模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低于驾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模式的可达性,综合出行模式的可达性分布与驾车可达性分布相似,尚未形成公共交通主导的公园绿地发展模式;(3)公园绿地主客观供需平衡的县域少,供需不平衡的县域多,高人口密度县域存在公园绿地供给小于需求问题,非中心城区县域公园绿地主客观供需比普遍较低;(4)步行、驾车、公共交通出行模式下的高客观供需比-高主观供需比的公园绿地仅三坊七巷和福州市贵安新天地休闲旅游度假区,超过70%的公园绿地属低客观供需比-低主观供需比类型。本研究不仅关注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也基于人的感受对公园绿地的主观可达性加以测度,为可达性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福州市公园绿地资源配置和存量绿地的质量提升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城市的快速扩张,造成城市生态空间的萎缩和生态功能的下降,城市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系统研究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提出针对性保护和优化措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常州市为研究区,考虑城市生态空间的自然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两方面,构建基于自然生态的“源地-廊道”与基于人文生态的“供给-需求”两类生态网络,对于源地廊道生态网络,主要从节点重要性、网络连通性与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对于供给需求生态网络,主要从节点重要性、供需均衡与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常州市主城区源地廊道生态网络的连通性与稳定性水平不高,供给需求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水平一般且存在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错位。从连通性与稳定性提升角度,提出新增12个源地节点与57条廊道的源地廊道生态网络优化方案;从供需均衡与稳定性提升角度,提出新增22个供给节点的供给需求生态网络优化方案。对比初始源地廊道生态网络,优化网络连通性水平提升10%,稳定性提升0.05;对比初始供给需求生态网络,优化网络的服务水平提升4%,网络稳定性提升0.10。最后,综合两类生态网络,分别针对现状保护斑块与新增节点两类对象,提出了保护与管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 It leads to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conflicts between built-up areas and other types of land use. This will further hinder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address the issue, this paper takes urban land management sustainability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puts forward an evaluation method on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SLM) in urban area. First, four aspects of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are proposed, namely economic progress, social stability, urban improvement and ecological balance. Second, a system with fourteen indicators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aspects. Third, using the indicators, the sub-performance and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SLM are evaluated with 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After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e time series changing of SLM performance from 2000 to 2011 and reveal an unbalanced development path among the four aspects of SLM. Accordingl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erefore,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evaluation method can be used to reveal to what extend the urban land use is reasonable and sustainable and provides guidance on government urban land planning and policy making. Consequently, it helps to improve th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ease the land use conflict.  相似文献   

16.
郝林华  何帅  陈尚  赵东波  胡灯进 《生态学报》2020,40(13):4264-4278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可分为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4组服务,调节服务是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现行国家标准《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GB/T 28058-2011)中调节服务价值已有相应评估指标和方法,但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评估体系并不统一。为了更好地接轨陆地生态系统评估体系和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对调节服务价值的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之后以温州海域为例开展应用验证,并与国标方法评估的结果进行比对。选择固碳、气候调节和废弃物处理3项指标,分别采用替代市场价格法和替代成本法对2013—2017年5年间温州海域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初步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评估指标和方法,2013—2017年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变化范围为(63.59—86.25)亿元;其中,以废弃物处理提供的服务价值占主导地位(56.53%—76.64%),其次是气候调节服务提供的价值(23.33%—43.45%),二者合计占调节服务价值的99.9%以上。可见,温州海域调节服务价值的贡献主要来自废弃物处理和气候调节服务提供的价值。温州海域面积...  相似文献   

17.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重要途径,尤其对于灾害频发、生态脆弱的滇中地区,其能够有效规避自然灾害、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本文以玉溪市为例,针对区域生态环境基底特征,选取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自然生境重要性,综合考虑单一类型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和多功能性识别生态源地;并采用地质灾害敏感性修正基于地类赋值的基本阻力面,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从而构建玉溪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 玉溪市生态源地斑块数量为81个,占玉溪市土地总面积的38.4%,与各级自然保护区重合率达75.2%,主要分布在市域西部的山林地和东部的湖泊湿地区域;玉溪市生态廊道总长度1642.04 km,呈“一横三纵”的空间分布格局,沿河谷、断陷盆地等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延伸.本文针对滇中山地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频发特征,构建山地生态安全格局,对于区域山地开发与生态保护能够提供决策指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景观结构的北京市顺义区生态风险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卿凤婷  彭羽 《生态学杂志》2016,27(5):1585-1593
以1997、2001、2005、2009和2013年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对快速城市化地区——北京市顺义区进行景观分类,构建基于景观干扰度和景观脆弱度的生态风险指数,利用GS+和ArcGIS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和地统计学分析,研究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生态风险指数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随着粒度的增大,呈现下降的趋势;在一定的粒度范围内(<12 km),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特征.1997—2013年,空间异质性中的随机变异均小于空间自相关变异,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据主导地位.研究期间,研究区生态风险水平一直以中等生态风险程度为主,较高生态风险和较低生态风险区域面积增加,而中等生态风险区域面积逐渐减少.低生态风险区主要位于顺义区机场区域及东南部的林地;高生态风险区主要位于水域景观区域,如潮白河两岸.  相似文献   

19.
An eco-city is an eco-sustainable, balanced and intensive human settlement, and the method selected to evaluate an eco-city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the accuracy of the evaluation. We present a new eco-city evaluation method comprising an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an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land u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sing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R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e constructed an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ing a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model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based on an ecological suitability index,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and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degree index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condition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an expert scoring method. We established an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ing factor analysis. These index system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GIS and the AHP, and Jiangsu Province was used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of Jiangsu is relatively low but unevenly distributed. The regions with slight, light and medium vulnerabilities comprised 79.49% of the total area. (2) Thirteen cities were divided into economic advantages type (Suzhou),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type (Nanjing, Wuxi, Yangzhou, Zhenjiang and Taizhou), social security advantages type (Changzhou, Xuzhou and Nantong) and general type (Lianyungang, Huaian, Yancheng and Suqian). (3) The overall condition of the eco-cities was classified as middle or upper and was unevenly distributed. The eco-citi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nd there was a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resulting in a gradient from southern Jiangsu to middle Jiangsu and northern Jiangsu. Every city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its weak points to achieve healthy and optimum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thod is an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process, which differs from existing methods, and makes extensive use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evaluate eco-cities.  相似文献   

20.
刘远  朱继荣  吴雨晨  束良佐 《生态学杂志》2017,28(10):3417-3423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施入土壤不仅能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够影响土壤氮素的转化.本文利用培养试验研究施用生物质炭对采煤塌陷区土壤性质及氨氧化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物质炭显著提高土壤铵氮(NH4+-N)、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生物质炭施用量对氨氧化古菌(AOA)丰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增加施用量显著提高了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对T-RFLP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生物质炭提高了AOA和AOB多样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AOA和AOB群落结构.施用生物质炭提高了采煤塌陷区土壤养分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氨氧化菌的丰度和多样性,表明生物质炭对塌陷区复垦土壤具有培肥改良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