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记述钩蛾亚科距钩蛾属13种,内有3亚种,包括4新种及1新亚种,此记录已超过前人记载。为节省学报篇幅,旧种记述略去,新种亦只扼要记述。详细记述将来另行发表。模式标本存于动物研究所。 中国的钩蛾科只有两亚科,其中山钩蛾亚科已整理发表,钩蛾亚科将陆续发表。本科与圆钩蛾科(已发表)的地理分布最为奇特,绝大多数种类为中国产。研究其发源地及扩展方向,颇饶兴趣。  相似文献   

2.
【目的】鳞翅目刺蛾科(Lepidoptera:Limacodidae)昆虫是重要经济、行道林木的主要害虫,本试验旨在研究北京及周边地区刺蛾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多样性,阐明其群落结构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北京及周边地区林木害虫防治和生态系统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于2010-2013年间进行样品采集,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及形态特征对9个刺蛾科昆虫群落进行物种识别和鉴定,利用R软件包进行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计算及相关性分析。【结果】9个群落间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之间存在差异,北部燕山地区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可能与植物类型不同有关;通过多种方法分别计算系统发育多样性,结果表明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对于系统发育树构建方法和物种内遗传差异不敏感;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刺蛾科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与温度季节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论】北京及周边地区刺蛾科昆虫群落结构具有地理差异,温度季节变化可能会造成环境异质性的增加,从而增加了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3.
《环境昆虫学报》2014,(5):826-827
本文首次报道了采于中国海南一新记录种白横迷钩蛾Microblepsis cupreogrisea (Hampson, 1895)。该种隶属于钩蛾科Drepanidae迷钩蛾属Microblepsis Warren, 1922,对成虫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并提供其图片。研究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钩蛾亚科分类及地理分布(鳞翅目:钩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蛾科是尺蛾总科中的一科,共有三个亚科,其中一个亚科已独立成科。山钩蛾亚科过去记录颇少,许多标本流失外邦,Watson(1967)将英国自然博物馆标本及德国Hoenig博物馆主要为Hne 1931在中国采的标本,又从日本,朝鲜,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借得一批标本,共发表了3属、17种,8亚种(其中台湾2种),这就是我国的记录。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闪蛱蝶亚科属间及种间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方法】采用PCR步移法对武铠蛱蝶 Chitoria ulupi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基于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构建了38种鳞翅目昆虫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武铠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279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91 bp的A+T富含区,基因排列顺序与其他已知近缘种昆虫相同。武铠蛱蝶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很高的A+T含量(79.9%)。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COII以TTG作为起始密码子,COI以CGA作为起始密码子外,其余均为昆虫典型的起始密码子ATN。COII和ND4基因使用了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其余基因均以典型的TAA为终止密码子。在所测得的22个tRNA基因中,除tRNASer(AGN)缺少DHU臂外,其余tRNA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与其他多数鳞翅目昆虫一样,武铠蛱蝶的A+T富含区中有一段由ATAGAA引导的保守的多聚T结构,长度为21 bp,并散布着一些长短不一的串联重复单元。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总科级别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卷蛾总科+(凤蝶总科+(螟蛾总科+(夜蛾总科+蚕蛾总科+尺蛾总科)));在蛱蝶科物种中,武铠蛱蝶与猫蛱蝶Timelaea maculate 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基于分子标记构建的鳞翅目昆虫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成虫多为中型蛾类,其幼虫称为“尺蠖”,是荔枝和龙眼梢期的重点防控对象之一。目前,我国已报道的危害荔枝和龙眼的尺蛾科害虫共有10种,广东省内常见的有8种,分别为: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大钩翅尺蛾Hyposidra talaca、油桐尺蛾Biston(Buzura)suppressaria、波纹黄尺蛾Perixera illepidaria、樟翠尺蛾Thalassodes quadraria、荔枝青尺蛾Berta chrysolineata hainanensis和间三叶尺蛾Sauris interruptaria。至今,国内外围绕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开展的研究报道仅为15篇,其中粗胫翠尺蛾最多(7篇),而为害较普遍的荔枝青尺蛾和间三叶尺蛾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基于文献检索结果,着重综述了粗胫翠尺蛾、大造桥虫、大钩翅尺蛾、绿额翠尺蛾Pelagodes proquadraria和油桐尺蛾5个尺蛾科优势种的研究现状,并且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  相似文献   

