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峨眉山冷杉种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平 《广西植物》2002,22(1):40-44
依据 5 1个 2 0 m× 2 0 m冷杉乔木层样方和 1 0 2个 4 m× 4 m灌木层样方有关冷杉种群的调查资料和典型区域内冷杉种群的年龄和生长指标的测定 ,对峨眉山冷杉种群配置、重要参数、更新与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当地冷杉种群及其所组成的森林的现状与演替趋势。指出 ,峨眉山冷杉种群的径级配置与海拔高度为主导的环境要素变化相关 ,2 80 0 m以下的冷杉种群缺乏胸径 5~ 2 0 cm的小径个体 ;尤其是在“混交”状的冷杉林下株高小于 5 m的幼龄个体稀少且其年龄与应有的生长量相差甚远 ,由此作者认为该海拔段以下的冷杉种群正面临衰退 ,其构成的冷杉森林正处于退化演替的过程之中 ,并有可能在今后 5 0 a或许更短的时间内显现严重后果。同时 ,本研究表明冷杉主要通过林窗和林缘更新。通过对冷杉 -箭竹 -泥炭藓森林群落中冷杉种群状况的研究 ,阐述了冷杉种群在特定的逆境条件下生殖策略由 K选择向 r选择方向的转化趋势 ,讨论了冷杉种群在泥炭藓发育的局部沼泽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的机制 ;本文还就冷杉种群在林内自然更新和迹地更新条件下的胸径生长规律作了比较研究 ,说明密度制约机制对冷杉种群更新具有重要作用 ;并就更新情况相对较好的冷杉 -箭竹 +金顶杜鹃 -草类林、冷杉 -箭竹 -藓类林和冷杉 -峨眉玉山  相似文献   

