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南岛不同生态型槟榔脯氨酸累积与抗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生态型槟榔总的、淳离基酸含量均以砂丘槟榔〉旱生槟榔〉沟谷槟榔,滨海槟榔,而脯氨权平均含量2.52~3.74mg.g^-1DW三亚、屯昌试区槟榔含量为前两者分别高达2.478~2.60倍,3.80~4.28倍,2.25~2.41倍,3.43~3.98部,不同品种槟榔的脯氨一,则以海南槟榔高于泰国槟榔,云南榔19.44%、31.34%,其中果实增长比例最大,在不同生境中,生于地碱地的槟榔显著高于非  相似文献   

2.
小金蝠蛾是小金县冬虫夏草产区主要的寄主昆虫之一。为了验证在小金县分布的小金蝠蛾不同类型是否为同一物种,本研究从外部形态、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和分子生物学特性3个方面比较两类小金蝠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小金县冬虫夏草产区分布的小金蝠蛾主要有两类,一类为体表有褐色绒毛,翅脉上斑纹被褐色绒毛覆盖,另一类为黑白斑纹。前者去除褐色绒毛后,两者斑纹相似。两类蝠蛾在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基本一致。线粒体DNA序列(COⅠ)分析表明两者相似度为99.2%以上。因此,在小金县冬虫夏草产区分布的外形不同的小金蝠蛾,实为同一物种-小金蝠蛾的不同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3.
芦苇生态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芦苇生态幅极广,适生于多种生境类型。不同的环境选择压力如水深、盐度、养分、气候等交互影响致使芦苇个体及种群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和变异,形成了形态、生理或遗传上互有差异、异地性的不同生态型。尽管基于芦苇表型变异以及遗传变异进行生态型划分的研究已开展很多,但针对芦苇生态型变异规律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的认知仍存在较多分歧。在总结近年来有关芦苇生态型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芦苇生态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分析,以期为芦苇生态型的划分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1)空间尺度的选择应成为研究者分析、划分芦苇生态型的首要定位。在较大的地理空间尺度上,高度异质性的生境导致某些性状的变异式样具有相对的不连续性,可作为不同芦苇生态型鉴别与描述的主要依据;(2)在合理的尺度定位、取样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表型变异研究,及进一步基于种群水平的分子标记研究(分子指纹特征或特有等位基因),可为芦苇生态型的鉴定、划分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数据,并且可以甄别生境差异(环境响应)和遗传变异对芦苇不同生态型分化的贡献;(3)应同时进行不同生态型的特定性状与功能(株高、茎粗、生物量、生理抗逆性、水体污染物净化能力等)的定位,推动优良基因型的选育与扩繁。  相似文献   

