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了白地霉脂肪酶Ⅰ的基因工程菌,为进一步进行蛋白质工程改造和脂肪酶应用奠定了基础。从新疆昌吉市油脂化工厂含油冻土中分离得到1株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白地霉ch-3。该菌发酵上清液中的脂肪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5℃,在0℃仍可保持66%的相对酶活力。应用PCR技术从白地霉ch-3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脂肪酶Ⅰ基因lip1,将该基因与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ET-22b(+)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l-ip1,转化E.coliBL21(DE3),酶切鉴定,筛选得到重组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希酰胺(SDS-PAGE)显示重组脂肪酶Ⅰ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10^4,酶活为2.73 U/mL,表明lip1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白地霉ch-3脂肪酶Ⅰ基因lip1能够在大肠杆菌中有效地表达。 相似文献
2.
将白地霉脂肪酶基因N端与酿酒酵母FLO絮凝结构域序列融合,构建成脂肪酶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载体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免疫荧光检测证实脂肪酶已展示于毕赤酵母细胞表面。甲醇诱导96 h后展示酶活性达到81 U/g干细胞,酶的热稳定性较游离酶有较大提高,50℃孵育4 h后酶活仍保持初始酶活70%以上。 相似文献
3.
4.
酿酒酵母脂肪酶基因TGL3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Saccharomy cescerevisiae脂肪酶基因,并实现其在Pichia pastoris中高效表达。方法:根据NCBIGenBank中已公布的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脂肪酶基因TGL3设计引物,以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总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片段,构建重组子pPIC9K-TGL3,转化到Pichia pastoris GS115。结果:扩增得到1929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氨基酸同源性达99.7%,编码的643个氨基酸中有脂肪酶的保守序列GXSXG,位于235~239位。重组子摇瓶发酵120h发酵液上清脂肪酶酶活达到60U/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0℃,在25℃~40℃之间能保持60%以上酶活力。最适pH值为8.5,在pH6.5~9.0之间能保持50%以上的酶活力。除Al3+和Fe2+外,该酶不受Ca2+、Mg2+、Zn2+、Cu2+、Mn2+、Ni+、Sr2+等多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论:发酵液上清脂肪酶酶活达到60U/mL,是原菌株的10倍,成功实现了该基因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得白地霉脂肪酶发酵的最优条件。方法:采用摇床培养的方法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最适产酶条件为:豆油作碳源,蛋白胨作氮源,PEG600为表面活性剂,添加MgSO4、FeSO4、ZnSO4,pH8.7培养48h。采用双水相萃取和凝胶过滤两步纯化得到电泳均一的脂肪酶,纯化倍数达到72.2倍,其相对分子量约为38±1kDa。结论:得出采用双水相萃取脂肪酶的方法比较理想,该研究为新疆天山一号冰川白地霉脂肪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产低温脂肪酶菌株Geotrichum candidum ch-3的选育、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昌吉市油脂化工厂的含油冻土中筛选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的菌株ch-3,形态鉴定及18S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白地霉,命名为Geotrichum candidum ch-3。我们对其生长及产酶情况和酶性质做了初步研究。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0℃。玉米浆、豆油可显著促进脂肪酶的产生。粗酶液经双水相萃取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分离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该脂肪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5℃,在0℃可保持66%的相对酶活性,最适pH值为7.0,对热较敏感,50℃处理20min,剩余酶活为55%,Fe2+、Cu2+、Mn2+以及Ca2+对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地霉Cryytococcus neoformans脂肪酶的双水相萃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无机盐的双水相体系对白地霉脂肪酶的萃取分离效果,对PEG/(NH4)2SO4成相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考察体系PEG分子量、不同的无机盐、PEG浓度、(NH4)2SO4浓度、离子强度、pH值及(NH4)2SO4浓度对反萃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条件,初步确定在PEG浓度15%,(NH4)2SO4浓度22.5%,pH8.0,不加NaCl的条件下进行双水相萃取,脂肪酶分离系数和纯化倍数分别为6.8和7.5,比活力达到40.3 U/mg蛋白。 相似文献
8.
