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菖蒲的克藻效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抑制藻类的机制除了对光和矿质营养的竞争外,主要是由于石菖蒲根系向水体分泌的化学物质,能伤害和清除藻类(克制作用,Allelopathic effect);用培养石菖蒲的水培养藻类,可破坏藻类的叶绿素a,使其光合速率、细胞还原TTC的能力显著下降;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藻细胞从鲜红色变为淡蓝色。  相似文献   

2.
水葫芦对藻类的克制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水葫芦对藻类生长有克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由于水葫芦根系向水体分泌的有机物质能伤害和杀死藻类。用水葫芦种植水培养藻类,使藻类的光合作用速率显著降低,叶绿素a破坏,细胞还原TTC的能力下降。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藻细胞从鲜红色变为淡蓝绿色。  相似文献   

3.
山西运城盐池湖区裸藻植物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西运城盐池湖区采到的裸藻门植物共10属83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绿色裸藻类77种,无色裸藻类6种。该区域的水体根据其含盐量的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淡水水体(含盐量0.001-0.05%)、混盐水体(含盐量0.05 ̄3%)、真盐水体(含盐量3-4%)和高盐水体(含盐量4-34.7%)。由于含盐量不同的影响,裸藻门植物在4种水体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总的趋势是裸藻门植物的种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减  相似文献   

4.
多糖在藻类富集微量元素中的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多糖在藻类富集微量元素中的作用及机理李志勇郭祀远李琳(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广州510641)关键词藻类多糖微量元素生物富集生物吸附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又叫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或生物积聚(bioaccu-...  相似文献   

5.
广东沿海几种赤潮生物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1997年秋 ̄1998年春广东沿海多次赤潮发生期间的几种优势赤潮藻类进行了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1种为我国首次报道引发赤潮的定革命金藻类(Prymnesiophytes)-球状棕囊藻(Phaeocystis cf.gliobosa)。另有甲藻类7种,其中裸甲藻目(Gymnodiniales)3种:米氏裸甲藻(Gymnodinium cf.mikimotoi)、环节环沟藻(Gyrodinium in  相似文献   

6.
古夫河系长江三峡水库湖北省境内香溪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神农架林区并最终汇入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是流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水体。本文对古夫河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干流及主要支流21个样点的着生藻类叶绿素a和14项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着生藻类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叶绿素a含量范围为0.07—145.96 mg/m2,平均值为11.63 mg/m2。不同样点的叶绿素a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古夫河干流上游低于下游,支流竹园河上游高于下游,表现为人为影响大的区域高于人为影响小的区域;不同季节着生藻类叶绿素a含量差异显著,表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趋势。古夫河着生藻类叶绿素a与总磷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氨氮和总氮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流速呈极显著负相关;水体总磷是古夫河流域着生藻类生长的第一限制因子,流速对着生藻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古夫河着生藻类生物量空间格局可能由其生境尺度(营养盐)和流域尺度(硬度和电导率)的特征决定,而古夫河着生藻类生物量时间变化主要受水动力(流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藻类生物技术与海洋产业发展周百成,曾呈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或称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现代技术体系。它是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海洋生物技术(Marinebiotechnology)这一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着生藻类在建群中群落变化的生态学特性,揭示着生藻类的建群规律,在以丝状藻类为优势藻的生态塘中,采用花岗岩和瓷砖为附着材料,设置水体底部和中部为附着位点,进行频次为10d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塘中共检出8门73属117种着生藻类,其中以硅藻、蓝藻、绿藻为优势类群。同时不同人工基质和不同空间层次条件下着生藻类的建群特征较一致,早期以单细胞硅藻如舟形藻(Navicula sp.)、脆杆藻(Fragilaria sp.)、曲壳藻(Achnanthes sp.)等为优势,后期以丝状藻类如鞘丝藻(Lyngbya sp.)、颤藻(Oscillatoria sp.)、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等为优势;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人工基质(花岗岩和瓷砖)对着生藻类的种类组成、细胞密度、生物量和藻类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花岗岩和瓷砖上附着的着生藻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不同的空间层次对着生藻类建群特征影响明显,水体底部具有更多的硅藻种类数,中部具有更多的绿藻,随着建群时间的发展,蓝藻比例不断增加;就生物量而言,底部的着生藻类叶绿素a显著高于水体中部,但两者的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建群过程的发展,水体底部的着生藻类生物量达峰值所需的时间比中部更长。通过相关性分析,生态塘中着生藻类的生长主要受总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中山站附近沿岸潮间带冰雪下砂和砾质砂中微小型藻类的分布、种类组成及各站间种组成的相似性.中山站附近沿岸潮间带微小型藻类具有细胞个体小、多度大等特点,小于30 μm 的占80% 以上,每克砾砂的微小型藻类1、2 月平均细胞多度分别为1011.2×103 个和661.82×103 个,密集区分布在中山湾B站. 在已鉴定的7 个类别55 属160 种微小型藻类中,各站均出现的有45 种,其优势种为冰川舟形藻(Navicula glaciei);  相似文献   

10.
寡糖素对红花及三七培养细胞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种寡糖素,即来自人参(Panax ginseng)培养细胞的人参寡糖素、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培养细胞的红花寡糖素、黑节草(Dendrobium candidum)植物的黑节草寡糖素对红花及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培养细胞的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含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寡糖素可耐高温高压(121℃、.bs/cm^2)灭菌15分钟而不失活,其对植物培养细胞的  相似文献   

11.
Ning  Baile  Zhang  Qinxin  Wang  Nanbu  Deng  Minzhen  Fang  Yongqi 《Neurochemical research》2019,44(5):1159-1166
Neurochemical Research - β-Asarone (1,2,4-trimethoxy-5-[(Z)-prop-1-enyl]benzene)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volatile oil. Previous research has observed that...  相似文献   