7.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是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的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之一,海拔分布范围4100~4650m,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4年,其中幼虫期漫长,经过7~9次蜕皮、历时990~1350d才能完成发育,环境条件变化及天敌因子等都对蒲氏钩蝠蛾的种群稳定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分段饲养幼虫的方法,构建了蒲氏钩蝠蛾试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种群增长趋势。结果表明,蒲氏钩蝠蛾的世代总存活率为2.6%,种群趋势指数为7.95,下代数量将是当代数量的7.95倍。因此,低存活率仍能维持蒲氏钩蝠蛾实验种群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圆钩蛾科是从钩蛾科分离出的一科,目前记录只有2属11种及5亚种,其中9种为我国产,2种产于我国邻邦。本文根据我所标本共记述2属7种,其中包括2新种及1新亚种,模式标本存于本所。 研究这科有其特殊意义:除整理其属、种分类外,其地理分布颇饶兴趣。11种均为  相似文献   

9.
方晨晨  郭晓华  刘广纯  张卓 《昆虫知识》2012,49(4):1048-1055
基因序列分析是揭示金龟总科系统发育关系的重要工具。统计了应用于金龟总科中13个科的线粒体和核基因序列,综述了COⅠ、16S rRNA、28S rRNA、18S rRNA等基因序列在金龟总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新进展,探讨了不同基因序列在分类鉴定、隐存种发现、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等方面的作用,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阐明金龟总科系统发育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整理我馆钩蛾科标本中,发现二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双臂黄钩蛾 7 ridrepana bifurcata Chen,新种(图版Ⅰ,1-2;图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裳卷蛾变形孢虫的遗传发育地位.[方法]微孢子虫的SSUrRNA序列是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的重要工具.试验通过T-A克隆法对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ceraces)SSU rRNA核心序列进行了克隆,并采用近邻法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克隆得到了长为1228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 EU267796).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裳卷蛾变形孢虫与分离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Vairimorpha sp.Germany(GenBank AF124331)和Vairimorphaimperyecta(GenBank AJ131645)相似性最高,它们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中与寄主为鳞翅目昆虫的Nosema属聚为一类,与纳卡变形孢虫(Vairimorpha necatrix)为代表的Vairimorpha属为相邻集.[结论]结合其生物学特征,裳卷蛾变形孢虫确实为Vairimorph a属的成员,但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归入Nosematidae科可能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蛾蛉类昆虫是脉翅目中化石记录最完整的的类群之一,现生类群蛾蛉、美蛉和山蛉统称为蛾蛉科,但是现生类群与化石类群分类标准的不一致性,为蛾蛉类昆虫化石研究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统计了世界已发现的蛾蛉类昆虫化石属种名录,介绍了蛾蛉类昆虫化石研究历史、地质年代及地理分布、系统发育研究进程,并提出了现今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因序列分析是揭示金龟总科系统发育关系的重要工具.统计了应用于金龟总科中13个科的线粒体和核基因序列,综述了CO Ⅰ、16S rRNA、28S rRNA、18S rRNA等基因序列在金龟总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的10新进展,探讨了不同基因序列在分类鉴定、隐存种发现、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等方面的作用,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阐明金龟总科系统发育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蝙蝠蛾鳞翅虫草Samsoniella hepiali是重要的药用虫生真菌,根据现代分类系统,隶属于虫草科Cordycipitaceae鳞翅虫草属Samsoniella。本研究对蝙蝠蛾鳞翅虫草模式菌株(ICMM 82-2)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发现其线粒体基因组成闭合环状,大小为24 246 bp。基因区域占比为85.10%,共编码42个基因,包括1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个rRNA基因和25个tRNA基因。15个PCGs均以ATG为起始密码子,以TAA为终止密码子,偏好密码子为UUA。各氨基酸使用频率具有较大差异,其中亮氨酸(Leu)出现频率最高。25个tRNA基因可转运全部20种氨基酸,其中19个tRNA基因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中14个PCGs基因串联数据集,构建肉座菌目6科50个物种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证实蝙蝠蛾鳞翅虫草模式菌株系统发育位置隶属于肉座菌目Hypocreales虫草科Cordycipitaceae鳞翅虫草属Samsoniella。通过虫草科线粒体基因组共线性分析,发现其中12个物种有5个同源区,3个物种存在6个同源区,同源区域A和B长度变异较大。与其他虫草科物种相比,蝙蝠蛾鳞翅虫草线粒体基因组较小,同源区域相对较短。蝙蝠蛾鳞翅虫草模式菌株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有助于鉴别其物种特异性,确定其系统发育关系,将为虫草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新思路,为继续研究鳞翅虫草属物种药用价值提供系统发育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朱弘复本刊编委会第二任主编(1963一1966),现年86岁,江苏南通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1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获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曾任。t: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对昆虫幼虫学、棉花害虫、叶蜂科及大蛾类许多科均有较深造诣,曾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专著22册,其巾《中国动物志:国钧蛾科、钩蛾科》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培养了一批研究生。目前仍在担任中国动物志编委会主任。已编写的《中国动物志:蚕蛾科、大蚕蛾科、网蛾科》正在付印中,最近又正在编写鳞翅目天蛾科志…  相似文献   