4.
大蒜品种生态型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分类学和数量分类学相结合的方法,将来自北纬22˚~45˚、东经77˚~127˚ 的73个大蒜品种分为3大生态型。不同生态型的主要区别性状是秋、春播的叶片数差比,它反映了鳞芽花芽分化对低温反应的敏感性。由此划分的3大生态型为:低温反应敏感型——秋、春播叶片数差比值大,越冬期叶片生长较快,但一般不耐寒,分布于北纬31˚以南的地区;低 温反应迟钝型——秋、春播叶片数差比值小,越冬期叶片生长缓慢,耐寒,分布于低纬高海拔地区和北纬35˚以北的地区;低温反应中间型——生态特征介于低温反应敏感型和低温反应迟钝型之间,分布于北纬23˚~39˚的地域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大蒜品种生态型性状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12个生态性状对大蒜生态型进行数量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区分不同生态型的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越冬期叶片生长量。叶片受冻比率和秋,春播叶片数差比(X9)在各生态型中比较稳定,可做为区分各生态型的代表性状,判别分析筛选出抽薹指数和X9为判别各生态型的性状,用这2个性状建立的分类函数回判后,判准率为93.2%,研究结果还表明X9在生型型分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沙地云杉生态型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采用干旱胁迫处理不同生态型沙地云杉幼苗,对其主干高生长、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沙地云杉幼苗高生长明显受到干旱胁迫的抑制,绿果型沙地云杉在水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高生长迅速,明显高于紫果型沙地云杉.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强,其高生长受抑制的程度高于紫果型沙地云杉.红果型沙地云杉处于二者之间.同时干旱胁迫也影响沙地云杉生长进程,使得其封顶时间提前一个多月.MDA含量无论在叶还是根中呈上升趋势,只是在土壤含水量在10%左右出现轻度胁迫时略有下降;叶片中MDA含量明显高于根中;从不同生态型来看,紫果型沙地云杉体内MDA含量高,绿果型低且具有较大的变化幅度.脯氨酸含量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加而增加;绿果型沙地云杉根部脯氨酸含量在处理4之前高于另外两种生态型.叶绿素的变化规律,紫果型和红果型沙地云杉基本相同,只是红果型含量略微低于紫果型.其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是开始逐渐升高;随着胁迫强度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绿果型沙地云杉叶绿素含量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只有叶绿素b含量在胁迫初期有所增加.从叶绿素a/b值出现下降趋势,但不同生态型表现不一样.绿果型沙地云杉由最高下降到最低,紫果型沙地云杉下降幅度较小,红果型介于二者之间.表明不同生态型沙地云杉抗旱能力不同,紫果型>红果型>绿果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应用等位酶分析方法测定了松嫩平原南部微生境条件下羊草灰绿色和黄绿色两种生态型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羊草种、种群和生态型水平都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两种生态型之间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及遗传分化。灰绿型和黄绿型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67.3%和57.1%,等位基因平均数分别是2.2和1.9,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48和0.298。两种生态型种群之间平均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8.
大血藤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地理分布、生理生态、形态解剖学、系统分类学、化学成分等五个方面,对近年来大血藤属(Sargentodoxa)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综述,并列举了一些重要结果,同时对目前该属植物研究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单的评论。大血藤属与木通科的亲缘关系;大血藤属植物的花性,尤其是其外形上的两性花中的雄蕊的退化程度、可育性及单叶血藤是否成立都是仍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应加强对该属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赖草属植物的抗逆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草属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地域较为广泛。该属内植物对逆境具有较强的抗性,尤其是对于干旱、盐碱、高寒和病虫害等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综述了近年来赖草属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赖草的耐旱性、耐盐性、耐寒性以及抗病虫害等方面对赖草属植物的抗逆性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未来应用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新疆阿勒泰地区不同生态型罗布麻生物学性状的稳定性和差异性,以8种生态型罗布麻为材料,对其外部形态、光合生理特征及生长特性(株高、分枝数、地径和叶干重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除白麻宽叶外,其余生态型罗布麻在移栽3年后株型、叶型、叶色和花色等形态特征均保持稳定。(2)8种生态型的光合生理特征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时间段存在差异;各生态型罗布麻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Pn在上午时最高(17.8~30.1μmol·m-2·s-1),中午时较上午降低6%~45%,并以白麻紫斑和大叶白麻降幅最大,白麻白花降幅最小。(3)多数生态型的Pn、Tr和Ci/Ca值与Gs的变化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光合和蒸腾"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但白麻粉秆的光合"午休"与之不同,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较明显。(4)相对而言,大叶白麻、白麻青秆、白麻红秆、白麻粉秆生态型为低蒸腾高光合高水分利用效率型,罗布红麻为低蒸腾低光合高水分利用效率型,白麻白花为低水分利用效率型且在上午表现为低蒸腾低光合型,而在中午和下午表现为高蒸腾高光合型,白麻紫斑则与白麻白花相反。(5)白麻粉秆和白麻白花的株高(110cm)、地径(8.2mm)、单株叶干重(22.6g)均较高;大叶白麻的茎节最长(6.5cm)。可见,多数生态型罗布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适应其生长环境的稳定性状;白麻白花较其他生态型具有更好的耐受高光强、高温和对弱光利用的能力,而白麻紫斑、大叶白麻和白麻粉秆的这种能力较差;罗布红麻和白麻白花可作为产叶型,白麻红秆和白麻粉秆可作为产叶及产纤维型进行培育,而大叶白麻不适合在北疆种植。  相似文献   

11.
We present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s on overwintering populations of two Palearctic-Indian latitudinal migratory birds, the black-headed bunting (Emberiza melanocephala) and the red-headed bunting (E. bruniceps), that the bird’s clock in interaction with day length regulates seasonal rhythms of migration and reproduction such that physiological conflict between them is reduced. Initi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the body mass and testicular cycles are separately regulated photoperiodic events. For example, under stimulatory photoperiods the response curve of body mass does not overlap with that of the testicular growth. A response-specific photoperiodism is adaptive, since gain in body mass, critical to spring migration, precedes gonadal recrudescence. Finally, migration as indicated by the night-time migratory restlessness under experimental situations (e.g., intense locomotion under caged condition-called Zugunruhe) appears to be regulated by a separate circadian oscillator.  相似文献   