2.
长江上游峨眉冷杉林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长江上游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峨眉冷杉(Abies fabri)林的野外调查和对比分析,探讨了峨眉冷杉林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成熟峨眉冷杉林下有丰富的峨眉冷杉种源,小于20年的峨眉冷杉更新幼树幼苗数量少,但却为唯一的优势更新树种,在冬瓜杨、峨眉冷杉混交林中,冬瓜杨、桦木等树种在最初30年高生长非常迅速并能很快占据优势地位。峨眉冷杉是一耐荫性很强的树种,幼龄期生长缓慢,但将更替其它树种形成稳定群落。贡嘎山海拔2900-3400m地区大规模泥石流为100多年发生一次,在泥石流发生地,川滇柳、冬瓜杨、桦树等树种首先出现在迹地并占据优势,在自然条件下恢复峨眉冷杉林将需要较长时间,可通过人为干预措施加以促进和调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贡嗄山海螺沟海拔3580m处1.0hm^2峨眉冷杉(Abies fabri Crabi)林的定位调查,分析了峨眉冷杉的个体生长、种群结构与动态、干扰及更新特征。结果表明:1)林线附近的环境胁迫影响了个体的形态发育和高、径生长,但对其更新繁殖无明显影响;2)静态生命表和种群生存曲线反映了20a以前的60-140a分别经历的强烈环境筛选和竞争自疏,以及后期与环境变化相关的死亡率波动,峨眉冷杉寿命极限为400a左右。3)林线种群遭受高频率、小规模的林隙干扰。尽管86.4%的林隙由多木形成,但死亡的峨眉冷杉在枯立为主导致林隙较小;病害、冰雪和死树的打压是林隙形成的重要因素,而风不是这里林线环境的主要自然干扰。4)峨眉冷杉的幼苗表现了相当的耐荫性,尽管其更新依赖林隙的存在,但更新格局存在多尺度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贡嘎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型的优势木生长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贡嘎山16块样地的调查资料,运用逻辑斯谛模型探讨了暗针叶林不同林型优势木生长动态。建立了峨眉冷杉(Abies fabri)、麦吊杉(Picea brachytyla)和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a)的高、径和材积生长的逻辑斯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优势木的高、径和材积的速生期和速生点都不相同,林线附近的峨眉冷杉高、径和材积的速生期最短,麦吊杉高和材积的速生期最长,鳞皮冷杉基径的速生期最长;林分优势木的生长动态和森林更新关系密切,各优势木的生长指标表明各自立地生态条件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5.
贡嘎山海螺沟林线附近峨眉冷杉种群的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贡嘎山海螺沟海拔 35 80m处 1.0hm2 峨眉冷杉 (AbiesfabriCraib)林的定位调查 ,分析了峨眉冷杉的个体生长、种群结构与动态、干扰及更新特征。结果表明 :1)林线附近的环境胁迫影响了个体的形态发育和高、径生长 ,但对其更新繁殖无明显影响 ;2 )静态生命表和种群生存曲线反映了 2 0a以前和 6 0~ 140a分别经历的强烈环境筛选和竞争自疏 ,以及后期与环境变化相关的死亡率波动 ,峨眉冷杉寿命极限为 40 0a左右。 3)林线种群遭受高频率、小规模的林隙干扰。尽管 86 .4%的林隙由多木形成 ,但死亡的峨眉冷杉以枯立为主导致林隙较小 ;病害、冰雪和死树的打压是林隙形成的重要因素 ,而风不是这里林线环境的主要自然干扰。 4)峨眉冷杉的幼苗表现了相当的耐荫性 ,尽管其更新依赖林隙的存在 ,但更新格局存在多尺度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贡嘎山雅家埂峨眉冷杉林线种群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飞  梁一鸣  杨燕  杨阳  王根绪 《生态学报》2014,34(23):6872-6878
通过对贡嘎山雅家埂峨眉冷杉种群林线附近6个3000 m2样地(阴阳坡各3个)中峨眉冷杉(Abies fabri Craib)种群的定位调查,分析了过去100a间该区峨眉冷杉种群的时间-空间动态。结果表明:1)雅家埂林线附近峨眉冷杉种群密度在过去100 a(主要是近50 a)有显著的升高,但树线的海拔位置并无明显的爬升;2)阴阳坡林线格局存在显著的坡向分异:阴坡林线和树线的海拔高度显著高于阳坡(分别比阳坡高152.5 m和135.8 m),阳坡林线附近峨眉冷杉早期的生长速率在大于阴坡,但后期的生长速率却低于阴坡;3)热量(温度)控制假说不能完全解释雅家埂目前的树线格局,除气候因素之外,其它因素也限制了雅家梗地区树线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贡嘎山峨眉冷杉原始林及其更新群落凋落物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1年对贡嘎山峨眉冷杉[Abiesfabri(Mast.)Craib]原始林及其更新林凋落物的数量、凋落特征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峨眉冷杉原始林的年均凋落量为2.777t/(hm2·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1):1082
热量匮乏是高山树线的主要成因, 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对高山树线及其建群种的生态学过程及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青藏高原东缘的折多山和剪子弯山两处高山树线(海拔分别为4 265 m和4 425 m)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设置垂直样带, 同时结合区域温度、降水的长时间序列分析, 探究两处树线的时空动态过程, 并明确了建群种冷杉(Abies spp.)的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 1)折多山和剪子弯山区域的气温在过去58年均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0.72和0.91 ℃), 而折多山和剪子弯山区域降水均存在微弱的降低趋势。2)折多山的峨眉冷杉(A. fabri)龄级结构呈反J形, 剪子弯山的鳞皮冷杉(A. squamata)龄级结构呈双峰形, 二者种群结构均相对稳定。3)在小尺度上, 种子扩散限制使得两处树线的冷杉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上, 折多山峨眉冷杉亦呈聚集分布, 而剪子弯山鳞皮冷杉受生长环境以及种内或种间关系的影响呈随机分布。4)两处样地建群树种的树高和基径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位于树线交错带上部的冷杉均呈现树高生长大于径向生长的异速生长关系, 而位于样地中、下部位的冷杉大部分呈等速生长关系。5)相比10年前, 折多山和剪子弯山的树线及树种线位置均无明显变化, 剪子弯山鳞皮冷杉种群的树木密度亦无明显变化, 而折多山的树木个体数提高了约25%; 相比20年前, 折多山和剪子弯山的树种线分别上移了50和30 m, 树线位置分别升高了75和40 m, 树木个体数亦明显增加, 分别提高了约220%和100%。树线及其建群种在较大时空尺度上主要受热量的控制, 而在较小时空尺度上受温度及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热量匮乏是高山树线的主要成因,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对高山树线及其建群种的生态学过程及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青藏高原东缘的折多山和剪子弯山两处高山树线(海拔分别为4 265 m和4 425 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垂直样带,同时结合区域温度、降水的长时间序列分析,探究两处树线的时空动态过程,并明确了建群种冷杉(Abies spp.)的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折多山和剪子弯山区域的气温在过去58年均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0.72和0.91℃),而折多山和剪子弯山区域降水均存在微弱的降低趋势。2)折多山的峨眉冷杉(A. fabri)龄级结构呈反J形,剪子弯山的鳞皮冷杉(A. squamata)龄级结构呈双峰形,二者种群结构均相对稳定。3)在小尺度上,种子扩散限制使得两处树线的冷杉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上,折多山峨眉冷杉亦呈聚集分布,而剪子弯山鳞皮冷杉受生长环境以及种内或种间关系的影响呈随机分布。4)两处样地建群树种的树高和基径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位于树线交错带上部的冷杉均呈现树高生长大于径向生长的异速生长关系,而位于样地中、下部位的冷杉大部分呈等速生长关系。5)相比10年前,折多山和剪子弯山的树线及树种线位置均无明显变化,剪子弯山鳞皮冷杉种群的树木密度亦无明显变化,而折多山的树木个体数提高了约25%;相比20年前,折多山和剪子弯山的树种线分别上移了50和30 m,树线位置分别升高了75和40 m,树木个体数亦明显增加,分别提高了约220%和100%。树线及其建群种在较大时空尺度上主要受热量的控制,而在较小时空尺度上受温度及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贡嘎山峨眉冷杉林凋落物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贡嘎山峨眉冷杉(Abies fabri)林凋落物量、凋落物特征及其N、P、K、有机碳的归还量,并探讨了它们在演替进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峨眉冷杉成熟林、中龄林和幼龄林的凋落物量依次为:2 809.925、2 787.086、2 043.585 kg·hm-2·a-1;其中N、P、K的归还量依次为:34.850、33.917、42.571 kg·hm-2· a-1。峨眉冷杉林凋落物量及其N、P、K的归还量较少,与我国其它森林区针叶林存在一定差异,而与美国西北部冷杉林相近。  相似文献   