16.
蛀果蛾科一新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尝归在广义的谷蛾总科(Tineoidea)或卷蛾总科(Tortricoidea)下,Diakonoff(1961)则提升为蛀果蛾总科(Carposinoidea)。虽其外生殖器与麦蛾类近似,但从喙的光裸和幼虫前胸气门前具一对毛,显然与它们不同。作者则按Meyrick(1928)的意见,将蛀果蛾科列入矢蛾总科(Copromorphoidea);Turner(1947)曾将蛀果蛾作为矢蛾科(Copromorphidae)的一个亚科(Carposininae),而我们认为仍宜独列为科。此科盛产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群岛,欧亚大陆则为数不多;Meyrick(1922)在《昆虫属志》第179辑的专著中共记有8属128种,以后增加不多。  相似文献   

17.
王林瑶 《昆虫知识》1998,35(6):355-356
缨翅蛾属于缨翅蛾科(Pterothysanidae),此科隶属于锚纹蛾总科(Calliduloidea),此总科只有缨翅蛾科及锚纹蛾科(Callidulidae)两科。总科的特征为:喙存在,缺少下颚须,触角丝状或短梯状,基部后方有毛隆;前翅M2基部接近M3,前、后翅均缺1A,后翅有或无退化的小翅缰;腹部缺鼓膜器;有日间活动习性[1]。缨翅蛾科与铺纹蛾科的区别在于:前者体型细瘦,很似尺蛾,后翅之十R;与民在中室外方接近,后缘有似缨的污白色长缘毛,而后者形似蝶,后翅S+R;与R产中室外方远离,后缘无长毛;前翅有近似锚纹形的赤色斑。缨翅蛾主要产于…  相似文献   

18.
在韩国己记述的斑蛾科昆虫有17种,这些斑蛾的幼虫主要食叶或卷叶,多数为害果树和林木等。幼虫身体短粗,头缩于前胸内,体上常有毛瘤或毛簇,腹足趾钩为单序中带。本文详细地记述了韩国斑蛾科Illiberis tenuis(Butler),Chalcosia remota(Walker)和Pryeria sinica Moore老熟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9.
蚂蚁     
妈蚁隶属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蚁科在系统发育上与胡蜂总科(Vespoidea)和土蜂总科(Scolioidea)最为接近。其多型现象和营社会性生活方面则与胡蜂总科和蜜蜂总科(Apoidea)相近似。关于蚁科的起源问题,早期的蚁学家C.Emery(1896)和A.Forel (1921-23)认为蚁蜂科(Mutillidae)是蚁科的祖先;然而W.M.Wheeler(1928)、W.L.Brown和W.L.Nutting(1950)则认为臀钩土蜂科Tiphiidae是蚁科的祖先。  相似文献   

20.
舟蛾科 (中名旧称天社蛾科 )是鳞翅目夜蛾总科中一个中等大小的科 ,全世界已记载约 3 5 0 0种。舟蛾大都是林木害虫 ,在森林、防护林、行道树、果树和苗圃等场所常有发生 ,也有少数种类为害禾本科农作物 ,个别种类 (如杨二尾舟蛾 )甚至可咬破电缆 ,造成电路事故。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和杨二尾舟蛾是重要的杨、柳树害虫。1 979年出版的《中国经济昆虫志》(鳞翅目 舟蛾科 )记述了我国舟蛾 1 70种。随着我国舟蛾科昆虫已知种类的大量增加及舟蛾系统分类研究的进展和不断变动 ,《中国经济昆虫志》(舟蛾科 )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科研、教学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