12.
高压静电场对黄瓜种子萌发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0 kV/cm高压静电场强度,分别以20、30、40 s处理黄瓜种子,结果表明:处理20 s的黄瓜种子在萌发期间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处理时间延长,高压静电场对黄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减弱甚至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苯丙酮尿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誌  何蕴韶 《遗传》2004,26(5):729-734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文章综述了苯丙酮尿症中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定位、结构、突变、调控以及突变基因的体外表达和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三维结构特点等分子遗传学进展,阐述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突变对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体外表达及其三维结构的影响, 以及部分基因型与表型相关的分子机制。 Abstract: Phenylketonuria(PKU) is one kinds of autusomal recessive disease caused by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 gene mut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molecular heredity progress on the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gene’s orientation、structureand gene mutation and gene regulation. At same time, mutation gene in vitro expression and the character of 3D structure of PAH in PKU are involved. I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d the inflence of vitro expression and 3D protein structure by gene mutations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in PKU patient.  相似文献   

14.
植物水孔蛋白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孔蛋白(aquaporin,AQP)是高效转运水分子的膜内在蛋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调控植物的水分关系中有重要作用.介绍了AQP的分类、结构特征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种生理功能和AQP活性的各种调控方式.综述了水分胁迫和盐胁迫等逆境条件及脱落酸、赤霉素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对AQP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has a pronounced ability to create different crown types embracing strongly hypotonic, epi-hypotonic, strongly amphitonic types as well as respective intermediate ones. Data of Holzer and Schultze (1987) were reanalyzed in order to identify major environmental components that may shape ecotypes and contribute to Gruber's (1989) hypothesis that phenotypic plasticity is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crown types.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crown types were assess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explained 74% of the variation that was mainly loaded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 variables and altitude while the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 explained additional 23% mainly loaded by precipitation variables. Orientation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small effect. Covarianc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age had modified crown type in a way that more hypotonic types were phenotypically more variable. Overlaps between crown-type distributions were evaluated by Schoener's Index, which may range from ‘zero’ (no ecotypic overlap) to ‘one’ (complete ecotypic overlap). In the present paper this index resulted in pairwise values varying from 0.21 to 0.86. The ecotypic overlap matrix was symmetric, i.e. ecotypic pairs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stepwise crown-type graduation. We discussed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of Norway spruce based on our results and propose that adaptation in this species regarding crown architecture is mainly caused by adaptive differentiation in higher altitudes while in lower elevations phenotypic plasticity is the dominating factor.  相似文献   

16.
植物蛋白激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其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作用.目前,在不同植物中分离了各种蛋白激酶基因.相关研究报道表明,这一类蛋白酶基因参与了植物的抗逆性、生长发育以及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进程.着重从植物蛋白激酶分类、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植物物候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代武君  金慧颖  张玉红  周志强  刘彤 《生态学报》2020,40(19):6705-6719
植物物候变化在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被誉为"矿井中的金丝雀",全球气候变化愈演愈烈,重新引起了人们对植物物候研究的广泛关注。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在各种空间和生态尺度上收集到的物候观测数据迅速累积,尽管已经在多个尺度上(物种、群落和景观尺度)观察到物候变化,但物候变化的机理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回顾了国内外植物物候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物候数据收集技术进展和全球物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归纳了植物物候变化的机理与驱动因素;探讨了物候模型研究及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主要方向。随着物候观测技术在不同尺度上应用的增加,物候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物候研究需要制定跨区域标准化观测指南,融合所有相关学科,改进物候模型,拓展研究区域;同时融合有效的历史物候资料,采用新技术和长期收集的物候数据为大数据时代植物物候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植物水孔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孔蛋白是植物重要的膜功能蛋白,不仅介导植物各组织间水分的高效转运,还参与植物体内其他物质的跨膜转运,同时在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免疫应答以及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水孔蛋白结构特征和分类,多种生理功能,以及其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活性调节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如何系统全面地开展水孔蛋白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出展望。植物水孔蛋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植物体内物质转运的分子机理及其生理作用机制,对指导农业生产中作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麦秆锈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已发现近80个小麦抗秆锈基因,其中45个抗秆锈基因已被正式定名,58个抗秆锈基因已定位在小麦特定染色体上,其中12个基因被标记。本文对小麦抗秆锈病基因抗源、抗秆锈性遗传、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加以综述,并对抗秆锈分子遗传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对紫穗槐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施不同浓度多效唑(1、5、10、15、20 mg/L)对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探明多效唑对紫穗槐的作用机制和最佳处理方式。结果显示:随着多效唑处理浓度(1~20 mg/L)的增加,紫穗槐幼苗株高、单叶面积和主根长呈下降趋势,基径、叶片长宽比、根鲜重和根冠比呈上升趋势;多效唑各处理均使紫穗槐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OD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20 mg/L多效唑处理下紫穗槐幼苗的抗性最强。说明多效唑可通过调节紫穗槐幼苗的生物量分配、水分状况、细胞渗透性和抗氧化性等,有效改善其生长、生理特性及提高抗逆性。本研究结果为多效唑在边坡植被建成和恢复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