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171个中国蒿属植物样品的精油化学成分,鉴定出305个化合物。这些样品代表64个种,其中蒿亚属47种,龙蒿亚属17种。 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两亚属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蒿亚属精油中主要含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而在龙蒿亚屑精油中主要含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这种分布与中国蒿属植物从较原始到进化划分为7个组的系统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蒿亚属:莳萝蒿组(单萜类化合物)→艾蒿组(单萜类化合物)→艾组(单萜类化合物)→腺毛蒿组(单萜类化合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白苞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龙蒿亚属:龙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牡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171个中国蒿属植物样品的精油化学成分,鉴定出305个化合物。这些样品代表64个种,其中蒿亚属47种,龙蒿亚属17种.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两亚属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蒿亚属糖油中主要含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而在龙蒿亚属精油中主要含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这种分布与中国蒿属植物从较原始到进化划分为7个组的系统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蒿亚属:莳萝蒿组(单萜类化合物)→艾蒿组(单萜类化俣物)→艾组(单萜类化合物)→腺毛蒿组(单萜类化合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白苞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龙蒿亚属:龙蒿组(倍半萜类化台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牡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菊科蒿属Artemisia的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共有26种8变种,为亚洲特有植物。前者主产我国西南中、高海拔地区,后者主产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各省区的中、低海拔地区,少数种在亚洲南部、东南部也有分布。除泰国艾 A.boreali-siamensis外,其余国内均产。它们在蒿属蒿亚属中进化程度较高,且与其它组有明显的区别。选择亲缘关系最近的艾组为外类群。在外类群比较原则和形态演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大量性状进行分析,包括茎,叶、花序、雌花、两性花和瘦果等性状,加之花粉形态、化学成分等,构成由55个性状演化系列组成数据矩阵,使用程序Hennig 86,version 1.5在微机上运算,得到最简约的分支图。结论如下:(1)分支图表明;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各为一单系类群,且互为姐妹关系。(2)经谱系分支分析,获得该类群修正的分类系统。分析结果支持林有润(1992,1991,1982)将中国腺毛蒿组分为腺毛蒿系、二郎山蒿系、多花蒿系及白苞蒿组分为白苞蒿系、垂叶蒿系和奇蒿系的观点,但少数种的位置有所变化,如白苞蒿组侧蒿 A.deversa、腺毛蒿组吉塘蒿A.gyitangensis、泰国艾A. boreali-siamensis、察隅蒿A.zayuensis和亚东蒿A.yadongensis。另建议将甘青蒿A.tangutica从腺毛蒿系分出,独立为甘青蒿系Ser.Tanguticae。(3)我国西南地区是该类群植物的“次生的起源中心”和现代分布区的”第二个密集中心”。(4)产于泰国北部的A.boreali-siamensis在分类学及生物地理学上颇为独特,它与主要分布在川西藏东地区的腺毛蒿系亲缘关系密切,而与分布区稍广(我国西南及南亚、东南亚)的多花蒿系种类的亲缘关系甚远。  相似文献   

4.
菊科蒿属Artemisia的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共有26种8变种,为亚洲特有植物。前主产我国西南中、高海拔地区;后主产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各省区的中、低海拔地区,少数种在亚洲南部、东南部也有分布。除泰国艾A.boreali-siamensis外,其余国内均产。它们在蒿属蒿亚属中进化程度较高,且与其它组有明显的区别。选择亲缘关系最近的艾组为外类群。在外类群比较原则和形态演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大量性状  相似文献   

5.
该文描述了罂粟科绿绒蒿属三新种。(1)自四川西北部发现的二新种:肋蕊绿绒蒿,此种可能与拉萨绿绒蒿近缘,区别特征为此种叶片较狭,全缘,子房具4条纵肋;狭瓣绿绒蒿,此种可能与川西绿绒蒿近缘,区别特征为此种叶片较小,无毛,花瓣呈条状倒披针形。(2)自青海南部发现的一新种:短丝绿绒蒿,此种可能隶属于琴叶绿绒蒿亚属、滇西绿绒蒿组、滇西绿绒蒿系,与此系其他种的区别在于此种的披针状条形花瓣和较少、较短的雄蕊(花丝长1~5 mm)以及无花柱的雌蕊和被具短毛的硬毛子房。  相似文献   

