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光  崔萍  杨陈  崔鹏  王杰 《动物学杂志》2016,51(5):923-924
正金雕(Aquila chrysaetos)是寿命较长的大型猛禽,广布于古北区、新北区以及北非、西亚和印度的部分地区(Orta et al.2016)。巢通常营造于偏远、安静的地方,置于高大乔木顶部的枝杈上或悬崖峭壁的凹陷处。金雕为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物种(蒋志刚等2016),繁殖记述较少(徐中辉等1988,侯功周等1993,邱富才等1998,隋金玲等2008,赵序茅等2013)。2015年4月13日和2016年4月21日在四川省万源市太平镇项家坪(32°7′18″N,108°7′28″E,海拔1 360 m),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山噪鹛繁殖巢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光美 《动物学杂志》2016,51(5):832-832
正山噪鹛(Garrulax davidi)是我国分布繁殖最为靠北的特有噪鹛属鸟类,在北京地区分布的为G.d.chinganicus亚种。笔者于1962年和1963年在北京地区发现山噪鹛繁殖巢2个,现记录如下。巢1于1962年7月20日在北京市延庆县下花园村周边山坡的灌丛基部发现,已产3卵,卵色为蓝绿色,巢内壁纯为禾本科植物细根,外壁为干禾本科草及细枝。巢内径7.0 cm×8.5 cm,外径11 cm×12 cm,巢高7.5 cm,巢深2.5 cm。其中2枚卵的量度分别为27.2 mm×20.0 mm和27.3 mm×19.4 mm,1枚卵的重量为5.4 g。  相似文献   

3.
<正>白尾蓝地鸲(Cinclidium leucurum)属雀形目(Passeriformes)鸫科(Turdidae)地鸲属(郑光美2011),见于印度、东南亚和中国中部及南方(约翰·马敬能等2000)。主要栖息于海拔3 000 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喜欢潮湿生境,性隐蔽(赵正阶2001)。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种的繁殖资料极为匮乏,仅少数志书,如The Birds  相似文献   

4.
2003年5~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特产鸟类宝兴歌鸫的繁殖,包括孵卵节律及育雏行为进行了观察。宝兴歌鸫在孵卵期平均每天出巢13.6次(n=7),出巢时间平均为12.0min(n=93),日活动期平均为855.5min(n=7)。亲鸟出巢时间的长度和环境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35,P=0.002,n=77)。宝兴歌鸫雌雄共同育雏,两只雏鸟的喂食频次分别为1.33次/h和0.98次/h。  相似文献   

5.
黑喉红尾鸲     
黑喉红尾鸲 ( Hodgson′s redstart Phoenicurushodgsoni)中等体型而色彩浓艳 ,喜开阔的林间草地及灌丛 ,常靠近溪流 ,取食在树间 ,如翁鸟类般捕猎食物。繁殖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青海东部、甘肃、陕西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筑巢于山岩隐蔽平台处 ,杯状巢 ,窝卵通常4枚。分布于海拔 2 70 0~ 4 30 0 m。越冬至湖北、湖南、四川东部及云南东部。黑喉红尾鸲@吴秀山$北京动物园兽医院!北京100044  相似文献   

6.
黑喉红尾鸲(Phoenicurushodgsoni)在甘肃为夏侯鸟,1990、1991年的4—10月对其繁殖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巢建于山坡的草丛中,呈杯状,4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4—5枚,孵化期11—12d,育雏期12—14d,主要以昆虫为食。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莲花山鬼鹗繁殖巢址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鸮在世界上呈环北极分布,其甘肃亚种自1928年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首次发现后,80多年来在甘肃一直未见报道,其它分布点亦非常零散。1999.2003年,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区发现鬼鸮分布,并记录鬼鸮繁殖巢址3个。鬼鸮营巢于针叶树的树洞中,雌雄共同育雏。  相似文献   