12.
菖蒲属长期以来被置于天南星科,但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表明菖蒲属与天南星科的关系较远,应成立一个单型科,即菖蒲科(Acoraceae)。本文选择菖蒲科3个种及1个变种即金钱蒲(Acorus gramineus),石菖蒲(A.ttrinowii)。金边菖蒲(A.tatarinowii),金边菖蒲(A.tatarinowii var.flawo-marginatus)和菖蒲(A.calamus)不同染色体倍性的4个居群进行了核糖体RNA内源转录间隔段(ITS)进行测序。并据此讨论了菖蒲属的属下系统关系,结果表明,菖蒲科为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不同倍性的菖蒲构成一个自展数据支持率为100%的分支,无中肋的金钱蒲,石菖蒲和金边石菖蒲构成另一个自展数据支持率为100%的分支,通过比较分析菖蒲科与其相关类群之间18S和rbcL两段DNA序列,对菖蒲科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在基于18S和rbcL的系统树中,菖蒲均处于单子叶植物中较为孤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以菖蒲和石菖蒲为对象,通过漂浮栽植研究了其在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水TN、NH3-N、TP、CODCr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菖蒲在中浓度污水中生长最好,其生物量显著高于低、高浓度,而石菖蒲在低浓度污水中生长最好,其生物量显著高于中、高浓度。菖蒲对中浓度污水中TN、TP、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6.85%、82.62%、88.89%,对低浓度污水中TN、TP、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9.87%、91.38%、83.34%,净化效果均高于高浓度(96.58%、80.96%、77.55%),但对NH3-N的去除率在高浓度污水中最好,为99.46%。石菖蒲净化中浓度污水的效果最好,对TN、NH3-N、TP、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4.20%、78.06%、89.43%、74.98%,对高浓度污水中的NH3-N、TP、CODCr的去除效果也较好,去除率分别为94.62%、91.95%、87.08%,但对TN去除率为59.14%,显著低于低浓度(98.73%)和中浓度(94.20%)。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和温室条件下,用从石菖蒲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经减压蒸馏获得的组分四,对稗草、鳢肠和水稻的萌发与生长进行了生物学效应测试。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时促进供试植物的萌发和生长,而在高浓度时则抑制萌发和生长。实验室培养皿条件下,50~400mg/L浓度抑制作用产生并逐渐增加,400mg/L以上达到90%或更高。但是,温室盆钵条件下,3000mg/L时才出现抑制作用,在1000mg/L以下均表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庄静静  王晓冰  郭晖 《广西植物》2020,40(2):151-158
该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法,选取石菖蒲、水生鸢尾、美人蕉、花叶芦竹为试验材料,将石菖蒲、水生鸢尾、美人蕉与花叶芦竹混种,用花叶芦竹单种作为对照,研究了混种对花叶芦竹生物量、根冠比以及铅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浓度铅污染处理下,与花叶芦竹单种相比,混种模式增加了花叶芦竹的根冠比,且随着铅污染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在单种和混种模式下花叶芦竹体内和土壤内的铅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浓度积聚效应;在混种模式下植物体内和土壤内的铅含量明显低于单种模式,且与单种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3)在高浓度铅污染处理下,单种和混种模式的花叶芦竹铅转运系数均大于1,而富集系数则表现为在低浓度和高浓度铅污染处理下均大于1;在美人蕉+花叶芦竹的混种模式中,花叶芦竹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铅富集系数达到最大。因此,我们认为美人蕉+花叶芦竹混种模式,显著提高了花叶芦竹的生物量和根冠比,并对铅污染土壤的净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不同剂量(100、500 和1000 μL)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解淀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及代谢产物混合液3种组合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解淀粉芽孢杆菌、其代谢产物和两种的混合液对三角褐指藻均表现出了抑制作用, 添加菌液组在第4天时藻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添加代谢产物组在1—4d藻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添加菌液及代谢产物组混合液组在1—4d藻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00和500 μL两组藻细胞数在第3至第4天时出现下降趋势。除100 μL剂量组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藻细胞数小于添加代谢产物组外, 其他剂量组均表现为藻细胞数随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混合液依次下降。且各组添加量越多三角褐指藻细胞数越少, 表现出了浓度效应。抑制率方面, 除代谢产物500 μL组抑制率大于1000 μL组外, 其余实验组抑制率均表现为随添加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说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三角褐指藻的抑制效果存在一个阈值, 在这个阈值下, 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且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代谢产物混合液三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37.36%、54.87%和65.05%。综上所述,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三角褐指藻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其高浓度的代谢产物与两者混合液可有效的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 并存在着一个阈值, 在这个阈值之下, 具有浓度效应, 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 解淀粉芽孢杆菌与其代谢产物对三角褐指藻的抑制作用可以叠加, 二者同时存在时抑制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7.
Eisenia arborea is an edible brown alga occasionally used as a folk medicine in gynecopathy in Japan. A new phlorotann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alga during our search for naturally occurring anti-allergic compounds from edible algae guided by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histamine release from rat basophile leukemia (RBL)-2H3 cells. The phlorotannin was called "phlorofucofuroeckol-B."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al analysis and chemical conver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solation, structure elucidation, and inhibitory effect of phlorofucofuroeckol-B on histamine release.  相似文献   

18.
Methanolic extracts of seven herbs (Acorus calamus, Acorus gramineus, Bupleurm facaltum, Dioscorea batatas, Epimedium koreanum, Poria cocos and Zizyphi jujuba) used in 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 for improvement of memory and cognition in old age were tested for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y properties using the Ellman colorimetric metho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the enzyme at 200 microg/ml was observed for extracts from A. calamus and E. koreanum. The possible bases for the reputation of these and the other herbs tested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ir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