11.
峨嵋山冷杉森林衰退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和分析了峨嵋山冷杉森林的衰退状况。对冷杉种群的受害程度、分布规律、症状特点及其与海拔、特定生境、立木径级和林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峨嵋山冷杉森林衰退是全球森林衰退的组成部份,而不是个别的或偶然的现象;肯定了当地冷杉林衰退具有某些个性特征。由此认为,导致当地冷杉衰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种或某些作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发生频率高、对全球森林系统构成威胁的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2.
在对峨眉山猕猴桃资源调查基础上,探明了野生猕猴桃在峨眉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情况,并对峨眉山猕猴桃种类繁多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研究猕猴桃生长条件及环境因素,进行野生猕猴桃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2004~2006年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馆标本以及文献资料,初步分析了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峨眉山共有蕨类植物46科110属425种,优势科为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鳞毛蕨科,共192种,占总种数45.2%,优势属为耳蕨属、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和蹄盖蕨属等;在科、属的水平上,为热带分布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中国特有和东亚成分占绝对优势,分别为36.5%和32.0%,揭示了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是以温带性质为主的亚热带类型,具有较强的热带亲缘;与大巴山关系密切,和云南哀牢山有一定的联系,而与秦岭、西藏和陕西天华山的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4.
祝正银 《植物研究》2006,26(6):644-647
描述了四川峨眉山(菊科)菊三七属二新种,即胖儿参与峨眉菊三七。  相似文献   

15.
以贡嘎山地区磨西山谷东北坡和康定山谷西南坡为样地,研究了高山林线和低海拔冷杉休眠期和生长旺盛期针叶比叶质量和组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磨西山谷东北坡的冷杉针叶比叶质量和组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炎热干燥的康定山谷西南坡;高山林线冷杉比叶质量大于低海拔冷杉;高山林线冷杉组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总体高于低海拔冷杉,且生长期比休眠期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不支持"碳供应不足导致高山林线形成"的假说.  相似文献   

16.
报告了分别采自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和吉林省长白山的厕蝇属2种国内新纪录种:1)宽厕蝇Fannia ampla Nishida,1994;2)拟杯叶厕蝇Fannia subsimilis Ringdahl,1934.文中给出了这2个种的原始出处、引证情况、国外分布情况、外形特征及尾器图以供鉴别.  相似文献   

17.
紫金山次生林林窗植被和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研究了紫金山次生林林窗的形成、分布、植被及环境特征 .林窗主要由人为砍伐马尾松形成 ,呈随机分布 .林窗内共出现木本植物 53种 ,频度最高者为枫香 ,频度 1 0 0 % ,其次为刺楸、白栎、黄连木和栓皮栎 .共出现 1 2 83个体 ,其中枫香占 1 8.7% ,黄檀 1 0 .9% ,白栎 8.7% ,刺楸、栓皮栎分别为 5.5%和 5.3% .林窗的种类密度和个体密度分别为 7种和 1 90株·1 0 0m- 2 .方差分析表明 ,枫香、黄檀、白栎和栓皮栎在林窗内的密度分布与随机分布预测值有显著差异 ,反映其分布的非随机性 .林窗内 ,基周 <2cm的个体占 59.0 % ,树龄愈高 ,个体数愈少 ,基周 4cm时 ,个体数下降 70 .5% ,1 0cm时下降 96.2 % .林窗内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及土壤元素分布 ,在时序上有近似与旷地的规律性 ,空间上则显现更复杂的格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