借助生物信息学,对已克隆的地霉属脂肪酶全长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根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在基因组DNA和cDNA水平上,于国内首次克隆了Geotrichum candidum Y162脂肪酶基因。G.candidum Y162脂肪酶基因全长1692bp,不含内含子,编码包括19个氨基酸信号肽在内的563个氨基酸。与NCBI GenBank中已报道的地霉属脂肪酶氨基酸序列有86%的一致性。将该基因克隆到pPIC9K表达载体上,转化毕赤酵母GS115,摇瓶发酵96h后毕赤酵母分泌表达55 U/mL重组脂肪酶,实现了脂肪酶的高效表达。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重组脂肪酶对C9位顺式双键的甘油酯具有明显的底物特异性;对甲醇、甘油等有机溶剂呈现耐受性;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0℃和8.0,在pH 6.0~10.0及60℃以下能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底物特异性、有机溶剂、温度及pH耐受性赋予该重组酶良好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10.
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脂肪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从少根根霉中扩增出脂肪酶基因(包括前导序列和成熟肽),并将其连接到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转化毕赤酵母GS115。利用抗生素G418从重组阳性克隆中筛选得到高拷贝的转化子。在5 L的发酵罐中,当碳源耗尽后开始流加甲醇诱导脂肪酶的表达,经过96 h培养后发酵液上清液中重组脂肪酶(rRAL)的表达量约为90 mg/L。rRAL经过超滤,SP-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Butyl-Sepharose疏水层析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在SDS-PAGE上为单一条带,表观分子量为32 kDa,比酶活为1 543 U/mg。N-端序列分析表明rRAL是经过加工后的产物。同时没有发现全长的Rhizopus arrhizus脂肪酶(RAL)被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11.
将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碱性脂肪酶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全基因合成后克隆到pPICZαA载体,构建了pPICZαA-bsl分泌型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PmeI线性化后使用LiCl法转化到毕赤酵母X-33,经过筛选获得分泌表达碱性脂肪酶的重组毕赤酵母X-33/pPICZαA-bsl。摇瓶发酵液上清酶活最高可达4.78 U/mL,初步研究了该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其最适作用温度为40-60℃,最适pH9.0,且具有高度耐碱的特性。该重组脂肪酶对旧新闻纸具备较明显的脱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将编码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 (PEL)的cDNA克隆到酵母整合型质粒pPIC3.5K ,电转化His4缺陷型巴斯德毕赤酵母 (Pichiapastoris)GS115 ,通过橄榄油 MM平板及PCR方法筛选和鉴定重组子。重组子发酵液经SDS PAGE分析、橄榄油检验板鉴定 ,表明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分泌至培养基中 ,分子量约 2 8kD ,与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大小一致 ,占分泌蛋白的 95 %。橄榄油检验板检验表明该表达蛋白可分解橄榄油 ,通过优化该表达菌的发酵条件 ,以橄榄油为底物进行酶活测定 ,其发酵液酶活可达 2 6 0u mL。 相似文献
13.
mdlA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表达产物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编码甘油单-二酰酯脂肪酶(MDGL)的基因mdlA插入到分泌表达质粒pPIC9K中,通过电激将线性化的重组质粒整合到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筛选出H is Mut 表型菌株,进一步用G418筛选获得高拷贝转化子,并用PCR方法鉴定。诱导培养后,SDS-PAGE表明MDGL在毕赤酵母中得到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在温度40℃,pH7.5具有最高活性,其发酵液酶活可达到325U/mL,以橄榄油为底物时没有检测到活性。表达产物与甘油三酰酯脂肪酶共同作用时产生的脂肪酸量比甘油三酰酯脂肪酶单独作用提高了93.5%。 相似文献
14.