6.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6,36(Z1):231-232
该文描述了自青海南部发现的罂粟科绿绒蒿属一新种,短丝绿绒蒿。此种可能隶属琴叶绿绒蒿亚属,滇西绿绒蒿组,滇西绿绒蒿系,与此系其它种的区别在于此种的披针状条形花瓣,较少、较短的雄蕊(花丝长1~5 mm),无花柱的雌蕊,和被具短毛的硬毛的子房。  相似文献   

7.
紊蒿属一新种和对该属分类及演化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宗元  梁存柱  王炜  刘钟龄 《植物研究》2003,23(2):147-153,T004
对新种多头紊蒿(Elachanthemum polycephalum Z.Y.Zhu et C.Z.Liang)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从形态和生态特征、地理分布及其区系起源等方面探讨了紊蒿属(Elachanthemum Y.Ling et Y.R.Ling)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紊蒿属与百花蒿属(Stilpnolepis Krasch.)在形态上虽有相近之处,但花、果实和花粉等形态差异明显,因而不能并入百花蒿属,而应独立成属。该属起源于第三纪亚洲北部的古蒿类群(Pro-Artemisia L.),是蒿类中较为原始的属,为古地中海东部残遗的旱生成分,也是现代亚洲中部荒漠(戈壁荒漠)的持有属;多头紊蒿新种的发现,使紊蒿属从单种属变成寡种(双种)属,表明荒漠植物区系的物种分化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8.
角蒿属(紫葳科)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角蒿属(Incarvillea Juss.)14个种(4变种,2居群)的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角蒿属花粉形态较为相似,为单粒花粉,花粉粒扁球形至近球形,外壁表面同时具有近刺状和穴状两种纹饰。大小在28~51μm之间,萌发孔为多沟型,6~10沟,沟长度不等,沿赤道分布,一些种类中沟多少弯曲使萌发孔成螺旋状,沟末端在极面上多少连接形成合沟。角蒿属内种间花粉形态上的相似性说明了角蒿属应为一单系类群,而对于角蒿属下单元划分及种间的系统有着有限的意义,波罗花亚属花粉明显大于其它两个属,花粉形态特征也显示了它与角蒿亚属关系较近。同时,研究结果不支持将角蒿属放在硬骨凌霄族(Tecomeae)。  相似文献   