8.
2013年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在陕西佛坪分别对黑喉歌鸲的巢址特征和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黑喉歌鸲更倾向选择向阳、林冠稀疏、距水源较近的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下,秦岭箭竹丛林缘陡坡上的天然土洞内筑巢;巢口向上呈杯状,由竹叶、枯草、苔藓等编制而成,内无铺垫物。巢外底部垫有枯叶、干草等。巢外径长(100.37±4.00)mm,巢外径宽,(97.08±5.22)mm,巢高(48.18±2.24)mm。巢内径长(68.62±1.69)mm,巢内径宽(64.81±0.74)mm,巢深(36.07±0.30)mm。窝卵数(5±0.00)枚,卵重(1.91±0.05)g,卵长径(18.37±0.08)mm,卵短径(13.95±0.15)mm。孵化期12 d~13 d,孵化率为60%(n= 10),巢雏成活率为50%(n= 6),育雏期11 d。雏鸟的体重、体长的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天敌的捕食是影响黑喉歌鸲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关键词:黑喉歌鸲;繁殖生态;巢址特征;陕西佛坪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莲花山鬼鸮繁殖巢址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鸮在世界上呈环北极分布,其甘肃亚种自1928年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首次发现后,80多年来在甘肃一直未见报道,其它分布点亦非常零散。1999~2003年,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区发现鬼分布,并记录鬼鸮繁殖巢址3个。鬼鸮营巢于针叶树的树洞中,雌雄共同育雏。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和2016年的5-7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期间发现一处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巢址,并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北红尾鸲在本地为冬候鸟,但首次发现该种鸟类夏季在此繁殖;北红尾鸲的繁殖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5月下旬开始营巢,持续10 d左右,巢穴外径7.5 cm×5.8 cm、巢深3.2 cm,巢材由苔藓、体羽、禾本科杂草茎等组成;6月中旬产卵,窝卵数为4~5枚(2015年产卵4枚、2016年产卵5枚),孵化期11~12 d,巢内育雏14 d。推测冬候鸟北红尾鸲在此繁殖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The limited capability to regenerate new neurons following injuries of the central neural system (CNS) still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for basic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Neural stem cells (NSCs) could nearly have the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into all kinds of neural cells in vitro.Previous studies verified that exogenous transplanted NSCs are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ng into neurons and projecting onto the host neurons in the rat brain (Tabar et al.,2005;Dong JR et al.,2012),which could lead to behavioral recovery from neuronal damages such as spinal cord injury (McDonald et al.,1999),Parkinson's disease (Gonzalez et al.,2015;Kim et al.,2002;Lindvall,2001),and stroke (Zhang et al.,2016).  相似文献   

12.
13.
正温泉蛇属(Thermophis)辖3个物种,西藏温泉蛇(T.baileyi)、四川温泉蛇(T.zhaoermii)和香格里拉温泉蛇(T.shangrila)。它们都是青藏高原特有种,是研究高原适应的理想材料,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目前对3种温泉蛇的生活习性知之甚少,尚无繁殖方式的正式报道。  相似文献   

14.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是指一系列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其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重复和刻板行为。随着对该疾病的深入了解,发现ASD儿童存在多系统的共患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ASD儿童广泛存在的胃肠道症状(gastrointestinal issues,GI),如腹痛、腹泻、呕吐、慢性便秘和胃食管反流等。胃肠道疾病严重影响ASD儿童的饮食、睡眠和日常行为。事实上,部分ASD儿童的一些行为问题(如自我伤害、易激惹等)与胃肠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因此,ASD儿童的胃肠道疾病引起了父母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肠-脑轴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ASD与胃肠道疾病的新近研究进展,介绍了ASD儿童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可能的原因,展望了通过治疗胃肠道疾病、调整肠道菌群对改善ASD儿童生理健康和行为症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氨基酸和生物资源》创刊于1975年,曾用名《氨基酸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以生物资源为主题、氨基酸为特色的专业性科技期刊。主要发表生命科学、资源科学、生物工程、饲料科学、食品科学、医药学、营养学等领域的研究前沿、技术幵发与转化的重要研究成果等,致力将生物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肠道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消化酶不足所致的新观念作了介绍,并对人们容易误解的关于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的定义作了阐述。介绍了国内外益生菌制剂的一些新动向。鉴于我国乳酸发酵中数量庞大的乳酸菌废菌体作为废物而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建议能加以回收,为益生菌的廉价大量生产和普及使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