米曲霉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米曲霉木聚糖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进行分泌表达。方法:以米曲霉总RNA为模板,根据已知的米曲霉木聚糖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木聚糖酶基因cDNA序列,将其与pPIC9K质粒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后转化毕赤酵母,经MM/MD快慢斑筛选,得到Muts型重组子,进行甲醇诱导表达。结果:克隆得到的cDNA序列全长666 bp,连续编码221个氨基酸;阳性克隆子在诱导培养数天后,将菌液点于RBB-木聚糖平板上,产生了明显的透明圈,表明重组木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表达。结论:木聚糖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够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相似文献
15.
构建重组质粒PHIL-D2/PreS2S以研究乙肝病毒PreS2(120-146)S基因编码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通过PCR扩增获得PreS2S片段,插入含AOX1启动子的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HIL-D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HIL-D2/PreS2S,转化酵母宿主菌GS115。挑取阳性克隆摇床培养,甲醇诱导表达。通过ELISA、RPHA鉴定表达产物。成功构建了PHIL-D2/PreS2S真核表达载体,经过序列分析,插入的基因为在中国流行的adr亚型。在毕赤酵母中重组载体表达了S蛋白,S蛋白的表达量为34.9 mg/L,PreS2抗原检测为强阳性。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能够有效地表达乙型肝炎病毒的PreS2S蛋白,PreS2S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6.
酸性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鸟枪法”克隆构建了环境微生物的基因组文库,并从中筛选得到一个酸性木聚糖酶基因,命名为xyl3,其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gb:AY300805。BLAST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很低,其中仅存在很短的木聚糖酶基因的同源片段,其编码的木聚糖酶属于Glycosyl hydrolases family 10,与来源于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的intra—cellular xylanase在氨基酸水平具77%同源性。该基因经T4 DNA polymerase处理后,克隆至经限制性内切酶CpoⅠ和NotⅠ双酶切后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HBM905,获得重组质粒pHBM706。此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含有交联木聚糖的选择性培养平板和PCR扩增鉴定筛选得到重组毕赤酵母GS115(pHBM706)。以0.5%甲醇于28℃诱导产酶,测得重组毕赤酵母GS115(pHBM706)在诱导的第36h产酶达最高值,所产粗酶液酶活为0.177IU/mL。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5.5,最适反应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7.
Jinaporn Wongwatanapaiboon Sirawut Klinbunga Chalermchai Ruangchainikom Gamgarn Thummadetsak Suphang Chulalaksananukul Alain Marty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6,80(11):2231-2240
cDNA of Aureobasidium melanogenum lipase comprises 1254 bp encoding 417 amino acids, whereas genomic DNA of lipase comprises 1311 bp with one intron (57 bp). The lipase gene contains a putative signal peptide encoding 26 amino acids. The A. melanogenum lipase gene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Pichia pastoris. Recombinant lipase in an inducible expression system showed the highest lipase activity of 3.8 U/mL after six days of 2% v/v methanol induction. The molecular mass of purified recombinant lipase was estimated as 39 kDa using SDS-PAGE. Optimal lipase activity was observed at 35–37 °C and pH 7.0 using p-nitrophenyl laurate as the substrate. Lipase activity was enhanced by Mg2+, Mn2+, Li+, Ca2+, Ni2+, CHAPS, DTT, and EDTA and inhibited by Hg2+, Ag+, SDS, Tween 20, and Triton X-100. The addition of 10% v/v acetone, DMSO, p-xylene, and octanol increased lipase activity, whereas that of propanol and butanol strongly inhibited it.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与表达辣根过氧化物酶同功酶C3(HRPC3)基因。方法:用PCR方法从辣根的总DNA中,扩增得到一种辣根过氧化物酶同功酶C3基因,将PCR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测序证明正确后,再将目的基因正确插入到巴斯德毕赤酶母表达载体pPIC9K中,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pPIC9K质粒在毕赤酶母中进行表达与分析。结果:应用毕赤酶母作为受体菌,成功表达了HRPC3基因,其活性为56IU/L。结论:毕赤酶母直接表达出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同功酶C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