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杀鼠灵毒饵灭鼠一般采用连续3—10阻投毒法。本试验根据青海高原低温干燥的气候特点,采用0.025%小麦粒粘附杀鼠灵毒饵一次性饱和投毒法灭鼠,室内每15平方米投毒饵200克,分成4堆,室外主要是褐家鼠沿墙根每隔5米投毒饵一堆,每堆150—200克,密度特别大的地方每堆投毒饵300—350克。用鼠夹法调查灭效100%,方块法谢查灭效98.68%,九格法调查灭效99.13%。投毒饵一年后,鼠密度回升率鼠夹法为零,方块法为5.51%,九格法为2.42%。投放一年的毒饵对小白鼠及家鼠仍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2.
化学不育剂-环丙醇类衍生物控制鼠害:Ⅲ.灭鼠现场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0年4月至2001年6月进行了为期15个月使用化学不育剂——环丙醇类衍生物控制鼠害的现场试验。鼠密度于试验5个月后由初始的63.8%下降为42%。11个月后为4%,控制率高达93.7%。检测幼体足迹,由开始的25.4% 11个月后下降为0。半年后检查雄性精子浓度、活精子数和精子死亡率等3项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雄性生殖系统均受损伤。试验表明,该不育剂使鼠类密度较长期控制在不危害水平。次年繁殖期密度反而下降,控制鼠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杀鼠灵(Warfarin)是香豆素类抗凝血灭鼠剂,我们于1984年3—5月对2.5/万的杀鼠灵毒饵的灭鼠效果作了初步试验观察,结果如下。 (一)小现场灭鼠效果 为开展大面积灭鼠工作积累经验,在本所实验动物房(约200平方米)作灭鼠效果观察,投药前用食饵消耗法测定鼠密度,然后投放毒饵65堆,每堆20克,每天补充消耗的毒饵,连续投放8天,过10天后再用食饵消耗法测定鼠密度,结果灭鼠率达87.5%,投放毒饵第3天拣到死鼠1只,第4天9只,第5天6只,第6天5  相似文献   

4.
太原动物园是我国较大的动物园之一,成立于1957年,占地800余亩,饲养130多种观赏动物。由于园内饲料丰富,又有适宜的隐蔽场所,为鼠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据了解,国内外动物园鼠害普遍严重,国外动物园内禁止使用灭鼠剂。我国虽无禁令,可动物园使用毒法灭鼠的甚少。为解决该园鼠害问题,并为今后在动物园内开展灭鼠提供参考,我们于1982年12月30日至1983年1月12日在该园作了鼠害调查及毒饵灭鼠试验,现简报如下;一、鼠害调查  相似文献   

5.
灭鼠后鼠类数量消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鼠后调查鼠类数量变动,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根据鼠类数量消长情况,可以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时期,把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不危害的程度。我们于1982年6月至1983年5月在内蒙古兽医生物制药厂和1983年5月至1984年5月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头支箭乡作了灭鼠后鼠类数量消长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用杀鼠灵蜡饵控制旅馆褐家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杀鼠灵蜡饵防治旅馆褐家鼠的现场试验。灭鼠前现场鼠密度为70.0%;按照抗凝血灭鼠剂的常规处理方式,投药后第4天鼠密度开始下降,第9天降至3.3%,第18天控制鼠患,所得结果,与先前的杀鼠灵玉米粉毒饵防治褐家鼠的现场效果相匹敌。抗凝血灭鼠剂蜡饵对巩固灭鼠成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6月进行了为期 15个月使用化学不育剂———环丙醇类衍生物控制鼠害的现场试验。鼠密度于试验 5个月后由初始的 6 3.8%下降为 4 2 % ,11个月后为 4 % ,控制率高达 93.7%。检测幼体足迹 ,由开始的 2 5 .4 % 11个月后下降为 0。半年后检查雄性精子浓度、活精子数和精子死亡率等 3项指标 ,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表明雄性生殖系统均受损伤。试验表明 ,该不育剂使鼠类密度较长期控制在不危害水平 ,次年繁殖期密度反而下降 ,控制鼠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四种常用抗凝血灭鼠剂对两种家栖鼠实验室药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几种抗凝血灭鼠剂对家栖鼠的毒效。以常规浓度(溴敌隆0.005%,杀鼠迷、杀鼠灵和敌鼠钠0.025%)的毒饵,对靶标鼠进行单笼饲养无选择和有选择以及围栏群养有选择摄食试验,用毒杀率和摄食系数评价毒效和适口性。结果表明:⑴实验鼠单笼饲养试验:溴敌隆和杀鼠迷对大白鼠适口性好,毒杀率高,敌鼠钠适口性差;对小白鼠的毒效和适口性,溴敌隆最好,敌鼠钠最差;⑵三省四地区的褐家鼠单笼饲养无选择试验,溴敌隆、杀  相似文献   

9.
淄博地区农田害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天气连续干旱,以及生态平衡的被破坏,再加上其他诸如猛禽、猛兽等鼠类天敌被消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农田鼠害严重发生。鼠害面积广,害鼠数量多,害情严重,已成为当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灾害之一。自1982年以来,在山东省淄博市设立了10个鼠害调查点,在不同时期,组成小分队进行调查,现将1982—1983年的调查结果报导如下。一、自然概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掌握川西北草原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 Pallas种群密度和提高D型肉毒素杀灭高原鼢鼠的效率,于2013年和2014年在位于川西北草原的红原县草原调查了高原鼢鼠的密度,并研究了不同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及引诱剂与D型肉毒素复合毒饵对高原鼢鼠的灭效。方法采用开洞堵洞法和连续捕净法调查高原鼢鼠密度;选用菜籽油和花生油配制引诱剂,然后用引诱剂和D型肉毒素配制复合毒饵,采用开洞堵洞法研究其灭效。结果红原县草原高原鼢鼠密度2013年为39.70只/hm2,2014年为42.14只/hm~2,平均密度为40.92只/hm~2,危害程度为Ⅳ级(严重危害)。菜籽油引诱剂取食率为72.2%,花生油引诱剂取食率为60.0%,二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未添加引诱剂的D型肉毒素毒饵的灭效为77.2%,添加引诱剂的灭效为89.8%,二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复合毒饵各组内灭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浓度0.10%的D型肉毒素与引诱剂配制复合毒饵,可以显著提高D型肉毒素对高原鼢鼠的灭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