9.
乔枫  陈振宁  陈志  谢惠春  尚军  柯君 《昆虫知识》2014,51(1):127-138
【目的】为了探讨粉蝶科Pieridae 7属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基于线粒体COⅠ(609 bp)和Cytb(393 bp)基因部分序列,以眼蝶科的2个物种为外类群,运用UPGMA和ME法重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联合基因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外群牧女珍眼蝶Coenonympha amaryllis(Cramer)和阿芬眼蝶Aphantopus hyperantu(Linnaeus)构成一独立支系,可以作为外群;云粉蝶属和粉蝶属姊妹关系构成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襟粉蝶属与钩粉蝶属形成姐妹关系,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成功重建了粉蝶科7属的系统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春黄菊族6属植物种子的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春黄菊族6属10种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0种种子在种子形态、表面纹饰、脐处的喙状突起、种子端的衣领状环等方面都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例如茼蒿的穴状和芫荽菊的细胞状纹饰等,具有明显的属级水平上的分类特征;在系和种级水平上,微形态特征虽有相似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如龙蒿系圆头蒿的沟壑状纹饰和猪毛蒿系猪毛蒿的搓板状纹饰等。说明春黄菊族植物丰富的种子微形态特征在其系统分类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结果支持栉叶蒿属、紊蒿属、茼蒿属独立成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东北蒿属植物比较形态学研究:Ⅰ.种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维 《植物研究》1999,19(1):111-120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蒿属植物萝组,艾蒿组,艾组,龙蒿组,牡贡组,35种代表植物种皮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其中瘦果形态多为倒卵形,长圆形及其它变形,但立体构型多有变化。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东北蒿属龙蒿组 1 0个分类群植物的核型。核型公式分别为 :龙蒿 (ArtemisiadracunculusL .) ( 2n) =4x =36 =2 8m 8sm ;猪毛蒿 (A .scopariaWaldst .etKit .( 2n) =2x =1 6 =1 2m 4sm ;盐蒿 (A .halodendronTurcz.exBess .) ( 2n) =4x =36 =30m 4sm 2st ;光沙蒿 (A .oxycephalaKitag .var .oxycephala) ( 2n) =4x =36 =2 8m 6sm 2st;兴凯光沙蒿 (A .oxycephalaKitag .var .xingkaiensisG .Y .Zhang ) ( 2n) =4x =36=2 8m 6sm 2st;山海光沙蒿 (A .oxycephalaKitag .var .shanhaiensisG .Y .Zhang) ( 2n) =4x =36 =2M 2 8m 4sm 2st;太阳光沙蒿 (A .oxycephalaKitag .var .taiyangensisG .Y .Zhang) ( 2n) =4x =36 =2 8m 6sm 2st;柔毛蒿 (A .pubescensLedeb .var .pubescens) ( 2n) =4x =36 =2 8m 6sm 2st ;大头柔毛蒿 (A .pubescensLedeb .var .gebleriana (Bess .)Y .R .Lin ) ( 2n) =4x =36=2 8m 6sm 2st;塔河柔毛蒿 (A .pubescensLedeb .var .taheensisG .Y .Zhang) ( 2n) =4x =36 =2 8m 6sm 2st;核型类型均为 2A型。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蒿属植物比较形态学研究Ⅱ.叶表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东北地区蒿属 (Artemisia)植物 ,莳萝蒿组(A .sect.AbsinthiumDC) ,艾蒿组 (Sect .AbrotanumBess) ,艾组 (Sect.Artemisia) ,龙蒿组 (Sect.DracumculusBess) ,牡蒿组 (Sect .latiobusY .R .Ling) 36种成熟代表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其中表皮细胞大小、形状不等。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器的形状大多数为园形、卵园形或椭圆形。气孔类型为不规则型、不等细胞型、辐射细胞型等。大多数植物叶表皮具有表皮细胞毛。这些微形态特征在组间存在着某种差异 ,具有一定的分类和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菊科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四川菊科植物分布新记录15种,即白山蒿、韦谷草白背变种、百能葳、小一点红、异羽千里光、无毛蟹甲草、黑紫橐吾、蒜叶婆罗门参、华北鸦葱、毛柄蒲儿根、三尖千里光、华麻花头、棉头风毛菊、灰白风毛菊、丽江蓟。列出这些种的标本引证、地理分布和近缘种的区别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国产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国灯心草属分类系统排列,首次确认我国产6亚属,14组(包括10个新组),4个系(包括3个新系),77种(包括14个新种),l亚种(新亚种)和10变种(包括4个新变种),对其中一些种类作了归并及处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分析了牛尾蒿原变种Artemisia dubia var. dubia及无毛变种B A. dubia var. subdigitata精油化学成分,共鉴定出82种化合物,其中萜类50种,芳香类12种,脂肪族类20种。经比较研究表明,这两变种的精油中有39种化合物(27 种萜类,5种芳香类和7种脂肪族类化合物)相同,而它们的差别在于牛尾蒿无毛变种中二环、三环倍半萜、芳香类及脂肪族类化合物的类型比原变种多。从精油的萜类化学组成特点来看,这两个变种的萜类化合物环化程度比蒿亚属植物高,而与龙蒿亚属植物相近。因此,这两个变种归属于龙蒿亚属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植物区系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成亮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697-1698
报道了山东省新记录种子植物5种1亚种1变种1变型,即杭州榆、花叶鸡桑、蒙古白头翁、水栒子、关东巧玲花、毛莲蒿、魁蓟、白花长梗韭,分属7科、8属.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了中国绢蒿属[Seriphidium (Bess.) Poljak.]7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核型公式分别为:西北绢蒿[S.nitrosum (Web.ex Stechm.) Poljak.]2n=2x=18=6m(2SAT)+8sm +2st+2T;沙漠绢蒿[S.santolinum (Schrenk) Poljak.]2n=2x=18=14m+4sm;博洛塔绢蒿[S.borotalense (Poljak.) Ling et Y.R.Ling]2n=2x=18=2M+14m+2sm;新疆绢蒿[S.kaschgaricum (Krasch.) Poljak.]2n=2x=18=8m(2SAT)+10sm(2SAT);纤细绢蒿[S.gracilescens (Krasch.et Iljin) Poljak.]2n=2x=18=4m+14sm(2SAT);三裂叶绢蒿[S.junceum (Kar.et Kir.) Poljak.]2n=2x=18=10m+4sm+4st;民勤绢蒿[S.minchünensa Y.R.Ling]2n=2x=18=12m+6sm.结果表明,7种绢蒿植物中,博洛塔绢蒿最原始,西北绢蒿最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